张艳
谢爱芳是一位身材娇小的女人,做事却十分果断、干练。她每天写日记,写工作总结。下班前,不管多忙,她都会把一天的工作回顾整理、写下来,把第二天要做的事想清楚、列出来。以前是在本子上记,现在则写在电脑里。这一习惯,她已经保持了20年。
她每周只要有时间就坚持锻炼身体,打一两场羽毛球。每天晚上坚持散步。
她的衣服质地良好、款式经典,简约而大方,那些领口、袖边的细节部位,恰到好处地有些柔性的点缀,展现着含蓄的美。
她对发型、对皮肤护理,都选择了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平时不在修饰方面花费多少时间,却又一直精致得体。
创业近20年来,她以一贯的干练作风,驾驶着企业的舰船,在风云变幻、波涛汹涌的市场风浪中,穿过激流、驶过险滩,不断前行。
从加工制造业、房地产、煤矿,到国际国内贸易、对外投资,再到互联网电商和游戏;从决心创业并与他人合作的初创阶段,到独立经营、集团化管理,再到如今的公司转型升级,不得不相信,谢爱芳那娇小的身躯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
记者问她,何以能拥有如此大的能量?她笑着回答,也许是缘于父亲的遗传基因,一个企业家的基因。
谢爱芳的父亲12岁就跟着大伯伯来上海学生意、“跑单帮”,是受过市场熏陶、见过世面的人,整个上海滩大小马路都留有他的足迹,他直到60多岁时还叫得出上海的一条条马路的名字。他也爱学习,能写一手好字。上世纪50年代,他带着家人回到浙江老家,谢爱芳是在浙江出生和长大的。
在谢爱芳的回忆中,父亲一生意志坚定,乐观豁达,富有爱心。即使对子女们,他也既关爱,又尊重。在家里,母亲立下的规矩很重,父亲没到是不可以开饭的。除了他出差以外,五个孩子围着饭桌坐等父亲到来,父亲一坐上饭桌,就边说“你们吃、你们吃”,边将菜挟到每个子女的碗里。令谢爱芳最难忘的是,在很小的时候,因为那个年代没有电视,只要父亲不去出差,有点空闲时间,几个子女和隔壁邻居都会团团围着父亲,听他讲上海滩的故事。现在电视里播放的马永贞,谢爱芳小时候就听父亲讲过。
从有记忆开始,谢爱芳对人或对事都很认真。在她四岁左右的时候,邻居家如果来借东西,她会认真地问人家什么时候来归还。邻居们根本没把小孩的话当回事,随便说了个时间。可她却是认真的,先坐在自家的门槛上等,如果过了时间,人家还没有前来归还,她就会跑到借东西的人家里去问:你们说好几点会来的,为什么现在还不还给我们?从小脑子里就有做人需要讲信誉的意识。在谢爱芳母亲的描述中,这位排行第四的孩子,父母反而最省心。从小到大,父母亲从来没有打骂过她。
谢爱芳上初中的时候,身为国营厂厂长的父亲经常离岛出差,母亲工作的单位又离家很远,再加上工作特殊只能住在單位里。父亲每次出差少则三天五天、多则十天半月,临出发前,父亲总会给她5块钱或10块钱的生活费,叫她安排好兄弟姐妹的日常生活。上有哥哥、姐姐,为什么父亲偏偏交给她管理呢?谢爱芳后来问父亲这个问题时,父亲说,我知道交给你,其他人就不会挨饿了。她自己也记得,她从来没有让家里的支出出现过“赤字”,而且每当父亲回来,她总能交上一张一清二楚的账单,非但不会超支,还能结余一些。
在谢爱芳的心目中,父母的形象是高大而完美的。她说:“父母教育我们子女们最多的,是‘品德和‘善良。我很佩服父母的吃苦精神和做人的道德品质,母亲跟父亲从上海回到浙江老家时,一无所有,除了把自家的五个小孩养大,还要照顾隔壁失去了父亲的邻居一家六口人。记得有一年冬天,这一家人来我家门口晒太阳,个个赤着脚,衣服也很单薄,父亲看到后让母亲把家里有的都拿出来,给他们穿的,给他们吃的。我亲眼见到父亲为了邻居孩子们的缺吃少穿而暗暗流泪。”
父亲是个老共产党员,为家乡创建了好几家工厂,帮助了许多需要工作的人,为政府解决了大量的劳动力就业。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冒着很大风险帮助了很多人。父亲做的很多善事,谢爱芳也是后来才从别人口中得知。去年底,她和姐妹们去老家庙里给父母做佛事,有一个女士为她们提供了生活上的方便,当谢爱芳要给她钱时,她坚决不肯拿,说她和她母亲曾在谢爱芳父亲领导的工厂里工作过,父亲曾热心地帮助过她们全家,使她们的工作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变,她始终怀着感恩之心。谢爱芳听到这些事,深深为自己的父亲而骄傲。
想起母亲,谢爱芳更是感到心疼。母亲是一个上海富家大小姐,长得漂亮有气质,皮肤很白,穿着高跟鞋和旗袍在路上走,见到她的人都会多看上几眼,直到她老人家80多岁高龄时,高贵的气质依然让谢爱芳印象深刻。在先前那种艰苦的环境里,她对生活依然一丝不苟,把这么多孩子照顾得体体面面,衣服、鞋子全是她一针一线缝出来的。“我们小时候虽然穿得旧点、差点,但在学校里和其他孩子比,我们穿得干净、体面,母亲在缝衣时还会搭配一下颜色,让原本并不起眼的衣服一下子好看起来。”
谢爱芳的母亲也很善良。有一次,70多岁时的老母亲被一个农民工的助动车撞出好几米远,路人和那个农民工赶紧扶她去医院检查,庆幸的是检查结果只有外伤,没有伤到内脏,撞人的农民工拿出了400元钱作为赔偿,母亲无论如何也不肯要,她对那人说,你们出门在外也不容易,以后骑车小心些就是了。当子女们见到她身上的外伤时,问她怎么回事,她说是自己不小心在楼梯上摔倒了。直到谢爱芳的大姐在菜场上遇到扶起母亲的人,才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谢爱芳创业之前,已经是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里一家合资企业的核心人物之一,自从她参加工作以来,每到年终都会拿到丰厚的“奖金或红包”。她更自豪的是,拿到的不只是钱,每年还有一本红彤彤的本子——奖状,有企业发的,也有政府部门颁发的。至今,她依然把表彰她先进事迹的十几本奖状都好好保存着,每每看到这些奖状自己便很有成就感。endprint
自从踏上创业之路,谢爱芳对“企业家”这一称谓的理解越来越深了。她认为,一位企业家做什么行业,取决于时代的发展、政策的导向,当然也有企业家个人的选择因素。当一个人拿出了自己的资产,押上了一份风险,去开办一家公司的时候,他的事业就开始了。取决于他能够走多远的,是企业家的那份责任感和个人特质。正如一首歌里唱的那样: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
谢爱芳向记者讲了这样一段现代寓言:
在一片山林里,一群人正在往山上赶路,突然,远处冲过来一头狮子。人群中仅有一把猎枪,拿枪的人连发三枪,子弹打完了,却没有命中狮子。众人扔下东西、转身就跑,連拿枪的人也扔下枪跑了。这时候,有一个人,拔出了匕首迎上前去!……这个人,就是老板。
谢爱芳说,企业家是没有退路的,哪怕是披荆斩棘,哪怕是“拔出匕首”,他都要朝着设定的方向走去。
在谢爱芳的办公桌玻璃板的下面,压着一张A4纸大小的字幅,上面写着:
“人生是短暂的,但人生的道路是很曲折的,当你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坎坷时,要坚强,不要悲观,不要嫉妒别人,按照自己的路勇敢地一直往前走,总有一天你会发现你面前的路是那样的宽阔平坦,那时你会庆幸自己幸亏走过来了。”
落款的日期是1999年11月26日。
这段话“一逗到底”,中间没有顿号,没有句号,没有惊叹号,也没有问号。自从写下来这段话,18年来,无论遇到困难、挫折,还是走出阴霾、迎来转机,谢爱芳每每一字一顿地念出这段话,来激励自己、鞭策自己。在企业经营发展的过程中,多少次的艰辛跋涉、多少回的山重水复,她常常在这充满人生哲理的语句中汲取力量。
这段话真的足够鸡汤,足够励志,充满了乐观与自信。如果改用微信发送的话,恐怕得加上好几个图标:笑脸、愉快、偷笑、玫瑰、大姆指点赞……
写下这段话是创业初期,对于将要面临的千难万险,谢爱芳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尤为难得的是,她也为自己描绘了未来,一个经过努力可以创造辉煌的美好未来。
谈到面对困难的心态,谢爱芳说,她的思维习惯是:遇到困难,第一反应是怎么处理,而不会停留在烦躁、怨愤、无奈的情绪中,那将于事无补。
支持这份理性思维的,是谢爱芳对生活和事物的乐观态度,以及源自心底的自信。
有一年离春节只有几天,在外地的子公司收到法院的传票,有一家企业拿着一张结算单起诉谢爱芳的公司。令她诧异的是,记忆中明明是一份400多万元的合同,怎么一下子变成了1580多万元?经过了解,问题出在公司内部人身上,瞒着公司偷盖了公章。得知情况,谢爱芳不慌不忙,拨通了律师的电话——她首先想到的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随后她请子公司的员工们一起吃饭,吃饭时在员工面前依然有说有笑。有一位副总一直观察着她的脸色,饭后对她讲,谢总,我以为公司出了这么大的事你肯定很生气,会气得吃不下饭呢。没想到你这么镇定、这么坚强,服了你了!这么大金额的一件事,换了我可能要哭鼻子了,可你还照顾着大家,在饭桌上谈笑风生。
谢爱芳回答说,我当然也是生气的,那位偷盖公章的人,公司待他不薄。但是,人是复杂的,无论什么公司都不可能用规章制度防范到一些小人,而每个公司都会有这种小人的。事情发生了,我们只能先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相信自己的能力,也相信法律的公正,邪不压正。
最后,谢爱芳赢了这场官司。
2010年开始,谢爱芳经营决策上准备逐步退出房地产和煤矿业。她发挥自己资本运作的长项,选择了基金运作和股权投资,把资金托付给专业团队管理,同时通过投资获得最前沿的各行业发展信息,从中寻觅适合公司发展的行业,拓展发展空间。几年下来,她审慎地进行着产业布局,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发展不忘稳健,稳健不忘发展。记者问到下一步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她信心满满地表示,已初步定位在了智能化、游戏、健康医疗,并正与港、台及内地做文化产业电影电视的文化公司洽谈合作,希望进行影游联动,打造优秀的文化产品。
事业发展到今天,已不再是创业阶段的那个出发点:希望改善个人和家庭的经济生活条件。如今,身为企业一把手,谢爱芳感受到更多的是一份社会责任。面对自己一手创建的企业,就像十月怀胎出来的孩子,希望他茁壮成长,希望他前程无限,即使面对再大的艰难险阻,也不离不弃。
谢爱芳
做企业近20年来,遇到过无数困难和坎坷,闯过无数激流险滩。遭到过别人侵吞了自己的资产还叫流氓来百般威胁,也有被别人误解、被别人诽谤的经历,这些事三天三夜也说不完。但是,我总是相信,正义会战胜邪恶,逆境能锻炼人,吃一堑长一智。作为企业家,应能忍人所不能忍,不断反省总结,继续拼搏前行,所有困难总会过去。不要抱怨,不要失望,成功者总是检讨自己,失败者才一直责怪别人。
企业家是这个世界上的稀缺资源,不是学校能培养得出的,也不是国家政府能训练得出来的,是他们自己凭借独特的眼光和拼搏精神打拼出来的。企业家不只给老百姓解决就业问题,还为国家创造税收,在社会治安、稳定方面也是作了贡献的,有了工作的人大多不会去做影响社会安定的事。有一位西方哲人说过:开办一座工厂,胜过修建100座教堂。我想,这也是对企业家最好的评价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