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中国经济已经迈入新常态阶段,内部审计作为国有企业自律机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日常工作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本文探讨了当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必要性以及存在的问题,通过一系列的分析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期望能够为市场竞争经济背景下的国有企业的内部管理提供更多参考建议。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内部审计 工作机制 优化研究
一、引言
国有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基于国家政策的指导,不断增强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在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上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在经济新常态下,国有企业必须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改革,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优化审计工作机制,推动企业在防范风险的同时增强内部管理水平,便于增加企业的竞争价值。
二、加强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必要性
(一)强化国有企业内控制度的需要
内控制度的实施是为了保护企业资产的完整性,并确保企业的经营活动能够满足国家政策的需求,进而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在国有企业内部实施相互制约的制度可以提高内控水平。而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内部审计工作,如在内部审计工作过程中,可以及时发现原材料的消耗状况和存在的漏洞,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的现象,并为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
(二)防止违法违纪现象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国有企业的规模也迅速壮大。企业的经营生产环节也日益复杂,而企业内部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不一容易滋生以权谋私等违法行为。国有企业通过建立严格的内部审计制度,强化对企业经济活动的监督才能够及时发现经营中的违法问题,进而保证国有企业的健康运行。
三、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国有企业对内部审计的重要性缺乏认识
大多数的国有企业采用领导责任制来实施管理,而企业在经营中往往以业绩作为升职的核心,在抗风险能力以及内部审计上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主要可以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国有企业更加强调经济活动的事后审计,事前的风险控制以及事中的分析等方面都没有做好全程的监控,导致企业的风险管理无法充分发挥作用。大多审计工作是由财务经理来兼任,甚至有些企业并没有设置相关的内部审计部门,导致无法及时落实审计工作,且潜在的问题很难被发现,也无法及时得到解决。
(二)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素质较低
内部审计工作对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有较高的要求。他们需要掌握会计、审计等多方面的内容,还要对计算机、企业管理等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同时需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在实际的企业经营中,大多数审计人员都是从财务人员转行而来。这也使得审计工作更多地倾向于财务方面的内容,而忽视了对企业管理、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了解,无法及时解决出现的审计问题。另外,企业对审计人员专业资格证的要求较松,拥有资格证的审计人员在国有企业中占比较少,导致企業内部审计工作无法得到有效落实。
(三)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
保持独立性是进行审计工作的关键内容,它是保证审计工作质量的重要前提,也是评价经济活动的关键指标,能促使审计工作更好地发挥相应的作用。然而,目前国有企业在独立性方面的表现并不理想。大多数企业的审计部门是从内部管理部门中抽离出来形成的,因此其内部人员与其他部门都保持着不同程度的联系,这不利于体现审计的独立性。另外,当涉及管理者的利益时,国有企业在国家政策的要求下形成的内部审计部门便很容易受到管理者的牵制,无法充分发挥审计的独立性。
四、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对策
(一)加强企业领导层对内部审计的认识
风险管理是发挥企业内部审计作用的重要内容。企业的相关领导层必须转变过去的审计观念,了解内部审计对企业内控的重要性。不能只是将审计部门作为满足国家政策要求的摆设,而需要从人力、物力等多个方面进行资源配置,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规范企业人员的工作。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内控水平。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必须将内部审计的工作放入整体的环境中,将其当作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可以是一种管理资源也可以是企业未来发展的生产力。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可以有效地规避利益冲突,进而弥补企业管理制度上的缺陷,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提高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
内部审计工作的主体是审计人员,专业的审计工作者是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效果的关键。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仅包括会计、审计等相关知识,还要精通计算机、企业管理,甚至是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知识,这都是国有企业在人才选拔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另外,国有企业必须开展定期的培训,加大对审计人员的技术培训力度,从而增强他们的专业水平,为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建立严格的优胜劣汰管理制度,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审计队伍,充分发挥企业的内部审计职能。
(三)增强审计的独立性
独立性是国有企业进行内部审计的重要前提,只有让审计人员具有充分的独立自主权,才能保持企业经济行为的合法公正。首先,可以以审计部门的设置作为切入点,让审计部门独立于财务部门,给予其充分的监督权,避免其受到外界的干扰。另外,建立双重报告的内部审计制度,对董事会和首席执行官分开进行汇报,有利于内审人员直接接触到企业管理层,避免出现因某位领导的主观意识而进行变更的现象,这样才能确保内部审计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五、结语
内部审计是企业进行内部监督与控制的重要手段,在强化风险管理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只有将内部审计工作纳入企业的日常管理内容中,才能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功能。本文对国有企业进行内部审计工作的必要性展开了相关的阐述,并详细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探讨了相应的对策,期望能够为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可借鉴的新思路。
(作者单位为广西电网公司)
[作者简介:梁洁,女,广西南宁人,本科。]
参考文献
[1] 广西内部审计师协会广西大学联合课题组.经济新常态下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机制优化研究[J].中国内部审计,2017(04):9-13.
[2] 陈焕昌.加强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几点思考[J].中国内部审计,2016(03):4-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