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脱贫中农村人力资本开发的问题及对策

2017-11-13 03:03李孟星秦宏毅
淮阴工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劳动力精准农民

李孟星,秦宏毅

(桂林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精准脱贫中农村人力资本开发的问题及对策

李孟星,秦宏毅

(桂林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农村人力资本的有效开发是实现精准脱贫的内生动力。进一步分析精准脱贫与农村人力资本之间的深刻联系,准确把握精准脱贫中农村人力资本开发所面临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扩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资力度、加强对劳动者进行在职培训、完善农村新型医疗保障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等有效对策。

精准脱贫;农村人力资本;问题;对策

0 引言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时第一次提出“精准扶贫”这个特殊名词。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再次强调“精准扶贫,精准脱贫”。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提出:“精准扶贫是为了精准脱贫。”在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中心的党中央密切联系实际,着重论述了实现精准脱贫的理论基础,科学细致地规划了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的顶层设计,为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奠定了理论基础。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描述性研究法,着重论述了精准脱贫与农村人力资本之间的深刻联系,准确分析了当前我国在精准脱贫工作中面临着农村人力资本总量少、质量低、投资得不到保障、农村劳动力减少等一系列问题。并且,针对性地提出了扩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资力度、加强对劳动者进行在职培训、完善农村新型医疗保障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等有效对策,对推动我国精准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1 研究现状

现阶段,国内大多数学者主要是将精准脱贫与农村人力资本的开发两者分开来研究的。其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的。

1.1农村精准脱贫的研究

1.1.1研究意义

张爱琼认为,“从理论意义上来看,对精准扶贫中存在问题的研究是对现有相关理论研究的完善和补充。从实践意义上看,通过了解精准扶贫在实践中反映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案,很好的解决了现实问题。”[1]统战理论学者米广弘认为,国家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加快推进全球反贫困进程做出了重大的直接贡献,这对于推进全球减贫事业、改善全球治理具有重大意义。对于中国来说,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开展社会科学理论创新,非公有制经济实践提供了丰富的经验。”[2]

1.1.2面临的困境以及路径探究

莫光辉,根据目前我国在推进贫困地区在实现精准脱贫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的提出了“建构全面全程精准化的精准扶贫治理机制,要在精准扶贫中实现对贫困村与非贫困村贫困人口的全覆盖识别,精确把握致贫原因,坚持“对症下药”的治理原则。”[3]鲁春艳提出,“在推进精准脱贫的过程中,要改变传统输血式的扶贫方式,要打破粗放扶贫带来的扶贫困境。”[4]张鲜华认为,“要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来科学管理扶贫。”[5]

在关于精准脱贫的研究中,多数学者主要从研究意义、面临的困境以及解决的对策等,这几个方面入手的。虽然,目前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我国推进贫困地区实现精准脱贫具有一定价值,但是,目前关于精准脱贫的研究仍有继续探究的空间。特别是,在精准脱贫与农村人力资本的关系这一领域内,需要继续探究。

1.2农村人力资本开发研究

在关于农村人力资本的研究中,多数学者主要从农村人力资本开发面临的挑战、投资的路径以及农村人力资本开发与解决我国贫困问题的关系等几个方面开展研究。

1.2.1面临的挑战

刘天平等认为,“基层卫生服务能力薄弱,健康知识普及严重不足,人力资本的投资得不到相应的保障。”[6]王勇认为,“农村人力资本的质量偏低,主要表现在文化素质低、技术素质低、思想素质低、身体素质低等几个方面。”[7]郭小娟认为,“从总体上看,人力资本有良性发展的趋势,受教育年限有所增加,受教育程度有所提升,但发展的进程很慢。”[8]

1.2.2研究路径

杨英、崔西伟提出,“要建立健全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制度,以制度化模式来管理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9]程玉英,任爱华提出,“基于目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缺乏专业技能培训,高校应在自身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开展多样化的培训形式,如增加成人教育规模。”[10]莫光政认为,“要加大对农村公共卫生医疗保健的投入,提高农村人力资本的质量。”[11]

1.2.3农村人力资本开发与农村贫困问题

黄敬宝认为,“加强人力资本投资是打破农村贫困恶性循环怪圈的有效途径。”[12]李朝林认为,“消除贫困的最根本措施是加大人力资本生产。”[13]张车伟认为,“人力资本的匮乏不仅会限制创造收入的能力,而且,健康状况的恶化已经成为中国新生贫困的主要原因。”[14]

综上,尽管现阶段有很多学者对精准脱贫、人力资本这两者进行了深刻的研究,而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目前很少有学者系统地研究农村人力资本的开发与精准脱贫这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论述精准脱贫与农村人力资本之间的深刻联系,深刻分析当前我国在精准脱贫工作中面临的具体问题,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我国贫困农村地区实现精准脱贫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2 精准脱贫与人力资本

2.1精准脱贫

简单来讲,精准脱贫就是指精准摆脱贫困。从主客体的关系这个层面来看,这是贫困农户客体主体化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15]我们国家在推进精准脱贫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发挥贫困农民的主体性作用,强调充分发挥贫困农民的主观能动性。换言之,精准脱贫是在充分发挥农民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之下,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环境状况的贫困农民,进行的以实现脱贫致富为目的的一种精准型的脱贫模式。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来看,精准脱贫的模式,结合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注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具体的扶贫政策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做到因地制宜、分类施策。

2.2人力资本与农村人力资本

马克思曾说过,“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如今,在全球各领域内,人们对人力资本的开发与投资越发的重视。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Thodore W.Schults)认为,“用于教育、卫生保健和旨在获得较好工作出路的国内迁移的直接开支就是人力资本投资的明显例证。”[16]美国另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加里·贝克尔(Gary S.Becker)指出“人力资本就是通过教育支出、培训支出、医疗保健支出等而形成的健康状况的改善、收入的提高、文学欣赏能力的提高等。”[17]结合舒尔茨和加里·贝克尔这两位学者的人力资本理论,农村人力资本是指,农村劳动力通过接受积极的且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医疗、劳动力迁移等这几个方面的投资之后,将其积极吸收并转化为自身内部的一种综合能力。

2.3精准脱贫与农村人力资本开发的内在联系

当今,我国的精准脱贫政策与过去单一、粗放型的扶贫政策有很大的区别。精准脱贫的扶贫政策注重对农民进行观念扶贫、技能扶贫,侧重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是一种更加注重对贫困农民综合能力 “造血式”探索与开发的扶贫模式。根据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原理,可以发现精准脱贫与农村人力资本两者之间存在着深刻的联系。精准脱贫是一个目标,农村人力资本开发是实现精准脱贫的重要手段。精准脱贫的实现离不开农村人力资本的开发,同样,现阶段农村人力资本的开发也要与精准脱贫的发展情况相匹配。精准脱贫与农村人力资本的开发这两者相互影响、相得益彰。

2.3.1精准脱贫与农村人力资本开发是目标与手段的关系

目标是人的一种主观意识,是对人的行为活动的预期设想,能够为人的行为活动指明方向,具有方向引领的作用。手段是指行为主体作用于客体的所有中介,具体是指为实现既定目标所采取的某种方法或者某种工具。黑格尔曾指出,“目标通过手段与客观性相结合,并在客观性中与自身相结合。”[18]精准脱贫作为农村人力资本开发的目标,处于支配地位,在农村人力资本开发的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农村人力资本的开发作为实现精准脱贫的手段,一定要为其目标服务,并且不能脱离目标而单独存在,离开了目标,手段就会失去它的意义。当然,精准脱贫目标的实现也需要以手段为基础,否则精准脱贫只能是空想。

2.3.2农村人力资本开发对精准脱贫目标实现具有积极作用

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有利于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水平,进而有利于提高人力资本总量;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在职培训,有利于提高农村劳动力的专业技术,进而有利于提高人力资本质量;不断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有利于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健康水平,从而有利于增加健康资本的存量;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有利于增加农村人力资本的总量。通过对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在职培训、医疗、劳动力迁移等几个方面的开发,可以形成一种实现农村地区脱贫致富的内生发展动力,这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地区的贫困问题。

3 精准脱贫中农村人力资本开发面临的问题

基于前面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概念界定,可以认为农村人力资本开发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教育、培训、医疗、劳动力迁移等几个方面。“教育和培训是人力资本最重要的投资。”[19]医疗卫生事业的科学发展是提高健康资本的保障,劳动力迁移有利于激发人力资本活力。但是,现阶段,在我国精准脱贫中农村人力资本的开发面临着突出的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图1 农村人力资本积累过程

3.1农村义务教育资源供给不足,不利于提高人力资本质量

农村的义务教育是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形式之一。从农村人力资本的构成要素来看,不论是在职培训,还是医疗健康,亦或是劳动力迁移,这些都与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然而,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第一,经费投入不足,给农村的教育发展带来了极大困难。虽然,近年来我们国家对农村的义务教育工作投入了很大精力,不可否认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城乡之间的差距,但是农村的义务教育发展工作仍然是任重而道远。一方面,部分农民对教育投资回报过高的期望与现实收益之间的差距,让农民对教育投资存在片面的看法。另一方面,城乡教育差距仍然存在,乡村教育发展仍然滞后的现象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变。当教育供给端出现供应不上,无法及时满足应有的需求时,各种现有的教育资源也会逐渐流失,这样对农村地区的教育脱贫工作来讲,无疑是雪上加霜。第二,农村义务教育中缺乏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的特色农业课程或者相关的技术培训,导致农村义务教育很难直接服务当地乡村的经济建设。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设置的课程大多是通识课程,没有专门与农业相关的课程,培养出来的学生很少能够直接为农村的经济建设服务。此外,大多数农民供孩子上学,主要是想让孩子离开农村,进入大城市发展,不希望让自己的子女继续留在农村再从事与农业相关的工作。第三,农村教育师资力量薄弱,教师教育水平有限,不利于农村教育脱贫工作的顺利开展。由于农村发展普遍相对落后,很多大学生毕业之后不愿意回到乡村发展,更不愿意做乡村教师,他们大多会选择在大城市或者环境相对较好的地方工作。这样导致农村教师供给不足,特别是农村的英语老师缺口较为严重,甚至在某些乡村学校出现政治老师教英语课的现象。这样不利于农村人力资本的开发,导致农村人力资本总量积累不够,同时也给贫困地区的精准脱贫工作带来了巨大困难。

3.2对农村劳动者在职培训不够重视,使得人力资本质量较低

劳动者在职培训是指,劳动者在保留原来工作岗位的基础之上参与专门的技能培训,是劳动者接受再教育的过程。它主要是通过帮助劳动者学习相关的劳动技能知识,并将其转化为一种工作能力的过程。而在广大农村地区,针对农村劳动者进行的在职培训,目前还不是很完善,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农村劳动者在职培训缺乏法律法规强有力的保障,仍然存在立法空缺的漏洞。尽管,近年来我们国家对农村劳动者的在职培训越来越重视,各部门也出台了相关的管理条例,但是至今仍然没有上升到法律层面。农村劳动者接受培训的权利得不到法律的保障,这与农村劳动者的重要地位以及农业和农村的经济发展在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极其不相称。二是部分地方政府部门的管理者过于追求短期的政绩,对农村劳动者在职培训这个需要长期下功夫的工作不够重视。农村劳动者在职培训是一个系统而长久的过程,在短时间内很难得到物质上的收获。一些地方政府部门的管理者为了在短期内提高GDP,把工作重点放在了收效快,容易出成果的项目上。是否对农村劳动者进行在职培训这是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问题,在他们看来在农民身上大量投资这些钱,势必会影响到自己的眼前利益,势必会拖后腿,况且这与农村经济建设以及实现脱贫致富联系不大,可有可无。三是部分农民观念落后,对在职培训的认识具有片面性,不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他们习惯了传统的农业耕作模式,对新的经营模式存有质疑。他们世世代代从事农业耕种多年,思维难免固化,缺乏一定的创新能力,要让他们在短时间内去接受学习这些新的东西,确实存在一定的困难。

3.3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建设问题较为突出,致使健康资本存量过低

农村居民的身心健康是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保障,也是农村地区实现脱贫致富的基本条件。但是,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医疗问题仍然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农村的医疗卫生资源与城市的相差较大。“截止2015年底,我国平均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中城市的卫生技术人员总数大约是农村2.62倍;城市的执业(助理)医师总数大约是农村的2.31倍;城市的注册护士总数大约是农村的3.29倍。”[20](见表1)其次,投入资金少,医疗设备简单。目前乡村的卫生室内只有听诊器、血压计等简单的医疗设备,而相对高端先进的医疗设备,主要集中在城市医院中。再次,卫生人员整体文化水平不是很高。随着我国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卫生人员数量有一定的增加,但是乡村卫生人员的素质仍然较低。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乡镇卫生院人员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执业(助理)医师仅有0.1%,大学本科的也只有9.9%,而大专学历的占42.3%,中专的占43.0%,高中及以下的占4.7%。”[20](见表2)这说明,我国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人员的学历及资历不够,整体素质不高,有待进一步提升。综上,现阶段我国贫困农村地区存在医疗卫生资源少、设备简单、医务人员文化水平较低等问题,制约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建设发展,同时致使我国贫困农村地区健康资本存量过低,不利于农村人力资本的开发。

表1 我国城乡居民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对比情况 (单位:人)

资料来源:2016中国统计年鉴

表2 2012年我国乡镇卫生院执业(助理)医师学历情况 (单位:%)

资料来源:2013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3.4农村劳动力转移,造成农村劳动力数量减少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城镇常住的人口有74916万人,农村户籍的人口有61866万人;2015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有77116万人,农村户籍的人口有60346万人”[21],“2016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有79298万人,农村户籍的人口有58973万人,”[22]见表3,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农村劳动力人数不断下降,大部分转向城镇地区,并且这个趋势一直在增加。当然,在转移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主要由中西部落后地区向东部较发达的地区转移,特别是向基础设施完善的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转移。然而,由于大部分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不高,生产技能落后,并且掌握的就业信息较少,因此在转移过程中具有很大的盲目性。盲目无序的转移流动,往往会引起扎堆找工作的现象,进而也会导致某些工作岗位出现“千里挑一”的现象。情况严重的,可能会导致农民工在城镇找不到工作,流露街头的现象,这样会加重城市的管理负担,不利于社会的发展。此外,我国的农业生产方式主要还是以传统的劳动力密集型为主,传统的农业生产对农村劳动力的数量有一定的要求。但是,农村劳动力持续向外转移,致使我国农村耕地出现抛荒、粗放经营等问题。

表3 近三年来我国城乡人口情况(单位:万人)

资料来源: 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6中国统计年鉴

4 解决精准脱贫中农村人力资本开发问题的对策

4.1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资力度,提升人力资本的有效积累

有效积累是指某一事物由于发展的需要,达到了某一发展效果的一种逐渐累积和完善的过程。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不同地区之间的差距也在发生着变化,特别是城乡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尽管国家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有意要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但是收效甚微。如今,在国家提出的精准扶贫的大背景下,如何通过教育来帮助我国贫困农村地区的农民走出“信息鸿沟”,且早日实现 “致富梦”,是我国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基于以上的探究,笔者认为在以发展农村教育,促进农村人力资本形成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更新教育观念。首先,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引导农民树立新观念,新思想,积极参与到农村的经济建设中去。其次,树立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要使广大农民深刻认识到教育投资也是一种生产性投资。”[23]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就是要培养农民的学习能力,要提高农民的劳动技能,提高劳动过程中的知识存量。第二,推进改革,丰富内容。特别是在农村的中小学课程中,开设一些与农业相关的或者与当地特殊的经济发展需要相关的职业课程。这样有利于通过学生逐渐的将学到的文化知识运用到农村的生产与发展中。第三,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教育的发展与进步,很大程度上在于教师。要打造一批专业过精,技术过硬的青年教师,潜心驻扎到农村地区致力于伟大的育人工作。

4.2加强对农村劳动者进行在职培训,提高人力资本质量

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在职培训,是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开发的重要途径之一。首先,加强农民在职培训的立法工作。目前,虽然我国在农民在职培训方面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农村人力资本开发的过程中,因为没有系统完善的法律法规的约束,培训工作的效果往往得不到相应的保障。其次,完善监督考核机制。农民在职培训是一个系统而长期的伟大工程,相关部门不仅要明确发展方向,制定发展目标,同时也要建立相应的监督考核机制,定期检查农民在职培训的相关工作,发现问题,要及时协调解决。此外,在管理的过程中要对那些工作突出、成绩优异的单位或者个人进行表彰,对那些玩忽职守,不认真对待工作的进行相应的惩罚,要确保农民在职培训工作落到实处。再次,要让农民积极的参与到其中。如今,社会发展速度日益加快,竞争更加激烈,仅靠之前的文化知识难以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落后的农村地区,本来生存环境与发达的城镇相比就较为落后,如果再不去继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很快就会被社会淘汰。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要扩大宣传力度,要让农民参与在职培训的观念深入人心,要让农民深刻认识到在职培训是一个长期受益的过程。另一方面,农民也要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打消抵触心理,以客观的态度对待在职培训,同时要克服困难,并积极的参与其中,为将来的劳动生产储备知识资本。

4.3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建设,增加健康资本存量

对于贫困地区的农民而言,要想取得较高水平的收益,必须要拥有高质量的健康资本。尤其在国家倡导精准脱贫的背景之下,农村人力资本的开发不仅要注重对农民的教育、培训,而且也要保障农民的身心健康。一是扩大投入力度。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一直存在,造成农村的基础设施落后于城乡,特别是在医疗卫生方面存在着较大差距。国家相关部门要采取相应措施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扩大对乡村医疗服务的投入力度,增加医疗器械设备,完善医疗服务的基本条件。二是加强对乡村医务人员的培训力度。应根据城乡发展的实际需要,加强对乡村医务人员的培训力度,定期组织开展继续教育培训班,或者鼓励青年医务人员积极走出去参加社会上的医疗论坛等,来提高其综合素质。三是加强健康知识普及教育,帮助农民树立科学的健康观。目前,我国广大贫困农村地区的农民在医疗健康方面普遍存在观念陈旧的现象。部分农民发现身体不舒服时,不是及时就医,而是选择先扛一扛。为了省钱,不到万不得已,他们不愿意去医院看病。即使他们去看病,也仅仅是只注重治病,而忽略预防。针对这种普遍存在的问题,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民进行健康知识教育,特别是对老年人普及常见疾病的预防、治疗等,以及普及养生保健的基本常识。比如:在农村定期举办健康大讲堂,免费常规体检,发放健康知识宣传页等。

4.4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激发人力资本活力

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一方面带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导致大量农业人口向外转移,农村地区“空心化”现象日益突出。人是实践活动的主体,任何事物的开发都离不开人的劳动的参与。但是,农村劳动力严重不足,缺少高质量的人力资本,这给当前国家推进的精准扶贫项目的实施,带来了很大困难。解决农村劳动力短缺问题是个系统的工程,不能蛮干、瞎干,还需要考虑到各个要素之间以及各要素与系统之间的关系。首先,要不断加强和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政府相关部门要扩大对贫困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支持,既要找准帮扶对象,又要抓住主要问题。其次,要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的历史局限,创新城乡两地之间特有的劳动力市场流动机制。要让城乡的就业政策和城乡的劳动力就业管理体制保持一致,不断加强沟通,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政策,逐步实现城乡劳动力市场的高效流通。再次,农村基层政府要充分扮演好“大班长”的角色。要积极为农户搭建信息交流互助平台,及时为农户提供市场相关信息,帮助农户与市场合理对接,这样可以确保生产环节与销售环节高效互通。要注重给农户提供技术与科技服务,加强对农户的智力支持,不能以过去灌输式的方式对农户进行帮扶。此外,还要提供优惠政策、金融信贷服务等扶贫措施。

农村人力资本的合理开发是解决当前我国农村贫困问题的关键,是帮助贫困农民实现精准脱贫的有效途径。精准脱贫中农村人力资本的开发要注重从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劳动者在职培训、农村医疗保障、农村劳动力市场等几个方面入手,这样,有利于从源头上促使农村人力资本的形成与内化,进而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

[1] 张爱琼. 农村精准扶贫问题研究[D] .昆明:云南财经大学,2016.

[2] 米广弘. 我国精准扶贫的重大意义[N].中华工商时报,2017-04-11(07).

[3] 莫光辉. 精准扶贫: 中国扶贫开发模式的内生变革与治理突破[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6(2):73-77.

[4] 鲁春艳 .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难点及对策建议[J].农业经济,2016(7):6-7.

[5] 张鲜华. 甘肃省精准扶贫的现实困境与可行路径选择[J].兰州财经大学学报,2017(1):103-109.

[6] 刘天平,徐伍达.西藏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困境分析[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20-25.

[7] 王勇. 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开发的制度分析[J].特区经济,2007(12):180-181.

[8] 郭小娟. 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开发的现状及对策[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28-129.

[9] 杨英,崔西伟. 农业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路径选择[J].中国劳动,2017(5):65-69.

[10] 程玉英,任爱华. 高等教育服务农村人力资本的路径选择[J] .发展研究,2014(7):88-90.

[11] 莫光政.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业发展与农村人力资本开发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6):670-675.

[12] 黄敬宝.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贫困问题——以人力资本投资打破我国农村贫困的恶性循环怪圈[J]. 财经问题研究,2004(5):93-96.

[13] 李朝林 .安徽农村贫困地区人力资本生产与反贫困[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6):117-120.

[14] 张车伟. 人力资本与贫困地区的发展[J].人口与计划生育,2005(11):19-21.

[15] 习近平.脱贫攻坚战冲锋号已经吹响 全党全国咬定目标苦干实干[N].人民日报,2015-11-29(01).

[16] [美]西奥多·舒尔茨. 论人力资本投资[M].吴珠华,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17] [美]加里·贝克尔. 人力资本:特别是关于教育的理论与经验分析[M].郭虹,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78.

[18] [德]黑格尔. 逻辑学(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19] [美]加里·贝克尔. 人力资本理论[M].郭虹,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

[20]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统计信息中心. 2013中国卫生统计年鉴[M].北京: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3.

[21] 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2016[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6.

[22] 国家统计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6.

[23] 徐丽杰. 中国农村人力资本形成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

ProblemsandCountermeasuresofRuralLaborResourceDevelopmentinPrecisionPovertyAlleviation

LI Meng-xing,QIN Hong-yi

(Marxism College,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ilin Guangxi 541006, China)

The effective development of rural labor resource is the endogenous motivation to achieve precision poverty alleviation. To further analyze the deep link between precision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rural labor resource, accurately grasp the problems faced by rural human capital development in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put forward to expand the investment in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strengthen the on-the-job training for laborers, improve the rural new medical security system, establish a unified urban and rural labor market and take other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

precision out of poverty; rural labor resource; problem; countermeasures

F323.6

A

1009-7961(2017)05-0084-07

2017-08-10

李孟星(1992-),男,河南洛阳人,在读硕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责任编辑:蒋 华)

猜你喜欢
劳动力精准农民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饸饹面“贷”富农民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