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升中华文化对外传播能力的思考

2017-11-13 17:57李建军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文化

李建军

(1.新疆师范大学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中亚汉语国际教育研究中心,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2.汉语海外传播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河南 安阳 455000)



【新闻与传播研究】

关于提升中华文化对外传播能力的思考

李建军

(1.新疆师范大学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中亚汉语国际教育研究中心,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2.汉语海外传播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河南 安阳 455000)

对外传播所面对的不是一个满眼皆为客体的世界,不是单向、单声道、单主体的对传播对象硬性的输出和灌输,而是一个主体与另外一个主体或多个主体碰撞、交往、交流后的调适与共享。对外传播所追求的不是以我为中心,而是以我们(包括你)为中心。中国在文化“走出去”过程中还面临着传播遥远化、浅表化、碎片化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需要通过实行双主体、本土化、情感传播等方式来讲好中国故事,阐释好中国道路、中国理念、中国贡献,提升中国话语权,传播自信的文化,不断壮大中国文化软实力。

对外传播; 文化; 难点; 双主体; 爱商; 对策

面对着当今逆全球化和民粹主义的沉渣泛起,面对着国际舆论和国际文化竞争的日益加剧,面对着扑面而来的陌生面孔和充满不确定性的跨文化现实语境,中国对外文化传播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但也蕴含着新的机遇。中国对外传播所追求的不仅仅是手拉手,而且是心连心;所追求的不是以我为中心,而是以我们为中心。中国在文化“走出去”过程中需要切实做好对外交流工作,加强对外传播能力建设,提升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增强我国国际话语权,让世界认识一个立体多彩的中国,展示中国作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良好形象,为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贡献。

一、几种流行的对外文化传播方式

在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莫管是道听途说、耳濡目染,还是自己身体力行,都会自觉不自觉地沿袭某种传播模式或范式。如果从时间维度来区分,有的是以过去的文化作为主体内容和载体而传播,坚持过去时间取向;有的是以现代文化、当代文化作为载体和主体内容而传播,恪守的是现代时间取向。我们在对外文化传播中基本采取的是过去时间取向和以古代文化传播为主体内容的传播方式。

(一)专注于古代文化的传播

专注于古代文化的传播是因为我们过去辉煌过,整个世界古代史基本是中国昂首阔步走在前方的历史,而且是迄今唯一历史没有中断过的文明古国、文明轴心,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许多重大贡献。提起我国一个老物件,我们都会如数家珍说出它恒久的来源,且因器物精美、历史悠久而充满了无限自豪感,就像小品演员孙涛的“口头禅”:我骄傲。以上这一切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勤劳、勇敢、智慧、坚韧、友善,是世界上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和精神财富,是值得大书特书的。就譬如中国很常见的豆腐,古称“菽乳”“乳脂”“脂酥”等,已有两年多年的历史。唐朝鉴真和尚东渡时传入日本,日本人视鉴真为豆腐界的鼻祖。1873年,在维也纳举行的万国博览会上,中国豆腐及其他大豆制品大受好评。此后,豆腐逐渐传播到了欧美国家。

(二)专注于器物文化的传播

专注于中国器物文化的传播,当看到中国古老精美的器物时,我们就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中国的丝绸曾以质地轻薄、柔软光滑、透气性强,穿着舒适凉爽、飘逸,色泽艳丽而走俏于世界,成为罗马宫廷的著名奢侈品,导致欧洲用于交易的金币入不敷出,因此也踏出了陆上的“丝绸之路”。中国是陶瓷之国,英文的China专指中国的瓷器,而它后来被指代为中国。中国制陶技艺的产生可追溯到纪元前4500年至前2500年的时代,早在欧洲掌握制瓷技术之前一千多年,中国已能制造出相当精美的瓷器。可以说,汉族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陶瓷发展史,中国人在科学技术上的成果以及对美的追求与塑造,在许多方面都是通过陶瓷制作来体现的,并形成各个时代非常典型的技术与艺术特征。就像苹果手机可以代表今日的美国一样,丝绸、陶瓷可以代表古代的中国。

又譬如,中国的茶源远流长,最初起源于古代巴蜀地区,历史长达几千年,已和咖啡、可可并列成为当今世界的三大饮料之一。时至今日,80%的英国人每天离不开茶,一天至少要喝四五次,只是他们常在茶中加入柠檬、鲜奶等适合英国人的口味。中国的筷子起源于夏商时期,1973年长沙马王堆一号墓中就出土了一双长17 cm、直径0.3 cm的竹箸。诺贝尔获奖者李政道博士赞叹道:“如此简单的两根东西,却高妙绝伦地应用了物理学上的杠杆原理。筷子是人类手指的延伸,手指能做的事,它能做,且不怕高热,不怕寒冻,真是高明极了。”美国尼克松总统、里根总统来中国访问都使用过中国筷子。

(三)专注于个性文化的传播

文化传播如果传播的是独一无二的原创品,的确彰显个性品质,会给人留下深刻的记忆。四大发明对中国和世界的贡献人人皆知,中国通过独特的重大发明改变了世界,对世界文明发展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马克思在《机械、自然力和科学的运用》中写道:“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比如,端午节是与春节、中秋节一起并称为中国三大传统节日,为阴历每年的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端午节、天中节,这天都会吃粽子、插艾草、赛龙舟。往手腕上戴五彩丝线。关于端午节的传说相当多,有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说、民间送瘟神说等等。端午节这一中国古老节日,传到韩国已有1 500多年的历史了。

二、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不利因素及其分析

坚持过去的时间取向,以古代文化传播作为对外传播的主要内容和载体,对传播中华文化、塑造中国形象做出了巨大贡献,功绩卓著。在新世纪新的历史阶段,我们也要更新传播理念和方式,寻求时空交汇点、结合点、突破点,不仅要深耕过去的时间取向,也要注入现代和未来的时间取向;不仅要传播古代文化,而且要传播现代文化和当代文化。专注于把浓墨重彩皆洒向遥远的过去,也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片面认知和倾向。

(一)将文化传播遥远化

有的人认为传播中国文化就是传播中国古代文化。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具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讲故事是讲“很久、很久以前发生”的故事,是讲时间离现代比较近的故事,还是讲我们大家还健在的当代故事,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做出选择。但倘若对外传播总是讲很遥远的古代故事,开首听起来觉得新鲜,再听还能坚持,如果天天都讲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不能推陈出新和创造性地转化,没有适切的传播理念和进路,即便是很好的内容,也不能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

(二)将文化传播浅表化

有的人认为传播中国文化就是指传播中国器物文化。长城、陶瓷、丝绸等是中华文化的表征,是中国最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长城、陶瓷、丝绸凸显着中国文化的品格和内质,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等同于中国文化,他们只是中华文化冰山大川的一域,在他们下面还潜藏着丰富的精神宝藏。这些可挖掘的宝藏是形而上的,是看不见的摸不着的,可它却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脉络和文化基因。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共有的精神家园,我们当然要传播器物文化,更要由浅入深,传播中华文化的精髓和要义,传播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三)将文化传播碎片化

由于在传播过程中自我偏好和自我的无意识,形成了“中国文化就是中国古代文化”“中国文化就是中国器物文化”等固化认知,从而把中国文化的过去和现在、物质和精神割裂开来,形成了内容传播碎片化倾向,没有形成对中华文化整体、系统的了解和认知。就如同盲人摸象,都认为摸到的是完整的大象,但实际上摸到的仅仅是大象的一部分。

之所以产生文化传播遥远化、浅表化、碎片化的现象一方面佐证了我们在对外传播的理念、方法上还有不小的提升空间,一方面说明了我们对外传播的准备还不充分,在中国文化传播内容的议程设置上,在中国文化整体素养和传统文化修养上的积淀和习得上仍有很大拓展的余地。

我们总是采取单向、单主体的传播理念,把对象国当成了一个传播客体,总是无意识地认为这样是理所当然的,殊不知文化传播是双向的互动与共享,我们把中华医药、中华烹饪、中华武术、中华典籍、中国文物、中国园林、中国节日等中华传统文化代表性项目传播出去,也势必要把对象国的优秀文化请进来,正所谓礼尚往来、交流互鉴。

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警惕的一是形式化、二是极端化。汉服热也好、国学热也好、祭孔热也好,都只是形式上的热闹,而没有触及人的精神世界。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历数千年而生生不息,不是因为这些形式上的东西,而是因为它作为一种人生哲学构建了中国人的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成为中国人的文化基因。”这种文化基因不是浅表文化形式能够替代的。

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的东西。所以对传统文化我们要有鉴别地对待、有扬弃地继承。我们要在不断的“扬弃”中好好补补中华传统文化这门课,对中华文化的人文底蕴、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对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对中国特色的思想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还不清楚。由于功底不硬,本领不足,以至于在文化传播中往往处于自发和盲目状态,不知道该传播什么,先传播什么,后传播什么。在内部“强身健体”方面,需要我们不断深入阐发中华文化的精髓,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到学校教育的始终,积极保护传承文化遗产,不断滋养文艺创作,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更好更多地融入生产生活各方面。

三、提升中华文化对外传播能力的对策

积极转变传播理念和传播方式,探索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与交流新模式,综合运用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等方式,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中华文化传播格局。我们传播肯定不会像美国到处诉诸“霸权”“强权”和“老子天下第一”,也不会像西方所谓“有良知”的媒体戴着有色眼镜时刻妖魔化中国,认为中国人好像都是“李霸权”“张威胁”“赵蛮横”“王无知”什么的。我们传播不是让对方去认知一个刻板的、不自信的自我,而是要塑造一个正面合意的中国或中国人的形象。这种正面合意的形象即是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展示中国作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良好形象”。

(一)塑造“双主体”理念

对外文化传播所面对的不是一个满眼皆为客体的世界,不是单向、单声道、单主体地面向对象国硬性的输出和灌输,而是一个主体与另外一个主体或多个主体碰撞、交往、交流后的调适与共享。对外传播所追求的不是以我为中心,而是以我们(包括你)为中心。特朗普极力鼓吹“美国优先”原则,反对全球化和建制主义,使保守主义民粹主义回潮,遭到全球大多数国家的反对。有人说,这“川菜”好吃,挺麻辣的,但吃下去,肚子可不舒服了。由此看来,片面地以我为中心,不考虑其他国家的利益和发展,不顾及其他国家人民的感受是不得人心的。利益实现应是均沾和双赢的,不是零和博弈;发展必须是以不影响、不牺牲其他国家的发展而发展,是不破坏人类和平和自然环境的发展。发展必须站在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和立场去思考问题。

1.做到知己知彼

对外传播主体可能懂己,也可能知彼,最令人担忧的是既不懂己,也不知彼。说自己的国家只能够罗列一些有标志性的器物,至于深层次文化阐述,如“自己国家文化精髓和民族气质是什么”就一知半解、勉为其难了。传播主体对传播对象国大抵只是浅表化的认识和理解,或是一堆文字符号的堆砌,能对这个国家的历史脉络和现实节奏把握准确的寥寥无几,如果是像非洲一个小国,恐怕没几个人知道它在哪里。在民间文化交流中,这种“不懂己、不知彼”的现象还较为普遍,从而使主体间的交往程度大打折扣,使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切实发挥。

中华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最深厚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作为每一个中国人都有传播中华文化的义务。同时既不简单拿来,也不盲目排外,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明成果,积极参与世界文化的对话交流,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作为一个专业的传播者不仅懂得自己国家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也要清楚对象国这三个层面的文化,也就是说不仅要通晓本国的语言与非语言符号系统、认知体系、规范体系、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的体制、物质产品,也要明白对方关于这五个方面的文化要素。

器物文化只是中国文化的表层,我们还要从中挖掘其核心的价值理念、优秀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国务院新近发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指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培育和形成的基本思想理念,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借鉴。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那样:“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既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中华传统文化要在更高的历史基点和时代坐标上弘扬其优秀成分和正能量,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彰显其时代价值。

我们一直专注于传播古代文化,这里面有个隐喻,就是现当代文化的价值逊于古代文化,所以对传播采取回避的态度。这种认知是片面不客观的,虽然我们现在的文化软实力还不够强,但正在大力发展和开拓。谁说我们的当代文化传播就没有价值?中国经济、中国道路,取得了改革开放近40年的伟大奇迹,世界为之震撼;中国天河1A、中国天河二号、“神威·太湖之光”先后轮番排名超级计算机世界第一,美日强国皆为之惊诧;中国高速铁路以技术先进、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方便快捷、性价比高而著称,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已达到2.2万多公里,占全球的60%以上;中国“蛟龙号”深潜器载人下潜超七千米,再创载人深潜世界新纪录;2016年8月16日,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中国空间科学研究又取得重大突破……中国现当代文化的传播亮点、中国贡献足以让中华文化继续发扬光大。“厉害了,我的国!”在当前,我们讲当代的中国的故事,是要传播好“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讲好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精彩故事,阐释好中国道路、中国理念、中国贡献,在重大全球事务和国际议题中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一带一路”的故事,讲好人类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故事。

2.提供交往机会

遥远意味着地理疆界的遥远,也意味着心理隔膜的遥远。我们不能相邻却最遥远,相亲却未必相知。由于价值观的维度,所处的地位,认识问题的视野、角度,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的不同,即便是文化交流也并不一定能克服文化休克、文化不确定性,或文化偏见现象,但交往比不交往好,来比不来好。就是兄弟姐妹同样彼此要常关心,并且需常回家看看父母。当今已经不是“老死不相往来”的世界,对外传播本身就是一种积极进取的行为,一扇门关上了,我们需确保另一扇门打开着;一扇门关上了,我们想方设法再让它重新打开;门都关上了,我们仍坚持不懈地寻找下一次开门,哪怕是敲开门缝的机会。韧性的交流是传播人难得的品质,我们要在没有机会的地方创造机会,在没有话题的地方发现话题,在山穷水尽的地方踏出一条走向杏花村的路来。现在西方有的大国所采取的政治上的孤立主义、经贸上的保护主义、族裔和文化上的排外主义,不仅使国际合作共赢化为泡影,而且使自己的国家也立于危墙之下,这样的倒行逆施、罔顾当今潮流和道义,对世界文化交流无疑是一场噩梦。

3.公正平等交流

公平公正的交流总是可以摆到桌面上的。桌子已经准备好了,只要谈就是了。但如何谈在什么地方谈,其效果和结局可能会出入很大。你让一个重量级和轻量级的两个拳击手在赛场上直接对话,那么谁能击倒对方谁就有了话语权;同样你让一个高个子和一个矮个子站着对话,距离远一点还可以,如果太近,高个子即便平视都看不见对方,那只好去俯视,而对方却只能仰望了,用这样的方式去平等对话也是不可能的。同时对各个民族来讲,常把自己文化置于被尊重程度的中心地位,这种民族文化中心主义常常是无意识的或集体无意识的,这种以本民族的文化为尺度、为标准去衡量一切(认为符合自己的文化标准就是正确的,反之即是错误的)的思维和行为偏向会阻碍文化传播或国际传播的顺利进行。

4.学会彼此尊重

马云说,一个企业家“要成功,要有情商,要不败,必须要有智商,但是你要受人尊重,一定要有爱商”。“我们很多企业做得很大,没有人尊重他,他的脑子里就是钱,我觉得钱很重要,但是它只是证明你是会赚钱的聪明人而已,所以爱商显得尤为重要。爱商是什么?是担当,是做一些看来跟你没有关系的事情”,这些决定,才是企业家为何获得尊重和感到骄傲的诱因,“别人尊重你不重要,你自己知道才是最重要的”。我们到国外建厂,不能仅仅考虑自己的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不能因为自己国家的工人工作效率高就只用自己人,还要思忖建厂建在什么地方合适,会不会污染对象国的环境,要多用对方的工人以缓解对象国的就业压力,同时还须遵守对象国的法律法规;同时我们过去的人在待人接物过程中要举止文明、衣着得体、礼貌待人,倘若如此,当然会受到对方的尊重。

对外传播要有仪式感。因为感到庄重而神圣,我们才不会太随意、太马虎,而积极主动地去认真对待。我们化妆或穿正装都为出席正式场合,这是为一种仪式而准备,表达的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在这样的社交场合,我们体会到了仪式感。虽然这种仪式感与《小王子》里的那句话:“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含义不一样,但对传播者来讲,传播就意味着自己要有一种积极情趣的显现,一种彼此尊重的暗示,一种强烈使命的担当。

(二)恪守本土化原则

恪守本土化并不意味着让自己也装得很“土”,也穿对方的衣饰、一颦一笑地去模仿,让自己看起来更像对象国的人。由于人种等方面差异,很多时候对方一眼就能识别出你是不是本国或本地人,因此,就没有在外观上争取相同或相似的必要。要切实让对方感觉我们是为共赢而来的,也是为对方着想而做出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调整和转变的。坚守本土化原则必须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和本土化表达的能力,强化以上素养就须学会换位思考、积累本土人脉和搭建本土化平台。

1.勤于换位思考

加快推进对外传播的本土化首先要学会换位思考。入乡就要随俗。学会用对方或对方乐于接受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去传播,也就是按照对方的法定或约定俗成的“习惯”而不是我方的“惯习”去调节去适应、去进行交往交流。

其次要勤于换位思考。对外文化传播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业,需有打持久战的准备。在与对方互动的过程中,不仅要会换位思考,还须勤于换位思考;不但使换位思考内化在心里,而且必须落实到行动上。

再次,换位思考是双向互动的。一个极端利己的人,恐怕只有单向思考,只会替自己思考;一个极端利他的人,同样没有双向思考,只会替他人思考。进行换位思考不是在走极端,换位思考是双向互动的,是互利共赢的,不是单向度的只替对方思考,不对自己思考,是全方位、多侧面、多角度的考虑和权衡。换位思考需要有一个有分寸和尺度的先后顺序:你先考虑了别人,别人才有可能考虑你;很多时候会利他的人才往往会受到别人的尊重,才能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当然,采取让对方易于、乐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不是无原则、无底线地迁就和退让,不是做有损于自己国家和人格的事情,同时,国际秩序和世界准则、人类良知和道义则必须遵守。

2.积累本土人脉

本土化表达是个艰巨的事业,否则世界上就会有更多的理解和包容,而不是有太多的误解和纷争。本土化表达需要本土的人脉。人脉是指人际关系、人际网络,如同血脉,是一种资源和资本,纵横交错。有的人到国外去了几年就能左右逢源,做什么事都心应手与他(她)有广泛深厚的人脉是分不开的。对外传播尤其是人际传播,更需要人脉网络和人际支持系统。“一个好汉三个帮”,在异国他乡更要能结交像树林或森林般的朋友。人脉按形成过程可划分为血脉、地缘、学缘、事缘、客缘、随缘等,按重要程度不同可分为核心层、紧密层和松散备用层的人脉资源。人脉如何划分都无法改变人脉是宝藏、精矿这个现实,知识过时,人脉不会过时。人脉是你的一面镜子,它不仅可以整理你自己的衣冠,还可以正自身。“什么样的人有人脉?古道热肠者有人脉,和气宽厚者有人脉,急人所难者有人脉,侠肝义胆者有人脉,通情达理者有人脉,礼让谦逊者有人脉。”只有我们会对方的语言,把对方放在心上,以同理心对待对方,把宽恕作为一种美德,真诚而正直,坚韧而果敢,尊重你遇到的每一个人,我们就会拥有更多的人脉,从而成为社交达人、传播达人。

被称为“欧洲汉学之父”的利玛窦1582年来华时,为了很好地传教,他苦学汉语,身着儒服,交好士大夫,此外重要的一点是他能够容忍中国人对祖宗和孔子的祭祀与崇拜。因为在西方基督教是一神教,是禁止偶像崇拜的。而利玛窦却坚持本土化原则,认为儒学里的很多东西与西方教义是相似或相通的,只有顺乎中国人的习惯,合乎中国人的礼仪,才能借儒传教。

3.搭建本土化平台

我们在对象国搭建本土化平台方面已取得一些成绩。譬如,中国出版“走出去”日趋本土化,力求“走进去”,“走上去”。2016年,出版机构走出去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成为热点,本土化战略成果显著。1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以色列分社成立。8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成功收购英国ACC出版集团。9月,人民出版社旗下东方出版社东京分社挂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俄罗斯分社——斯维特出版社成立,青岛出版集团完成日本渡边淳一文学馆100%股权的收购。11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智利分社在圣地亚哥揭牌。与此同时,中国出版集团公司精心组织中国主题出版宣传展销等对外交流活动,推动翻译作品在海外市场有效落地,积极加强与海外主流出版企业建立稳定的内容生产战略合作关系,努力开拓国际市场。其出版的《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论语译注》、《一带一路中国情丛书》等一批图书成功进入海外主流书店。2017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启动了“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丝路书香工程重点翻译资助项目、中国当代作品翻译工程项目”申报工作,强化中国的出版传播能力建设。以上成绩的取得尽管是初步的,但意义深远。今后我们还需提升国际视野和国际理解能力,创新传播方式,搭建本土多样化的平台,积极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和本土化服务。

(三)提升情感交流力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中华民族历来重真情、尚大义。“当今社会快速变化,人们为工作废寝忘食,为生计奔走四方,但不能忘了人间真情,不要在遥远的距离中割断了真情,不要在日常的忙碌中遗忘了真情,不要在日夜的拼搏中忽略了真情。”人们不能在忙碌中就忘了真情,就忘了亲情、友情、爱情、同志之情。

天下一家是我们对外传播的愿景,中国与外国的文化交流力主要来源于我们对精神和情感的需要。“我们对历史最初的一瞥,便使我们深信人类的行动都发生于他们的需要、他们的热情、他们的兴趣、他们的个性和才能;当然,这类的需要、热情和兴趣,便是一切行动的唯一的源泉——在这种活动的场面上主要有力的因素。”人类这样一种神奇的力,可转换为一种正向的向前或向上的力量,这也是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的诉求。当人的需要具有特定的目标时,需要就转换为目的。中国需要提高自身的国际传播能力,积极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服务,以提高情感推动力、情感传导力、情感辐射力、情感和动力,使中国有大爱,有担当。

1.提升情感推动力

按照物理学上的解释,在“体系中同一物理参数在不同位置处之差称为推动力。”推动力愈大、传递速度愈快。当推动力为零时,传递速度也变为零。能推动的力量整体向上,可称为推升力,能推动的力量整体向前,一般可称为推动力。推动力和动力的相同点就在于都是一种力量;不同点在于推动力多指来自外部,是外部力量的推动造成的;而动力来源于内部,是人的内心系统发动的。中国与对象国的情感交流力需要外部推动力和内部动力的契合。在“双主体”的互动中,在本土化的推动下,通过人际或民间传播,不断提升情感推动力,促进民心相通。

2. 提升情感传导力

文化是靠人交流和传播的,人是文化交流的主体。人的文化素养、人格魅力和交流能力是文化传播力的体现,也是传导力的彰显。人总是在不断否定自己、否定自己的过去而成长起来的。成长的过程,同时也是自身修养不断完善的过程。正如一位哲人的言说,修养是一种“心底无私天地宽”的胸怀,一种“会当击水三千尺”的胆略,一种“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执着,一种“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坚韧,一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自信,一种“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决心……人性的魅力可以传承,人性的魅力同样具有传导力。这种传播既可以是有声传播,也可以是无声传播;既可以是在场传播,也可以是不在场传播;既可以是刚性传播,也可以是柔性传播;既可以是韧性传播,也可以是间歇性传播,传播的方式可以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总之,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中国孔子学院的语言和文化传播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对外情感传播平台和方式。

3.提升情感辐射力

辐射力,全称“全辐射力”,亦称“辐射能”、“发射本领”或“本身辐射”。辐射力从总体上表征物体发射辐射能本领的大小。文化的辐射总有一种向四周扩散的力量,与文化的渗透一样,其力量和功效是无边、无形、无限、无极的,就像风姑娘,你看不见,摸不着,但可以感受到它的存在。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和水平与一个国家的整体辐射力呈正相关。同样,一个国家的文化辐射力与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程度以及经济、军事、科技、教育等硬实力密切相关。目前,提升对象国的情感辐射力就是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多个领域,采取官方和民间多种孔道,全方面布局,多方面立体开拓,提升情感交流的广度和覆盖面,形成广泛的文化影响力和辐射力。

4. 提升情感和动力

在文化传播中提升情感和动力是一种深层的可贵的探索。在中国与对象国的文化交往中,不仅应克服语言的障碍,而且需消除文化和心理上的障碍,实现零阻力的沟通与交流,共同体验情感和智慧碰撞后共享的喜悦。提升情感和动力意味着文化交流是一份责任和使命,是中国与对象国的文化交流遇到冲突之后的调适,是新奇、脱敏过后的理性和冷静,是对各自文化身份的一种承诺。在交流中,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在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中国与对象国的文化交流主体的和谐。提升情感和动力意味着中华对外文化传播是一种愿景:是向世界传播深深根植于中国文化传统的和谐理念,传播中国共同发展的声音,把一个客观真实、和平发展的中国介绍给世界,使中国与世界各国互信共赢,世代友好。

[责任编辑 王 桃 责任校对 李晶晶]

2017-04-01

李建军(1967—),男,新疆乌鲁木齐人,新疆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新疆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传播与新疆现代文化。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问题研究》(批准号:11XSH014); 新疆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亚汉语国际教育研究中心”重大招标项目《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孔子学院情感传播研究》(批准号:XJEDU040716A01)。

G4

A

1000-5072(2017)07-0119-08

猜你喜欢
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谁远谁近?
文化镜头
文化生活更丰富了
传统文化
什么是文化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