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李霞
摘要: 魏晋十六国时期,慕容鲜卑势力进入辽西地区,并不断壮大,先后建立了前燕和后燕政权,加之鲜卑化的汉人冯跋建立的后燕政权,三燕在辽西地区统治长达100余年。除了政权主体慕容鲜卑人外,辽西地区还有大量汉族、夫余、高句丽以及鲜卑其他部的居民。这些居民通过不同方式进入辽西地区,并对三燕政权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慕容鲜卑 辽西 汉族 夫余 高句丽
中图分类号:K87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22-0095-03
鲜卑是我国古代北方的一支少数民族,有关鲜卑的记载最早见于《后汉书》。曹魏初年,东部鲜卑中实力最强的盛慕容鲜卑部进入辽西地区,其首领莫户跋从司马懿讨公孙渊,拜率义王①,从此,慕容鲜卑便开始掌控辽西地区。经历慕容廆、慕容皝两代首领攻伐四方,公元337年,慕容皝称燕王,建立政权,先后以棘城、龙城(即今之朝阳市②)为都,史称前燕。370年,前燕为前秦所灭。
淝水之战后(384年),前秦溃败,前燕贵族慕容垂趁机建立后燕政权。公元 407年,后燕将领冯跋灭后燕,建立北燕,拥立高云为主。公元409年,燕高云为近侍所弑,冯跋平乱后继位。冯跋虽然是汉人,但却已经鲜卑化,他建立的北燕政权,继续以龙城为都,继承了前燕和后燕的旧制。
一、三燕政权统治下的人口及其族属
以辽西地区为中心的三燕政权,北接夫余,东临高句丽,南濒东晋,西侧有代、鲜卑宇文部等。三燕政权与这些相邻的民族、政权之间交往频繁,大量人口往来交错。因此,三燕政权所辖,除了其主体慕容鲜卑外,还有大量的外族居民,包括众多汉族、鲜卑宇文部、段部、高句丽、百济、夫余、丁零人等。
辽西地区主要居民构成仍为汉族。东汉时期,这里的居民有一万四千一百五十户。③进入三燕时期,辽西地区迁入了很多外来的汉族人口。如西晋建兴元年(公元313年),“辽东张统据乐浪、带方二郡,与高句丽王乙弗利相攻,连年不解,乐浪王遵说统帅其民千余家归廆。”④乐浪、带方二郡多为汉人,而张统本人为辽东人氏。西晋永嘉之乱后,中原士庶很多流亡辽西,而慕容廆则多加招揽以为己用,并且立州郡安置这些中原流民。⑤以至于“自永嘉丧乱,百姓流亡,中原萧条,千里无烟,饥寒流陨,相继沟壑。先王以神武圣略,保全一方,威以殄奸,德以怀远,故九州之人,塞表殊类,襁负万里,若赤子之归慈父,流人之多旧土十倍有余”⑥。东晋咸和九年(公元335年),“皝自征辽东,克襄平。仁所署居就令刘程以城降,新昌人张衡执县宰以降。于是斩仁所置守宰,分徙辽东大姓于棘城”⑦。此外,咸康年间,慕容皝两次与石季龙交战,掠后赵人口数万(皝前军帅慕容评败季龙将石成等于辽西,斩其将呼延晃、张支,掠千余户以归。段辽谋叛,皝诛之⑧)。
宇文鲜卑也是东部鲜卑的一支,主要活动地区也是辽西,与慕容鲜卑毗邻。因此二部之间战事频繁,通过战争人口流动量增大,因此三燕政权辖下也有很多宇文鲜卑族人。慕容廆时期,曾经两次破宇文鲜卑,迁徙宇文鲜卑数万人到辽西地区(廆遣皝距之。以裴嶷为右部都督,率索头为右翼,命其少子仁自平郭趣柏林为左翼,攻乞得龟,克之,悉虏其众。乘胜拔其国城,收其资用亿计,徙其人数万户以归⑨)。
另外,鲜卑其他部落,也因战争缘故,有大量人口流入三燕政权所辖之区域内,如段部、素连部、木津部等(廆率骑讨连、津,大败斩之,二部悉降,徙之棘城,立辽东郡而归⑩)。
高句丽西接鲜卑,二者之间亦是征战不断。前燕慕容皝、后燕慕容盛两次征高句丽,掠入大量高句丽人口。一次是东晋咸康七年(341年),“皝掘钊父利墓,载其尸并其母妻珍宝,掠男女五万余口,焚其宫室,毁丸都而归。”B11一次是东晋隆安四年(400年),“盛率众三万伐高句骊,袭其新城、南苏,皆克之,散其积聚,徙其五千余户于辽西。”B12两次共掠入人口万余户。
夫余在前燕时期也因战争有大量人口被掠至辽西,甚至还有夫余人通过辽西被卖到中原地区。B13史料记载的两次前燕伐夫余,一次为西晋太安元年(302年),“又率众东伐夫余,夫余王依虑自杀,廆夷其国城,驱万余人而归”B14;一次为东晋永和三年(347年),“皝遣其世子儁与恪率骑万七千东袭夫余,克之,虏其王及部众五万余口以还。”B15
除此之外,文献的零星记载中,三燕政权中还有拓跋鲜卑和丁零人。
二、外族居民入遷辽西的方式
三燕时期外来居民的迁徙途径主要有三种:主动归附、战争掠夺、质民。
(一)主动归附
主动归附三燕政权的,主要是汉族人。汉族是三燕政权所辖人口数最多的民族,特别在西晋时期,大批中原的汉族人迁徙到前燕统治地区。三燕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也是发生在慕容廆时期。
十六国时期,战争频繁,中原地区由于政权变更快,战乱更胜过周边地区,尤其是西晋永嘉之乱(311年)后,大量中原人涌向辽西地区。“时二京倾覆,幽冀沦陷,廆刑政修明,虚怀引纳,流亡士庶多襁负归之”。这些人多为汉族人,归附的主要原因为避难。
(二)战争掠夺
与汉族入迁不同,三燕政权统治大多通过战争的方式,即掠夺人口将其他少数民族迁入政权辖区。辽西地处交通要道,三燕政权与周边政权及民族战争不断,胜利的一方通常会掠夺败方的居民。这些居民见于文献记载的有数万余户。
通过战争掠夺获取人口,大多发生在前燕早期,即慕容廆和慕容皝时期,前燕政权稳定后,只有慕容暐、慕容盛时期各发生一次。慕容廆是前燕第一代统治者,慕容皝是第一个称尊的燕王,他们统治的时期,慕容鲜卑势力不断扩张,是三燕政权的奠基时期。在这个时期他们不断掠劫人口,充实自身的同时也打击了敌人,巩固统治。其中,规模较大的几次均发生在慕容皝时期,如咸康七年(341年),慕容皝征高句丽,破其都城丸都城,劫掠丸都城人口五万余口而归;永和三年(347年),征夫余,掠夫余人口五万口而归。endprint
此外,一部分汉族人,也是通过战争掠夺来到辽西。这一部分汉族居民,主要来自辽东地区。《晋书·慕容皝载记》记载,“皝自征辽东,克襄平。仁所署居就令刘程以城降,新昌人张衡执县宰以降。于是斩仁所置守宰,分徙辽东大姓于棘城,置和阳、武次、西乐三县而归。”
这些战争掠夺而来的人口,几乎囊括了文献记载中可见的三燕政权所辖的所有少数民族。
(三)质民
史籍中没有明确记载三燕时期都有哪些政权的人质迁入过,《十六国春秋》和《晋书》都曾记载过前秦拔邺城时,有夫余、高句丽和上党的质民子弟引纳前秦军队的情况B16,这说明,三燕治下有一定数量的来自不同民族或政权的质民。
三、三燕政权统治者对外族的态度
三燕政权管辖下的民族众多,来源各异,统治者对这些不同族属的人的态度也不尽相同。
那些主动归附的汉族士庶在慕容鲜卑治下拥有较高的地位。三燕政权中的汉族人,很多是因中原战乱避难而来的士族,他们中的很多人原本就在西晋为官。他们来到前燕也是主动归附,而非战争被迫迁徙,因此三燕政权的统治者非常重视对这些人才的任用,尤其是慕容廆与慕容皝。“(慕容廆)以河东裴嶷、代郡鲁昌、北平阳耽为谋主,北海逢羡、广平游邃、北平西方虔、渤海封抽、西河宋奭、河东裴开为股肱,渤海封弈、平原宋该、安定皇甫岌、兰陵缪恺以文章才俊任居枢要,会稽朱左车、太山胡毋翼、鲁国孔纂以旧德清重引为宾友,平原刘讚儒学该通,引为东庠祭酒,其世子皝率国胄束修受业焉。廆览政之暇,亲临听之,于是路有颂声,礼让兴矣。”B17这些汉族人在前燕政权建设、巩固及慕容鲜卑汉化的过程中,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而对那些“兵势所徙”的其他少数民族,他们曾经是三燕的敌人,又大多能征惯战,慕容氏对他们的态度与对待中原的士族不同,慕容皝时期大臣的上表中曾有言:“句丽、百济及宇文、段部之人,皆兵势所徙,非如中国慕义而至,咸有思归之心。”B18由此可见,鲜卑统治者对不同的外来民族的态度有所不同。虽然不似对中原士族一样倚重,却也能对他们善加利用。太宁三年(公元325年),慕容廆伐石季龙时,“以裴嶷为右部都督,率索头为右翼……”B19“索头”又称“索头鲜卑”,是魏晋南北朝时汉族士人对拓跋鲜卑的称呼。太元二十年(公元396年),慕容详僭号,赵王麟起兵讨伐,“麟率丁零之众入中山,斩详及其亲党三百余人。”B20由此可见,慕容鲜卑的统治者将拓跋鲜卑、丁零等少数民族视为爪牙,助其攻伐。而在对这些人管理方面,慕容氏将他们安置在当时的都城(棘城、龙城)附近,为之增设新郡,将他们牢牢控制住,方便管理。
四、三燕政权中外族居民的考古学考察
三燕政权中的各族居民杂居的现象,在考古学上皆有迹可循。
目前考古发现的辽西十六国时期遗存,很多都与慕容鲜卑有关。如北票的金陵寺遗址,被认为是慕容垂时期祭祀的宗庙B21,今朝阳地区,更是发现了三燕龙城旧址。大凌河流域集中发现一批有别于汉族,具有特殊文化面貌的墓葬,如北票房身村晋墓B22、朝阳田草沟晋墓B23、北票冯素弗墓B24等,都是典型的慕容鲜卑墓葬。
在这一时期三燕所辖疆域内的考古发现中,还有很多属于其他文化的遗存,代表了不同于慕容鲜卑的民族。
三燕时期的辽西有大量以不同方式迁徙而来的汉族。如朝阳发现的袁台子壁画墓,从其墓葬形制与壁画内容可以确定,墓主人应来自辽东B25,这恰与文献中记载慕容皝“自征辽东,克襄平……分徙辽东大姓于棘城”相吻合。锦州发现的李廆墓,是目前发现的唯一有纪年的三燕墓葬,出土的墓表中明确记载,李廆为蓟县(今北京市西南)人,为避乱迁徙辽西B26。朝阳发现的后燕崔遹墓B27,墓主人崔遹在《魏书》《北史》中有传,原籍清河郡东武城人,即今山东武城,为曹魏时期望族。崔遹出仕于后燕慕容垂时期,累迁至昌黎太守。
此外,文献中记载的三燕统治地区的其他民族墓葬,也多有考古发现。北票喇嘛洞墓地的400余座十六国时期墓葬,墓葬形制与吉林榆树老河深的夫余墓葬相同,通过人骨鉴定,这个墓地的墓主人体质特征与鲜卑人存在较大差异,是不同于鲜卑的其他民族B28;本溪小市晋墓出土了慕容鲜卑典型的陶器,但该墓墓葬形制出土具有高句丽特征的马具B29;内蒙古的六家子墓地,从出土的带有明显北方草原风格的遗物判断,应该为拓跋鲜卑墓葬B30;这些不同文化面貌的考古学遗存,说明其主体属于不同的人群,代表了不同的民族。
这些考古发现,证实了4-5世纪,以辽西地区为中心的三燕政权下多民族杂居的现象。这一时期三燕政权吸收了很多外来人口,这些不同民族的居民加快了慕容鲜卑的汉族化过程,也为辽西地区的开发作出了贡献。
注释:
①《晋书·慕容廆载记》:“父涉归,以全柳城之功,进拜鲜卑单于,迁邑于辽东北,于是渐慕诸夏之风矣。”
②田立坤.棘城新考[J].辽海文物学刊.1996:2.
③《后汉书·郡国志五》
④《资治通鉴》卷八十八
⑤《晋书·慕容廆载记》:“时二京倾覆,幽冀沦陷,廆刑政修明,虚怀引纳,流亡士庶多襁负归之。廆乃立郡以统流人,冀州人为冀阳郡,豫州人为成周郡,青州人为营丘郡,并州人为唐国郡。”
⑥⑦⑧⑨《晉书·慕容皝载记》
⑩《晋书·慕容廆载记》
B11《晋书·慕容皝载记》
B12《晋书·慕容盛载记》
B13《晋书·东夷传·夫余国》:“尔后每为廆掠其种人,卖于中国”。
B14《晋书·慕容廆载记》
B15《晋书·慕容皝载记》
B16B17B18崔鸿《十六国春秋》:“散骑侍郎徐蔚等率夫余、高句丽及上党质民子弟五百夜开城门,引纳秦师。”
B19《晋书·慕容廆载记》
B20《晋书·慕容宝载记》
B21辛岩,付兴胜,穆启文.辽宁北票金岭寺魏晋建筑遗址发掘报告[C].辽宁考古文集(二),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B22陈大为.辽宁北票房身村晋墓发掘简报[J].考古,1960(1).
B23王成生.辽宁朝阳田草沟晋墓[J].文物,1997(11).
B24辽宁省博物馆.北燕冯素弗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5.
B25田立坤.袁台子壁画墓的再认识[J].文物,2002(9).
B26辛发,鲁宝林,吴鹏.锦州前山李廆墓清理简报[J].文物,1995(6).
B27陈大为,李宇峰.辽宁朝阳后燕崔遹墓的发现[J].考古,1982(3).
B28万欣.辽宁北票喇嘛洞墓地1998年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2004(2).
B29沈白文.辽宁本溪晋墓[J].考古,1984(8).
B30郑君雷.早期东部鲜卑与早期拓跋鲜卑族源关系论[C].青果集——吉林大学考古系建系十周年纪念文集,知识出版社,1998:12.
责任编辑: 杨国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