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 陶
创作谈
山是山的样子——写在《药岭诗章》后面
●古 陶
我常到山中行走,漫无目的,也不带什么思想,有时一个人,有时约上三五朋友。春草滋生、黄叶盈积是好的,荫凉蔽地、大雪弥天也是好的。说实话,山中的心境喜乐是有的,冲淡是有的,忧愁也是有的。古人讲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是在托物寓神,布道人心。古人还讲,大人庸行,圣贤小心。可我是小人啊,习惯于伏低伏小,左支右绌。那么就在山中横行吧,在山中养气吧,养养那静穆之气。让身体随顺自然,不再散乱。我对自己说,心要守一不移,得意妄言,把深植的思想观念统统去除,尝试做一个极简之人。于是有了这样一组诗,诗写的是药岭,它是我走过的山川的综合,它甚至超越了地理学概念。
“我写下的都是偏见之诗/松林生长着冰霜”,“我”在冰霜之季开始了山中之旅,万木萧疏,只有松林苍翠,这样的行走有着明净而庄严的滋味,或者说外境的澄明构成“我”行走的背景,但“我”写下的却是“偏见之诗”。可能生活的积习太深了,耽溺太深了,“你走在荒僻之地,还不能停止下来”,“我”和“你”似乎是在对话,但更多的是自语,“我”和“你”感觉近在咫尺,却又永隔天涯。这种关系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又有着无比亲密的倾向,“我”和“你”是互相寻找的,互相印证的,互相催促的,同时也是互相背离的,互相矛盾的,互相反诘的。“这冰霜之礼……它们盛大,毫无征兆/你写下的都是清澈之诗”,诗行靠自身的逻辑向前推进,表面看起来,“我”写下的偏见之诗和“你”写下的清澈之诗是反向的,根本的语义上,“我”和“你”达成了一致,说的绝对一点,偏见即是清澈,烦恼即是菩提。组诗第一首实现了圆叙述。在第六首中,大雁北归,“夜晚来临之前/我们要把花香带回家乡”,这些春天的意象让阅读者明显感到松弛,是的,一切都在生长,万物无限的可能性呈现开放姿态,“千里江山图刚刚展开”,这是北宋王希孟的典故,他在十八岁创作了不朽巨著《千里江山图》。问题是“我忘记了十八岁初入山中模样”,但人类的命运贤愚虽异,本质上却是古今同调。如果把视线拉的足够长,“松花开满骨骼,我和你终将回到画中/等待后人卷起”。这组诗到了最后一句,“一切现现成成/再加把劲儿,我们就能攀上峰顶”,事实上峰顶只是暂时现象,对此我们心知肚明。一组诗从冬天开始到春天结束,也实现了圆叙述,不论是单首,还是全组,叙述保持了一致性。
就是这样,当我漫游山中,卸下不必要的负担,那种身心的空明状态真是难以言说,觉得山川草木皆是兄弟,顽石清流皆为道友。心在虚空的状态,诗是现现成成的,需要的只是把它记录下来。如果这种状态能够持续延长,生活就是另外一个天地,就会身居闹市如入空山,受事物的干扰少一些。可惜我的修养总是不够,绝大多数情境下愚鲁而昏昧。“关于修行之事不甚了了/我的爱只是一堆废话”,山的诱惑是无处不在的,好像最高真理指引着人类。我曾在夜晚的山中迷路,那时星辰高举,万径熄灭,心不由变得慌张,但更强烈的是人与天地自然的不可分割,“你明媚的身躯打开夜晚/那围绕着我们的神秘究竟是什么”,人是不需要思想的,只要和光同尘,忘掉自己。自己总是自己的榜样,自己总是自己的叛徒,自己和自己永无止境的斗争与矛盾中,走山的人一次次遁入林泉,这出辉煌的戏剧没有落幕的一天,直到你顿然朗悟,花开见佛。“我说到幽居,我们是山林多余的部分/这时你已在千里之外”。认识到多余的时候,另一个崭新的时刻就开始了。
佩索阿在《不安之书》中说:我们每个人都是好几个人,许多人,都是海量的自我……我们自身的存在是一块广阔的殖民地,那上面有着各色各样、感受相异的人。这组诗中,我试着让“海量的自我”在药岭统一起来,让幻梦者、修行人、异乡客,文士,以及被生活挤压的气喘吁吁的底层劳苦者都发出声音,形成合唱。万象为宾客,众生永无尽,如果一个人的心足够宁静,他就能够进入虚空。我想我们都是每一个人,博尔赫斯也说人是无限繁殖的自己。用诗歌的方式再现心中观照的灵光之境,我不知道自己做到了没有。实际上,谈论自己的诗要比谈论别人的诗更加困难。写作时只是凭着一股真气,心中没有任何条条框框,感情和思想恰如流水,随势赋形,当泻则泻,当止则止。一个词呼唤着一个词,一个句子催生着另一个句子,所谓的修辞、结构等技术也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这组诗从技术上来说,是复调,是重奏。从调子上来说,是明净,是透亮。从思想境界上说,它表达了我的生命状态,也许不成熟,却是真诚的,坦荡的。当我写下“四只鸭子不需要夜晚/你说,四只鸭子是全部的白昼”,好像光从体内持续涌出,辉映着整个山川。
把自己掏空,看看还能剩下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