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正忠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环境与发展问题受到了普遍关注,森林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经营成为了当前环境与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由于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逐渐出现恶化,森林资源锐减、洪涝灾害频发、沙尘暴次数增多、环境污染加剧,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不断扩大,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给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日益严重的威胁。因此,国家提出退耕还林,这是一项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富民工程,具有现实和历史意义。我国退耕还林工程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具体的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针对问题与情况,进一步采取措施,改进退耕还林机制,推进退耕还林工作的稳步开展。
关键词:退耕还林;经济与发展;推进;建议
退耕还林是国家通过计划方式对土地资源进行的重新配置, 是生态建设历史上一项开创性事业,其对区域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和保持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工业化程度快速发展的时期,对资源的掠夺性开采,造成了很多环境污染问题的出现,不断恶化的自然环境,严重阻碍了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退耕还林正是基于有效改善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而提出的。在生态保护体系下,退耕还林成为林业改造工程的基础建设工程,退耕还林以利于防沙治沙,实现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起到改善生态环境,调整农林结构的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一、退耕还林的重要性分析
1.有利于推进土地资源经济总值。对于自然资源来说,土地资源是有效用的,能够给人一定的享受,因此具有效用价值。土地资源有了经济价值,才能够根据价值的来源以及效用的实现方式不同,直接获取对土地资源直接消费所带来的价值,如天然的生物资源的消费,这部分价值是市场价值的大部分或全部。对土地的间接使用价值来说,可以对土地资源的资本品和消费品的使用起到维护作用,能改善周围生产环境的价值,这部分价值是把土地当作资本品使用的,退耕后,变成了生态林地且不能砍伐,生态林能够有利于周边的农业生产、人类的居住,其不是通过市场来实现的。对于选择价值来说,林地可以用做耕地,就短期來讲能够给生产者带来的收益,从长期来看,毁林开荒是一种未来的潜在的使用价值,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对一些野生动植物、或湿地生态保护,给产业结构调整带来机遇。
2.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虽然很多地区的经济收入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消费使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土壤侵蚀总面积在增大,且逐渐贫瘠退化,致使大量坡耕地又重新开挖新的陡坡地,形成了开荒―水土流失--再开荒的恶性循环,从而加剧了生态环境的危害程度,严重威胁着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退耕还林以经营森林为主要内容,森林是人类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森林资源不仅是为了当代人的利益,更是植树造林,协调环境和协调后代人利益的作用。同时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特殊功能,可为农牧业稳产高产提供生态屏障,还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如何进一步推进退耕还林工作的开展
1.加强政策引导
(1) 处理好政府引导与市场调节的关系。退耕还林在生态环境建设中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建设现代林业,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生态修复自然规律,切实维护退耕农户的市场地位,依法保障退耕还林产权到户,农户真正起到投资主体作用,构建一个管护有责、产权清晰的林权机制,加强退耕还林后的技术推广,全面依托科学技术管理水平,政府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各种经济成分并不断增强发展活力,加快建设现代林业步伐。
(2)处理好治理与抚育的关系。退耕还林首要的任务是提高树木的成活率,与生态建设的治理与管护相辅相成,在治理中要因地制宜,适生适树,注意选择一些适宜本地成长的乡土树种,提高树木的生活率。对于不适宜人住的偏远山区,要采取生态移民搬迁的方式来恢复生态植被。构建监督机制和检查验收体系,对退耕地苗木补植实行全程监督,加快对现有荒山造林绿化步伐,全面提高退耕还林的建设成果。
2.加强法律手段的运用,使退耕还林工程有法可依,推进退耕还林工程的开展
(1)依法护林。退耕还林利在当代,功在千秋。法律是林业建设实施的重要保障,其在保护和管理林业资源、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等方面有着引导、制约、促进的作用,因此,在退耕还林过程中,要加强全社会的林业法制教育,宣传退耕还林对恢复生态的多样性和综合平衡的重要价值,增强人们生态文明的意识,使退耕还林工程有法可依。
(2) 依法规划。科学合理合法的规划是对森林规划的机构职责、内容、程序、期限及其实施方案、作业设计等进行科学的规定。
(3)依法育林。由于目前我国的造林质量不高,因此需要落实管护责任,加强已有制度的的执法力度,规范种苗生产和供应的质量。对退耕还林户给予林权保障,采取激励措施以免挫伤还林积极性。同时,退耕还林工程应不断完善和制定有关配套办法及规定,以立法的形式规范延长粮款补助数量和林权证年限等,坚持生态优先与加强农村能源建设相结合。
3.强化技术管理
(1)推广新的技术模式。对于自然地理条件相同的地区,设计出最优的退耕还林技术并进行推广,这种模式既能充分发挥出最大的生态效益,又能把林业工程建设与生物保护结合起来,促进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发展。
(2) 优化良种壮苗技术。壮苗是退耕还林的基本保障,退耕还林建设中,不能用劣质的苗木来替代优良的品种,避免一些不规范的、私有的苗圃来经营的。优良的壮苗对退耕还林的质量有提高作用,因此必须把握苗木质量标准,确保取得最大的成功。
(3)生态效益监测。进行生态效益监测工作,使得退耕还林的效益得到准确和及时地反映,而且它能够为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管理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工程效益监测要设立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等各项指标,且生态指标要具有科学和全面性。
总之,退耕还林工作标准高,要求严,要做到退耕还林与农业综合开发相结合,与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经济发展相结合,使退耕还林工程真正成为为民造福的利民工程。
参考文献:
[1] 段文秀.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存在问题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13,19.
[2] 张双琴.高寒地区退耕还林问题与措施[J].大科技.2013,09.
[3]朱国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亟需解决的问题[J].中国林业,2013,11.
[4]秦国强.退耕还林政策分析与建议[J].林业经济,2014,05.
[5]佘方忠,黄荫涛.退耕还林问题探讨[J].探索,2013,04.
[6]黄永青.浅析退耕还林(草)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J].安徽农学通报,2015,14(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