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7-11-11 23:40董普松许志虹
神州·下旬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层面中华价值观

董普松+许志虹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

1.1文化的概念

文化的概念多种多样,众说纷纭,至今没有定论。美国人类学家克罗伯和克拉克洪在综合了160多个文化定义后认为:文化是一个成套的行为系统,其基本要素是思想观念和价值,其中以价值观尤为重要。康德也曾说过:“在一个有理性的存在者里面,产生一种达到任何自行抉择的目的的能力,从而也就是产生一种使一个存在者自由地抉择其目的之能力的就是文化。”[1]也就是说文化是人有目的地进行有效创造的结果,其过程中的人也深受文化的影响,它指引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1.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顾名思义指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是那些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内容。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且包罗万象:从思想上看,它以儒、道家文化为代表,诸子百家学说为延伸;从内容上看,它涵盖政治、经济,文学,哲学,宗教,科技等人们生活的诸多层面。武才娃先生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该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新形势之前的中国历史上所产生的一切中国文化的精华部分,从而非常牢固地扎根于一个民族或国家的人们之中,塑造成民族的自尊也、自豪感、自强精神和文化也理,是对全人类的历史发展起正向作用的既一脉相季又与时俱进的具有中国精神和中国风派的优秀文化。”[2]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

2.1价值观的概念

价值观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来看,它是有关价值的一般观点的集合,是对各类价值关系的抽象概括。从狭义上来看,它指“一定历史时期的人们对各种具体价值及价值现象所持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总和”。[3] 通俗来讲,所谓的价值观,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判断一个事物或者行为利害得失、价值高低的标准及看法。

2.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在我国目前所处的社会主义社会中,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相吻合,并与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相适应的核心价值观。2012 年 11 月,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炼出以“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内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了新时期全国人民的行为准则和奋斗目标。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辅相成、互为依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

3.1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源所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营养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完善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延续。离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分为三个层面: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愛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正如习平总书记所说:“从某种角度看,格物致知、诚意正也、修身是个人层面的要求,齐家是社会层面的要求,治国平天下是国家层面的要求”。 [4] 这也充分证明了两者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就根源于中华传统文化中丰富的爱国思想。如孔子的“杀身成仁”、岳飞的“精忠报国”、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等。马克思曾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也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传承并创造而出的。

3.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集中体现

中华民族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精华与糟粕并存,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想要找到适合自身的发展之道,尤为不易。这就需要我们集众家之所长,提炼凝萃成当今时代我们所需要的行为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由此而诞生。习总书记说:“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张载在《横渠语录》说读书人的使命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即是古往今来圣贤们为之努力的写照,也是实践出真知、理论指导实践的传承体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究“民主”, 就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里“民本”思想的集中体现。中华文化历来强调“民本”,其中以儒家为代表。最早的民本思想在《尚书》:民可近,不可下。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说:“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本……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这些都深刻揭示了民众的基础性地位和重要作用,集中体现了儒家民本主义精神。明末清初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里通过抨击“家天下”的专制君主制度,向世人传递了难能可贵的“民主”精神,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他说“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从而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鲁迅曾把中国封建历史概括为 “暂时坐稳了奴隶的时代”和“想做奴隶而不可得的时代”。 [6]不管是哪个封建朝代基本都是人治,人治在某种意义上就等同于专治,而专治就一定会产生腐败,绝对的专制就会产生绝对的腐败。这都与民主与法制的思想背道而驰,最终也将会被历史和人民所唾弃。

参考文献:

[1] 康德著,韦卓民译.判断力批判[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97.

[2]武才娃.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论衡[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005.

[3] 刘小新.当巧大学生主导价值观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化2005:43.

[4]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淡会上的巧话[N].人民日报,2014-5-4.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68.

[6]鲁迅杂文精选集[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3:28.endprint

猜你喜欢
层面中华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二孩,人生如果多一次选择!
横看成岭侧成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