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心理需要

2017-11-14 21:42王应军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需求习作小学生

王应军

内容摘要:小学生在习作过程中有三个心理需求。一是期待老师提供个范例,让自己在老师的简约讲解中弄明白“写什么”与“怎样写”这两个问题,二是期待在自己的仿写不是抄袭,而是模仿中有明显的创新,三是期待老师能在批阅的时候看出自己的独特之处,给予表扬鼓励。

关键词:小学生 习作 心理 需求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这个“难”首先难在小学生因为不会写而產生的惧怕心理,所以,克服心理问题是习作教学的关键所在。如何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指导学生作文呢?

一.范例引路。面对一个习作话题,小学生常常觉得无处着手,具体讲,就是不知道选取什么素材,也不知道怎样写才能写好,这两个问题,一个是内容问题,一个是方法问题。讲师纯粹的理论讲解是没有用处的,因为小学生的理性认知远远达不到这一层次,这就要求老师要遵循小学生的形象认知规律,举例说明。由此看,教师的“教”是学生由不会到会,由会再到熟练,由他主到自主的主导因素。比如,教师举语文教材里的作家作品。语文教材里面的文章可谓“无山不含玉,无水不藏珠”,其中的人、事、景、物可为我们写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选入教材的课文,无论是从选材立意、布局谋篇,还是从文章的语言上,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教师应该准确把握文章的特点和生成性资源,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例如,指导学生进行细节描写时,让学生阅读鲁迅先生《闰土》中捕鸟的一段文字: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木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教师在学生反复阅读后讲解:这段文字用“扫开、支起、撒、系、牵、拉、罩”等一系列动词细致地描写了捕鸟的过程,属于细节描写。这样,学生就对“细节描写”这个抽象的概念有比较明确的感性认识了,也知道了自己应该选取什么素材,对素材进行怎样的具体表达了,心理的第一道难关就突破了。

二.宽容学生模仿。吕叔湘先生说:“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例如我们例举了《闰土》中的细节描写,学生学习后写出了《爷爷与羊》的习作:

爷爷推开羊圈门,羊以为爷爷来添草,便涌向爷爷,爷爷一手手牵一只出圈,一手关上圈门,然后在羊的头上地抚摸,羊以为爷爷给它挠痒痒,很乖顺地站着,爷爷乘其不备双手抓起轻轻地放倒在地,羊还等爷爷给它舒服,静静地躺着,这时候,爷爷一手从羊的肚皮处手捋起厚厚的羊毛,一手拿起剪刀“嚓嚓”地剪不到五分钟,羊半个身子上的毛被剪完了,爷爷把羊翻个身,又剪,毛剪完了,爷爷在羊身上用力一拍,羊感觉疼了,这才站起来,爷爷笑呵呵地提起所剪的羊毛,夸耀他的技术——爷爷所剪的羊毛是个整体,你不仔细看的话会认为爷爷在抖动一张整羊皮呢。

爷爷剪羊毛,羊竟然舒服的躺着,爷爷所剪的羊毛竟然是一个整体,这些足以爷爷的技术之好。恩格斯有一句名言:“一个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更表现在怎样做。”描写人物行动时也是这样,特别是“他怎样做”时常常被人忽视的细枝末节,即看似无关紧要的“小动作”,以此来凸显人物的个性特征——思想的、品格的、性格的、心理的以及习惯的,等等,这就是“于细微之处见精神”。

三.鼓励学生创新。教师不仅要宽容学生模仿,更要鼓励学生创新。小学生的创新,不是习作各要素的全方位标新立异,而是局部的“点点滴滴”的求变。例如有学生在学习细节描写后,写下了这样的片段:

妈妈打开锁着的柜门,取出一个小红包,走到灯下,一层一层地接开红包,钱呈现在眼前,妈妈的眉头一挑,嘴角一翘,一种欣喜写在脸上。她伸出一根指头在舌头上蘸了唾液,然后用湿指头搓钱,边搓边数,数了十多张,用细线轻轻地一捆,递给我,说:“这是报名用的钱,装在内衣兜里,到学校后就赶紧交给老师。”

这个片段中的一系列动词,把妈妈取钱数钱的过程描写得栩栩如生。真是在艺术的世界里,细节就是上帝。细节虽然是作品中细致描绘的最小环节,往往却是作者匠心独具之处:对人物的某一特征、环境的某一局部或事件的某一细微事实作具体深入细致的描写,于有意间播撒的细节珍珠处,作品的价值意义便熠熠生辉。endprint

猜你喜欢
需求习作小学生
我国少儿图书的供给与需求关系探究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联性分析及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