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玚
那些不足为外人道也的伤痕,就像被藏起来的纸屑,不为人知,且永远存在。
“如果谁迟到,下场就跟那只海鸥一样。”在《海鸥》中场休息时,男主角科斯佳如是说道。科斯佳所说的那只海鸥,用纸做成,在上半场靠后段的某个瞬间,被他用一把枪打成了碎片。
这是一部几乎完全忠实于契诃夫文本的作品,直接将故事拿到现在来讲,给观众呈现出了那些充满矛盾的家庭如何“各有各的不幸。”只不过,OKT给观众带来的幸福,从来不是相似的。
去年看了OKT的《哈姆雷特》,化妆镜搭成的布景、穿着和服唱着日文歌的奥菲利亚、鲜花向着空中一抛就是跳河的水花。看完就感叹这个立陶宛剧团的想象力真的没有边际。
所以,去看《海鸥》之前,我并没有太高的期待,一是觉得自己已经见识过他们的“套路”,不再有形式上的惊喜,二是当时莎剧的文本离现实生活实在有些距离,所以只欣赏到了张扬的演技,谈不上精湛。
但我完全想错了。布景只有几件,一些椅子,有的放在台中,有的放在两侧,观众入场的时候演员就在台上坐好了。当饰演舅舅的演员在冲着观众轻轻点头微笑时,还以为他们要玩什么“场灯一关,一秒入戏”的梗。看完才发觉,那时候的每一个演员,就连坐在台侧的,都已经进入了角色状态,而舅舅的微笑点头,则是他之后“和事佬”的软弱个性的体现。更何况,场灯一直都没关。极简的灯光和音效,全都是舞台上的演员操控,简单干净。
说回剧情,文本是没有大改动的,但依旧靠现代技术与形式带来不一样的视听。上半场,观众基本都是在“惊吓”中度过。黑暗之中的惊声尖叫、刺鼻的硫黄烟幕弹、突如其来的枪声。美则美矣,确无新意。
最颠覆视听的是下半场,真的想知道中场休息的这15分钟到底发生了什么,用什么方法才能如此迅速、彻底地调整演员的状态。舞台上的时间,上下跨度是两年。每个演员下半场再回到舞台上,状态就真的差了两年。桀骜、狂躁的男主角沉浸在一份并不能满足自己的成功之中,被失去爱人的痛苦折磨得体无完肤。上半场像个百灵鸟似的活泼少女妮娜,变成支离破碎、伤痕累累的落魄“海鸥”。
戏中戏的部分总是在讨论“新的形势”,但是本剧的侧重点却完全在于质朴的演技。演员的表演不是那种你能想象到的“到位”,而是极尽贴近生活质感的演技。
剧中人物矛盾可以粗略分为三条:男主人与轻蔑冷漠的母亲间的矛盾,男主角与爱人妮娜的矛盾以及男主角与自己创作生活的矛盾。第一条线印象最深的是,男主角自杀未遂,他的妈妈给他换绷带,这实际上是这部戏中矛盾最深的一对关系—母子关系—在全剧中唯一一次正面冲突。看这场戏的时候,但凡观众曾经在与至亲的情感关系中受过一点点伤害,都会被这场戏所刺痛。绝望的儿子赤裸着上身跪在地上,对母亲说,“我这些天就像小时候一样爱你,除了你我一无所有。”
但片刻的温馨仅仅建立在表象之上,谈起儿子的眼中钉,也就是母亲的情人特里果林。 母亲怒不可遏,“你就是嫉妒”,“你毫无才华”,口不择言的批评把儿子几乎逼上绝路,演员在肢体上的表现直白地接近恐怖,母亲狠狠地抽打孩子的背和脸。儿子的愤怒却是不敢逾规的,他愤怒地把母亲坐的椅子推出去,却不曾真正的还击。这场戏结束,两人相拥而泣,妈妈嘴上说着“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两个人却不曾和解,似乎两个人的灵魂已经两败俱伤乃至同归于尽,肢体却还处在曾经健康的母子关系中。
对妮娜的爱情,是碾碎男主角希望的关键一击。天真烂漫的少女因为男主角认识了所谓的成功作家,立刻抛弃男主角不顾一切地爱上了他。当妮娜的演员梦成真,却发现理想中的世界是不存在的。演员从俏皮的白色热裤搭配裸色高跟鞋,到两年后的一身黑衣、黑围巾,视觉的冲击已然分明。“你知道当你意识到你演得很烂有多痛苦吗?”我猜说着这句台词的演员本人一定没有实际体会,因为那个在台上瑟缩发抖、红着眼眶,把身体紧紧裹进黑外套的妮娜,是那么令人信服。
两年后失去孩子又被抛弃的妮娜,蹩脚的女演员妮娜,还在拒接男主角的示爱,或者说拒接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事情。离开时,她喃喃自语,曾经饱满的理想就像她的聲音一样,变得干瘪而沙哑。“我是海鸥……”她一遍遍地说着这句话,那只被主人公随手打死又被做成标本的海鸥,如此渺小、微不足道,路人可以随手摧毁它,心中都不必为此泛起涟漪……
结尾处理得非常干净,就像刚刚用美工刀划开的书页,没有一丝多余的边角。男主角自杀前发狂地撕碎、咬碎报纸,却又一点点把垃圾和纸屑扫进沙发底,妥善盖好。这个细节真的深谙契诃夫的精髓所在,契诃夫笔下的悲剧情节鲜有直接发生在舞台上的,就像打死海鸥的枪声。
“乙醚瓶子没了。”最懂男主角的医生用一个不经意的谎言修饰了一场自杀。在导演设计之下,原著中之后的欺瞒都被略去,漫长而窒息的留白送给观众,再多一点的抚慰都没有,就像一把将观众从高处推下,我们倒吸一口气,狠狠地落回到地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