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慧霞
摘 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严治党战略深入人心,加强党组织细胞工程管理刻不容缓,尤其是非在职党员教育管理。在国家不断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入党人员离开职位,那么要如何做好离职人员的非在职党员的管理工作呢?在国有企业的党组织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中,我们应进一步加强对非在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使得非在职党员离岗却不离开党。这是我们企业未来要想更好地发展下去就必须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非在职党员 新形势 教育管理工作
一、引言
非在职党员指的是在国家企业单位中已经退休或没有担任任何工作职位人员中的党员。它主要有三个部分:离开企业的退休或退养工作者中的党员;部分企业员工自行解除劳动合同,再次进入社会找工作的党员;在企业工作人员的随同家属中的党员。[1]社会非在职党员的年纪与资质差异较大,且所处的生活环境不一样,在意识与认知、行为与观念上也就有明显的变化。主观上,非在职党员心理存在不愿受压制和自我管理松散,客观上,国家管理基层党组织也存在管理不恰当、出现漏洞的情况。随着非在职党员的增多,加强管理和改进非在职党员应采取一些有力的措施。
二、非在职党员教育管理的分析
非在职党员教育管理出现的问题:
近年来,国家对非在职党员的管理作了一项重要的工作探讨。但依旧存在着一些主要的问题,如个别的基层组织对非在职党员的思想较为懈怠,存在工作认识不到位、思想上不够重视、态度不端正的问题。有些党员教育工作者对非在职党员增多的行为没有重视和正视。部分非在职党员不愿意参与党组织的学习活动,因为生活上的奔波劳累,所以思想上不愿再为党的工作花费心思。有的党组织负责人对非在职党员的管理工作并不表示支持,有极大的消极观念,对抓好非在职党员管理工作缺乏热情。
三、加强非在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建设非在职党员管理的制度
非在职党员与其他党员相比具有本质上的特殊性,加强其管理工作须从实际问题出发,按照非在职党员的特点,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解决现存在“谁管,怎么管”的问题。从现有的调查情况看,我国非在职党员管理工作还处于基础阶段,国家应把重点放在建立工作领导和管理制度上,把非在职党员纳入组织。[2]有的非在职党员具有十分明显的地域上限制的特点,针对这个情况,国家应在新的社会形势下成立相应的党支部组织。建立党委联系制度,由党委组织开展各个非在职党员的定期组织活动,加强非在职党员之间的学习,及时解决教育工作者存在的问题。选拔一部分热心工作的在职党员来调动和调整非在职党员的积极性,激发荣誉感。建立考核机制,有效地检验非在职党员是否愿意留在党内的想法,同时畅通党员出口关,对于有意向继续留党的人员可以规范他们的行为,而已经不想继续留党的人员,可以在经过教育工作者的考核后,自行脱离党组织的队伍。以避免这类人员的危险意识涉及其他人员,从而提高党员队伍的全面素质。
管理制度应严把入口,对于企业工作人员选拔党员要进行严格的考察。严格落实入党积极分子的准入制度,如浙江省建德市在实施入党积极分子公推公选活动中,推行发展党员“四个积分制”,对申请入党人员各方面条件进行量化评定,并把量化积分作为择优确定入党积极分子的主要参考依据。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集中培训,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党员的工作机制,为有效地坚持发展党组织进行人才的筛选,保证党员的质量。对于优秀的非在职党员要树立优秀标杆,发挥榜样的力量。采取以点带面的方法,从各行各业中挑选优秀党性的非在职党员,宣传先进人员的事迹,用来教导其他党风差的非在职党员,同时采取反向倒逼,通报个别思想行为影响恶劣的非在职党员,用来警醒党性觉悟低、党风差的非在职党员。
(二)培养管理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
政府要召开会议工作,对于管理教育非在职党员的工作人员要在思想上提高他们的使命感与责任感。非在职党员的构成复杂,他们的思想水平、文化层次不同,地域上也存在差异,因此管理非在职党员必须分层次突破,把非在职党员管理工作与其他党组织工作共同安排、携手推进,进行新事物、新形式的宣传教育。生活上密切关注非在职党员存在的困难,为其创造新的就业单位。注意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观念,对于生活激发自信心。管理人员要把加强非在职党员管理工作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使基层党组织人员教育管理能力与党的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为了永葆非在职党员的先进性,就要突出“三个重点”的重要思想。一是加强农村党员的教育管理。调查表明,中国城市的一半以上的党员都在农村,对于这部分党员的教育管理,各个乡镇要加强理论和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教育知识。优化二级支部建设,充分发挥村党支部、二级支部书记的作用,全面了解掌握党在农村的各项任务。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的文化程度,保证农村非在职党员的监督。
(三)适应新形势工作的方法
党员管理工作应更新工作方式作。要发挥政治优势,非在职党员中的部分退休人员在岗有过管理工作的,他们有丰富的管理经验,思想比较深刻,对于社会动向较为敏感。在非在职党员中可能有领导的作用,所以推进建设非在职党员工作中应该要最先给他们管理工作,让他们起到带头的作用,发挥他们的优势帮助党组织宣传工作。这样在管理上会比强制要求更能取得显著的效果。
在實际工作中,党组织要以工作方便、快捷、实效的原则建立灵活的管理机制。对于非在职党员的管理要建立定期的联系汇报制度,在立足于实际情况之下,每一个基层党务工作者都要认清形势,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树立整体意识。
四、探索非在职党员新形势下的出路
非在职党员大多数生活在各个社区中,他们既是党员又是居民,应该能够成为建设社区党意识传播的重要力量。非在职党员群众多是由失业和家属构成的,在他们从岗位回归到社区时,就是社区的主人公,社区的建设也离不开他们。在下岗后,一些党员明显适应不了,想要继续工作。在这种人群的对待方式上,政府组织可以帮助他们寻求新的出路,发挥非在职党员的余热,让他们为社区的发展贡献力量。
首先要帮助非在职党员树立正确的社区意识,只有这样他们才会为社区建设投入精力,进而发挥党员的作用。要教育和指导非在职党员在政治上保持正确的思想,拥有坚定的信念。能够自觉地在小区中宣扬党组织的政策,主动地抵制不良风气的传播与发展,团结向上的领导居民和邪教之类的组织作斗争。在社区活动上,非在职党员要积极参与其中,活跃社区的文化活动,和居民一起创建文明小区。
五、结语
对新形势下非在职党员的教育管理党组织要切实地进行改造,完善对非在职党员造成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只有党员与非在职党员能够和谐统一地共同发展,党的核心精神才能弘扬开来。
(作者单位为中共建德市委组织部党建科)
参考文献
[1] 薛文利.新形势下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改革与开放,2010 (12):36.
[2] 孟晓青.新形势下做好非在职党员教育管理的几点思考[J].才智,2008(14):262-26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