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御飞
海子诗歌中的大地意象及其生命蕴含
李御飞
海子诗歌中乡村、大地等意象的描写非常丰富,其中既有诗人对作为生命养育者与过去时光代表的村庄的歌颂与缅怀,也有对与大地原始生命力相对抗的欲望的清醒认识与痛苦思索。海子对诗人的职责与诗歌的意义表达了坚定的信念,他将诗歌看作是促发新的生命、带给人类希望的力量。
海子诗歌 大地 生命 欲望
Author: Li Yufei
is from the Affiliated Secondary Schoo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pecializing in Contemporary Poetry.海子的诗歌浪漫而狂妄,他有“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的执着情怀,有“秋天深了,王在写诗”的狂放不羁,他也有“亚洲铜/亚洲铜/击鼓后/我们把跳舞的心脏叫做月亮”的奇特想象。他诗中的意象常常广阔而壮美,如大地,如王位,如太阳;他诗中的语句常常晦涩而厚重,似钢铁,似烈焰,似沉吟,他的诗给人带来的往往是大海般深不见底而又多姿多彩的丰富感受。在这些诗句中,尤为动人的是那些书写乡村、吟咏大地、思考生命的部分,正是这些诗句体现了海子的诗歌理想,那就是“直接关注生命存在本身”,他坚信“这是中国诗歌的自新之路”。通过对大地及相关意象的摹写,海子思考的其实是人类的普遍问题,尤其是人的生命存在的问题。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关于大地的最初也是最深的记忆就是乡村,那是人们的故乡,也是心灵的家园。作为出生于安徽农村的诗人,乡村记忆始终陪伴海子,村庄以及与村庄相关的意象成为他一再描写的对象。村庄对于海子来说不仅仅是他魂牵梦绕的家园,同时也表明了他作为外出者、漂泊者的身份象征。家园既是故土,是与作者的童年、亲人相关联的回忆的载体,同时又是原始、纯朴的文明形态的代表,体现着人与自然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与之相对,外出、漂泊则意味着对这种文明形态和天人关系的背离。
在海子的诗中,村庄曾经也是温暖美好的。写于1984年的《村庄》是海子诗歌中少有的充满温馨与安宁的诗。诗句意象简单,情绪平淡,但是每一个人读了都会被打动:
村庄里住着
母亲和儿子
儿子静静地长大
母亲静静地注视
芦花丛中
村庄是一只白色的船
我妹妹叫芦花
我妹妹很美丽
在对村庄的美好回忆中负载着对过去时光及亲人的怀恋。那芦花丛中像白色船只般的村庄带给人的是幸福安定的感觉,而名叫芦花的美丽的妹妹是与“我”的快乐童年紧密相连的。这里没有挣扎与对抗,没有痛苦的呐喊,也没有残酷的牺牲,一切都如造物之初般单纯静美,一派天真。
《九首诗的村庄》中作者写道:“九首过去的旧诗/像九座美丽的秋天下的村庄/使我旧情难忘”(290),“美丽的秋天下的村庄”,是与耕种、丰收、粮食相联系的,总是引起人们无限的怀念。村庄和大地哺育着人的生命,既是生命的开始,也参与了生命成长成熟的过程,无论天涯海角,都与人的生命紧紧相连。“健康的麦地/健康的麦子/养我性命的麦子”(《麦地》 102),“如今我坐在街镇的一角/为你歌唱,远离了五谷丰盛的村庄”(《长发飞舞的姑娘》 334),这些诗句同样表达了对作为生命养育者与过去时光代表的村庄的歌颂与缅怀,也是对生命的礼赞。
除了对村庄的直接描写外,村庄中的人和物也成为美好情感的寄托,海子在写到这些人与物时笔调往往特别温柔,情感也特别细腻。在《麦地》中诗人写道:“月亮下/连夜种麦的父亲/身上像流动金子”(100),月光下麦地中辛勤耕作的父亲被赋予了一层神圣的光辉,天、地、人完美地融为一体,像是一首古老的颂歌,调子宁静而悠远。整首诗渲染了一种满足、兴奋、赞叹的情调。再如《美丽白杨树》:“美丽的白杨树 这是一位无名的诗人/使女儿惊讶 而后长成幸福的主妇不免终老于斯/这是一位无名的诗人使女儿惊讶/美丽的白杨树/这多像弟弟和父亲对她们的忠实。”(335—336)这几句诗传达了一种稳定、和谐的关系,在人和人之间,人和自然之间,有着忠实的守护、幸福的成长、诗般的情意,仿佛延续了上千年上万年,亘古不变。而实际上,该诗的前半部分写的是“幻变无常的人类/可还记得白色的杨树 平静而美丽”(335),这一切宁静美好的状态也许只能存在于人类的回忆之中。因此诗人又感受到一份对于大地星辰的负疚,“诗人,你无力偿还/麦地和光芒的情义//一种愿望/一种善良/你无力偿还”(《麦地与诗人·询问》 355)。自然赋予人类以生命,以良善的情义,而人类却日益远离自然,甚至背叛了自然。在对天地自然的由衷感怀中,诗人始终保持着冷静的反省意识,这远远比单纯的歌颂与赞美更为深沉。
西川说:“每一个接近他的人,每一个诵读过他的诗篇的人,都能从他身上嗅到四季的轮转、风吹的方向和麦子的成长。泥土的光明与黑暗,温情与严酷化作他生命的本质,化作他出类拔萃、简约、流畅又铿锵的诗歌语言,仿佛沉默的大地为了说话而一把抓住了他,把他变成了大地的嗓子……”诗人和村庄大地的天然亲近感往往构成诗歌最为动人的部分,因为这正是生命存在最为质朴、最为原始的状态,只有处于这种天然关系之中,人才能获得精神上的安定与心灵的平静。有人说:“海子笔下的乡土题材,是一种精神家园的隐喻,而非对农耕时代的依恋。”对于一首诗来说,非此即彼的判断并不一定恰当,在海子的诗里,农耕文明与精神家园,个人的纯真年代与人类的原初生命力,很多时候是难以割裂的。而且尤为可贵的是,诗中所抒发的情感总是厚重的、立体的,而不是单一情感的片面表达,这就为读者提供了充分的解读空间。
对乡村田园生活的怀恋只是海子诗歌的极少部分,海子的诗更加意味深长的地方却在于面对大地所引发的思索与反省。美丽宁静的乡村生活像是一个转瞬即逝的梦,因为太美太短暂而充满了虚幻感,真正沉重的永远是现实,是大地之上正在发生的一切,因此在海子的诗中更经常看到的却是痛苦的、荒凉的大地,诗人从表面的丰收与美丽中往往能看出隐藏其中的真相。“麦地/别人看见你/觉得你温暖,美丽/我则站在你痛苦质问的中心/被你灼伤/我站在太阳 痛苦的芒上”,“麦地啊,人类的痛苦/是他放射的诗歌和光芒!”(《麦地与诗人·答复》 355、356)麦地在这里成为“神秘的质问者”,根根麦芒正如太阳的光芒一样映照出人类的痛苦,这痛苦也许是世世代代生存的艰辛,也许是人与大地亲密关系的不复存在,对于诗人来说,更是成长的痛苦与远离的恐惧。海子15岁离开家乡,来到京城读书,他瘦小纤弱,生性敏感,面对从未接触过的大都市,面对当时社会上的种种变化,海子内心所受到的冲击可想而知。就个人而言,他不可能完全割舍与村庄的关联,但又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与村庄融为一体;就当时的中国社会而言,农耕文化日益受到都市文明的侵蚀,传统的价值体系越来越变得支离破碎,这就是他的现实。他在《黎明(之二)》写道:
荒凉大地承受着荒凉天空的雷霆/
圣书上卷是我的翅膀,无比明亮/
有时像一个阴沉沉的今天/
圣书下卷肮脏而欢乐/
当然也是我受伤的翅膀/
荒凉大地承受着更加荒凉的天空。(440)
大地已经不再美丽健康,而是一片荒凉,在同样荒凉的天空的雷霆之下,大地似乎已不堪重负;圣书上卷与下卷分别是“无比明亮”的与“肮脏而欢乐”的,也许上卷书写的是过去,而下卷书写的是现在;“我”的翅膀已经受伤,肢体也被劈开,流着雨雪和泪水。全诗弥漫着阴沉压抑的情绪与巨大的痛楚。诗的最后一节,“我空荡荡的大地和天空/是上卷和下卷合成一本/的圣书,是我重又劈开的肢体”,大地、天空、圣书、我,合为一体,具体的描写上升为对生命存在的追问,受伤的灵魂吟唱出的哀歌久久在天地间回荡。
海子曾经在《诗学:一份提纲》中这样解读自己的诗:“在这一首诗(《土地》)里,我要说的是,由于丧失了土地,这些现代的漂泊无依的灵魂必须寻找一种代替品——那就是欲望,肤浅的欲望。大地本身恢弘的生命力只能用欲望来代替和指称,可见我们已丧失了多少东西。”“欲望”成为与大地原始生命力相对抗的力量,也是让人感到失落与恐惧的东西。远离村庄,失落家园,追逐欲望,无异于生命的死亡。
一般人会认为,追求欲望是为了充实生命,是为了让生命更为美好,而海子却从欲望中看到了死亡的影子。《黑夜的献诗:献给黑夜的女儿》写道:“丰收之后荒凉的大地/人们取走了一年的收成/取走了粮食骑走了马/留在地里的人,埋得很深。”(477)“收成”“粮食”和“马”被毫不留情地掠取,而生命,却被埋在地里,现代人对物质欲望的追求以及对生命的漠视到了如此程度。“天空一无所有/为何给我安慰”,“黑夜一无所有/为何给我安慰”,当人只能从一无所有的天空和黑夜中寻找安慰的时候,精神上的空虚也就不言而喻了。《在家乡》一诗中描写的正是灵魂的死亡状态:“在危险的原野上/落下尸体的地方/那就是家乡”,“我的自由的尸体在山上将我遮盖 放出花朵的/羞涩香味”(296)。灵魂走向死亡,并不总是那么血雨腥风、杀声震天,在静默的死亡中所释放出来的奇异香气反而更让人害怕。诗中写到“原野”“家乡”,却不再是承载记忆的心灵圣地,而是埋葬生命的危险之地;写到“女人”“子宫”和“乳房”,却不再承担孕育和哺育生命的责任,而是和欲望、死亡相关联,显示了作者对当下这个欲望世界的恐惧。作者在村庄和欲望之间架构起一座醒目的桥梁,意味着最后的精神家园已经失守。诗人精神上的苦闷与对生命的感悟得到强化的表达。
海子后期的一些诗中,大地的意象变得更加凌厉肃杀,仿佛看得到鲜血迸流,听得到骨肉撕裂。春天本是万物复苏、大地回暖、生机焕发的季节,历来是诗人赞美的对象,可是在海子的《春天》中,却是这样一番景象:
春天的时刻上登天空
舔着十指上的鲜血
春天空空荡荡
培养欲望 鼓吹死亡
风是这样大
尘土这样强暴
再也不愿从事埋葬
多少头颅破土而出
春天,残酷的毒天
每一只手,每一位神
都鲜血淋淋
撕裂了大地胸膛
……(460)
在欲望横行的时代,大地被残酷地撕裂,大地中生长出来的不再是哺育生灵的庄稼,而是鲜血淋淋的头颅,它们携带着死亡的气息,“这是最后的春天”(462),“活着只为自我”(461)的人类最终会将自己毁灭。这首诗1987年写出初稿,1988年、1989年又多次修改,终稿完成于1989年3月,可以说持续到海子生命的最后时刻。这首诗与差不多同时完成的《春天,十个海子》(470)有很多呼应之处,如“你被劈开的疼痛在大地弥漫”“你所说的曙光究竟是什么意思”,可见诗人对人类生存境况的悲观与失望。但是两首诗中也出现了这样的句子:“大地啊/你过去埋葬了我/今天又使我复活”(463),“春天,十个海子全都复活”(470),虽然他们是为了嘲笑“野蛮而悲伤的海子”,那个“黑夜的儿子,沉浸于冬天,倾心死亡/不能自拔,热爱着空虚而寒冷的乡村”(470),可是,毕竟复活意味着新生,意味着新的可能性,更何况复活了的海子们身处“光明的景色中”,这未尝不是人类未来的曙光。
海子喜欢的诗人荷尔德林在《面饼和酒》中写道:“我不知道,贫乏的时代诗人何为?/但诗人就像,你说,酒神的神圣的祭司,/在神圣的夜里走遍故土他乡。”也许贫乏的时代,正是诗人发挥其神圣职责的重要时刻,诗人正是那沟通人类与造物的信使,只要诗人在大地上行走,人类便有了希望。在长诗《太阳·土地篇》中,海子反复思考着人类的出路问题,当人类一味追求欲望,土地丧失,原初的生命力消耗殆尽的时候,诗人发出急切的询问:“大地啊,伴随着你的毁灭/我们的酒杯举向哪里?/我们的脚举向哪里?”(614)
海子清醒地意识到欲望对原始生命力的伤害,他把大地的处境比拟为一个命运凄惨的女人,她一次又一次失去丈夫、孩子和亲人,自己被多次活埋,却又一次次挺身熬过,最后当她“爬出墓穴/站立”的时候,并不意味着一切苦难的终结,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可怕循环,“这女人就是/大地的处境”(625),而这样的处境并非人人皆能看到。西川说过:“海子一定看到和听到了许多我不曾看到和听到的东西;而正是这些我不曾看到和听到的东西使他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先驱之一。”在接下来的一章中,诗人写道:
我像一个诗歌皇帝 披挂着饥饿
披挂着上帝的羊毛
如魂中之魂 手执火把
照亮那些洞穴中自行摔打的血红鼓面
一盏真理的诗中之灯(627)
诗人背负着人类的原罪,在苦苦求索中得到了大自然的馈赠,接近了诗歌。虽然充满软弱、恐惧、暴力和阴暗,但是“我的诗 追随敦煌 大地的艺术” (629),“我的诗 有原始的黑夜生长其中”(630),这意味着新的力量萌发的可能。海子的诗中,“黑夜”常常与“大地”“生长”“升起”等词连用,这样一来,“黑夜”就并非是黑暗、罪恶等等的象征,反而让人感觉回到了混沌初开、万物复生的时候。如《献诗》:“黑夜降临,火回到一万年前的火/来自秘密传递的火 他又是在白白地燃烧/火回到火 黑夜回到黑夜 永恒回到永恒/黑夜从大地上升起 遮住了天空”(476),又如《黑夜的献诗:献给黑夜的女儿》:“黑夜从大地上升起/遮住了光明的天空/丰收后荒凉的大地/黑夜从你的内部上升。”(477)大地荒凉,却有“黑夜”从其中升起,黑夜既可令一切覆没,也可孕育新的生命。在《春天,十个海子》中,诗人将自己称作“黑夜的儿子”,那么,“大地”“黑夜”和“诗”之间便有了某种关联。
《太阳·土地篇》中多次述说大地的死亡与诗歌之间的关系:“泥土反复死亡 原始的力量反复死亡 却吐露了诗歌。”(565)“土地的死亡力 迫害我 形成我的诗歌”(576)。土地的死亡既是结束,又孕育着新的开始,它产生诗。正是因为有着对大地的深深眷恋,有着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同情,所以只有诗人才可担负如此的使命:“在这个春天你为何回忆起人类/你为何突然想起了人类 神圣而孤单的一生/想起了人类你宝座发热/想起了人类你眼含孤独的泪水。”(630)只有追随大地,只有与人类的命运紧紧相系,诗才有可能促发新的生命力,正如第六章所写:“大地躺卧而平坦 如一个故乡/尸体是泥土的再次开始/尸体不是愤怒也不是疾病/其中包含着疲倦、忧伤和天才。”(596)
海子对诗歌有着坚定的信念,他准备好了要做一个“以梦为马”的诗人,《祖国(或以梦为马)》(377)中写道:即使与小丑为伍,即使度过黑暗的一生,即使将牢底坐穿,即使自己被埋葬,也仍然要“选择永恒的事业”,“万人都要将火熄灭 我一人独将此火高高举起”。作者清楚地知道成为一个诗人需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也知道个人往往是盲目的,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最终会失败:“我必将失败/但诗歌本身以太阳必将胜利”,“荷马在前 在他后面我也盲目 紧随着那盲目的荷马”(《太阳·土地篇》 632)。他又相信即使诗人会死,诗也必将永存。只要有诗歌存在,那么大地必将重新焕发生机,人类就有希望,正如荷尔德林所言:“但那永存的,皆由诗人创立。”
注解【Notes】
①海子:《村庄》,选自西川:《海子诗全编》,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34页。以下只在文中注明页码,不再一一做注。
The description of the village, land and other imageries in Hai Zi's poems is abundant, including not only poet's praise and remembrance of village which represents for the life-rearing and the past time, but also a sober understanding and the painful thinking of the desire against the primitive vitality of the earth. Hai Zi expressed a strong belief of the duty of the poet and the meaning of poetry.He regarded poetry as a kind of power to promote new lives and bring the hope to mankind.
Hai Zi's poem land life desire
李御飞,华中科技大学附属中学,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当代诗歌。
作品【Works Cited】
[1]海子:《诗学:一份提纲》,选自西川:《海子诗全编》,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897页。
[2]西川:《怀念》(代序二),选自西川:《海子诗全集》,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0页。
[3]陈超:《大地哀歌和精神重力——海子论》,载《文化与诗学》2008 年第1期,第146页。
[4]海子:《诗学:一份提纲》,选自西川:《海子诗全编》,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889页。
[5]荷尔德林:《面饼和酒》《浪游者》,林可译,上海文艺出版社2014年,第69页。
[6]西川:《怀念》(代序二),选自西川:《海子诗全集》,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9页。
[7]荷尔德林:《追忆》《浪游者》,林可译,上海文艺出版社2014年,第174页。
Title:
Land Imagery and Its Life Implication in Hai Zi's Po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