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世玲,程传银
体育课堂教学冲突研究
郜世玲,程传银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从体育教师、学生、教材三个方面深入剖析,从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材、学生与教材、学生与学生四个方面讨论体育课堂冲突产生的原因。同时根据体育课堂教学冲突存在的状态和作用将其分为显性正向、显性负向、隐性正向和隐性负向四大类。最后,分析体育课堂教学冲突的利弊,并针对如何预防负向冲突以及怎样发挥冲突的正向作用,提出课堂冲突管理的正确策略。
体育课堂教学;冲突;教师;学生;教材
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作用的结果。学生、教师、教材是组成课堂教学的三个核心元素。但在日趋多元的文化背景下,学生对客观世界中的各种事物已经形成自己的看法并养成独特的思维方式,因此教师与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对事物的认知方面存在的差异日益凸显。此外,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教学目标的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如果没有及时跟上改革的步伐,课堂教学中的矛盾便会此起彼伏,那么课堂教学冲突便成为教育领域不可忽视的问题。研究在课堂理论的基础上,深入体育课堂教学的实践,不难发现体育课堂教学冲突产生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材、学生与教材、学生与学生。冲突的出现就必然会呈现出一种教学的病态,必须立刻得到引导,这就需要我们深入剖析体育课堂教学冲突的种类、性质、作用从而提出正确的指导建议。
2.1 教师与学生
2.1.1 知识技能的因素
知识技能的传授是体育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课堂教学能够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体育教师虽然不是学生获得体育知识的的唯一源泉,但教师的学业生涯长、知识储备量多、教学经验丰富,也就自然成为学生学习体育知识、技能的主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最具震慑力的工具就是教师扎实的专业知识,体育课堂也不例外。因此,体育教师只有具备完整的知识系统,无论是理论还是技能,都能给学生以最好的指导,帮助他们获取知识,才有助于树立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是使学生“信其道而行之”的根本所在。反之,若体育教师专业基础薄弱,不能胜任向学生传道授业之艰巨任务,当学生寻求帮助老师却束手无策时,就会与学生心理期望产生反差,继而对老师产生抵触或怀疑。教师失去学生的信赖,那么冲突便油然而生。
2.1.2 个性和价值观的因素
个性的定义是“在先天生理素质基础上,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区别于他人的个体倾向和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1]。个性心理特征因人而异,它能反应每个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而且个人的社会背景、受教育程度、阅历、修养等也是导致个性差异的重要因素。由于年龄和阅历等原因,大部分教师都有一整套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体系。而学生正处于社会化过程当中,与教师存在较大的代际差异。他们初出茅庐,对一切新事物都有强烈的好奇心,价值观体系还在形成过程中,各方面认知尚未定型。所以,流行思潮和社会风气极易影响他们对事物的认知和判断,且往往比较固执于自己的观点。一旦师生双方的价值观发生碰撞,矛盾的火花就在所难免。
2.1.3 角色和地位的因素
教师和学生是社会组织中两个截然不同的角色,传道授业解惑是老师的义务,学习是学生的基本责任。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实则是一种制度化的支配与服从,彼此间隐藏着潜在的对立情感。相对来说,教师在师生互动关系中处于支配的优势地位,而学生则是服从的劣势地位。如果学生不愿服从老师的支配,必然会出现对抗和冲突。
2.1.4 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的因素
新课标强调“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要求体育课要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改变传统的以知识为核心的观念和行为,注重结论与过程的统一以及认知与情感的统一,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自主学习和自我探究能力。但在实际体育课堂教学中,常会出现两种极端。第一种是“放养”式体育课,在高考体制的压迫下,家长、学生、老师都将焦点积聚在文化课上,重文轻武,忽视体育课的重要性,体育老师也随之松懈。“集合、自由活动、解散”成为体育课主要内容,甚至经常出现体育课被其他课占用的情况。学生学习压力大,精神高度紧张,但在体育课上也得不到任何锻炼和放松,这也是学生近视率、肥胖率、患病率上升,肺活量、耐力、柔韧等身体素质下降的重要因素。另一种以增强体质为目标的“锻炼课”、“课课练”式的教学极端在体育课中也很常见,过于追求运动负荷和练习密度指标,不考虑学生的热情、感受和体验[2]。用喂养式将知识技能灌输给学生,教师与学生由“施教者”、“受教者”关系转变为“施压者”、“受压者”关系的时候,学生对教师丧失认同感,甚至产生压迫感,冲突就不可避免。
2.1.5 接受能力与教学进展的因素
课时计划、教学设计、教案、是每位老师上课之前都必须准备的,这就意味教学内容并不是老师任意挑选,而是需要根据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以及学生心理、生理发展的特点科学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这样才能使师生双方均受益。虽然当前课程改革进行的如火如荼,各个学校也在加强对老师的培训,采取各种方法加强对体育老师的监督和考核,定期检查教师的教案,督导听课、评课等。但是,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很多教师为了应付上级任务,直到检查时才临时抄写补交所有的上课教案,至于教案的内容和可行性又有谁知道呢?所以在没有经过合理设计和安排的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学进展和学生接受能力不一致的情况,教师总是教学生已经学会的技能,如 “小学一直滚到大学的前滚翻”、“从小学学到大学的起跑”,让学生反复练习的同时不变换练习方式,枯燥乏味;又或者教师在一堂课中教很多新的动作技术,学生不能完全吸收造成“消化不良”,造成心理压力失去学习的信心。这两种情况都是课堂教学中的不良现象,也是体育课堂冲突的表现形式之一。
2.1.6 评价方法与学生期望的因素
新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要求发展过程的、以质性评定为主的评价观[3]。对学生的评价,要注重参与过程和学习方式,不能只唯结果。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学生期望公平、多元的评价体系,才能使自身的各方面潜能得以发挥。当前的学校体育教学评价依然侧重结果,大多情况下仍把成绩当作衡量学生的标准。这种评价方法缺乏公平性,没有考虑到个体差异,学生的自尊心受挫,遏制了这类学生在其他方面出类拔萃的机会,对学生的影响不容小觑。
2.2 教师与教材——教师对教材不熟悉
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目标,单一技能不能满足学生需要,体育运动项目种类多,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材所要求的必修技能有篮球、足球、田径、等多项技能。很多体育老师虽然专业技能很强,但是除了自身专项技能之外,其他项目的技能基础差。例如健美操老师教篮球、田径老师教足球这类情况时有发生,且这种情况在学校体育中不足稀奇。因此,在这种对教材内容比较陌生的情况下,给学生上课比较吃力,可能会出现教师的动作示范不如学生的情况,这就需要教师上课之前要提前备课,熟悉教学内容,避免尴尬的冲突现象发生。
2.3 学生与教材——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抗拒
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抗拒主要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动作难度大、危险系数高学生恐惧;第二种是动作乏味、耗体力,太累学生不愿意学;第三种是由于性别差异因素,男生喜欢足球、篮球这种对抗性较大、趣味性较高的项目,而女生则喜欢健美操、舞蹈等愉悦身心、增进友谊、对抗性小的项目,不同性别对每个项目的喜爱程度不同。但是综合来说,趣味性高且易学易会的项目在学生中比较受欢迎,而体操这类难度系数和危险系数较高的项目不受学生待见。可是体育课教学内容不是学生自主选择,而是大纲规定的,学生必修技能有很多,难易程度参差不齐,那么就需要体育老师合理安排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生理、心理特征变换教学方法,尽量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避开学生与教材的冲突,满足每个学生的需要,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
2.4 学生与学生
2.4.1 群体认知差异性因素
几十名性格各异、智能多元、经济地位存在差异的学生构成一个班集体。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兴趣爱好、目标追求迥然不同。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发展的差异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有凸显[4]。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这种群体差异性极易导致生生之间的冲突,需要老师及时调节。
2.4.2 个体利益因素
除学生自身差异性外,训练时间、器材使用以及教师指导机会等不均也是学生之间发生冲突的导火线。一般来说,这类冲突会随着课堂教学中不平衡状态的加剧而加剧。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或训练中,冲突爆发的程度与学生学习或训练机会不均衡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协调的难度也随之改变。这种类型的冲突发生的原因是一方的发展或者学习阻碍了另一方学习或发展机会的获取即所谓的利益冲突。在体育课堂教学或者体育训练过程中,这类冲突只有得到协调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展开。
综合以上的分析,不难看出引起体育课堂教学冲突的因素甚多,冲突表现的类型也是不同的。依据其存在的状态,可将冲突分为显性和隐性;分析其对课堂效果的影响可分为正向和负向。根据这4个维度,可将体育课堂教学冲突分为显性正向冲突、显性负向冲突、隐性正向冲突和隐性负向冲突四大类。具体见下表:
表1 体育课堂教学冲突分类表
显性冲突由具体事件引起,呈现在群体面前,最终有明确的解决办法,一般会自动或由制度力量参与得以调解[5]。如体育课堂上,老师要求学生练习,但学生不听老师指挥并互相打闹、玩耍,没有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还找借口与老师顶撞,这是冲突最明显的表现形式,需要老师合理处理。隐性冲突不像显性冲突那样显而易见,而是潜藏待发。直白来说,显性冲突表现在行为活动上,而隐性冲突是由于权力、地位、价值观等因素,从心理上对互动一方产生的抵制与对抗行为,它可能是暂时性的,也可能是持续的。隐性冲突在学生、教师之间不可避免,若处理不及时,会对双方身心健康和人格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同样,在教材、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等客观因素之间隐性冲突也日趋凸显,但这类冲突无论在哪,都不易被察觉,从而很难得到针对性解决。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时常会出现老师教自己的,学生玩自己的,课堂关系实存名亡,最后老师只是按时“演完”自己的剧本,而学生实则是老师剧本里的配角,一堂课结束,学生只是配合老师演完一部戏,其实什么也没学到。学校情境中,显性冲突常常得到学校领导和教师的普遍关注,针对课堂事件,人们给出若干解决措施,但对于隐性冲突的关注度却一直不够,他们认为冲突不发生就是不存在。实际上,越是不发现、不重视、不解决,双方敌视的态度和长期压抑的心理对群体伤害性更大。
无论是显性冲突还是隐性冲突,都有其正、负作用之分,也就是积极和消极作用。“决定冲突是正向还是负向,最重要的就是作为冲突对象的‘问题’的类型”。如果冲突并不涉及其他关系的基础,就具有积极作用;如果冲击到核心价值,就是消极作用[6]。这句话似乎很难理解,换句话说,即有利于维护现行制度和秩序,促进群体的良性互动,有利于师生关系和谐发展的就是正向冲突;反之,不利于群体关系的健康发展,则为负向冲突。由此可总结出体育课堂冲突可分为显性正向、显性负向、隐性正向和隐性负向。为了更加通俗易懂,制定了冲突分析的程序图,如下:
图1 体育课堂教学冲突类型分析程序图
4.1 冲突管理
冲突是指双方在某些问题上表现的观点差异。那么,对观点差异的管理与协调其实就是冲突管理的本质。现代冲突理论表明:冲突水平太低的组织没有创新精神。太过日常的工作不易暴露错误,组织会显得低沉无活力,对外界的变化反应缓慢。设法消除负向冲突,适当激发正向冲突,以维持组织的生命力。这种合理妥善处理冲突,使群体关系积极健康发展的过程便可称为冲突管理。
4.2 课堂管理
埃默(E.T.Emmer)认为:课堂管理是一套旨在促使学生合作和参与课堂活动的教室行为活动,包括物理环境的创设、课堂秩序的建立和维持、学生问题行为的处理、学生责任感的培养的学习的指导[7]。有台湾学者将认为教师为达到教育目标,运用适当的方法,使班级各元素之间产生良性互动,使教学活动在愉快氛围中顺利进行的过程便是课堂管理[8]。陈时见认为:课堂管理是建立适宜课堂环境,保持课堂互动,促进课堂健康生长的历程[9]。每个学者对课堂管理定义的界定不尽相同,但大家都关注的问题包括:学生发展、课堂氛围、师生互动,无疑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目标:建立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健康快乐、积极主动的学到知识技能。那么,通过各种方式、策略达到让学生全面发展的最终目标的过程,便可称为课堂管理。
4.3 体育课堂冲突管理
无论是在大规模的结构还是小型结构中,内群体的冲突都是结构状态良好和其具有生命力的标志[10]。所以体育课堂教学冲突影响不一定都是负面的,在一定程度上冲突的发生有着直接或间接的积极影响,体育老师对待冲突不应只是单纯的压制,而是需要通过合适的措施来引导冲突,发挥冲突带来的积极作用。那么,体育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对冲突的策略,将冲突的正向作用发挥到极致的过程,便是体育课堂教学冲突管理的过程。
5.1 预防负向冲突的发生
5.1.1 加强教师专业知识
实践证明,教师的专业权威是教师在课堂上赢得学生信赖的真正力量。所以,宽泛的基础知识和牢固的专业技能是体育老师必备的杀手锏。体育教师标准完美的动作示范是让学生尊敬老师最具说服力的工具。因此体育教师应强化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课堂上灵活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抓住学生发展的特点,不断变换教学方式,控制整个课堂的局势。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真正喜欢上体育课,减少师生矛盾,若教师专业知识不过硬,很难把控课堂,冲突难免发生。
5.1.2 了解并尊重学生
传统意识的课堂里,老师处在主导地位,学生对老师都是毕恭毕敬。但老师要了解掌握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征,不能滥用私权。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的同时也要尊重他们个体差异和人格尊严,不嘲讽、挖苦,主动倾听学生的心声和建议,为他们提供个性化服务。必要时,和学生一起制定“跳一步便能够得着”的学习目标。要善于换位思考,察觉体验学生的学习难处,不布置过于复杂的任务。宽恕学生的无知和所犯下的错误,用正确的方式教导、引导他们,用真诚的交流方式与学生相处,而非冷冰冰的上下级命令的方式。
5.1.3 加强学生群体意识
个体在群体交往互动中,关注自己,更要关注他人。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多设计一些集体竞争性强的比赛和游戏,让学生在比赛和游戏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互帮互助,增强集体意识和团队凝聚力,促进群体的正面互动和发展。在师生共存的群体中,让学生意识到帮助、关怀和尊重在一个集体中的重要性,有利于形成师生合作的氛围,减少冲突机会。
5.1.4 转变评价标准,创造良好环境
目前,“结果往往决定过程”是教育领域评价标准普遍存的问题。评价标准若跟不上改革的步伐,必然会导致课堂管理的落后。好的评价标准应该是具有发展性,且能够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好的参照体系。同时,为了防止重大偏差的出现,教学评价实施过程中应及时记录反馈。在评价手段方面,不能过于注重量化而忽略“质”性评价,不是每一个指标都可以用量化的数字来衡量,应全面、公正、准确的做好教育评价工作。具体实施上,体育教师在上课时可以将班级同学分成几个小组,然后根据学生分组练习和分组展示情况进行打分,定期总结并备案。这样,在保证适度工作量的同时又能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质评量评相结合会减少不必要的负面冲突。
5.2 将已有的冲突转化为正向冲突
5.2.1 理性面对冲突。
冲突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听之任之。课堂教学冲突有其情境性、复杂性、特殊性和即时性,是不可避免的[11]。但无论教学冲突发生在师生之间还是生生之间,教师都要理性的面对它、承认它、接纳它。冲突在正常的课堂教学中,有它存在的合理性与必然性。正如科塞所说:通过冲突可以释放被封闭的敌对情绪,从而可以起维护关系的作用[7]。所以就需要教师用冷静、积极的态度处理课堂冲突,必要时要承认自身的局限性,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这既是解决教学冲突的途径,更是教师教学智慧的充分彰显。
5.2.2 培养冲突观念,正确引导冲突
“冲突观念”的培养应在学校全面覆盖。学校领导和老师应该从害怕“冲突”、一味压制“冲突”、片面追求“和谐”课堂的传统观念中解脱出来,对体育和堂冲突重新定位和认识。要知道,合理的体育课堂冲突对学生的成长以及技能的学习是有益的。当冲突发生时,老师要调整好心态,灵活运用冲突管理的基本原理,发挥冲突的积极正向作用。例如体育课整队时,有的学生活泼好动、爱讲话,不遵守纪律,这时体育老师不应一味用训骂或惩罚的方式去解决冲突,老师可以让这类学生担任纪律委员或小组长等职务,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重要性和责任感。如此,这些学生不但自己遵守纪律了,还增强了其组织管理的能力,拉近师生距离的同时又解决了矛盾。
5.3 积极营造正向冲突
如果一个课堂过于和谐,没有任何矛盾和冲突,老师和学生都只是机械性的传送和接受。师生、生生之间没有任何知识的碰撞,就不会产生新的火花,那么这个课堂就是病态和谐。因此,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去营造适度必要的“冲突”,适当引导学生在思想上产生“冲突”,营造“百家争鸣”的学习氛围,为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创造必要条件。譬如可以在课余时间,或在课堂上开展关于体育知识的辩论赛,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在反驳、争辩的过程中也能学到知识,但老师要观察学生的动态,控制全局;其次,要将批判精神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中,老师在必要时可以做些错误的示范动作,引导学生发现并纠正错误,体现他们的主体性,让他们在“批评”老师的同时,加深动作技能的印象。
总之,有矛盾的存在,体育课堂冲突就在所难免。每个课堂都有突发事件发生,体育老师应认识到自己所担任的角色,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不忘与他们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对于冲突事件的利弊要做好权衡,时刻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首要任务,以“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为首要原则,遇事沉着冷静,充分、灵活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正确管理课堂,发挥体育课堂教学冲突的正向作用,为学生能够健康、快的的学习斩除荆棘。
[1] 周 涛.大学中师生冲突问题的原因分析[J].职业教育,2007(11):207-208.
[2] 阎智力.体育课程目标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
[3] 张福乐.浅议新课程改革对教师职业素质的要求[J].科技文汇,2009(05):8.
[4] 刘余生.陈俊生.课堂教学中冲突行为的成因及应对策略[J].课堂教学,2007(11):23-25.
[5] 肖翠红.课堂中的师生冲突探析[J].江西教育科研,2007(3):74-76.
[6] 吴永明.浅析冲突管理理论在高校课堂管理中的运用[J].新西部,2011(12):214.
[7] EmmerET.ClassroomManagement In The International Encylopedia ofTeachingandTeacherEducation[M].Ox-ford:PergamonPress,1987.
[8] 吴清山等.班级经营[M].台湾:心理出版社,1990.
[9] 陈时见.课堂管理:意义与变革[J].教育科学研究,2003(6):5-8.
[10] 科 塞.社会冲突的功能[M].孙立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11]韩秀梅.西藏中学课堂教学冲突管理研究——以拉萨某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为例[J].西藏教育,2015(5):52-56.
Conflict Of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 Teaching
GAO Shi-ling,CHENG Chuan-yin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reasons ofphysicaleducation class teaching conflict from the aspects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students and teaching materials by means of literature and logic analysis.According to the status and role of the existence of sports classroom teaching conflict,it could be divided into four categories:dominant positive, dominant negative, recessive positive and recessive negative.Finally, the pros and cons of teaching conflict in physical education were discussed,and this paper put forward the certain strategy of classroom conflict management for how to prevent negative conflicts and how to play the positive role of conflict.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 teaching; Conflict; Teachers; Students; Teaching material
G80-05
A
1003-983X(2017)10-0915-04
2017-08-09
郜世玲(1994~),女,安徽铜陵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210023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 Science,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21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