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病人心里住着一个影帝

2017-11-14 18:50李华
莫愁 2017年17期
关键词:医学生标准化病人

□李华

标准化病人心里住着一个影帝

□李华

为了内心那份感激

一切都源于十六年前那段温暖的记忆。

王伟星的本职工作是老板,从事服装进出口生意。但他入行当标准化病人已经整整十四年,而成为一名标准化病人,主要是因为一份心结,“就是为了报恩”。

十六年前,王伟星的父母先后住院。当时王伟星的母亲不幸患上了乙状结肠癌。在长达三年的连续化疗中,王伟星从华西医院的医生、护士那里感受到了很多关爱。王伟星至今记得,那时母亲刚被推进手术室,看着手术室外等着的亲人,眼泪刷刷地往下流,是推着手术车的实习医生用袖子轻轻为她擦去了眼泪。“当时母亲的手被裹在毯子里,动弹不得。实习医生虽然只做了个简单的动作,但无言胜有言,让母亲和我心里温暖了好久。”

王伟星的父亲则是由于肺部栓塞,走得很突然,“但即便在最后弥留之际,华西医院的医生们还在全力挽救。那些护士排成一排,轮流给我父亲做人工呼吸”。

这样一段经历让王伟星对医护人员一直心怀感恩。“在陪护两个老人住院的那段时间里,看到了太多太多医护人员无私奉献、竭力挽救生命的事例。我们不能总是一味地索取,有时候心里实在过意不去了,就跑去献血,总想着用什么方法来回报社会。”

王伟星第一次听说标准化病人,也是源自相熟的医生。那是2003年,华西医学院等国内八所高校在美国中华医学会的资助下,开始面向社会招聘志愿者,就是当标准化病人。王伟星第一时间义无反顾报了名。

标准化病人,又称模拟病人,指经过标准化、系统化培训后,能准确表现病人实际临床问题的正常人。标准化病人要用精湛的演技引导医学生尽快适应真实的医疗场景,鼓励他们像真正的医生那样诊断病情,并纠正一些可能引起病人不适的坏习惯,帮助他们成长为真正的医生。在医疗资源缺乏、医患矛盾突出的当下,与标准化病人互动,不仅是评估医学生临床能力的一种方法,更能让医学回归原有的内涵:用人性化的服务理念,让病人、家属感受人文关怀。

时至今日,王伟星依然记得相熟医生说的那段话:“前些年,医学院还不太需要标准化病人,学生上课直接可以进病房,与真病人面对面。随着病人逐渐注重隐私,特殊病种的稀缺,最重要的是医疗工作不允许随意失败——稚嫩的医学生直接操作,会产生医疗风险,标准化病人便成了测验医学生能力的首选。”他觉得,是回报医学的时候了。“能为医学生做点什么,我觉得是很幸福的事”。

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

标准化病人的招聘条件很简单:身体健康,无传染病史,年龄20周岁至65周岁,对医学具有浓厚兴趣。但经过培训、试用、上岗、考评的考察过程后,符合标准的只有十分之一。

王伟星说,没病装病也是一门技术活。表演前几天,标准化病人都会接到一份3页~4页A4纸的剧本,内容均由医院根据真实病历进行改编,涵盖了病人的年龄、性别、职业、病情、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等基本信息,以及其性格特点和心理活动,一些需要着重考察学生沟通应变能力的段落还被粗体字重点标出。为确保演得真实,剧本中的每一个细节都颇有讲究,需要标准化病人在背后下足工夫,哪怕是一个“疼”字,也必须弄清发生的部位、程度、频率、缓解因素等,稍有差池都会影响医生对病情的判断。

王伟星演练的第一个角色是一个因胸痛一个月而住院的IT男,他必须在四天之内记清自己胸痛了几次,肩膀发沉了没有,去了几次医院,每次体检的血压血糖值,父母分别在多少岁时因什么病去世等细节,还要按剧本要求演出渴望尽快出院恢复工作的急迫感。这对于身体一向健康的王伟星而言,无疑是巨大挑战。“演练时医生突然让我指出胸痛的部位,并形容是怎么一种疼法,这些剧本里都没写,我一紧张就赶紧捂住右胸口喊刺痛,后来才知道我演的劳力型心脏病人应该是左胸口闷闷地疼。”发现了自己心率过慢的毛病。女儿生病时,他亲自为她输液,“40度角进行静脉穿刺,导管只需推进每次轻松处理完这些小问题时,他都会由衷地为自己的“十年功”自豪。

心里住着一个影帝

人吃五谷杂粮,没有不生病的,但“病人”身份始终为人所忌讳。可王伟星不仅是“病人”,而且是“职业病人”,他的工作就是扮成病人,按照医院的剧本与医学院学生搭戏,练习问诊、体检。他被称为标准化病人(简称SP),他的心里始终住着一个影帝。

那次失败的演练之后,每拿到一份剧本,王伟星都要认真查阅相关知识,演练前也会更仔细地倾听医生对剧本细节的分析,他最终成为幸运的十分之一,而且当上了班长。

十四年过去了,王伟星从生疏到老练,但每一次上岗都依然会有如临大敌之感。“接到病例后,先把病例的内容弄明白,把术语翻译成口头语言,以问答的形式备好课,回答的话要符合病人的社会角色、文化层次;再上网查与病例有关的一些信息,并进行搜集、整理、加工,然后开始熟记;最后,寻思着考试那天穿什么衣服,着装要符合扮装者的身份、性别,帮助医学生进入真实角色,提供真实的问诊环境……”

如此艰苦的锤炼之后,王伟星笑言自己已经是“大半个医生”。他记得耳根下部的淋巴要滑行触摸,听心率要找到锁骨中线的第五肋骨处,等等。利用这些基本医疗知识,他成功

在考场,每个医学生有7分钟与标准化病人对话的机会。在这7分钟里,王伟星见证了医学生迈向医生的第一步,很多人都是踉踉跄跄的:有人上来一没寒暄,二没确认患者信息,直接就问:“你有什么病?”有人紧张得虚汗淋淋、结结巴巴,“病人”明明是心脏不舒服,却老问肚子;检查时,有用笔直接在他身体上做记号的,有下手太重感觉骨头都要断掉的……每每这个时候,王伟星都会很直接地说:“下手轻点,疼!”但更多时候,他是一个“演员”。

标准化病人要学会从表演的角度揣摩剧本中病人的心态,并为其设计一定的肢体语言。他的剧本上总是写满红蓝双色笔做好的标记,红色用来标注出不能记错的医疗细节,蓝色则批注出病人可能表现出的神态和语言,以及对医生不同诊疗方式的回应。

王伟星曾扮演一个怀疑自己患有尿毒症的中学老师,剧本要求他演出哆嗦又焦虑不安的感觉,他立刻将自己高中时的班主任代入其中。“那个老师很强势,喜欢把事情掰开揉碎了讲道理,所以我设计了问诊时打断医生的讲话;他也是个事业心极强的人,平时绝不肯因为私事影响工作,所以我追加了各种刨根问底确认的细节。”因为源于生活,表演很真实,考试当天好评如潮。

除了求助于生活原型,王伟星还会实地体验。一次,他考学生的病例是“咳嗽、咯痰、咯血”,“病人”为32岁男性建筑业民工。为了准备好病例,王伟星不仅全面了解了有关结核病的资料,还亲自到民工驻地了解民工的生活环境和劳动条件。为了使自己在外形上更像民工,考试那天,他还特意穿上了儿子的迷彩服,戴上了安全帽。

但有时王伟星也会感觉很崩溃。因为标准化病人少,而且男女比例严重失调,有时他不得不男扮女装,演绎各种女病人。最近一次,他扮演一个怀有葡萄胎的女子,本以为自己有喜了,跑来跟医生确认,却又不满于医生一连串的详细问诊而大发牢骚。为了达到更逼真的扮演效果,王伟星不仅穿着花格外套,颈系红色丝巾,臂挎LV包包,还不时地掩面、捋头发,演得笑翻了全场。

从非病人变成“病人”,个中的艰辛远不止这些,但王伟星始终忠于职守,被一群学生亲切地称为王老师时,是他最欢喜最骄傲的时候,他自豪地说:“这几年我带过的学生,有的已经当上了主治医师呢!”

编辑钟健12497681@qq.com

猜你喜欢
医学生标准化病人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标准化设计与应用
谁是病人
论中职医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标准化”原理
吃肉频率能体现乡村治理水平? 走形的标准化徒增负担
医学生职业道德毕业论文考试的实践与思考
“一带一路”离不开标准化人才
医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缺失现状调查报告
病人膏育
还能活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