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摘编
张汝伦在《复旦学报》2017年第1期撰文指出,中国古人并不把艺术视为一个独立的领域,他们没有现代人这样明确的分科意识,而坚持认为“道通为一”,所以他们很自然地着眼于道来谈艺,甚至以谈艺来论道,艺不离道,艺即是道,它是求道、明道的特殊途径,艺以道为旨归。这样,有关道的种种思想和概念,就必然成为中国古典艺术创作的主导原则,其中有关“无”的种种思想占有突出的地位。“无”是一个重要而又基本的哲学概念,中西哲学传统尽管相当不同,但都对“无”进行过深入的思考。由于关注点不同,中国古典美学一般并不直接讨论或论述“无”以及与“无”有关的概念。它是用感性的方式来表达和体现“无”。这个“无”乃天地之大美,无穷亦无状,非形象言语翰墨所能尽,所以简约成为中国美学最基本的原则之一。中国古人认为,艺术作品本身就应该体现“无”之大化流行,所以,中国古代艺术思想中,几乎找不到艺术是对自然模仿的主张。相反,追求形似始终被认为是庸俗艺术的标志。正因为中国古代艺术最终希求体现宇宙造化即“无”的万千气象,所以它也不像西方艺术思想那样特别重视形式。在中国传统艺术思想中形式不仅没有显著的地位,而且艺术家们往往更强调在艺术创作中要突破固有陈式。在中国古代艺术理论中,艺术家主体作用基本是隐没的,因为古人认为,各种艺术归根结底出于天道和宇宙造化,而非单纯人的主观活动的产物,所以中国古典美学强调的是艺术创造应该无我。
阎国忠在《艺术百家》2016年第5期撰文认为,不能低估一个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我们的影响,恰是这种影响深化了我们对审美活动的本质与规律的信念。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关系的理论,使我们明白了审美活动的形成和发展与一定时代的物质生产分不开; 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理论,使我们明白了审美活动作为意识形态与一定社会的政治生活分不开; 关于人的本质对象化的理论,使我们明白了审美活动本质上是人的自我观照,审美活动的历史是人自我完善的历史;关于自然人化的理论,使我们明白了人在自然中生成,自然在人身上生成,人的自由与自然的解放分不开。所有这些为审视评价当今的审美活动提供了依据,为批判地借鉴西方与传统美学提供了依据,因而也为进一步营造并确立中国的美学的立足点提供了可能。
高建平在《社会科学战线》2017年第2期撰文指出,无论是继承传统的美学精神,还是吸收外来的美学观点和方法,都要将重心放在当代和实践这两点上。我们要结合当今这个时代研究中华美学精神。如果说,中华美学精神是我们的文化基因的话,那么基因只是种子,而当代中国的生活实践是土地、水和阳光。种子要有土地、水和阳光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我们不能离开当代实践,到古人那里寻找纯而又纯的中国性。我们要结合当代审美和文学艺术的实际来研究中华美学精神,特别要关注生活和艺术中大量存在的“半美学”现象,在此基础之上,发展出当代的美学。理论是为实践服务的,文学艺术的理论,要为文学艺术的创作、欣赏和批评实际服务,美学的理论,要为当下的生活实际服务。理论不是思维体操,不能离开实际搞纯而又纯的理论。
彭文祥在《当代电视》2017年第6期撰文认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与深广应用,当代中国的文艺生态发生了巨大、深刻的变化。相比以往电子文化与印刷文化的分野,互联网时代的美学和艺术实践呈现出更深广、更剧烈的嬗变。基于互联网作为一种全新媒介的特质及其所带来的革命性影响,完全有必要将受其作用而在艺术生产方式上呈现出新形态、新特征、新规律的艺术样式冠之以“传媒艺术”的新命名。在传媒艺术实践中,“五要素”(媒介、世界、艺术家、作品、欣赏者)的意涵,以及它们内在关联的“二元关系”“三元关系”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实践中的嬗变不是发生在某个环节和局部,而是渗透到创作、作品、传播、营销、接受、批评、再生产、创新、教育,以及审美感知、艺术本质和功能、产业链等艺术活动的所有环节和全局。面对实践的嬗变,艺术研究面临两个迫切任务。一是“总结”,即概括传媒艺术实践的新经验、新形态、新特征、新规律。二是“重塑”,即在审美话语“传统-现代”的交汇、冲突、过渡中,改变某种“失语”或“理论空转”的尴尬、错位和焦虑,重建话语的美学阐释能力与活力,乃至有别于传统的广播电视艺术学、电影学,开启传媒艺术美学的新视野、新维度。
黄定山在2017年5月5日《人民日报》撰文指出,当代民族歌剧创作要从当代观众变化了的审美习惯和审美需求出发,着力表现时代的精神和主题,表现丰富的当代生活。当代歌剧创作者要与当下生活“对表”,与时代精神“对接”,着力表现今天人们的价值追求、思想观念。不能只是将歌剧的“壳”拉到当下,“核”还停留在过去。要探索以音乐为主体的舞台多元化表现方式,注重视听艺术的完美结合,在坚守歌剧音乐本体的前提下,调动一切舞台艺术综合表现手段,带给观众一场听觉、视觉全方位的艺术盛宴。民族歌剧的展开方式应该是多样化的,传统的民族歌剧结构形式可以是“其一”,但不应是“唯一”。要把歌剧的表现形式放在相对独立的审美层面上来思考和探索。现代歌剧艺术的发展使形式美感愈来愈具有独立的审美意义,独特的舞台表现形式在观剧活动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审美作用。疏于对民族歌剧形式的探索正在制约着中国歌剧的发展,使得鲜活生动、深刻凝重的内容得不到新颖独特的形式表现。形式的探索应当从剧本创作和音乐创作开始,导演创作要注重探索舞台空间的多维实验,使有限的舞台空间成为无限的音乐戏剧空间。演员的演唱和表演也应该依据不同风格样式作品的美学原则探索不同的演唱和表演方法,给予当代观众全方位的艺术体验和审美愉悦。
(责任编辑:陶璐)
*本刊转载部分文章的稿酬已按法律规定交由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转付,敬请作者与该协会联系领取。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邮编:100050,电话:010-65978917,传真:010-65978926,E-mail: wenzhuxie@126.com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第五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专题研讨班在沪举办
近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第五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专题研讨班在上海举办。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郭运德出席开班式并为学员授课。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庞井君主持开班式。周由强、胡劲军、尤存、汪涌豪等有关方面负责人出席开班式。此次会员培训为期五天,邀请了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中央党校知名教授李建华等为学员授课。来自沪、苏、浙、皖、豫、鄂等六省市的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以及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杨浦区文联、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上海戏剧学院)基地的代表等约140人参加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