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可夫
道续千年,楚水湘山,屈辞贾赋培地脉;
胸罗万象,尧天舜日,汉魄唐魂壮鹏程。
赏析:道续千年,语出湖湘名人曾国藩所撰赠李竹吾联:“文涵万古江山气;道续千年丝竹声。”上联意为湖湘文化道统,源远流长,千古传承,曾经有屈原、贾谊这样的杰出人物,培育了湖湘大地的深厚文脉,鼓励湖南当代学子应以传续湖湘千年文化传统为己任。胸罗万象,成语,指胸中包罗万千景象。下联指出考生们时逢盛世,要光大汉唐气象,发扬积极进取、豪放健朗之精神,迎接高考。该联引经据典,大气磅礴,文化气息浓郁,对仗工整,但尾句不合联律,第六字处平仄失调。
笔吐芳菲,起凤腾蛟,际会国考宜颖露;
肩担道义,经文纬武,交逢盛世贵鹏飞。
赏析:笔吐芳菲,指文章笔法高超,化用李白“妙笔生花”掌故。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载:李白少年时梦见笔头生花,从此才华横溢,名闻天下。肩担道义,借用明朝直臣杨继盛因反对奸相严嵩而被陷害的绝笔楹联“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后被李大钊改为“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颖,锋芒。起凤腾蛟,即龙飞凤翥。经文纬武,即有文韬武略。上联说高考是人生中一件大事,学子恰逢,要充分发挥好平时所学,展露锋芒,脱颖而出。下联寄望学子要富于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能文能武,在民族复兴伟业中奋发有为,像大鹏一样展翅高飞。该联紧扣题旨,化典无痕,对仗稳切,充满豪气。但上联尾句第四字处有违声律,当平而仄,虽专用名词可从宽,然并非不可调换。“交逢”二字也较生涩,改“适逢”则通顺也。
湘流九曲,众浪齐奔,水拍云崖开胜境;
学盛百年,群贤竞秀,衿舞翰墨展鸿图。
赏析:湘流,即湘江,出自屈原《楚辞·渔父》。九曲,化用《浏阳河》歌词,此言湖湘文化源远流长,“众浪齐奔,水拍云崖开胜境”,形象描绘湘楚才子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和气势。学盛百年,指长郡中学办学历史。“衿”,古时读书人所着服装,一般为青色,常称青衿,代指学生。该联紧扣湖湘文化立意谋篇,境界开阔,颇有气势,对仗工稳。然下联结句“舞”字处当平而仄,且与“衿”字搭配不类,何不用“笔挥松墨”?此联为该考场前年与去岁旧作,今年已是梅开三度。
奋笔以论,胸中千般气象;
排闼而出,眼前万里江山。
赏析:闼,小门;排,推开或撞开,出自北宋王安石诗:“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但联中借用反入为出,极言气势凌厉,锐不可当。“眼前万里江山”,出自南宋辛弃疾词《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上联指考试时考生奋笔疾书,倾泻满腹才华,应考自然不在话下。下联写考生交卷出考场后信心满满,借用辛弃疾词句,表现出考生的家国情怀与远大抱负。该联言简意赅,豪迈大气,化典自然,对仗讲究。惜平仄两处失对,前分句“笔”、“闼”同仄;后分句“中”、“前”同平,不可不察。如果删掉“胸中”、“眼前”两个赘词,则不仅更为精练,且气势更其豪迈。
致远心仪千里马;
怀才自荐九方皋。
赏析:唐代韩愈《杂说》云:“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上联以千里马比喻考生,彰显学子致远胸志。下联用“毛遂自荐”典与“九方皋相马”典。毛遂身怀大才,藏而不露,关键时刻自荐展现才华。九方皋乃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相马高手,伯乐认为其相马之术高出他千倍。此联短小精干,声律和谐,对仗整齐,寄意殊深。但用“九方皋相马”典和“毛遂自荐”典,却并不恰切高考,有偏主题。
六艺精通成大雅;
十年砥砺上青云。
赏析:六艺,一指儒家所谓的礼(礼仪)、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书(识字)、数(计算)等六种才艺;二指称《诗》、《书》、《礼》、《乐》、《易》和《春秋》等六种经书,泛指学问和技能。砥砺,即磨砺。此联意在鼓舞考生脚踏实地,沉着应试,考出佳绩。文字短小,对仗工整,声律铿锵,然出新不足,老生常谈而已。
学崇朱张,技通六艺,今朝试锋龙虎榜;
气撼岳麓,名冠三湘,异日扛鼎凤凰池。
赏析:朱张,指南宋年间于长沙岳麓书院举行“朱张会讲”之朱熹与张栻,皆硕学鸿儒;六艺,指技能和学问。扛鼎,指身居高位,肩当大任。龙虎榜,即考试优异者名单。凤凰池,古时皇宫禁苑中的池沼,魏晋南北朝时设中书省于禁苑,掌管机要,故中书省亦称“凤凰池”,唐时亦可指宰相一职。联语鼓励考生继承优秀传统文化,融会贯通现代科学知识,在高考中取得骄人成绩,并以高考为起点,成为栋梁之材。联语切合题旨,立意超卓,语言流畅,对仗工稳,但声律不谐。第一分句音步未能平仄交替;结句平仄完全乱套。三个分句句脚安排亦欠妥当。
十载藏修,终得陆海待倾,濡墨每成传笔梦;
一朝竞渡,欣看湘江北去,弄潮尽是化龙才。
赏析:藏修,见《礼记·学记》:“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郑玄注:藏谓怀抱之;修,习也。后以藏修指专心学习。陆海,即“潘江陆海”其中之一。陆,指晋代诗人陆机;潘,指晋代诗人潘岳。两人在诗文方面才华横溢,当时被人誉为如江似海。湘江北去,语出毛泽东词《沁园春·长沙》。化龙,即鲤鱼跳龙门,鱼化为龙,古时比喻金榜题名。该联借用典故,稳切主题,文采斐然,格律谨严,鼓励有加,允称佳构。
霜刃新磨,亮剑当歌天下白;
云峰直上,骋怀不负少年雄。
赏析:霜刃,锋利之宝剑天下白,语出唐朝著名诗人李贺《致酒行》:“雄鸡一声天下白。少年心事当拏云。”宝剑新磨,闻鸡起舞,有备而来与其后之亮剑关联紧密,水到渠成。登峰骋怀,为表达志向以“云峰直上”起,以“少年雄”结,正所谓“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不但切合高考主题,更表达了对考生的美好祝愿及对其未来之希冀。此联立意有指,用典恰切,设喻的当,语气慷慨,张力十足,格律森然,亦为佳作。
凭临书院,聚九丘才气;
指点江山,写一等文章。
赏析:《九丘》,古代典籍之一,指九州之志。此处代指古代书籍,中国传统文化。上联书院,语意双关,既指城南书院(考场临近书院路),又指学生秉承书院精神,浸染湖湘文化涵养才学,而今引而欲发。下联则切高考主题,寄望考生胸怀天下,释放精彩,考出好成绩,同时也希望考生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努力进取,不断写出“一等文章”。此联紧切主题,善化典故,言辞精当,声韵铿锵。微瑕之处在于两个分句句脚全仄全平,未能交错。
铁马金戈,赴试楚男儿,揽辔长怀天下志;
中流桂桨,临场湘女子,扬帆远济白云边。
赏析:铁马金戈,本指军队,联中喻高考大军。辔,马嚼头,揽辔即牵马。此联紧扣主题,别出机杼,意象生动,气势豪雄,格律严谨。男儿揽辔,女子扬帆,不仅富有画面感,且与前句之马、之桨逻辑关联紧密。联首暗嵌“铁中”两字,亦颇有特色。然腰句语气拖沓,诵读乏力,“楚”、“湘”二字累赘。若删掉此两字,句首以一字领起,如“愿赴试男儿”、“看临场女子”,则气象更雄。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喜持彩练当空舞;
逢风云际会,挥斥方遒,紧握长鞭策马奔。
赏析:上联全部集毛泽东词句,只结句改一字,下联中腰亦集毛词。此联字面虽未涉高考,因悬挂在考场,则鼓劲、励志之旨明确,加之集伟人大家之句,气势自然磅礴,且对仗工稳、声律和谐,通俗易懂,好读易记,对于鼓舞考生亦还得当。然从立意看,则有些空泛苍白,虚而无力,少了警醒。另,三个分句句脚安排亦不理想。
抱朴务实,写意挥毫文载道;
沉潜弘毅,积学储宝志为山。
赏析:抱朴,即守拙,不赶时髦,不多杂念,出自《老子》“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务实,即实学实干,紧扣百年长郡校训“朴实沉毅”。文载道,即文以载道。“弘毅”,弘扬毅力,出自孔子“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意在盛赞学子的君子品格与高远抱负。“沉潜”言学子沉心学习,经年积淀、厚积薄发。此联立意高远,借典而发,格律工整,语言流畅,但有古今音混声处。
麓山奏弦,书读贾屈求索赋;
湘水濡墨,笔写家国治平篇。
赏析:奏弦,比喻湖湘文化薪火相传,弦歌不绝。贾屈,指贾谊、屈原,为湖湘文化之源头。求索,出自屈原《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治平,源自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此联借用典故,写学子志存高远,以屈贾为榜样,胸怀家国,奋战考场,颇能鼓舞考生。但此联有三处硬伤:一是用典不严谨,贾谊并未写过求索之句,屈原求索之句亦不是赋,而是楚辞。二是声律不谐,前分句音步位置平仄未交错,同平同仄。三是古音、今音混淆使用,读、屈、国三字在古音中均为入声,仄音;在今音中均为平声,此联用古音、今音读都不合律。屈贾乃习惯称谓,倒过来称贾屈,不仅有违习惯,也不符合二人年代之先后。
翔鸿志比,仰蒙雨润风熏,修身益智濡雅韵;
难事易图,谨记弦张韦佩,受技扬帆启云程。
赏析:翔鸿志比,比喻考生像鸿雁飞翔,互比志向。雨润风熏,即好风好雨。难事易图,解题时掌握方法,先易后难,难题简解。谨记弦张韦佩,牢牢记住曾经读过的书和知识。弦,指乐器;韦,古代用牛皮做的系竹简的绳子,代指书本。该联写学子志若鸿鹄,在老师教导下,经年累月,刻苦学习,考试时胸有成竹,挥洒自如,必将交上一份圆满的答卷,开启美好而远大的前程。此联虽未用典,但老师的殷殷期望,苦口婆心,跃然纸上,考生读之,会倍感亲切,释放压力。联语主题鲜明,对仗工整,尾句第六字处平仄失调。“濡雅韵”也不贴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