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穗鸭传染性浆膜炎综合防治

2017-11-13 11:07杨纯培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防治症状效果

杨纯培

摘 要:目的 :根据鸭传染性浆膜炎的不断探索,其致病原因和在本地区的流行特点。方法:观察鸭传染性浆膜炎,结合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来做好防治措施,结论: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综合防治措施,能显著的减少鸭传染性浆膜炎或其他细菌性病的概率和增加三穗鸭产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鸭传染性浆膜炎;症状;防治;效果

一、引言

三穗鸭是我国地方优良品种之一,与北京鸭、绍兴鸭、高邮麻鸭同被誉为中国地方四大名鸭。具有成熟早、产蛋多、胆固醇低及肉质细嫩鲜香等特性。依托县域较高海拔,稻田、河流、溪沟水质良好的优越自然条件,为三穗鸭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但传染性浆膜炎依然困扰着鸭产业的发展壮大,笔者强化对鸭传染性浆膜炎的不断探索,根据其致病原因和在本地区的流行特点,因地制宜的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综合防治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

1.流行病学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为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其病原菌为鸭疫里默氏杆菌。该病主要发生于2~8周龄的雏鸭,尤以2~3周龄雏鸭最为严重,1周龄内和8周龄以上的鸭发生此病较少。管理粗放的鸭群,感染率可高达90%,死亡率通常为10%~20%,高达60%~75%,当饲养条件良好、呈散发性发生时,其发病和死亡率明显降低,一般不超过5%。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冬春季节较易发生,在该病发生过程中,常伴随大肠杆菌、葡萄球菌混合感染,可以通过污染的饲料、饮水、飞沫、尘土等经呼吸道、消化道和损伤皮肤途径传播。

2.临床症状

鸭传染性浆膜炎潜伏期一般为1~3天,有时可达1周以上,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亚急性型三种类型。最急性型病例常见于1~2周龄雏鸭、发病较急,通常不表现出明显症状就突然死亡;急性型病例多见于2~4周龄小鸭,临床症状表现为体温升高,精神沉郁,行动迟缓,眼、鼻有浆液或粘液性分泌物,通常腹泻带黄绿色恶臭粪便,频死前出现神经症状,头颈震颤,角弓反张,抽搐而死;亚急性型多见4~7周龄鸭,病程达l周或1周以上,临床症状表现为倦怠,少食,眼鼻有分泌物,淡绿色腹泻,出现头颈歪斜,常呈犬坐姿势,遇有惊扰或鸭群拥挤时不断呜叫。

3.病理变化

病理变化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干酪性输卵管炎以及肝、脾肿胀为特征。心脏,急性病例多见心包积液增多,心外膜有少量出血点或表面有纤维素性分泌物,心囊有淡黄色纤维素充填,使心包膜与心外膜粘连,纤维素性渗出物机化或干酪化;肝脏表面复盖一层灰白或灰黄色纤维素膜,极易剥离;肝脏呈土黄色或棕红色,急性死亡者多呈橙红色。胆囊肿大,肝实质较脆,呈现不同程度肿大;肾脏体积肿大,呈紫红色,充血,质脆;脾被膜表面可能有纤维素性渗出物,日龄较大的病鸭,脾脏肿大多呈红灰斑驳或大理石状。

二、防治措施

1.科学选址建场

饲养场应选择地势较高,环境干燥、阴凉、水源充足、水質良好、排水方便、远离居民区和其他禽场,距离屠宰场、畜产品加工厂以及工业厂矿不少于1000米。合理选址建场,既有利于鸭舍保持良好的通风避免病源滋生,又能防止人畜共患病交叉传播,维护公共安全。鸭舍要具有一定高度,一般情况棚顶高2.6米、边缘高1.8米,平均高度大约2.2米为宜,鸭舍的地面建筑面积不宜过大,应设计长40米、宽12米,面积大约480平方米较为适宜,合理配套运动与戏水场。鸭舍间距不少于8米,在鸭舍之间栽种绿化苗木,这样既有利于场址的消毒灭源,又有利于维持鸭舍的冬暖夏凉。

2.改善饲养环境

改善饲养环境,保持养殖场干燥与卫生清洁,定期对圈舍和周边环境开展消毒灭源,通常用0.5%百毒杀或2%的火碱等溶液对鸭舍、用具、场地进行交替喷洒消毒。特别是在发病率较高的季节,更应该注重对养殖场进行全面消毒,饲养器皿要定期清洗消毒。每批饲养鸭群做到全进全出,待一批鸭群饲养出售后,将场地的排泄物彻底清扫干净,用各种消毒药物(如:火碱、高锰酸钾、百毒杀、来苏尔、过氧乙酸等)交替消毒处理,尽可能杀灭场地里残留的病原微生物,经2-3次消毒后,方可饲养下一批雏鸭,每批最好间隔5-7天左右。

3.调整饲养密度

合理调整养殖密度,保证鸭群具有充足的生活空间。在规划鸭舍计算面积时,要留有余地,适当放宽饲养量计划,在使用鸭舍时,要周密部署,充分利用鸭舍面积,提高其利用率。

4.强化免疫接种

鸭传染性浆膜炎血清型较多,尽可能筛选本地区流行性血清型菌株,研制多价灭活苗,对雏鸭预防接种。也可接种传染性浆膜炎铝胶苗,雏鸭出壳3日内接种,2周左右加强一次免疫,种鸭开产前再进行免疫,则可有效预防本病的发生。其次做好鸭肝炎、鸭瘟和禽流疫苗接种,使鸭群保持较高免疫抗体水平,确保鸭群健康。做好鸭瘟与禽流感免疫接种至关重要,鸭瘟与禽流感发病和死亡频率较高。因此鸭瘟和禽流感控制好了,一旦发生浆膜炎或其他细菌感染,防治效果容易一些,造成损失相对较小。

5.做好药物防治

如果没有继发和混合感染病毒性疾病,仅发生鸭传染性浆膜炎或其他细菌性病,选择抗生素防治,会取得满意的效果。用于治疗细菌病的药物较多,如氟苯尼考、亚福平、阿莫西林、混感血清、氨苄青霉素、金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土霉素、多粘菌素B、壮观霉素、链霉素及磺胺类药物。不同致病菌对药物敏感性不一致,经常使用一种药物会产生耐药性。因此,选择药物时先进行药敏试验,以免无效用药。在用药时,尽量选择高度敏感的药物,避免同一药物连续使用,制定“轮换”或“交替”用药方案,药物剂量要合理,可在发病日龄前1d~2d进行预防性。

三、结语

通过对鸭传染性浆膜炎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来做好防治措施。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综合防治措施,能显著的减少鸭传染性浆膜炎,或其他细菌性病概率,增加三穗鸭产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家奎,郭定宗,程人池,等.武汉地区鸭疫巴氏杆菌的分离鉴定[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0,22(6):423~424.

[2]邓治邦,朱深海,杨丽君,等.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断与防治[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0,(22):226~228.endprint

猜你喜欢
防治症状效果
Don’t Be Addicted To The Internet
有症状立即治疗,别“梗”了再抢救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可改善咳嗽症状的两款药膳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抓住“瞬间性”效果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夏季猪高热病的症状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