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武
合 黑龙河旁刘家洼,有个青年叫刘大发。
甲 他常对着众人喷大话,空手敢把活鬼抓。
乙 (白)咦!都恁胆大?
甲 (白)可不是,有名哩刘大胆。他敢到黑龙河里捞死人,月黑头敢在荒坟地里看西瓜。
乙 刘大发从来不怕鬼,可今天,只觉得头皮发紧脊梁麻。大半夜,听见屋梁上有人在说话,好像是,有人轻声叫大发:(白)“大发!”
甲 (白)乖乖,这不是活见鬼了吗?刘大发越想越害怕,坐屋内,把自己的作为来检查。做买卖,我不短斤来不少两,别人的东西我从不拿,我立得端来行得正,不怕那,小鬼敲门到俺家。他猛然间想起,一件事,忽地下脑门上冷汗直滴嗒。
乙 (白)啥事恁害怕?
甲 今儿上午,大发到集上卖黄瓜,水灵灵的黄瓜把人喜煞。不多时黄瓜全卖完,他咧着嘴巴把钱查。一五一十数一遍,共卖了一百八十八块八。
乙 哼着小曲往回走,别提心里多得法。心暗想,我刘大发种黄瓜,没想到黄瓜地里要发家。
甲 小算盘不住心中打,掏出来票子再查查。他把手伸进口袋里,啊!不由得叫声“我的妈”!一大把票子全不见,急得他双脚直跺把头皮抓。
乙 他顺着来路细寻找,大街上哪有他的牛皮夹。
甲 (白)你算了吧,现在的大街扫哩连个树叶都没有,掉个钱包一眼都看见了,还等他找?
乙 (白)抬杠了不是?这里是山村小镇,街道不长,各行各业齐全。这边是百货店、文具店,外加一溜小吃店;那边是乡小学、乡医院、信用社、兽医站、乡镇机关家属院。街中间有个小广场,上午最为热闹。推车儿哩、摆摊儿哩、农副产品、小杂货卖啥哩都有。那满地都是包装纸菜叶子,要是把钱包丢到这儿,还真有找头哩。无奈何,两手空空往回走,咦!脚下踩着个软疙瘩。低头看,是一个鼓腾腾的小纸包,仔细瞧,又脏又灰净泥巴。大发打开纸包看,原来是,呼啦啦票子一大沓。
甲 大发他,好像是光身汉娶了个新媳妇。穷光蛋拾了个金疙瘩。心里想:我丢钱吃个哑巴亏,拾钱归己也合法。这就叫,小秃头长个连鬓胡,亏中有补也不算差。看了看没有人注意,装到兜里也不顾查。回家来,关上房门把钱数,哎呀呀,比卖菜钱整整多十八。他数了一遍又一遍,嗯!见一封信在纸包中夹。
乙 上写着:“小强爸,小强妈,叔叔阿姨您好吧!听说小强得急病,同学们心中像针扎,俺自愿凑了这些钱,恳请阿姨您收下,只盼小强早出院,再去看望到您家。”
甲 刘大发从头看一遍,只觉得,胸口像塞个砖疙瘩。心暗想:病人的钱财可不能要,误了事,就等于图财害命把人杀。祖宗的老理不能忘,昧心钱咱可不能花。又一想,要是把这钱送医院,我丢的钱谁能还我刘大发?我丢钱吃亏不说啥,拾钱不送不犯法。这才是人要倒霉不走运,钱到手里会长牙。
乙 刘大发躺在床上难入睡,好像有什么东西缠着他。越想心里越害怕,猛听得,有人敲门“啪、啪、啪!”那响声时小时又大,还奶声奶气哩叫大发,(白)“刘大发——刘大发——”
甲 听声音一点也不熟,好像是两个小娃娃。刘大发忽地一下头皮炸,难道说半夜活鬼到俺家?又一想,都说我胆大不怕鬼,不开门,叫人知道笑掉牙。想到此,左手拿起手电把,右手又把木棍拿。壮着胆子站当院,(白)“你要找谁?”
乙 “这里可是刘大发的家?”
甲 “刘家大发就是我,半夜找我干什嘛?”
乙 “你今天街上丢了钱,来送您的牛皮夹。”
甲 “您咋知道皮夹是我丢?咋知道这是俺的家?”
乙 “皮夹里有您的身份证,按地址边找边问到您家。”
甲 “皮夹子是在哪里捡?半夜送来为个啥?”
乙 “也是俺粗心大意丢了钱,找钱时拾了您的牛皮夹。人生地生路走差,半夜送钱到您家。”“啪!”地声把牛皮夹子扔当院,
甲 大发忙把皮包抓。打开皮夹仔细看,卖菜钱一分也不差。他眼前一亮猛清醒,用手直拍脑袋瓜。我真是,一世聪明一时傻,鬼迷心窍办事差。你看他,“呼啦啦”打开门两扇,撒开两只大脚丫,边追边喊嗓门大:“喂——两个‘小鬼等一等您丢的钱存放在我家。”
乙 俩少年一听心高兴,紧紧拉着刘大发。“你是拾金不昧的好叔叔,品德高尚真可夸。是俺学习的好榜样,到明天,送你一朵大红花。”
甲 一席话,羞得大发红了脸。好像是挨了两个大耳瓜。“好孩子别夸了,您才是革命的红小鬼,解开了我心中的鬼疙瘩。”(白)“向叔叔学习!”“向小朋友学习!”刘大发把两个“小鬼”抱怀里。笑声传遍小山洼。
创作构想: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一先贤古训人尽皆知,但并非每个人都做得到。特别是在以经济利益为中心的今天,面对金钱的得与失,是每个人都不能回避的考题。正是这个考题,把一些人折磨得痛苦不堪,死去活來,甚至丢了性命。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所听到或看到的一些大大小小的矛盾,也多与金钱利益的得与失有密切关联。但也有不少面对金钱不动心的事例常在新闻媒体上报道,其最让人感动的是少年儿童拾金不昧的行为。他们那颗没有被污染的心如同一颗晶莹通透的明珠,闪耀着人性至善至诚的光辉。拾金不昧这一看似很普通的行为,并非人人都能做到。莫说上千上万元,即使一百元、二百元,有多少人能做到拾金不昧?因此,我很想写一个这样的故事,但又无从下笔,其难点就在于怎么写。后来偶尔在媒体看到一则报道,一个拾金不昧的当事人谈了自己在关于交与不交所做的思想斗争,让我思路顿开。于是我就把一个面对别人钱财、内心深处善与恶的斗争拷问作为描写重点,《半夜“鬼”敲门》的故事逐渐清晰。在具体描写中尽量把刘大发内心的斗争夸张放大,把小学生给他送钱作为反衬、对比,希望让故事有点跌宕,并留下一些思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