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柏纪行

2017-11-14 23:44李长平
金沙江文艺 2017年6期
关键词:彝族

李长平

双柏居云南省中部。山川雄奇,飞禽走兽雅集于此,宁静与喧闹不时变化主题;重崖复涧,岚雾淫蒸,健林湍瀑,古傩怪仪,奇装异蹈,彝腔老调,原笙长歌,令访者迷醉;民风淳善,崇实黜华,短褐长裳,飘洒自如,实乃彝风族范,令游人心放。

山城小村

昆明到双柏200公里,不紧不慢驱车3个小时即可到达妥甸镇。县城是一座山城。山在城中,城在山中,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山城融为一体,自然怡美,毫无造作之情。最令人心驰的是城里葱郁的树和周边小山上的松林繁茂的一起牵手,绿海苍翠,绵延起伏。更有那城里的查姆湖,小桥流水,碧波荡漾,像一台明镜,把个山城映照成世外仙境。湖边栈道,曲径通幽处,沙滩、松影、竹枝和镶嵌在湖边的东和大酒店、双柏大酒店,把游人商贾轻抚一下,抱在怀中。虽然游人如织,但始终自在宁静。城的东北边有座山,叫老黑山,海拔2310米,宽敞游道直达山顶,随处可见原始森林长须坠地,藤萝挂毛。白天悠游,林下阳光散碎,绿意疯长。傍晚登临,则清风作伴,百鸟噪鸣。夜幕来临,星汉灿然,路灯和明,随意来一阵松涛,仿佛天籁,放松身心,欲作飞天漫舞。站在观景台下望双柏山城,巨大的项链上坠着一个造型独特的钻石。山城,一幅没有见过的美丽绚烂的画卷,是理想中的山水园林城、休闲宜居地。

双柏的历史,很奇怪,有很多谜团。理一理其中脉络很有意思。据 《双柏县志》 (1996年版)载:双柏历史悠久,西汉元封二年 (公元前109年)置益州郡,双柏为其24县之一 (包括今双柏、易门2县和新平县西北部地区),从此纳入了中原王朝郡县管辖之下。 鄂嘉属哀牢国。东汉末年,蜀相诸葛亮平定南中,改益州郡为建宁郡,双柏属之,鄂 嘉属永昌郡。晋泰始七年 (公元271年)归辖宁州。唐初属昆州。南诏国时为银生节度地。宋大理国时,摩刍乌蛮部归属威楚府。蒙古忽必烈灭大理国后,立摩刍千户所和 鄂嘉千户所,皆隶威楚万户府,自此为今双柏县行政区划之始。元至元十二年 (公元1275年),该摩刍千户所为南安州,领广通县。改 鄂嘉千户所为 鄂嘉县。明洪武十五年 (公元1382年),裁出广通县直属楚雄府。清康熙八年 (公元1669年)裁出鄂 嘉县,改设罗甸里,归南安州辖。民国元年 (公元1912年),南安州改为南安县,因与江西省南安府重名,遂更名为摩刍县。地方绅首认为 “摩刍”为彝语,不尚典雅,故民国十八年 (公元1929年)遂复名双柏县。民国36年 (公元1947年)初,云南省政府因 “局势不稳”、 “地方不靖”,划全省为13个行政督察区,双柏归第六行政督察区。1949年12月26日,滇西解放,滇西人民行政专员公署成立,辖双柏县。1950年1月21日双柏县人民政府成立,县政府驻云龙。1958年4月15日,楚雄彝族自治州成立,双柏县为州辖16县之一。1958年10月至1959年10月,合并楚雄县。随后又复置县,因县城偏于县境一隅,遂迁建于妥甸。

据2005年杨成彪主编的 《楚雄彝族自治州旧方志全书》双柏卷 《康熙南安州志》张海平在校注后记中说:南安州,其地域就大体而言即今之双柏县。公元前109年,即汉武帝元封二年,汉朝于原滇国范围建立益州郡,其中设有双柏县。而方国瑜 《云南郡县两千年》中,却认为两汉之双柏县为今之易门县。而另有学者却认为两汉之双柏县境,在今易门、双柏二县交界一带。这种情况,经蜀汉、两晋而皆然。唐代前期,于宁州都督府下设有览州,方国瑜认为此览州包括今楚雄和双柏两县。南诏时期,于弄栋节度使下设曲驿、览赕,其地域为今之楚雄县,而双柏之地域是否包括在内,方国瑜却没有明确说明。大理国前期,在今楚雄设石桑弄,后期设白鹿部,其中是否包括今双柏之地域,仍然没有明确。而据 《楚雄州志》卷一 “双柏县”条说:“宋大理国时,摩刍蛮部归附威楚高氏,隶属威楚府。”由此看,则摩刍部已成为一个与白鹿部相并列的行政区划。然而在方国瑜 《云南郡县两千年·大理三十七部地名表》中,却没有摩刍部。元代初期,在威楚万户府下设有摩刍千户。至元十一年 (公元1274年),正式建立云南行省,并改定路、府、州名号。次年,摩刍改称南安州,并领广通县, 鄂嘉千户所设为 鄂嘉州。明代,南安州辖于楚雄府, 鄂嘉改州为县,而广通县则改隶于楚雄府。清代,南安州乃辖于楚雄府。康熙八年 (公元1669年)载鄂 嘉县为罗甸县,辖于南安州。民国十年,改南安州为摩刍县。至1929年改称双柏县。这是移用近邻废弃的古代名称而为己用,而 《楚雄州志》称此为 “恢复”,则不准确。从此,今人读古代 “双柏县”史料,当加以分辨。1958年,双柏县云龙乡划归楚雄县,这一改动,对于今人读 《南安州志》,则不可不知。因云龙在元、明、清、民国时期皆为南安州治,若干大事发生于此,若不知此,则读 《南安州志》,往往产生疑惑。

“双柏”称谓从何而来, 《云南省双柏县地名志》上说,是西汉时开辟此地建县时,因县衙门前有两株古柏而得名。这种释名法未免有点牵强附会。古代划分行政区划,必须具备4个要素:一是一定的地域空间,二是一定的界限,三是一定的层次,四是要有一个行政中心。在命名行政单位名称时,一般或以方位命名,如南阳、山阴;或因山为名,郦道元在 《水经·淄水注》中罗列了一连串因山为名的地名:“余按泰、芜、莱、柞,并山名也,郡县取焉;”或因水为名“兖州,取兖水以为名也,” “汉中郡因水名也。”或因川为名,如义川县、务川县等;或因地理实体为名,因原立名如在永寿原西置永寿县,以丘为名如丘北县,以泉为名如泉州,以谷为名如谷口县,以江为名如长洲县,以数为名如万州县等等,还有以州为名、以古县为名、以城为名、以镇为名、以乡为名、以里为名、以关为名、以陵为名、以祠为名、以烽为名者,不一而足。一个县名用2株古柏命名,且这2株古柏根本就没有任何代表性 (因为当地古柏到处可见),因此,提出质疑也是有道理的。我查过许多地名志,想到双柏县境,历来以彝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居多,现在许多地名都是用彝语命名的。我注意到,居双柏县的彝族有纳苏颇、罗武颇、罗罗颇、车苏颇、山苏颇、阿车颇6个支系,语言系统复杂。纳苏颇语系中 “双柏”为“铺撸”,在许多地名中, “铺”为寨子、大村、城的意思, “撸”为龙潭的意思,合起来,就是龙潭旁的城镇之意。 《康熙南安志》载:白沙泉,在城东三里(云龙)。泉水涌溢出,灌溉田亩。每岁春初祀。黑龙潭,在城东七里。石井,在城东北二里。在 “胜境”一节里,有“沙泉涌碧”和 “古井含清”条目。 《民国摩刍县地志》在 “河湖泉”一节里载:白沙泉,在城东一里,泉水涌溢,井底遍出,状如葡萄,故名为葡萄泉。城东田亩,咸赖此水灌溉。黑龙潭,在城东七里乌龙寺左,祷雨立应,相传龙穴其中,邑人建祀,春秋祀之。古之诗文誉之无数。又有的彝文研究专家跟我说,彝语 “双”为金的意思,柏 (白)为山的意思。古代易门大部与双柏境合,县城据说在易门境内。因古滇国在这一代炼铜冶金,故有 “金山”之意的称名,且绿汁江沿山奔流,古彝语称为 “钱财之水”。现在的双柏方言为 “当唧蜜”,意为长满青松的平地 (应指云龙一带),而现今双柏境内一平方公里以上的平地都没有。这样看来,如果治所在易门境内,则可采信 “金山财水之地”之说(元以前),如果治所在云龙则可采信“有龙潭的城镇”之说 (元以后)。

双柏的村子都隐藏在青山绿水间,不注意看,村间箐边,那些农家小屋就静谧的安于一隅,不经意的几声狗吠羊咩牛哞鸡鸣,才会引起你的关注,或者绿海中几声民歌小调,把你拽入遥杳意境之中,你才会感觉到山有人居,河有浣女。双柏的村子都不大,但有特点。小麦地冲是法脿镇的一个彝族山村,地处白竹山东麓,绿汁江与易门的分界,僻静而安宁,云淡风轻时,松涛伴禽鸣;日没阴雨时,饮烟送酒香。村子东面的山,被称为母虎山,北面的山称为公虎山,村庄所在的山为虎子山。传说中和石闸一道来的三只虎,在小麦地冲就有了特殊的意义:在村子东北山脚箐边的蛇洞田附近,有一块形似老虎的石头,称母虎石,是三石老虎中的开路虎变的,在当地人的心中,这块石头具有令人敬畏甚至恐惧的神力,不能随意招惹,从它面前经过时,必须小心翼翼,虔诚的对它磕个头。长期不孕的妇女,可用酒、肉、香火进行祭祀。村子南边的魂岭上,有虎子石,又叫 “守魂虎”,村里如有孩子生病,就可到虎子石前烧香叫魂,以禳病灾。三只石虎中,最受人膜拜的是公石虎,又叫 “接脉虎,”在村西通往法脿老公路的石闸门旁,形态酷似老虎,是小麦地冲的守护神,管人畜繁衍,出入平安。村民有病有疾的,都要到此祭祀。想生男孩的人家,祭祀之后,还要偷偷摸一下公虎的石卵。每年正月法脿第一次赶集 (当地人称开街)这天,小麦地冲人都要到公石虎前磕个头。凡出远门的则要专门祭祀。他们相信,他们能过上平安幸福的日子,是虎神在永远保佑他们。老虎笙就滥觞于此,每年正月初八都要跳,煞是热闹。白竹山因白竹仙子的故事而蜚声,藏在半山薄雾中的千亩茶园像绿海之上的万顷波涛,给白竹山增添了几分豪气。李芳村背靠苍翠幽深的白竹山,是一个古老的彝家山寨,明澈灵秀的李芳村水库与村子融合在一起,整个村子灵韵飘逸,神秘之中透出勃发生机。这里民风醇厚,彝民性情纯良,彝族大罗笙从这里走出,实在是一个绝好的选择。千年古树听了千年的锣鼓声,那激越壮阔的舞蹈场面,那满山牛羊都会停下来聆听彝民们唱了千年的 “阿伯嘞。”火塘里点燃着千年不熄的古朴情怀,道场上震荡着汪洋恣肆鼓点锣音。清晨鸡鸣唤醒村民脚步,薄雾牛铃呼来本真回归。走进李芳村,就走进一片清凉胜境,走进一个梦幻彝村。小豹子笙来源于大麦地镇东北方向的峨足村。该村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是彝族家居之地。它东靠石碑山,南接绿汁江,山川秀美,人杰地灵。在这里,勤劳善良而又聪慧奔放的彝民用小豹子笙书写了文明传承了文化。过去大多是土掌房,还有庄主的瓦房大院,村外有“城门”,现已湮没。小豹子笙彝语为“移蒙赖克佘”,意为小豹子化妆舞会,足见想象力和创造力。

群山秀水

双柏县地表受绿汁江、马龙河水系的切割,地表崎岖,群山连绵,山川峡谷纵横,海拔从最南端与新平县交界处三江口的556米到西部与景东县交界的大梁山2946米,垂直高差明显。境内山脉属哀牢山主体山脉,起自大理州境,呈西北向东南走势,经南华、楚雄入境,横贯县境西南部,巍峨厚重,冠天履地,浮青点黛,云蒸霞蔚。哀牢山是滇中著名山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000米以上的高峰连绵5座,新平、镇沅、双柏交界处的主峰大磨岩子峰达3165米。这里原始森林覆盖,常有豹子、熊、野猪等猛兽出没,更有长臂猿、短尾猴、绿孔雀、斑羚、岩羊等珍禽戏耍。保护区植被类型多样,垂直带谱完整,8个植被型19个群系共有高等植物1486种,林下资源丰富,有山参、何首乌、茯苓等数十种名贵中草药材,还有4大类的天然食用菌数十种。整个自然保护区高山、湿地、林海、瀑布组成了一幅令人难以想象的画卷,这是上天的杰作,是大自然的恩赐。白竹山位于县城南部法脿境内,最高峰2554米,山上茂林修竹,溪泉淙淙。白云起处,峰峦隐约;阴晴山色,微岚浮翠;氤氲灵异,舒卷无定。诗人们说,白竹山像一枚邮票,神奇地把人们邮来邮去。那千亩茶园,在如此自然如此生态的环境里生长,不成名茶才怪!茶园周边的杜鹃花、马缨花、山茶花和诡异的仙人桌、精怪塘共同组成魔幻世界。在这个省级旅游名胜区里,又是别有洞天。石碑山原名鲁纳山 (鲁纳为黑彝族称谓,意为黑彝族居住的山),又名黑石山,是哀牢中段支脉,山中峰高岭峻,清逸秀丽,最高峰2640米,因山巅有嘉靖年间的 “镇宁裔士”石碑而得名,这是彝族人民反抗贪腐暴政的历史见证,也是污吏劣绅残杀民众的血证。高耸山峰,有红、白、黑3种石岩经刀削斧劈后形成的奇异的彩色悬崖绝壁。石碑山顶峰怪石嶙峋,奇险雄浑。石碑所在的平台下有一个方圆上百米、高差十多米的千布岩,岩上刻有密布的诗联,其中有一联是:“石高千丈虎,松老一山龙”气势磅礴激越。上石碑山的途中有3个观光台:第一台是观日台,站在此观日出,确有日出江山万里红的感觉;第二台是观云台,站在半山腰看群山雾绕、云翻气滚,仿佛置身天庭;第三台观花台,沿着山梁往山顶行走,绵延百里的杜鹃花、大树马缨花以及杂花奇卉构成了花的海洋,世上没有哪个花园能与之媲美!

双柏境内大小河流多达2325条,全属元江水系,形成北水南流之势。石羊江、绿汁江、马龙河为境内三大河流,呈亚热带河谷地貌,受季风气候影响,河水流量极不稳定,夏丰冬寡。石羊江在县境西部,发源于大理州巍山县茅草哨。上段称礼社江,于楚雄市与双柏县交界不管河出口处进入县境后称石羊江。从西北向东南,流经鄂嘉、独田、爱尼山3乡境地,于三江口与绿汁江汇合后出境,是元江的主干流,也是境内流量最大的河,其主要支流有不管河、麻旺河、鱼庄河、小江河、马龙河、石坂河等,沿江两岸村落稀少,水能丰富,已有电站在建。沿江一带森林繁茂,鸟语花香,奇木怪石存焉。绿汁江在县境东南部,上段称星宿江,源于禄丰勤丰镇羊溪冲和禄丰与武定接界的营盘山,在禄丰罗茨坝子汇合,于迤三郎进入县境后称绿汁江 (下段又称太和江),由北向南,流经大庄、法脿、安龙堡3乡境后,折向西流,经大麦地、爱尼山乡境地,于新平县交界处三江口与石羊江汇合后流入元江。境内流域1180平方公里,流程170公里。绿汁江流域属热带河谷,沿江两岸瓜果遍地,葡萄、金丝小枣、时鲜蔬菜成为了沿江的特色生态品牌。10多万亩荒滩涂地和小丘陵已成为现代农业开发的园地,成为全州特色农业的亮点,整个水系如果树状,较大的支流有沙甸河、红栗河、克田河等,每条河谷都结有丰硕之果。马龙河位于县境西南部,河源分两支,右支发源于南华县五街石冠山,左支 (白衣河)发源于南华县五街望木郎梁子,两支于楚雄市中邑舍至大地基东面汇合后进入双柏县境。流经马龙、羊桥、旧哨、独田、力丫等地,在日山脚汇入石羊江。马龙河沿岸平坦宽阔,海拔1000米左右的地方适宜种植热带经济作物,现在已引进几家农业企业在此开发,土地整理与河床整治工程也已陆续展开,今后的马龙河发展前景相当可观。

漫步在双柏的青山密林之中,呼吸着纯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大自然的雄奇俊美,不经意间,眼前就会展现出一条白链,给你带来意外的惊喜。恐龙河瀑布幅宽10多米,从20多米高的悬崖直坠深潭,水花飞溅,水雾迷濛中时现彩虹。湾腰树瀑布则从40多米山林中下泻,像一匹薄纱,在山间飘荡。白水河瀑布自山顶顺岩石斜面泻落,如一软帘,掀开帘子,不知花果山在何处。班果河瀑布自山顶奔腾而下,沿2级台阶砸向100多米下的谷底,山谷回声阵阵,异响不绝于耳。玉龙瀑布像一条白龙,腾挪身姿飞下百米高崖,气韵不凡。石头鱼、沙鳅、石蚌等生态水产随处可见。

老调古笙

流传在双柏、新平、易门一带的《查姆》,被列为彝族8大创世史诗之首。“查姆”的意思为万事万物的起源,是彝族古代最重要的书面文学遗存,以古彝文记载于 “彝书”和 “贝玛经”中。它记述了开天辟地后,洪水淹天前,彝族祖先经历的独眼睛的 “拉爹”时代,直眼睛的 “拉拖”时代和横眼睛的 “拉文”时代。与此同时,对彝族祖先的生产劳动过程,各种自然现象和物种的起源,作了朴实的交待和解释。叙事长诗 《赛玻嫫》 (汉译为 《七妹与蛇郎》)是古代彝族叙事诗中的代表作。长诗讲述了蛇郎提亲、迎娶七妹、婚后生活、生子、七妹被害、七妹复活、夫妻团圆的过程。长诗再现了古代先民生产劳作时的场景,歌颂了勤劳朴实的生活作风和坚贞至爱的夫妻感情,对尊老爱幼的美德给予了充分肯定,鞭笞了贪婪、懒惰的恶习。古老彝剧 《阿左分家》被誉为彝剧鼻祖,其角色不固定,说彝语,唱彝调,跳彝舞,在羊皮鼓伴奏下,边舞边跳。由于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和惩恶扬善、好人好报、坏人遭殃的主题和耳熟能详的彝族曲调 “阿噻调”以及夸张的舞蹈动作深受民众喜爱而广为流传,千年不衰。在双柏发现的彝药典籍 《齐苏书》成书于明嘉靖十四年 (公元1536年),比李时珍的 《本草纲目》早12年。该书载有80多种病症、270多味药、280多个方剂,涉及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皮肤科和其他疑难杂症。我看了一下,对一个病症都列出几个药方,药材都是本地可取,内容丰富,言简意赅。书中所述病种皆在彝民中能找到,用药科学合理,生态用药与人体阴阳理论结合,是迄今发现的彝族最早的一部医学专业书籍,价值很高。

双柏的彝族人民以能歌善舞著称,他们传承下来的民歌内容广泛、题材多样、风格各异,只要用心一听,就会迷醉不已。像古老彝族山歌 “阿噻调”(因歌唱开头和结尾都用衬词 “阿噻”、“哎呦噻”而得名),演唱内容涉猎天文地理、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鸟鱼虫、四时农事、历史传说等,唱词可长可短,短时几句就完,长时可唱几天几夜,多为五言一句,讲求押韵,朗朗上口。曲调规整,旋律优美,抒情自由,表意委婉,音律动听。可以是主唱者领唱调头、调子,众人和声,也可以众人和唱调头,进入调子后,主唱者领唱,众人和声。情歌,除了和声,均为男女对唱。阿噻调调头旋律流畅,乐句较长,常以散板形式出现,内容多为客套话,调子则是正腔 (即正文)。演唱时,有领有和,急缓有度、松紧自律。我聆听过多次阿噻调唱的 《查姆》,其中一首歌词翻译大意是:

原来没有天,

原来没有地,

阿噻!

我们来造天,

我们来造地,

阿噻!

我来说根源:

白云变成天,

雾露变成地。

彝人来造天,

彝人来造地。

有了天,

有了地,

日月星辰照万物,

日月星辰照大地。

有了水,

有了火,

万物苏醒,

其乐融融。

有了房,

有了粮,

人类繁衍代代传,

万物和谐才生长,

万物和谐才生长。

《阿乖佬》主要流传于县境嘉、爱尼山、妥甸地区,因唱腔中有 “阿乖佬”衬词而名之。曲调短小,一般是2个乐句,最短的只有6小节,最多的不超过12小节。可以独唱、齐唱、男女对唱,亦可边舞边唱。男女对唱时,以猜调形式出现,互相问答,无限反复,演唱这种小调,多用三弦伴奏,如情歌对唱:

(一)

女:

心想搭你一路走,阿乖佬,就怕老倌堵路口,阿苏者

男:

堵着小路你莫怕,阿乖佬,我俩牵手绕路走,阿苏者

女:

大路堵着走小路,阿乖佬,小路堵着绕花山,阿苏者

(二)

女:

上坡容易下坡难,阿乖佬,平路好走路途长,阿苏者

男:挂你妹子心不甘,阿乖佬,上坡下坎脚发酸,阿苏者

女:

哪个上坡脚不酸,阿乖佬,哪个下坡脚不弯,阿苏者

男:

上坡脚酸不有气,阿乖佬,下坡脚弯是挂你,阿苏者

女:

上坡脚酸歇歇气,阿乖佬,下坡脚弯站站着,阿苏者

(三)

女:

想你想成黄菜叶,阿乖佬,躺在床上爬不起,阿苏者

有天你从门前过,阿乖佬,脚踩弹簧跟着你,阿苏者

男:

想你想得睡不着,阿乖佬,我把清水当酒喝,阿苏者

东方发白我不醉,阿乖佬,牵着你就进草窝,阿苏者

(四)

男:

想你想得发癔狂,阿乖佬,一夜翻过几座山,阿苏者

半夜爬窗来会你,阿乖佬,抱着表妹躺麦床,阿苏者

女:

藤条绑成清香床,阿乖佬,荞秆铺成软垫单,阿苏者

一夜抱着表哥睡,阿乖佬,系闪系闪真好玩,阿苏者

初听 “阿乖佬”,我不是被灵活多变、意趣盎然、生活气氛浓郁的唱调所吸引,而是被其苍凉凄壮的曲调所震撼,脑中立即就映出高山、清泉、密林、陡坡、曲路、草房的境像,使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 “阿乖佬”。流传双柏的古老民歌还有 “阿伯嘞”、 “接祖调”、 “四弦调”、 “四句长腔”、 “白话夹曲子”、“仁意调”、 “索哩哩”、 “四平调”、“对口腔”等,都是民歌中的精品,值得认真品味。

双柏是虎文化故乡, 《老虎笙》源于法脿小麦地冲和大庄杞窝塘,他们都属于罗罗支系。在小麦地冲,有这样的传说:世上万物的始祖都是老虎,混沌时代,是公虎变成了天,母虎变成了地,天地成亲生下了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飞禽走兽。随后人、鬼、神也就产生。当时,天圆地方没有脚,太阳、月亮不会动,星星不会眨眼,云不飘、水不流、草木不会长、飞禽走兽不会动。还是公老虎推动了天,母老虎推动了地,天地万物才开始按各自轨迹运作和生长,后来,老虎还教会了人们生产生活和生儿育女。我们有今天这些,都是老虎老祖宗赐予的。在小麦地冲,男人自称 “罗罗颇” (公虎),女人自称“罗罗嫫” (母虎),小孩称为 “阿罗诺”(虎小儿),老人称为 “罗麻得” (虎祖母)。人们都在门头上悬挂虎头葫芦,表示是虎的子孙。他们每年正月都要过虎节。从正月初八开始接虎祖始,至正月十五饰虎操演生产生活技能,祈求虎神保佑村民平安吉祥结束。舞者16人全部由男性组成。舞前,全村男子集于主庙遗址,祭祀卜卦选拔舞者。先由8人饰虎,黑毡披身,脸、手、脚纹虎纹,颈挂铜铃。正月初八傍晚,由一身着黑衣的长者饰虎头,持长竿前导,两个饰猫(小老虎,他们认为猫是虎舅)紧随其后。突然,4虎从四面跳出,各自抖动铜铃,随着鼓点锣声跳起绞篾舞。村民手持香火,围着众虎欢欣跳跃,每日闹腾到深夜。从次日开始,日增1虎入场参舞,待8虎到齐后,众虎跳起仿虎动态和四时农耕生产舞蹈,还有众虎亲嘴、交尾、护蛋等生殖舞蹈和搭桥、开路、盖房等舞蹈动作,舞姿粗犷古朴。正月十五是 “送虎东归日”,也称 “8虎拜年日”,各家各户敬奉丰盛烟酒,迎虎临门。8虎背负2个山神,逐户拜年嬉戏作舞,驱邪迎吉,祈家兴畜旺、五谷丰登。拜毕,送虎归山,饰虎者卸装舞终,整个过程扑朔迷离、异常神秘。

《小豹子笙》流传于大麦地峨足一带的广大区域,是古代彝民祭祀时的舞蹈,即傩舞。当地村民自古信奉土主山神,信奉万物有灵。好灵则祭,坏灵则驱。他们视豹为灵物,是他们的守护神。每年六月二十四火把节和七月十五祭祖节时,都要举行饰豹驱鬼逐疫活动,以消灾免难。舞者均为男性少年,须偶数,少则12人,多则不限。全裸的舞者用黑、白、红、黄等诸色绘豹斑驳。胸部画一月琴图案,背妆飞禽。面蒙棕叶,头插2支锦鸡或雉鸡尾,手持黑木棍,妆完后,饰者不再语言,村人无法辨其原貌。是时,寨中各户,插3杈松枝于堂屋,陈列香案和食品恭候。开始,舞者在鼓、锣、钹伴奏下弃棍,在土掌房上跳舞。随着鼓点锣声节奏,或跺脚或转身,舞者相互打闹格斗,嬉戏逗乐,随兴起舞,变化无致。随后,紧锣密鼓且无节奏,舞者执棍,相互戏舞、弹棍、绞棍、翻棍、摇棍等交替进行;踏步、颠步、搓步、飞脚、甩脚等动作变化多端,意在威慑鬼魂祸祟,最后逐户巡舞,为各家驱鬼逐疫,袯除祸祟。巡毕舞休,仪式完毕。

《大锣笙》是罗武支系的祭祀舞蹈,由16个舞蹈套路组成,流行于法脿、雨龙等地。据考,现存吞口木质面具,为明时制作。罗武人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火把节跳锣笙舞,以驱邪袯祟,称为跳傩笙。傩公傩母 (亦称师公师母)为驱白虎的主角,均戴传统木质面具,着短裤、草衣、赤脚,由男性青年装扮,续饰3年后易人。大锣笙多为年长者持扇领舞,舞者步其随后,持大锣击点,击锣后又捂锣,鼓点徐急变化,锣声长短有别,舞者随锣鼓变化动作,情调豪放,场面庄严、欢快。第二天 (六月二十五),舞者分成数组,各由八面大锣开道,逐户笙歌,舞火把驱邪除祸,祝家事顺、样样好、全村吉。舞姿令人眼花缭乱,狂野奔放。至深夜尽兴而憩。第四天 (六月二十七),众舞者云集村中道场,围火起舞,狂欢达旦,敬拜火神。第五天 (六月二十八),送火把,由一名长者执火把前导,众人鸣锣舞笙相随,至后山,围着焰火穿梭,笙舞后,收锣舞终。

双柏的民间舞蹈还有阿车支系的《四弦舞》、 《龙笙舞》、 《花鼓舞》、鄂嘉七月十五街的 《三弦舞》、罗罗支系的《青棚笙》、扯苏支系的 《葫芦笙》等,族系不同,舞蹈不同,简直是彝族民间舞蹈的大观园。

奇风异俗

鄂嘉的七月十五日民族风情节又称鬼节,是一个诡秘的节日。 鄂嘉地处哀牢腹地,据说这一带曾经有过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国度,叫哀牢古国,这个疆域辽阔、特产丰富、民族众多的文明古国大约形成于公元前300多年的战国前期,其开国之王为九隆,经若干代后传至柳貌,公元69年,柳貌父子率众归附东汉,东汉以其地设永昌郡,它东起洱海,西止依洛瓦底江,南达西双版纳南境,北抵喜马拉雅山南麓,东西3000里,南北4600里。 “哀牢”一词为何意,历来众说纷纭。有的说 “哀”是指酒或酒的气味的意思, “哀牢人”的后裔,今属缅甸的 “卡拉”族把水叫做 “也”,把酒叫做 “啊”, “啊”与 “哀” 同音同义,“牢”与 “醪”同音,古代 “哀牢人”的老邻居 “越人”的后裔傣族说酒,至今仍然叫 “牢” (亦或 “醪”)。 “哀牢”合起来就是爱好酒, “哀牢人”就是爱酒的人 (或民族),褒义为善于喝酒,贬义为 “酒醉包”。我实在不敢苟同,又翻阅了有关史料,说哀牢人穿鼻儋耳,镂身纹身,有着先进的文化 (云南迄今共出土的 “滇王编钟”36件,其中属古哀牢地的昌宁就出土了12件之多)。据《华阳国志》、 《后汉书》等的记载,其地矿产丰富、贸易繁荣。 “哀牢”二字在哈尼族卡多人语言里是 “老虎”之意,有时也泛指野兽, “哀牢山”就是有老虎、野兽出没的地方。这一说法较为靠谱。哀牢山群山连叠,是动植物的王国,也是老虎和野兽的乐园。 “鄂 嘉”之称也有来历,据鄂 嘉县志记载:“元大定间,火星殒于 鄂嘉之黑初山,化为黑石,状如冬瓜,有点如星,击之铿锵有声。人不言举之则动,言则举弗动。土人以为怪,积薪焚之,雷雨交作,众惧而止。明嘉靖间,知县杨江永移其置土地祠,立春祠之”。 鄂嘉,就是有好的神石的地方。流行 鄂嘉的七月十五节有这样的传说:每年农历七月初一,阴间放假,鬼魂可以回到原来的地方走亲串戚,探望亲人,人们也都要举行接祖宗鬼魂回家的仪式,七月十四五日送祖宗鬼魂回阴间也要举行仪式。在此期间,人们忌讳说鬼,只说接祖送祖,半月之间不得欢乐打闹,气氛神秘肃穆。送祖完毕,从七月十四到七月十七日,人们聚集欢贺,笙歌乐舞,谈情说爱,以期家族繁衍,人丁兴旺。

安龙堡岩神抢婚节又叫双拐节,来源于一个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传说在远古时候,彝家山寨出了个丽如仙女、聪明伶俐、勤劳能干、朴实善良、能歌善舞的姑娘叫衣诺。衣诺人好心好,深受村寨中的人喜爱,提亲的人都踏破了门槛,但衣诺却与另一个寨子的小伙龙宝相爱,他们白天一起放羊、打柴,晚上约着伙伴到野外跳四弦、唱阿噻调。龙宝几次向衣诺的父母提亲,因家穷遭拒,两人非常伤心。有一财主才知衣诺聪慧丽智,就派人来为自己的儿子强制求婚。衣诺父母看到财主有钱有势,不敢得罪,就匆忙定下亲事。衣诺知道后哭了三天三夜,龙宝在山中转了三天三夜。随着出嫁的日子临近,绿汁江边悬崖上的蛇神也决定在财主娶亲那天在崖边抢走衣诺,当娶亲队来到绿汁江边休憩午饭时,突然乌云密布,天昏地暗,蜂群遮住了天空,娶亲的人吓得四处逃窜。当大家重新聚拢时,新娘早已不见踪影,四处寻找,才发现衣诺被困在一堵悬崖上,蛇神守候在旁,财主家想尽办法也无济于事,只好垂头丧气回到家中。勇敢的龙宝得知后,背上箭扛起弩来到江边救衣诺,龙宝爬了四十九次悬崖被蛇神甩下,龙宝射了81羽箭,被蛇神挡到江中。龙宝拿起最后一支箭向江外猛射,把山峰射塌一角,纵身跳进绿汁江,变成一条青龙附山看护着衣诺。衣诺几次寻死皆被蛇神阻止,衣诺父母每天都来为女儿送饭,都被蛇神挡住,衣诺最后说:“阿妈有心救我,就拿有节无叶树九棵,有叶无节树九棵,黄粑粑饭团九团,才能救女儿。”四方的彝家小伙听到后,爬千山涉万水砍来了有节无叶树和有叶无节树,集伴前来营救衣诺,当他们拄着2根有节无叶树和有叶无节树赶到悬崖边时,衣诺已变成一尊石头,大蛇也瞬间变成石蛇。石蛇被人们打落江中,龙宝和衣诺从此相依而望,含情脉脉,令人动容。如今,每到正月十五,一大早彝乡姑娘、小伙穿戴整齐,聚集到石姑娘所在的石崖下,举行古老的 “开山门”仪式。爆竹声中,一年一度的 “岩神抢婚节”就在歌舞笙弦中开始了,霎时间,整个山谷成了歌舞的海洋。石姑娘始终守护在欢乐的人们身边,年年如是。

县城的彝族虎文化节、法脿的虎笙节、大庄的仙鹤节、新街的花鼓节、大麦地的象鼻山节、石碑山的马缨花节各有特色,精彩纷呈。

双柏彝族的婚礼各支系大同小异。阿车支系婚礼为进门、正客、回门三天完婚。至期,男女双方各请一班吹司乐队接送。起程、行礼、入席、摆宴均依号行事。在女方家,以女方乐队吹司为主;在男方家,以男方吹司乐队为主。由新郎、媒人、陪郎、两个同宗姊妹连同吹司、挑夫等成双前往迎亲,在天亮时分至女家,即点交彩礼,彩礼贴红布封条,牲以黑色为善,忌用白牲和着白色衣着。宰杀所带牲数为席用,以周到礼节博早时成行。送亲者主要有伴娘、吹司、叔伯舅亲8至10人组成,辈数多为荣。迎亲人员何时起程全由女方家定,女方吹司乐队吹奏 “开门”调才可出门起程。迎送多步行,新郎戴帽,新娘打伞,无论涉足远近,中途须吃午饭。回门时亦然。正客晚餐后,新娘要给宾客端洗脸洗脚水,先内后外,从长至幼。在同辈之中,往往将水弄脏或故意泼洒,叫新娘重端以为乐戏。新娘要给男方亲族和婆家人每人1双布鞋,以此品评新媳妇的灵巧勤快与孝顺。受礼者则送上一点银钱红包给新娘以示感谢。第三天回门,送亲人先走一程至村外,舅公又返回向宾客献酒礼辞行,然后接回新娘,新郎陪新娘回门。一日后接回,从夫定居。

古时双柏彝族行火葬,即积薪焚尸,以骨灰入罐掩埋。葬毕,刻木偶像置于壁洞内供奉。清以后改为土葬。人临终,孝子昼夜守护,目送归命为吉终。取少许白银于殁者口中,称 “含口钱”。老人死后即鸣枪报丧,开通屋顶放秽气。邻里听到枪声,家族长者同来料理后事,给死者剃发、冠戴、入殓陈棺于堂中。如死者在外咽气,则视为不吉,其尸拒从大门抬入,须在后墙掘洞移入堂中奠祭。死者若是女性,孝子即行到舅家报丧。舅家闻丧后即牵羊、带着吹司乐师前来祭丧,参加葬礼。孝子必须跪拜迎接,从不可怠慢。彝族认为,人的灵魂有3个,人死后,1个回祖宗发祥地,1个守坟山,1个在家接收供奉,故殁后须行大祭,要请毕摩诵经安顿亡灵。凡来奔丧者,由丧家发布尺许,包头戴孝,长辈戴蓝孝,同辈和晚辈戴白孝。远亲近邻各带1只鸡、1壶酒、1升米、一尺白布和少许碎银为奠。内亲则打扎纸花纸旗,备羊 (或牛)、猪、鸡3牲,米酒钱若干和孝白布5尺,一把香和少许白银,请毕摩、吹司、鼓手等同来行祭。死者孝子,无论多寡,均视为一家,可合祭。出嫁女须独备3牲行祭,姊妹间常不惜耗财,暗地赛争,以示孝心。主祭分吊丧、供牲、献饭3礼。自开祭到出殡,昼夜诵经不止,唢呐不停,始祭由主人家吹司,毕摩在先恭候,亲族随到随吊,孝子孝媳在门外列队伏首相迎,又速入屋叩首相陪,祭者到灵前叩首哀悼。后亲和亲族到齐后供牲礼,把牲带到灵前,用1根线,一头置于死者手中,一头贴于牲耳尖,并报施主姓名和所带牲类属,并 “嘱”死者把给他 (她)的部分 “带去”,好好享用,不给的不要眼馋,遂即切下耳尖,杀牲取血供在灵前。至5更时分献早饭,先丧主次后亲,从大到小列序而祭。每祭,拿熟鸡1只、茶、酒、糖果、糯饭、牲心肝、肠肚、肉等食物供奉祭坛,叩首洒酒为祭。祭毕,毕摩念 《指路经》,即出殡。

双柏彝族过去多居深山僻壤,以麻、皮为衣。前清男子蓄发绾于头顶,妇女披发、辫发或绾发包头,衣不开襟,下着筒裙。清末及民国年间,男子衣着略似汉俗,唯包头为冠,腰挎兜肚,外套皮、麻褂子。女子婚前辫发戴帽,婚后髻发包头。衣袖、裤角镶有各种精美花边、图案,上缀银花饰品,胸佩蓝布围腰,鲜活飘洒。

乡村奇人

双柏人杰地灵,乡间行走着许多高人奇士。有一天在青香树我碰到了81岁高龄的四弦王子李富强。机缘巧合,当我与他搭话时,旁边的村民说他就是“四弦王子”。他坐在一幢房子前抽着草烟,凝望着绿汁江,目光深邃,沉默寡言,四弦琴始终背在身上。我知道,那是他生命的一部分。四弦,是彝族弹拨弦鸣乐器的一种,其形似月琴,轴上雕有涂绘彩色的龙头,有的还在琴盘上镶有镜子。四弦琴用一块鲜红的绸缎系于胸前,美观别致。四弦琴颈和琴板上设品位9个,张琴4根,分为2组,每组调成同音,按5度关系定弦,琴品安排适当,以弹片弹奏,发音清脆纯正,优美动听。李富强从小就受父亲良好教育,耳濡目染,对四弦琴情有独钟。他永远不会忘记父亲带着他走村串寨,为乡亲们带来的快乐和兴致,现在谈起来,他都意犹未尽。可惜的是,李富强和父亲学琴一年后,父亲突患疾病离开了人世,悲恸之余,李富强拿起父亲弹得锃亮的琴子,用心地弹了起来,好像父亲的灵魂相助,几年之后,他感觉到自己得琴技已达父亲水平。听到他的琴声,乡亲们都围拢过来,在村边那块稻场上围成一圈边弹边唱边跳。不久,正值全国兴起修建公路热潮,李富强背起四弦琴就来到云南昆罗公路建设现场,在这个公路建设团中,他白天干活,晚上就抱着心爱的四弦琴弹唱跳。一时之间,人们的疲劳都被优美的琴音赶走了,他成了团里的活跃青年。1957年1月,北京要举办全国公路建设系统文艺汇演,24岁的李富强参加了云南省分赛区比赛并一举夺魁被推荐到北京参演。他在北京待了一个月零5天,除了在人民大会堂演出外,还到北京各大院校表演。在人民大会堂演出完毕时,毛主席和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向他们鼓掌致意,每当回忆起这个情节,他总是双眼含泪地说:“这一刻鼓舞了我一辈子,我忘不了啊......”他回到公路建设团后,有一天意外地收到了一封北京寄来的信,里面装着一枚新邮票和新信封,细看那邮票眼熟,原来是他身穿彝族服装,白色包头,怀抱四弦琴在人民大会堂演出的情景,已被国家文化部和邮政部制成面值为8分的邮票,那新信封的左下角同样印着一个他的彩色图案,他当时眼泪就下来了:“共产党和毛主席把我们民间艺人当主人看啊!”这个彝族汉子,崇高的荣誉在心中激起的波澜到现在都没有平复。昆罗公路完工后,他回到了家乡。1969年4月,组织任命他为村党总支书记,一干就是15年。现在,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他炉火纯青的弹奏技巧还在精进。当人们亲切地称他为 “四弦王子”时,他总是谦逊地摇摇头,面对 “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 “中国民族民间艺人”、“高级舞蹈师”的荣誉和称号,他仍然平静拨弄着琴弦,眼光却越过了绿汁江,越过了石碑山。

打陀螺是双柏彝族偏好的民间体育竞技活动,木天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出生在大麦地镇河口一个叫初都 (彝语为 “出盐的村子”)的小村子。14岁家贫辍学回家承担起沉重的家庭责任。初都村的人都很喜欢打陀螺,特别是逢年过节,大家都要比试一番。谁的陀螺好?谁的技艺高?木天光从小打陀螺,而且悟性很高。很快,村里就找不到对手了,他的名气在打陀螺的队伍里越来越大。打陀螺比赛,在彝区是很严肃的一件事。赛前要举行陀螺神祭祀仪式,要把本队压阵的陀螺倒放在地上让参赛队员轮流抽打,以祈求陀螺神护佑获胜。彝区的陀螺为坚硬细腻的木质材料做成,分为平头、圆头、夹头和响翁4种。制作前,要把造好的材质放在牛厩粪草下捂30到40天,拿出冲洗晒干后再雕制,规格从200克到1000克不等。打陀螺比赛最重要的是压阵的陀螺,在抽转和支打中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木天光练就了一套过硬的本领,有他在,队友都心中有底。1991年,21岁的木天光参加云南陀螺队,在广西南宁举行的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上进行打陀螺表演,荣获集体二等奖。小小陀螺从彝族山寨打到了大城市,为彝州争了光,为云南赢得了荣誉。在接下来的全国民运会上打陀螺成为了正式比赛项目,木天光作为陀螺队的主力队员和核心人物,带领云南陀螺队拿到了金牌!行内的人们知道,木天光练就一身过硬本领,抽鞭的手腕不知肿了多少回,手上的老茧不知长了多少次。在民族传统体育事业中,每一个赛事,都不能仅仅只看它的比赛成绩和技艺水平,还要看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包含在赛事里的民族特质。

2012年底,在脆响的爆竹声中,双柏老虎笙演艺公司成立。公司经理毕正良意气风发,神采飘逸。把这个家交给毕氏毕摩的第5代传人,大家都很放心。毕正良自小喜欢本民族文化,酷爱彝歌笙舞,自称是虎的民族、锣的后代。他出生在彝族毕摩世家,幼时在祖父的教带下,刻苦学习彝文和传统民俗,学会了本地古彝文和彝族祭火经、祭虎经、祭神祈福经等,是楚雄彝族知名的大毕摩。近年来彝州火把节祭火大典都由他来主祭。他带领的团队获得过 “中国(江西)首届国际傩文化艺术周金奖”,“‘金虎杯’全国彝族原生态歌、舞、乐精英邀请赛传承奖”, “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金奖”等奖项,还应邀带队到法国、日本、韩国等国演出,为彝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做出了很大贡献,双柏县的民族文化如此繁荣发展,与毕正良的无私奉献和孜孜以求的作风分不开。目前,他创作的 《大锣笙》、 《虎魂》、《哀牢山谣》、 《查姆古歌》、 《毕摩祭》等彝族优秀歌舞好评如潮,名声鹊起,将迎来彝族歌舞的再次辉煌。

要了解彝族风情,请到双柏来;要体验古傩神祭,请到双柏来;要探寻哀牢秘境,请到双柏来。我愿为您献上一曲彝族酒歌:“阿老表阿老表,你要来呢嘎,阿表妹阿表妹,你要来呢嘎;不来就说不来的话,莫让表妹 (哥)白等着!”

一生来一次双柏,就会想一生!

猜你喜欢
彝族
彝族美神故里 生态山水画廊
四川彝族传统民间长诗鸟瞰
中共马边彝族自治县委党校:加快发展,努力开创新局面
从“达体舞”浅谈彝族舞蹈时代发展
彝族民歌在地方高校艺术教育中的传承
彝族传统服饰与现代创新设计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楚雄 中国彝族文化大观园
温浩东 彝族传统服饰的守护者
十只金鸡(彝族民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