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分蘖现象的原因与防治对策

2017-11-12 20:06王庆东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防治对策分蘖玉米

王庆东

摘 要:介绍玉米分蘖的原因和对生长的影响,总结了玉米分蘖的密度不合理、栽培管理不当、病虫危害等影 响因素和适时合理掰除分蘖,保证玉米株主茎正常生长发育的措施,以期提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分蘖;原因;防治对策

一般大田玉米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收获籽粒,玉米植株产生的分蘖会消耗植株体内的有机营养,并削弱主茎的生长发育。控制玉米分蘖的主要基因叫tb1,是一个与驯化有关的基因。在玉米栽培驯化过程中,选择的目的是无分蘖或少分蘖。分蘖会与主茎竞争养分、水分和光照,并参与有机同化物的再分配。因此,玉米生产要求植株无分蘖或少分蘖(饲草玉米有分蘖)。

一、玉米分蘖发生的时间和部位

1.分蘖时间

玉米分蘖最早可能发生在发芽出苗期;在穗花期以后发生的分蘖一般不会对产量造成太大影响,可不必防治。大多数情况下玉米分蘖发生在苗期和大喇叭口期左右,正是玉米对水肥敏感的生长时期,所以对玉米以后的生长和产量的形成十分不利。

2.分蘖部位

玉米分蘖一般发生在根茎部,也就是临界土面或土面略下部的地方,中耕培土对这一部位的分蘖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因病害而导致的分蘖或分枝表现为全株性症状,即在大部分节上都长出分蘖,个别还表现整株矮化和分蘖丛生现象。因病害而致的分蘖只能通过预防病害而加以防治。

二、玉米分蘖对产量的影响

在吐丝后和整个灌浆期间,大量的养分从粗大且无雌穗的分孽叶片上向主穗转移。分孽和主茎的果穗都有少量营养物质的转移,即主穗得到的是主茎叶片的养分,而分孽穗得到的是分孽叶片的养分。另外,由于玉米的大部分分蘖最终不会形成结实果穗,即使能够结实也只是形成一个小的顶生果穗,而且很容易受到病虫的侵害,基本上没有多大收获价值。因此对玉米的籽粒产量造成一定影响。但如果生产目的是为了收获整株秸秆作为家畜饲料,那么苗期形成的分蘖对玉米群体生物产量则不会产生什么影响。

三、玉米分蘖现象发生的原因

1.品种特性的影响

玉米分蘖是禾谷类作物的固有特性之一,玉米每个节位的叶腋处都有一个腋芽,除去植株顶部5-8节的叶芽不发育以外,其余腋芽均可发育;最上部的腋芽可发育为果穗,而靠近地表基部的腋芽则形成分蘖。由于玉米植株的顶端优势现象比较强,一般情况下基部腋芽形成分蘖的过程受到抑制,所以生产上玉米植株产生分蘖的情况也比较少见。不同品种在相同栽培条件下,播种早的分蘖多一些,反之少一些,表现出不同的分蘖特性。

2.干旱的影响

形成分蘖的原因主要是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削弱了玉米植株的顶端优势作用所致。玉米生长期严重干旱,造成主茎上部生长发育障碍,往往就会出现分蘖现象,而在正常年份,则不会长出分蘖。干旱条件下玉米幼苗顶端生长点的生长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生长速度趋缓。与此同时,在高温和强光照条件下植株又可制造较多的光合产物,植株体内充足的有机营养反过来促使植株形成较多的分蘖。

3.种植密度的影响

群体密度过小,容易发生分蘖现象,这在分蘖性强的品种栽培上,表现最为明显。分蘖性不强的品种在密度太小时,也会出现分蘖。所以合理的群体密度有利于控制分蘖的发生。

4.病害的影响

玉米遭受某些病害时,也会发生分蘖现象。如遭到霜霉病、粗缩病为害时、玉米地上部茎节上长出许多不孕侧枝,养分不平衡导致分蘖发生,苗后除草剂、控制植株茎秆高度的矮化剂产生的药害也能引起分蘖多发。

四、玉米分蘖的防治措施

1.选择合适的品种

通过试验种植或比较,选择分蘖性弱或不分蘖的品种。

2.合理密植

根据品种特性,如株高、叶片夹角大小等,确定合理的群体密度。防止因密度太高造成田间郁闭或因过度稀落导致分蘖发生。種植方式上要创造良好的通透光条件,预防病害及分蘖发生;避开严重遮阴地块或洼地死角,改一般种植为大小行种植,保持合理株行距,确定合理行向,可有效改善田间通风透光状况,预防病害及分蘖发生。中早熟品种当密度大于4000株/亩时,分蘖数较少,只要玉米封垄后一般分蘖就不再发生了,对产量没有显著差异。当密度小于3500株/亩时,分蘖较多,应该去掉,否则会减产。

3.人工除蘖

作为大田粒用玉米生产,田间出现分蘖后应该尽早拔除,拔除分蘖的时间越早越好,以减少分蘖对植株体内养分的损耗和对生长造成的影响。玉米在苗期和大喇叭口期产生的分蘖,只能结合中耕利用人工除去。方法是先拔除分蘖,然后进行中耕培土。一般在苗期结合中耕进行高培土可有效抑制分蘖。拔除分蘖的时间以晴天的上午9点至下午5点为宜,以便使拔除分蘖以后形成的伤口能够尽快愈合,减少病害侵染和虫害为害的机会。增加了根系数,进一步增强植株的抗倒性,有效减少了土壤水分蒸发,增加了穗粒重、穗粒数、每行粒数和穗长。但作为青贮玉米或青饲玉米生产的地块,田间出现分蘖以后,可以不拔除.

4.肥水管理

采取测土配方施肥和看苗追肥,用地膜覆盖的玉米要尽量灌足以农家肥为主的肥水,要注意在苗期及早增施追肥,增加土壤对固态养分、水分、气体的调节及供给能力,以增加抗逆能力,减轻因肥水不平衡引起的分蘖现象的发生。通过采取抗旱措施预防干旱发生、进行科学配方施肥等,可有效防止因干旱和肥料不均衡而产生的分蘖现象发生,有效提高玉米产量。

参考文献:

[1]董良早. 玉米分蘖现象的原因及防治对策研究[J]. 新农村:黑龙江, 2014(22):122-122.

[2]杨博奇, 史文娟. 玉米分蘖原因及防治措施[J]. 北京农业, 2012(6).endprint

猜你喜欢
防治对策分蘖玉米
收玉米啦!
我的玉米送给你
分蘖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浅析水稻分蘖与产量
提高冬小麦有效分蘖的技术措施研究
浅析露天煤矿开采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
水稻旱育秧、温室两段育秧在分蘖与成穗上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