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改正
杜甫精神永在
王改正
对于当下中国所有的诗词家,有两件与文学有关的大事,都应该认真关注。一是习近平主席于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二是为认真落实习主席讲话精神,中共中央于2015年10月3日出台的《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讲话是继1942年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文艺工作的全面、系统、深刻的论述。中共中央的文件,明确提出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提到了要加强对中华诗词等文化艺术的扶持。习主席讲话和中央的意见,对包括诗词艺术在内的所有艺术创作提出的要求是,文艺创作应该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在无限广阔的中华诗词领域,讲话和文件的精神正在诗词家们的心海里激起浪花,在诗词创作的实践中得到贯彻,在诗词艺术的审美中得到体现。我还注意到两个情况,都与天下诗词家有关。一个是2016年3月18日,中国话剧院在京首轮演出原创话剧《杜甫》,这是文化部重点资助的剧目。话剧院院长周予援说,话剧《杜甫》就是践行习主席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表现。另一个是,中宣部、中国作协等六部委联合印发《2016-2017年全国文艺骨干和管理干部培训工作规划》,中宣部景俊海副部长参加了第一期培训班并在讲话中说,基本任务就是学习主席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学习中央关于繁荣文艺的意见。在学习贯彻习主席讲话和中央繁荣社会主义文艺意见的大背景下,使我油然想到一千三百多年前的杜甫,我在思考,老杜的精神是什么?
杜甫是中华传统文化标志性的人物,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动荡社会,经历了安史之乱,一生与万方多难的时代相联系。杜甫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南宋理学宗师朱熹把他列为中国历史上五位伟大人物之一。依次是汉代的诸葛亮,唐代的杜甫、颜真卿、韩愈,北宋的范仲淹。其中只有杜甫一生大多是在民间,在颠沛流离的苦难之中。闻一多先生称杜甫是四千年中华文化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1962年,世界和平理事会确定杜甫为四位世界文化名人之一。“诗圣”杜甫之称,不仅圣在诗歌,更圣在他不以地位卑微而逃避社会责任,圣在他视家国为生命,以民生为己任的人格精神。他继承《诗经》、汉乐府现实主义传统,以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统一,以成熟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形式,抒发忧国忧民、同情人民、鞭挞丑恶的思想感情。我认为继承杜甫精神,就是在追求杜甫那样的诗人形象、文人筋骨、民族大义。从诗词创作的角度思考,最重要的就是,以热爱祖国、同情人民、鞭挞丑恶作为诗词创作和审美的核心价值观。杜甫作品的现实主义风格,也最突出地体现在这三个方面。
热爱祖国的精神。儒家思想影响杜甫一生,他始终追求致君尧舜,“每饭未尝忘君”,他对唐王朝忠心耿耿,是真心地“忠君爱民”,主张实行“仁政”、“德治”,儒家思想融化到其血液中,热爱祖国,成为杜诗的灵魂。关心国家命运,成为杜甫一生诗歌创作的主题,其全部作品都体现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安史之乱,杜甫身陷叛军中,官军在咸阳西边的陈陶和武功青坂战败,他写下《悲陈陶》和《悲青坂》。“四万义军同日死”,因而“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他也想出谋官军,“焉得附出与我军:忍等明年莫仓卒!”希望重整应战,以期胜利。杜甫亲眼看到首都陷落破败,是春天到来,而国破家亡,山河仍在,而春城草木,兴亡慨叹,蔚然凝怀。伤心悲愤写下《春望》诗,有千古名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在梓州时,听到安史大乱平息,热爱祖国之情和苦难沧桑之感都到心头,不禁惊喜欲狂,手舞足蹈,唱出名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后人评之为老杜“生平第一快诗”,真挚的爱国之情跃然笔端。大家都知道,大约在大历五年(770年)冬天,杜甫用五言排律写下他的人生绝笔《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在贫病交加中伏枕书怀,饮泣待毙,一命垂危之时,仍然关注着“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念念不忘家国,忧心天下,他留给后人最后的形象是崇高的爱国主义形象。
这里有一个问题,有论者认为,杜甫的爱国思想是忠君思想,是为巩固封建统治服务的。我的观点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爱国思想都有深刻的时代烙印,永远不会过时。唐王朝是国家政治主体,也是社会稳定发展的主流因素。杜甫的家国情怀当然要寄托在唐王朝身上。杜甫以儒家之仁心大爱系于祖国,关注世事,不仅仅是“忠君”,更是社稷关怀,他将这种情感注入作品,深刻地展现当时社会重大主题,所以他的诗被称为“史诗”。一千三百年后的今天,我们是站在当下的土地上,所有的诗人所眼见身临的是,中华民族正在中国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中,当代诗人笔下的爱国主义,当然应该以这样的主题为诗词审美的核心价值。我们每每唱起国歌,“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心中就有一种责任感在燃烧,我们也应该有服务当下的社会责任、国家意识、社稷情怀。我们的心与时代脉搏一起跳动,我们关心着国家安危,我们的喜怒哀乐与社稷兴衰相联系,这才是诗家继承杜甫热爱祖国情怀的根本所在。
同情人民的精神。杜甫一生,大多颠沛在社会底层,生活在民众中。他的生活道路和他所受的儒家思想教育,使他有着不可动摇的民本思想,支配着他的思想行为,让他以极大的同情心关注人民生活,并在作品中抒写他们的不幸遭遇,诉说他们的心理需求。他是站立在现实的土地上,直面严酷和苦难,所有作品都是直接地气、直入人心的。他一生身居下位,遍尝苦痛,却以自己的行为和实践,以自己的审美和艺术,实现了一个底层苍民到达圣人境界的升华。现存老杜一千四百多首诗中,记录人世艰难困苦的占很大比重。例如《岁晏行》《兵车行》《三吏》《三别》《哀江头》《北征》《羌村三首》等。《岁晏行》记录安史乱后人民的苦难,极具震撼的冲击力。《三吏》《三别》则是杜甫最著名的代表作,深刻地抒发了对人民的真挚情感。而且,杜甫不管自己怎样困苦,处在多么艰难的境地,他都关心着人民,对不幸的人们投以极大的悲悯。例如《又呈吴郎》,通过写一个穷苦的寡妇扑枣这一件小事,在心底联想到社会大局,想到人民的不幸。人民,在他的心里有着最重要的分量。这使我想起习主席在讲话中说的:“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杜甫诗作广泛而深入地反映了人民在战乱中、在赋税剥削、在残酷兵役压迫下的痛苦遭遇,他时时处处叹息着人民,怜悯着人民,“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是《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的骨干,也是全部杜诗的中心思想,真实记录和反映了杜甫同情人民的博大胸怀。杜诗的对象大都是苦难的人民,他以无限的同情和悲悯注入作品。也正因为有这样的作品,才使他的现实主义风格达到了中华诗词史上的高峰。
歌颂人民,同情人民,应该是所有艺术共同的灵魂。诗词家们要歌颂人民,你自己首先要成为人民的一份子,你首先要够“民格”。你要知道当下中国人民的追求是什么,梦想是什么,当下人民的喜怒哀乐是什么,你要乐人民之乐,哀人民之哀,颂人民之颂。杜甫就是这样,所以他的作品千百年来被人民认可和传颂。艺术,特别是诗词艺术,是属于人民的,是人民的审美决定的。最早的诗经只有诗而无作者,那都是从民间收集来的。有史以来的诗词流传到现在的,都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审美意识和价值观念决定的。千百年来,人民也是通过作品而推崇老杜的。
作为一个诗词家,你承认不承认这个时代是以人民的伟大为基础的?我们的人民是不是正在创造着前无古人的伟业?你是不是生活在我们的人民丰富多彩的实际生活中?如果是,你应不应该向人民学习,向人民致敬,把人民的伟大注入自己的血液中,感染自己的灵魂?是不是应该和他们同呼吸、共命运?习主席强调,“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上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要始终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讴歌奋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坚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我以为,继承和发扬杜甫诗歌现实主义精神,在当代中国,这是最根本的要求。
鞭挞丑恶的精神。杜甫生活在腐朽黑暗社会,遭逢战乱动荡,是杜甫一生颠沛流离、艰难曲折人生命运的时代背景。他亲身感受人民所受到的压榨、剥削,亲眼看到人民在战乱中的痛苦,作为一个正直怜悯、愤世嫉俗、铁骨铮铮的诗人,他对统治阶级的荒淫腐朽、残酷剥削、苛捐杂税和繁重兵役等各种罪行的揭露,也毫不留情。《丽人行》就是讽刺皇室荒淫奢侈的力作。诗作场面宏大,语言生动,笔法细腻,而讽刺之意既含而不露,又入木三分,有很强的感染力和批判力。前面提到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对不平等的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控诉,文中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对比强烈,控诉了社会不平,千古感动人心。对鱼肉人民的地方军阀、达官贵人、贪官污吏,杜甫深恶痛绝、恨之入骨,并在作品中揭露他们的丑恶本质。典型的代表作《兵车行》中有“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的凄惨景象。《三吏》深刻地揭露出唐朝兵役的残酷,农业遭到严重破坏,劳动力大量流失,人民处在深重的灾难之中。他痛斥统治阶级“群盗相随剧虎狼,食人更肯留妻子!”(《三绝句》)他呼吁“谁能叩君门,下令减征赋?”杜甫对社会丑恶的鞭挞,是与同情人民的苦痛相对照的,这种“济时敢爱死”的献身精神,疾恶如仇的品格,大大加深了杜甫诗歌现实主义深度和广度,也更增强了作品的社会意义。
杜甫鞭挞丑恶,揭露时弊,抨击腐朽的艺术风格,是典型的现实主义的批判精神,在当下仍然有现实意义。孔子诗学中“兴观群怨”的诗词艺术功能仍然应该在当下继承和发扬。习主席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生活中并非到处都是莺歌燕舞、花团锦簇,社会还有许多不如人意之处,还存在一些丑恶现象。”对当下社会的丑恶,诗家们有“怨”的责任,有揭露的责任。但是,诗家们不能“单纯记述现状、原始展示丑恶”,而是要解决好如何反映的问题。诗词家要以家国之心为心,人民之心为心。以国家和人民的立场确立自己的立场,发表自己的观念。像杜甫那样,“葵藿倾太阳,物性固难移。”(《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为国家强、人民富、风俗淳而憎恨,而批判。要歌颂光明、抒发理想、引导道德,鼓舞人民前进。
当下中国社会的核心价值观,要成为诗人的灵魂。中国梦是伟大的。诗人自己的梦,即使不伟大,也要追求美丽,诗人要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你可以不为人民书写,但是,你也要为自己的良知而写,也要保持基本的善意和审美,追求美好的梦想,为自己抒情,也要抒美好之情,抒壮阔优雅之怀。即使你不是为了陶冶他人的情操,你也要陶冶自己的情操,保持健康的品格,清雅的心灵,昂扬的正能量。
杜甫是所有诗词家们的榜样,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是无数诗词家的强烈共鸣,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诗人词家。我本人也像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所说:“惟公之心古亦少,愿起公死从之游”。老杜有灵,一定欣慰,一千三百多年后的当下,中华民族盛世,仍然有无数的诗词家在崇拜他。我相信,杜甫精神永在!
(作者系中华诗词学会顾问)
责任编辑:朱佩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