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怀素草书艺术的逍遥特质

2017-11-14 11:06
神州·时代艺术 2017年8期
关键词:狂草怀素草书

陈 忠

论怀素草书艺术的逍遥特质

陈 忠

怀素是我国书法史上杰出的浪漫主义草书家,他的草书艺术腾挪浪漫,错落有致,将他纯情任性、奔放自由的逍遥风格展现得淋漓尽致,既有恣意挥洒、狂放不羁“醉”的姿态,又具醉不失态、狂而有度“法”的神韵;既能感受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禅”的意境,更能体味抱朴怀素、率意藏真“真”的内涵。怀素将书法的逍遥境界作为精神的向往,以艺术代宗教,以有限的感性生命进行无限的艺术生命的终极意义追求,其逍遥特质对今天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怀素;草书艺术;逍遥特质

逍遥是一种无拘无束的逍遥境界,既指身体的不受羁绊束缚,又指心灵的自由放逸。哲学上指不因他物的在场或不在场而自为绝对自由的存在。宋代大诗人、大书法家苏轼 《寄净慈本长老》诗:“何时杖策相随去,任性逍遥不学禅”。晋代潘岳在《秋兴赋》里说:“逍遥乎山水之阿,放旷乎人间之世。”逍遥体现在书法艺术上主要是指其“性情”以及带给人的感悟,说明其书法艺术和创作甚至是人生的优游自得和自在洒脱。

怀素,唐代书法家,字藏真,俗姓钱,永州零陵(今湖南零陵)人。怀素自幼出家为僧,经禅之暇,潜心书法艺术,是我国书法史上杰出的浪漫主义草书家,他的草书艺术具有腾挪浪漫的姿态,跳荡的韵律,错落有致的章法,无拘无束奔放不羁的生命意识,苦淡瘦硬如游丝般荡漾的线条,将他纯情任性、奔放自由的逍遥风格展现得淋漓尽致。怀素将书法的逍遥境界作为精神的向往,以艺术代宗教,以有限的感性生命进行无限的艺术生命的终极意义追求,为中国书法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今天,笔者重点研究怀素草书艺术的逍遥。

一、对怀素草书艺术逍遥特质的简要介绍

怀素传世的书法作品颇多,据《宣和书谱》载,御府藏有101篇。著名的墨宝有《自叙帖》《清净经》《藏真帖》《脚气帖》《苦笋帖》《四十二章经》《食鱼帖》《东陵圣母帖》《论书帖》《大草千文》《小草千文》等。其中《食鱼帖》极为瘦削,骨力强健,谨严沉着。《自叙帖》是草书巨制,一百二十六行、长达七米多,是怀素一生草书艺术的写照。

《自叙帖》的笔法轻盈飘逸,用劲挺、秀逸的篆书之笔法,在连绵不绝之中形成“一笔书”,最能代表怀素的狂草逍遥逸态。在该帖中,怀素通篇引用当时名人赞美自己书法艺术的诗文,并将这些诗文的物象用草书体势艺术地表现出来。如“纵横不群,迅疾骇人”“奔蛇走虺势入座,骤雨旋风声满堂”“初疑轻烟淡古松,又似山开万仞峰”“寒猿饭水撼枯藤,壮士拔山伸劲铁”“笔下唯看激电流,字成只畏龙蛇走”“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都是人们对怀素书法的称赞,看诗文如看书法,看书法如看诗文。《圣母帖》是僧人怀素晚年为东陵圣母所写,是怀素晚年自家乡湖南,出游途经东陵(今江苏省江都宜陵镇)时所作。《圣母帖》减少了“一笔书”的风云激荡,继承了张芝、王羲之字字独立的传统,此帖,一扫《自叙帖》的劲健,书法的线条也日益多样化,细腻飘逸的游丝,状若天女散花的笔致,把隶书与章草的规范,娴熟而技巧地纳入了囊中。

历代名人对怀素的书法艺术评价很高。唐代吕总《读书评》:“怀素草书,援毫掣电,随手万变。”曼冀、苏焕、任华、贯休、戴叔伦、钱起等唐代诗人对他评价很高。宋代朱长文《续书断》将怀素草书列为妙品,称“运笔迅速,如骤雨旋风,飞动圆转,随手万变,而法度具备”。米芾《海岳书评》:“怀素如壮士拔剑,神采动人,而回旋进退,莫不中节。”李白作《草书歌行》:“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怳怳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怀素的诗朋酒友,从形式上意象上以及其书写的节奏意境的渲染等方面对他的草书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像这样多的文人骚客对一个书法家的书法艺术极尽诗歌赞美,在历史上是不多见的。怀素在即兴创作中,以他极其娴熟的技法进行着智性的书写,在酒神的指引下,智慧的灵性异常活跃,他完全忘记自我,在精神光芒的照耀下,内心一片澄明。他把世间的万籁奇观,宇宙洪荒,萧疏清寂的意象融于胸中,通过枯淡奇崛的点线使转、收放、开阖、错让、疏密、虚实、奇正、巧拙、方圆倏忽万变,潜气内转淋漓地倾泻出来,让一个个汉字充满灵性地在历史长河中逍遥成长。

二、对怀素草书艺术逍遥特质的理论分析

1、怀素草书艺术的逍遥体现在其“醉”的姿态:恣意挥洒,狂放不羁。

唐代的草书以狂草最为出色,最杰出的代表是张旭与怀素。怀素以狂草展现了大破和大立的勇气和抱负,也展示了一代大家的胸襟和卓越。怀素的草书可以说是将自我境界中的对自由的向往和潇洒自如的意趣表现到了极致,这与唐代书法文化之气象密不可分。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称王羲之书法为“俗书”,因为厌恶典雅的贵族气,所以革新派的人有了新主张。出现有倡导革新的张旭,颜真卿也接受革新,打破王书的典范,无疑树立了具有晋唐之风的新的艺术风貌,怀素是其中的推动者和发扬者。怀素的草书,其书法线条本身的美,笔画的趣味美,结构的韵律美,都升华了意义,书法艺术从单纯的文字的日用表义功能,成为了文化精神的象征,成为艺术的载体。

酒神情绪并非一般情绪,而是一种形而上深度的悲剧情绪……这是为了追求一种解除个性化束缚,复归原始自然的体验。对于个体来说,个体的解体是最高的痛苦,然而由这痛苦却解除了一切痛苦的根源,获得了与世界本体融合的最高的欢乐。所以,酒神状态是一种痛苦与狂喜交织的颠狂状态。

怀素的书法艺术的情感,表现特点就是“颠狂”。其酒后神力在书法线条上的再现,是有随心所欲的。据记载五代僧人草书家贯体《观怀素草书歌》。以七言古诗赞美怀素:“张颠颠后颠非颠,直至怀素之始是颠。”诗中评说两人都在酒后下笔,情态相似,各自性格与草书风格是不同的。怀素酒后书法的豪放不羁,当酒兴来到之际,一经发挥。便自然而洒脱,无拘无束,全见性情。

说到怀素的“醉”,其甚爱喝酒,且饮酒达到“一日九醉”的程度。怀素曾经广与酒徒词客相交往,与他们终日畅饮于酒肆、客舍以及士人的华堂之上。怀素的狂草广为士人所知,请怀素写字的人当然首先必须用好酒相待。嗜酒、狂醉是怀素的特质,酒使怀素颠狂到飘飘欲仙的神人境界。怀素“饮酒以养性,草书以畅志”。 怀素是僧界的狂人,是狂人里的大家。一个旷达襟怀和极具个性的“狂僧”跃然纸上,栩栩如生,超群拔俗又在尘俗里。既是狂僧,又是醉鬼的怀素,其狂草也是醉着的,快意而为,酣畅淋漓,回转自如,奔放有加,一气呵成。

当然怀素本人除了书法著名以外,他还能赋诗吟句,与当时文化名流如李白、戴叔伦、颜真卿、钱起、陆羽等诸多名人交往甚密。每逢聚集,必饮酒恣情,疯狂极致,杰作连连。任华《怀素上人草书歌》记录了他云游长安的盛况:“粉壁摇晴光,素屏凝晓霜,待君挥洒兮不可弥忘。骏马迎来坐堂中,金盆盛酒竹叶香。十杯五杯不解起,百杯以后始颠狂。挥毫倏忽千万字……”晚唐诗人裴说在《怀素台歌》 谓“杜甫李白与怀素,文星酒星草书星”。可见怀素的草书在当时是多么的享有盛誉。怀素作为一个僧人,酒后兴致,以书会友,当场表演“粉壁长廊数十间”,其豪情逼人,场面喧闹招人,似也前无古人。他乘酒兴悬臂挥毫,笔墨淋漓,引得满堂喝彩。其刹那间疾风急送,狂姿逸态可想而知。他凭借酒性狂放不羁,以娴熟的笔法,挥运自如的手腕,内心的苦闷、压抑和当众挥洒的狂喜相交织,精神上呈现出一种颠狂状态,并将此情绪尽情地挥洒出来,瞬息万变。他奔放诗意的生命情绪和作为一个僧人内心深层对生命的追问,在粉壁、素屏和洁白的素绢、宣纸上,瞬间幻化成活泼泼的线条恣肆地流淌着……

2、怀素草书艺术的逍遥体现在其“法”的神韵:醉不失态,狂而有度。

人称张旭之狂草为“颠”,而称怀素狂草为“醉”,因此将二人并称为“颠张醉素”。但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怀素的狂草虽“醉”却能做到“醉不失态”;张旭的狂草虽“颠”却又“颠不越度”,处处都能体现出书法艺术所必不可少的规矩与法度。《宣和书谱》言张旭之书“虽奇怪百出,而求其源流,无一点划不该规矩者,或谓张颠不颠者是也”。而赵孟頫在《怀素论书帖跋》中言:“怀素书所以妙者,虽率意颠逸,千变万化,终不离魏晋法度故也”。因此,很多人认为,唐代狂草所不可及之处,不但在其狂,而且在其“狂而有法、狂不逾矩”,这是在森严整肃的法度之内,而出之以最大限度的狂放不羁的成功范例。相比之下,后世之草书虽亦有“狂”,但只狂于其表,却失去了那种狂于筋骨的淋漓,显然无法望颠张醉素之项背。所以说,以张旭和怀素为代表的唐代狂草是以意为主的法与意的完美结合。张旭和怀素的两座高峰,使得狂草成为当时书法最纯粹、最具超越精神的艺术形式!

唐人尚法,故唐代书法家的书法作品大多法度森严,也是在我国书法历史长河中是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尤其是楷书,在历史上,对后代有着深远的影响,先后出现了以欧阳询为代表的创立的欧体,以颜真卿为代表的创立了颜体,以柳公权为代表的创立了柳体。在中国书法历史上楷书四大家中唐朝就占据了三位书法家,和元朝的赵孟頫并称为楷书四大家。世称欧,颜,柳,赵.通过对怀素作品的研究,可以看出怀素虽草书狂放,楷法却很精严。也就是说,怀素狂草笔法,是在一定法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若没有早年的法度修养,怀素晚年是狂不起来的。怀素的草书狂放中带着一丝细致,勾勒出来的字迹给人一种温文尔雅却有汹涌彭拜的感慨。怀素的草书一气呵成,延绵不绝之势,柔中带刚,刚中有柔,千变万化中又有着法度。怀素的书法线条,质地瘦细。怀素狂草的师承关系,应该追溯到张芝、索靖、钟繇、王羲之、王献之等人,他是中国书法史上,少有的集大成的、创造性的书家。

金学智在《书法与中国艺术的性格》中写道:“中国书法是最典型的线条艺术。”“字与字之间乃至笔画与笔画之间,都离不开虚实相生的线条之流。”怀素的草书中可见缠绕动荡之势,而气韵生动,神采飞扬,给人一种潇洒自如、气势磅礴的艺术美感。怀素草书的感染力主要是线条和点画通过墨色浓淡、枯湿甜润、时疾时缓表现出来的,也是以手抒情的具体表现。他即兴而书,骋纵横之志、托以散郁结之怀,其洒脱的真性情和艺术的激情,全部渲染与纸上,通过线条美感的展示,使得其作品意境灵动。怀素的逍遥与快乐,是建立在功夫扎实之上的。他是胸中藏真气,挥笔如流星,以一种大解脱、大释放和大自在来表现草书艺术的高峰。

3、怀素草书艺术的逍遥体现于“禅”的意境: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佛教,于两汉之际自古印度东来,几乎参与了大半个书法史的流程。因此,书法作为华夏最古老的艺术之一,所受佛教影响很深。一方面,僧人常染指书画,另一方面,书画家也多涉足佛教。汉扬雄曾言:“书,心画也”。元郝经《论书》言:“书法即心法也”。佛法体系,总而论之,不出戒,定,慧三学。而此三者则均与书法相通。其中,定学与书艺的联系犹为密切。汉蔡邕《笔论》云:“夫书,先默坐静思,随意所失,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沉密神采,如对至尊,则无不善矣。”王羲之也说:“夫欲书者,先凝神静思,预想字形,令意在笔前,然后作字。”由此观之,书法与佛教的结合,更加论证了这一点。

中唐“狂禅之风”正是人们遵照佛的这一意旨,在禅定之中或禅定之外对中唐政治、经济、文化所构成的现实氛围进行了以感性为基础、以理性为主导的观照之后而形成的与“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一逻辑相对应的“佛即我心,我心即佛”。“以禅人书”“书乃心学”,这些理念均脱胎于佛门,而禅道的意境,致使平和恬淡、超脱自然、简朴的书境也应运而生,以至追求“禅与书的不二”“书与人的合一”。我们回顾中外书法史,如魏晋南北朝时的智永和尚。智永系王羲之第七代孙,山阴永欣寺僧人。其父兄为避难,使智永出家事佛,后来智永成为高僧和书法高手。宋《宣和书谱》记载:“初励志书札,起楼于所居之侧,因自誓曰:‘书不成,不下此楼。’后果大进,一时推重。而求其书者,缣素笺纸,堆案盈几,先后积压,尘为之生。又户外之履常满,宾客造请,门阙穿穴,以铁固其限,故人号曰‘铁门限’。所用之笔,退即投大瓮中,岁久辄贮数瓮。自为铭以瘗之。” 再如日本的空海和尚的书法,从其秋天之落叶静美的意境中,不难窥出一个僧人清寂的心灵。他们作为僧人的特殊身份,与其创作出来的书法作品,无疑是和谐而统一的。但与怀素相比,其思想认识及审美追求就显得少逊风骚。怀素不闭门学书,而是常出门远游,拜谒名家,同时还注重师法自然。“观夏云多奇峰,辄常师之。”(唐·陆羽《怀素别传》),终于创造出了字字飞动、豪放不羁的逍遥狂草,因而名噪当时,并深深影响着后世直至今日。

怀素幼小时就进入佛门,所以在他的书法中自然融入了许多禅宗思想。怀素的伯叔是惠融禅师,也许这与他步入佛门有一些关系。怀素身处这一特定禅宗精神的氛围之中,加之本身就是僧人的他通过自己生命主体的体悟,用禅宗精神对自我进行了观照,追寻自我生命主体的终极,于是构成了他与中唐禅宗精神不尽一致的不拘佛门具体而实在的清规戒律,发扬光大佛的精神,任情恣肆、狂放不羁的生命主体情绪。然而怀素虽事佛,内心却充满了对当时理性法度及黑暗现实的不满,以及对理想的向往,人性的追求。作为佛教徒,他不能有家室之乐,而内心深处又有追求世俗名利的诱惑时刻煎熬着他,内心矛盾的沉重使他产生一股难以压抑的激情。这出世与入世两股不同的情感不时撞击着令他痛苦令他焦躁不安。于是他借助狂草来宣泄,也许,恰是他这种矛盾多重的性格成就了他逍遥的狂草艺术。

4、怀素草书艺术的逍遥体现在“真”的内涵:抱朴怀素,率意藏真。

怀素字藏真,从其名字中我们就可以看出,他的草书艺术追求“素”与“真”的表达。怀素对草书在崇尚法度的同时,进行大胆的革新,在“一笔书”的领域探索,继承了张芝、崔爰、杜度以及王献之的书法传统,打破了传统的字字不相连的草书格式,用“游丝连绵”法,把字的笔画,以及字与字之间连结起来,使书家激越的内心情感,得到充分的体现。怀素创作的运笔很快,但又有法度。他通过“率意颠逸,千变万化,终不离魏、晋法度”(元沈右语)的技巧处理,使得其草书个性彰显,字里行间真性情流露。他在《自叙帖》中谈自己创作体会时说:“豁然心胸,略无疑滞。”这说明他创作时气势在胸、情感挥发、尽兴用笔,使笔下出现了“若惊蛇走虺,骤雨狂风”(《宣和书谱卷第十九》)之势。苏轼曾用庄子的话形容怀素的气势:“如没人操舟,初无意于济否,是以覆却万变而举止自若。”怀素的这种从气势上把握住全局,稳定而自然地操纵着变化多端的字体、字形,成为唐朝书法的新气象。

怀素书法注重追求书法艺术的自然和趣味。而汉字起源于象形,即使演变成楷、草等体,仍有象形成份。怀素主张书法应该表现自然真趣,也就是书法的另一种美感。怀素大胆地改变了汉字写法,将方正的汉字,写成圆形。《自叙帖》就大量运用了圆劲而富有弹性的弧形线条。圆是典型的曲线,具有活泼生动的特性,怀素将圆形巧妙地融入草书中,创造了极为生动的形象,人们从他的字中,领略到大自然千变万化的壮丽景象。怀素追求自然真趣,并非简单地模仿大自然,而是通过对自然特征细节的再现,体现禅宗超越的精神追求,把自然现象与禅趣融为一体,从中获得内心世界的自由和精神的超越。因此,这种将书法和人性的有机结合,成为唐代书法的特异之处,也更能反映唐代的人文精神。

怀素身为寺僧,寄身山林,以自然为伍,自然的生命对他来说有着真切的感受。由于酷爱书法,必然在有意无意当中,把自然之美与书法之美联系起来。往往是在瞬间,他抽象出自然物象的本质特征,融入到书法创作联想之中,形成“万缘皆生”的变态美。书法之悟是艺术家通过对自然、人生、社会等深切体验之后,通过偶然性、随意性、随机性的点悟与启发。相传,在唐大历年间一个盛夏的某日下午,怀素仰卧长安郊外道旁古松下收凉,上眺蓝天,时而缕缕白云,飘然腾升;时而乌云蔽日,姿态万幻;时而狂风卷起,云渐驱散。这些忽聚忽散的云彩幻化,玄妙无尽,使怀素沉醉其中,意迷难返,云如笔墨,天如纸,云在空中写字,怀素在胸中练笔,“顿悟笔意,自谓得草书三昧”(《宣和书谱》)。又相传,在一个深秋的傍晚,怀素漫步湘江,观淼淼江水,察明暗旋流,听息息江音,顿悟了书法轻、重、缓、急、提、按、使、转的行笔大道。如此这般,都是彻悟之际,茅塞顿开,率意逍遥体现。

三、综述

怀素是草书艺术最灿烂的明星之一。怀素在中国书法史上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物,是我国书法史上一块醒目的里程碑。狂草经过怀素大胆的艺术实践,可谓独树一帜。怀素在前人的基础上,最终成就了狂草艺术的逍遥。怀素草书的逍遥特质对今天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观察当今书坛不难发现,草书正在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青睐和重视,很多人还是在不断地临怀素的帖。无论展览还是报刊发表,都可见研习怀素草书的,且所占的比例还较为可观。一批深受怀素草书影响的作者活跃当今书坛,可见怀素书法影响和价值。

怀素书法艺术和逍遥甚至在日本影响深远。相传醍醐天皇的白乐天诗句草书,是日本吸取怀素书风最早也是最高的名迹。怀素草书的风格为日本人所喜好。在日本的江户时代,唐代书法盛行,怀素自叙帖的刻本在其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日本著名的书法家良宽在书信中有“怀素自叙帖如果写起来是很长的时间”,良宽充分学习怀素的自叙帖和千金帖,他的书法深受怀素的影响。毛泽东对于怀素草书的青睐。中日建交之际,毛泽东曾将怀素的《自叙帖》影印本,作为国宝送给随同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一起访华的日本外相大平正芳。

因此,深入探究怀素草书之奥妙,细究其成因,并从文化传承、时代背景和个体生命及性格等多方面进行研究,进而寻找怀素书法艺术的逍遥特质,对于怀素书法艺术的继承与发扬,以及当代书法工匠精神形成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怀素.中国历代法书名碑原版放大折页之六--怀素自叙帖.湖南美术出版社

[2]王元军.禅与怀素的书法.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3]齐艳军,康秀波.醉素狂草 天下独步——怀素的书法艺术创作轨迹与成就.碑林集刊

[4]饭野世子.怀素对日本书法的影响.中国美术学院

[5]陈积厚.怀素及其书法艺术.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6]侯丽萍.浅谈怀素的书法艺术.大众文艺学术版

[7]赵志伟.醉僧狂草 千古独步——怀素书法评述.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8]胡秋萍.诗意的生命形式——怀素草书.书法导报

作 者:

陈忠,湖南省作家协会,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人民银行文联理事、作家协会副秘书长,湖南省金融作家协会副主席,湖南省文联企事业文联理事,中国金融书法家协会,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长沙市美术家协会评论委员会委员,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艺术研究院客座教授。著有散文集《用心织梦》《红岭晨钟》(上下册),金融专著《说金道银》,长篇小说《卫生院长》。

猜你喜欢
狂草怀素草书
怀素芭蕉练字
书僧怀素的籍贯
读林鹏《丹崖书论》有感
录清·孙枝芳诗(草书)
自作诗(草书)
联谜考徒弟
狂草:笑为花开,花因笑发
怀素芭蕉练字
狂草
录明?杨士奇诗(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