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形象的全新记录与传播
——以《航拍中国》为例

2017-11-14 07:18王福来
电影评介 2017年21期
关键词:航拍纪录片

王福来

祖国形象的全新记录与传播

——以《航拍中国》为例

王福来

2017年春节期间,央视纪录频道推出了大型航拍系列纪录片《航拍中国》的第一季:《海南》《陕西》《新疆》《黑龙江》。该片以全新拍摄角度、全新叙事、全景式俯瞰的方式给观众在电视荧屏上提供了一个既熟悉又新鲜的美丽中国、生态中国和文明中国的生动形象。一经播出,立即引起收视热潮,并受到广大观众的好评,不到一个月,网络电影社区“豆瓣”评分即达到9.4的高分,甚至超过了当年备受好评的《舌尖上的中国》。不少网友表示“这是一部隔着屏幕,就能感知微风、河流、花开的纪录片”“随意截图都是超高清无水印的唯美壁纸,美得让人舍不得眨眼,分分钟想跪下唱国歌……”“旖旎磅礴的自然风光、精美绝伦的人文景观娓娓道来,大美河山,壮哉中华!”还有很多人感叹:“其实很多国人都不了解自己的祖国,我们很需要这样的片子,让国人了解我威武的大中国,也让世界了解中国的美。”

《航拍中国》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不俗的播出效果,一方面离不开摄制团队在拍摄制作方面投入的巨大人力、物力和财力,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祖国形象”题材纪录片在借鉴早期《话说长江》等名作优点的基础上,在叙事特色和文化传播方面又取得了长足进步。

一、《航拍中国》的叙事特色

(一)叙事策略:天际遨游的诱惑

《航拍中国》最直观的叙事特色就是所有镜头全部通过“航拍”完成,迥异于以往零星点缀航拍镜头的人文地理纪录片,其紧要之处,就在于海量的“航拍”镜头所展现的地理地貌、人文景观、生物群族、社会活动等宏阔场景,几乎无限满足了人类共有的游仙奇幻的渴望,抓挠到了人们那些期待宏大叙事、崛起情怀、奇观视野与异趣审美的最痒神经。究其原因,“航拍”所蕴含的审美逻辑可以用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所提出的“陌生化”(Defamiliarization)来进一步解释。什克洛夫斯基所言的“陌生化”,其实质在于不断更新我们对人生、事物和世界的陈旧感觉,把人们从狭隘的日常关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摆脱习以为常的惯常化的制约,不再采用自动化、机械化的方式,而是采用创造性的独特方式,使人们面对熟视无睹的事物也能有新的发现,从而感受到对象事物的异乎寻常及非同一般。它产生于变形和扭曲,产生于差异和独特。对于中国观众而言,多年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积累使其对中国各地景观本身并不陌生,但是要么未曾亲临,要么只是概观,在这种既熟悉又陌生的状态下,航拍所带来的视觉张力就“会极大地吸引主体的注意,激发主体的兴趣,并使主体在这种张力与新旧范式的冲撞中获得新奇、陌生的审美体验”。

正如每集开篇解说词所说:“像鸟儿一样,离开地面,冲上云霄,结果超乎你的想象,前往平时无法到达的地方,看见专属于高空的奇观。俯瞰这片朝夕相处的大地,再熟悉的景象,也变了一副模样。从身边的世界,到远方的家园,从自然、地理,到人文、历史,50分钟的空中旅程,前所未有的极致体验,从现在开始和我们一起,天际遨游!”实际上,作为一种特殊的摄影方式,航拍对应地面摄影,它主要依赖摄影科技尤其是航空拍摄技术的不断更新。通过航拍画面,观众可以感受山河大地活跃着的生命律动,可以品味密林深处回荡着的古老传说,也可以探访高山之巅隐藏着的仙履奇缘。从这个意义上说,航拍就是科技发展打开的上帝之眼,借助它,观众“可以从高渺处俯视,从宽宏处回望,从深邃里感怀”。

《航拍中国》的每一个段落,都由一小段特效制作的导览动画开始,这种建构主义的阐释方式有效地增强了作品的逻辑结构,同时也降低了作品的理解难度,观众随时可以参与解读和对话。段落的其他部分则利用直升机结合无人机拍摄,表现山川、海洋、森林、草原、沙漠等自然对象时采用直升机拍摄,保证了俯瞰的高度和广度;表现动物、人类活动或人工创造的对象时采用无人机贴近拍摄,成功做到了两极镜头的蒙太奇穿插,既能远摄其势,又能近取其质。在拍摄角度上,该片的航拍并不是一味地俯瞰,除了高空中的垂直视角、俯瞰视角、平远视角等,还以极低的高度近距离平视,比如采槟榔、摘棉花、收割番茄等场景,高低结合,远近搭配,为“航拍”的镜头语言做出了更受欢迎的新阐释,也为“航拍”艺术探索了更多的可能性。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结合直升机的平稳和无人机的灵巧,《航拍中国》呈现了令人赞叹的祖国江山图景。如展现天山天池时,镜头从天山山腰的天池全景开始运动,且退且降,从高到低,画面中的天池逐渐消隐,山地林海所描绘的一幅蓬勃的生命图景排闼而入,令人过目难忘。其他如幽深神秘的海南蓝洞、造化神奇的“泾渭分明”、美不胜收的丘陵梯田、精致的地坑院、苍茫的黄土高原、壮丽的博格达峰、壮观的壶口瀑布、如梦似幻的江畔雾凇、碧水如翠的喀纳斯湖、五彩缤纷的伊犁河谷杏花沟、可以看到9个太阳倒影的开都河、如大地抽象画一般的安集海大峡谷、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上的金色叶脉、地球上最高的天然石拱门——阿图什天门……山河奇景纷至沓来,在朴实无华的镜头中安静地呈现出江山多娇,高密度的美景镜头使《航拍中国》堪称各省的风景宣传片。

然而在这么多令人叹为观止的客观镜头中,还有不少巧妙地模拟主观视角的镜头存在。如《新疆》一集中展现金雕捕猎,镜头模拟金雕视角俯冲猎物,突出了速度之美;讲述喀纳斯湖水怪时,模拟水怪的视角窥视水岸吃草的马匹,营造了紧张的氛围;拍摄东北虎时,引得老虎对着镜头矫健地起跳挥掌,直观表现了森林之王的勇猛气概,等等。这些精心拍摄的镜头,除了展示出高超的航拍控制技术,更显示出创作者丰富画面形式的良苦用心。正是因为这种精益求精的制作态度,这部形式上接近于“航拍集锦式”的纪录片才具有了独特的审美价值。

(二)叙事手法:经典的“格里尔逊”模式

系列纪录片《航拍中国》在叙事手法方面,还是采用了中国纪录片人比较熟悉而经典的“格里尔逊”模式。这种“画面加解说”模式的优点在于解说词的存在实现了传达信息的简洁高效,但是另一方面也可能因为解说词的刻意生硬而产生刻板宣教的传播缺陷,所以“格里尔逊”式叙事手法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与解说词的质量密不可分。

解说词最基本的功能就是“配合”画面,帮助观众看懂画面内容涉及的天文地理、风土人情、名川大山、文物遗迹、宗教信仰等知识,延伸画面的意义。此外,解说词还可以对画面做进一步的补充,如交代画面背景、烘托整体意境以及升华创作主题等。《航拍中国》的解说词首先具有较好的文学性,文辞凝练、流畅自然而不失幽默感。如《海南》介绍骑楼老街时,解说词隽永含蓄、富含哲理:“这是海南人从东南亚带回来的建筑样式。对于他们来说,大海并不意味着阻隔,而是通往远方的道路。”介绍完骑楼老街的历史后,一个大海的空镜头配以“闯荡南洋的人们脚步未远,从内地驶来的轮船已经响起靠岸的鸣笛”,自然引出了“1988年,海南建省并成立了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航拍中国》留给观众深刻印象的还有解说词通过拟人化而达到的亲切和幽默感。如《海南》一集中,“马鞍岭火山由一座主火山、一座副火山和两座小巧的寄生火山组合而成,就像父母带着自己的一双儿女”“灯塔成为航海人最愿意看到的老朋友”“临高角灯塔是海南灯塔中最年长、相貌也最出众的一座”“这样艰险的旅程失败了很多次,直到某一颗椰子率先登陆了海南岛”“寻求美食的道路从不孤单,退潮后,和尚蟹开始扫荡海滩”;《陕西》一集中,“如果遇见独自行动的羚牛,要小心一点,那可能是只失恋的羚牛,脾气会很暴躁”;《新疆》一集中,“一路向北,大西洋的水汽在盆地边缘,聚集成一滴最美的眼泪”;《黑龙江》一集中,“如果说冬天也有故乡,那么它回家的路,一定会向北来到黑龙江”“春天一到,冰雪融化,大地开始更换它的主题皮肤,召唤即将醒来的生命。抓紧时间生长,趁年华尚在,趁阳光正好”,等等,不一而足。《航拍中国》的镜头“悬在空中”,但是解说词却很接地气,这也是它广受好评的重要因素。

(三)叙事风格:多层次的审美体验

《航拍中国》通过美轮美奂的视觉呈现、生动流畅的配音解说和空灵动听的背景音乐使观众获得了不同层次的审美体验。李泽厚从人的审美能力(审美趣味、观念、理想)出发,将审美分为悦耳悦目、悦心悦意和悦神悦志三个层面,为纪录片审美的解读提供了一个比较理想的参考框架。首先,《航拍中国》通过“陌生化”的叙事策略,向人们集中展示了祖国的诗意河山,不论观众是来自省内还是省外,分集制作的方式让“再熟悉的景象,也变了一副模样”。从“天风浪浪,海山苍苍”到“采采流水,蓬蓬远春”,从“缑山之鹤,华顶之云”到“青春鹦鹉,杨柳楼台”,欣赏者结合各自的生活阅历和文化背景都能获得耳目生理上的感官愉快。其次,在悦耳悦目的审美体验的基础上,人们自然会得到心灵上的愉悦轻松。譬如“看齐白石的画,感到的不仅是草木鱼虫,而且能唤起那种清新放浪的春天般的生活的快慰和喜悦”。在《海南》一集中,当摄影机以极近的距离环绕全球最大的观音像,本来只能仰视的南海观音现在给了人们平视的机会,菩萨的形象也从常人眼中的高大壮观转变成了传说中的“慈眉善目”,这种视角和距离的转变,带给观众的除了视觉的震撼,还有来自于宗教的神秘触动。这组镜头由远而近,一步步接近菩萨的神秘真容,直到最后一个长达13秒的对视镜头,产生了一种直慑人心的力量,佛相的庄严沉静或许能够使人在刹那间照见自我。在《陕西》一集中,统万城附近的无定河畔,原本是一片绿洲,这条河流的位置,几乎划分出了游牧和农耕文明的界限。镜头中安静的无定河以及两岸安静祥和的景象,使人不禁想起“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的悲凉和凄美。最后,富有诗意的镜头语言和饱含哲理的解说词相结合,可以提供悦神悦志的崇高感受,此时观赏者的社会性和理性超越了生理感性,从而情感得到陶冶、塑造和构建。如《海南》的赶海镜头中,画外音说:“以海为田,靠海吃饭,他们就这样过了数千年的赶海时光”;《陕西》中介绍黄土高原:“这是全世界最大的黄土高原,黄土层最深的地方可达180米,很难想象,它是风沙逐渐吹拂沉积的结果。”这两处都不免使观众生出沧海桑田之叹。介绍终南山:“每个人都在按自己的意愿,选择历练人生的方式。”介绍黄河:“势不可挡的黄河,成为这个东方民族的精神象征。没有什么能阻挡一条长河奔流入海,万川归一的大海就在前方。”《航拍中国》利用解说词恰到好处地创意抒情,使人文、历史、自然、地理等具象产生了丰富的审美意蕴,进而升华为极具感染力的审美意象。

《航拍中国》呈现出的三个审美层次,都或多或少地渗透着我国“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观,为居住在城市并且缺少与地球直接体验的人们提供了亲近自然、感悟人生的间接机会。因此,作品蕴含的终极关怀完全符合目前纪录片发展的最高境界,提醒着世人“作为一个不断进化的生物类别,人类不是脱离自然的创造物,而是生生大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赋予人类创造力的,就是山川大地欣欣向荣的生命力,我们与天地万物同源共感”。

二、《航拍中国》的文化传播

(一)国家政策的巧妙表达

《航拍中国》作为中国有史以来航拍规模最大、单集投资金额最高的大型航拍纪录片,在传达国家政策的隐性诉求上巧妙自然。第一季前三集依次推出《海南》《陕西》和《新疆》,三个省份除了分别地处我国最南端、最中间和最西端之外,又都直接关联着国家近年来大力推进的“一带一路”倡议。海南自古扼守海上丝绸之路的要冲,既是“一带一路”的发布地,又担当着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开路先锋的历史重任;陕西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同样也是新欧亚大陆桥的重要枢纽,因“一带一路”站在了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的前沿位置;新疆在历史上是丝绸之路出国前的最后一站,如今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三个省份的战略地位之重要不言而喻。

在《海南》一集末尾,解说词意味隽永:“面向海洋,更能感受到风的来向。一个新的时代,正乘风破浪而来。海洋,愈加成为中国联通世界的桥梁。”在《新疆》一集结尾,解说词更加开明宗义:“东部延绵的临海地带,让中国与世界相连,西部深入腹地的内陆,让中国靠近更多的邻居。曾经,一条向西延展的古丝绸之路,承载了人们对于远方的所有激情和想象。今天新疆正成为新丝路的核心地带,这条道路将以前所未有的规模,重新连接世界。”这样的适当引申,使观众在悦耳悦目、悦心悦意和悦神悦志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了家国自豪感,同时增强了为国奋斗的主体意识。

(二)文化知识的普及传播

每集50分钟的空中旅程,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向普通观众普及了从自然地理到人文历史的诸多文化知识,使人们对祖国形象有了更加整体的认识。《航拍中国》在祖国地理知识的普及方面可以说前无来者,每个段落前的特效导览辅以简洁的解说,让观众很容易就建立了形象的地理概念,如《陕西》开篇介绍道:“陕西位于中国内陆腹地,秦岭横亘其中。秦岭以南称为陕南,一派江南景象;秦岭北侧是关中平原,号称八百里秦川;再往北,就是黄土高原的中心地带陕北。”“因为秦岭,中国有了南方和北方。”这样生动的声画表述使人很难不留下深刻印象。

在人文方面,介绍“今天,全球超过五分之一的人,把黄帝奉为共同的祖先”。在历史方面,介绍“2000多年前,汉江孕育了一个强盛的王朝,汉朝、汉人、汉族、汉字,这些称谓都来源于汉江”。这样简单而准确的表述,无疑可以帮助国内观众提高民族和国家的认同感。在自然知识方面,介绍的内容也饶有趣味:“骆驼不喝水,也能在沙漠里行走一周左右,真正的储水器不是骆驼的驼峰,而是它的体液系统。”“关于喀纳斯湖水怪,大部分科学家认为,所谓的水怪是生活在湖水深处的哲罗鲑鱼。”

结语

纯以航拍展开影像叙事,考验着创作团队的艺术气魄和创新能力。《航拍中国》深孚众望,利用经典的叙事模式和成熟的解说技巧,给壮美无垠的全景中国以震撼人心的视角与色彩鲜明的影像,为观众带来了不同层次的审美体验。与之前由中国五洲传播中心和美国国家地理频道联合拍摄的纪录片《鸟瞰中国》相比,二者在航拍技巧的运用上有颇多类似之处,只是《鸟瞰中国》在叙事上多了一份对生活其上的人们的关注。只有上下两集的《鸟瞰中国》是世界了解中国和中国人面貌的一个小窗口,它的优点是高效简洁。而《航拍中国》是大型航拍纪录片,全系列共34集,每集50分钟,分五季制作播出,每年推出一季,显然对国内观众的影响更加广泛而深远。我们有理由相信,纪录片《航拍中国》可以使不同省份的国人增强对家乡之爱、对祖国之爱、对自然之爱和对生活之爱,这不恰恰是纪录片的艺术使命之所在吗?

[1]豆瓣电影.《航拍中国》第一季[EB/OL](2017-07-07)[2017-09-18]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26694967.

[2]王昌凤.布莱希特”间离效果”与什克洛夫斯基陌生化理论的比较[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4(4):96-98.

[3]杨向荣.陌生化[J].外国文学,2005(1):66.

[4]刘洁.航拍纪录:放眼看见的意味[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37(11):115-118.

[5]李泽厚.李泽厚集——华夏美学.美学四讲(增订本)[M].北京:北京三联出版社,2008:342-353.

[6]李泽厚.美学论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324.

[7](美)杜维明.对话与创新[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92-193.

王福来,男,河南固始人,苏州科技大学传媒与视觉艺术学院讲师,苏州大学戏剧影视文学博士生。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指导项目《高校学生纪录片创作引导研究》(2015SJD562)成果。

猜你喜欢
航拍纪录片
航拍巴彦呼硕
一部微纪录片的感悟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航拍,苍穹下的醉美视角
基于航拍无人机的设计与调试
难忘的航拍
《航拍中国》美得让人想哭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