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义
大型地域风情舞蹈诗——《家住长江边》它的魅力在于它的创作与其它舞蹈作品有所不同,它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极具地域特色,以长江为主线,用“一线穿五珠”的形式表现湖北地区各民族的地域风情,使得这部作品在艺术表现形式上更为丰富。看似简单的舞蹈段落中,体现出了复杂情感与民族情结,扣人心弦;再加以舞蹈、音乐、舞美与艺术手段的完美融合,正是这部作品的魅力所在。
1.《家住长江边》创作背景
为了深入发掘长江流域的背景文化、荆楚大地上蕴涵的中华文化艺术瑰宝,展示一个源远流长的荆楚文明发源地——湖北,由湖北省斥资近千万元,历时近两年打造完成了《家住长江边》这一大型舞台艺术作品。
《家住长江边》是一部以长江文化为背景、集歌舞、音乐、诗话于一体的大型地域风情舞蹈诗,在第八届中国艺术节上一举摘得国家级最高奖项——文化部文华大奖,受到许多专家和观众的褒奖。
《家住长江边》之所以用中华民族的另一摇篮——“长江”为主要线索,是源于长江造就了荆楚大地的山川灵秀,见证了湖北的古今变迁,养育了千万荆楚儿女,以长江为题表达湖北人世世代代对长江的仰慕、感恩之情。
《家住长江边》巧妙的运用了水文化将荆楚大地的山川水美、民俗风情和文人豪杰串联起来, 将源远流长的荆楚文化、天人合一的道家精神、神秘莫测的巴土情怀、温润秀美的水乡风情,描绘成一篇令人神之向往的和谐诗篇。
2.《家住长江边》的艺术特色
舞蹈诗这个艺术表现形式之所以被众多舞蹈学者们肯定,是源于诗和舞蹈在数千年以前本就是相辅相成的艺术,它们有相同的特性,相互协调,彼此包容,当代舞蹈家将舞蹈与诗再次融合并加以创新,无疑给了观众们更加丰富的文化享受。
诗是人类精神劳动产生而来的精炼的语言艺术,舞蹈是人类生产劳动而产生的浓缩的肢体艺术,它们都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创作。诗和舞蹈在其特性上本身就存在许多共同点。
首先诗与舞都具有一定的形象。主要包括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视觉形象是诗人通过文字描写物质的形状、色彩、高低、远近塑造的视觉形象;在舞蹈中是通过人体动作和舞台布景来塑造动态的视觉形象。听觉形象是诗人常常用人们熟悉的声音来比喻人们不熟悉的声音,引发人们的联想而塑造的听觉形象;在舞蹈中则是用音乐音响来塑造听觉形象。在诗与舞蹈的创作过程中会塑造一些形象来集中抒发情感。例如在《家住长江边》第一章情景歌舞《香溪香》中,编导在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上利用了身着粉色纱裙的少女象征桃花,曼妙柔美的舞姿和活泼的音乐映射出昭君回到故乡喜悦的心情,身穿凤冠霞帔的“昭君”身后拖地的长纱,缠绵、迤逦, 映射出了昭君对故乡难以割舍的情愫,让人不禁想起杜甫的诗作《咏怀古迹》“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下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这首诗在视觉和听觉形象的塑造上比《香溪香》凄婉许多,开头描绘昭君故乡的自然环境,用一个“赴”字表达出三峡一带的山岭绵延起伏,和主人公势若奔驰的生动姿态,很有气势。随即感叹人逝村存,渲染昭君生前及死后的凄凉,最后两句以琵琶乐曲引发人们的听觉联想,让人不由得心生怜悯。由此可知,诗与舞蹈都具有鲜明的形象,不同的形象带给观者的感受也是大相径庭的。
其次,诗与舞蹈都具有强烈的节奏感。正如本文开头提到的,诗、舞、乐本是三位一体的融合艺术,在古代它们的表现过程是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的。诗的节奏是通过语言规律形成的,诗人的情感和情绪通过字数的多少、句式的长短、音调的高低来传递,它们都具有鲜明节奏;而舞蹈的节奏则是通过身体动作力度、速度、能量的变化而形成的,两者都是通过不同的节奏变化来表达诗人或编导的思想情感。如《家住长江边》的《纤夫号子》中,编导为表现纤夫拉纤时的艰辛,使用了单一、沉重而缓慢节奏,让观者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千百年来纤夫们都是这样一步一步艰辛地行走的。而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女儿会》中女孩们踏着简洁、轻快地小碎步,伴着“打溜子”的节奏,编导给观者展现的是土家少女泼辣俏皮的个性。在诗歌中,诗人也常常用一些 “呜、呼、哀、哉、矣、焉、也”等语气词,分布在句子末尾或句中停顿的地方,這些语气词都让诗歌的节奏更符合诗人自己的内心想要表达的情感,所以诗与舞蹈在节奏上也是有许多共同点的。
除此之外,诗与舞蹈在表现手法上也有很多共同点,诗歌的表现手法有抒情、写意、模拟、比喻等等,与舞蹈的表现手法类似,例如《家住长江边》中舞蹈《祭江》就运用了抒情的手法,通过描绘老百姓对屈原的纪念活动,表达出了老百姓对屈原的敬仰和崇拜,用“粽子”暗示了屈原的高尚品行流芳百世、家喻户晓;在《云依武当》这个篇章中,编导就运用了大量的写意手法,通过服装的搭配,场景的造型以及舞者的肢体语言表现了武当“天人合一”的意境;舞蹈《群鱼戏水》运用的则是模拟的手法,舞者模仿鱼儿在河里嬉戏的场景就是舞蹈创作中最常使用的仿生舞蹈,表现了鱼米之乡的欢腾景象,最让人熟知的仿生舞蹈就是著名舞蹈家杨丽萍的“孔雀舞”。由此看来,舞蹈的表现手法与诗歌也有许多异曲同工的地方。
最后,诗与舞蹈在意象上都是一种具象和抽象复合型的思维,创作者将具象的事物进行加工,引发人们联想抽象的事物。前文中提到于平所说的“舞蹈诗是动态意象组合的造境活动”,我认为诗则是“语言意象组合的造境活动”。它们都是创作者将主观和客观的事物相结合,营造出一个能引发观众进行艺术联想的艺术活动。它们共同的特点就是实中有虚,虚中有实——即“实者是虚者依附的栽体,虚者是实者的升华即实者为象虚者为意”。
所以我认为,诗与舞蹈在内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舞蹈诗这一体裁的出现,并非一蹴而就的,而是源于舞蹈与诗的内在联系决定的,舞蹈的表现手法,创作的思维,蕴涵的意境都是与诗相通的。
前文通过赏析《家住长江边》这部作品的创作手法和情感表达的方式,分析了它的艺术特色。通过分析《家住长江边》这部作品的艺术特色,可以了解到舞蹈诗的艺术特色。endprint
《家住长江边》这部作品是编导将自身对湖北民族文化和风土人情的深刻感受、强烈激情,运用各种艺术创作的手法将情、意、形三者完美结合所产生的。所以在舞蹈诗的创作中,“情”的表达是重中之重,在舞蹈中抒情性的升华才能称之为是诗的境界。舞蹈的诗情是舞蹈诗作品的内在品质,是舞蹈诗作品构思与立意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舞与诗所运用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手段,舞蹈运用动作语言,诗则运用文字语言,所以作为舞蹈艺术动态美的内涵与外延有自身独特的规律,舞蹈诗情不是用动作“翻译”或图解诗句所能得到的,而是通过编导塑造出形象的不同,节奏感的调整,表现手法的搭配和“情”与“意”的虚实结合来表现出动态的诗的美感的。
所以,舞蹈诗的艺术特色在于它既有如诗一般的韵律和意境,又有舞蹈的视觉享受和动态的美感,舞蹈诗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包容性、概括性、抽象性和抒情性的艺术特色,重复前文所说到的“舞蹈诗是用凝炼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构思和深邃的意境体现了诗的特质。舞蹈诗的抒情性又以其独特的身体语言扩展了抒情诗的含义,强化了诗的意象。”舞蹈诗的出现无疑是给了热爱舞蹈的观众们更加丰富的文化享受,相信未来会有更多优秀的舞蹈家创作出更多优秀的舞蹈诗作品,也一定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去了解舞蹈诗的魅力所在。
当今舞蹈创作类型纷繁复杂,舞蹈诗作为舞蹈界的一支新秀,它不仅利用舞剧的优势寻找到舞蹈与诗歌的最佳契合点,同时也推广了中国的民族文化艺术;它的出现吸引了新一代人的视线,让现代年轻人喜欢上舞蹈诗这一新兴的舞蹈形式;拓宽了对各类舞蹈作品的了解,使我国的舞蹈艺术在不断上升的今天能够更加多元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克芬.中國舞蹈发展史.第一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
[2]李珊.新中国文化政策与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艺术发展.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3]赵思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舞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3
[4]石裕祖.民族舞蹈文化传承发展论纲.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
[5]于平.诗歌意向与戏剧行动——舞蹈诗与舞剧的形态学研究.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8年,2期
[6]吕艺生.论舞蹈诗.舞蹈.2000年,6期
[7]郭贤清.律动的画舞动的诗——舞蹈诗《家住长江边》观感.《戏剧之家》.2007年,4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