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晓虹
摘 要:在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下,小学语文课堂也不再是以往那种“填鸭式”教学方法,也不是靠学生死记硬背去掌握知识了。课堂气氛活跃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孩子们在这种教学方式下收获颇丰。在小学语文教学方式不断改变中,课堂朗读教学逐渐受到老师们的重视。因为在朗读的课程中学生的情感会带入其中,使学生们身心得以发展。本文就小学语文课堂中运用朗读教学的探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以分析提出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有效性;策略
曾经,应试教育是小学教育的主导理念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这句话反复出现在课本中却从未真正的实施。这种做法扼杀了多少孩子完善心灵情感的机会。而今,在素质教育的理念下,朗读课文真正的走进了课堂,给了同学们练习语言的紧凑性,熏陶心灵完善情感的机会。虽然朗读教学给学生们带来了很大的益处,但在这个探索语文朗读教学的过程中仍是出现了许多问题等待老师们思考解决。
一、发展朗读教学中的问题
(一)学生缺乏朗读信心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自身的语言能力并不完善且识字不全,能够顺利的朗读一篇课文很困难。有些孩子面对困难容易产生退缩心理。而且有的学生缺乏信心,在课堂上不开口、不敢读。这两大问题造成了成学生们对朗读有畏惧感,久而久之,发展成为对朗读兴趣的缺失。更甚学生们在朗读上不敢开口,可能会演化成为不敢与同学们交流说话。这对于学生们练就自我表达能力十分不利,对于学生的人格发展也是非常危险的。
(二)学生缺乏朗读技巧
朗读需要学生们饱含感情,停顿合理,识字正确等条件。由于低年级的孩子语言组织能力不完善,认识的文字有限。所以在朗读时会出现读字磕磕绊绊,朗读不紧凑等问题。这些孩子在朗读课文时或许看重自己朗读的顺利程度。从而对感情带入方面容易放松。所以语气和语调方面容易出现更严重的问题。
(三)教师朗读水平较差
以往传统教学方式对朗读并不做要求,所以有些语文老师初为人师时,朗读水平本身就不够。加之学校不重视,语文教师本身更是不加练习发展。而正因为如此,在学校重视素质教育的基础上,语文老师开展朗读教学课程,并用课文录音代替自己朗读以弥补这一缺陷。如果老师自己不朗读课文,对学生们的指导更是纸上谈兵。学生们的朗读能力并不会得到有效提高。
二、针对朗读教学问题的措施
(一)利用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朗读兴趣
学生缺乏朗读兴趣,害怕朗读究其原因是害怕老师责怪,害怕同学们嘲笑。孩子从心里就对朗读有反抗情绪。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可以利用多种教学形式提前制造轻松愉悦的氛围,使同学们在课堂上活跃起来。让学生放松心情从而接受朗读教学。
例如进行苏教版一年级语文教学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咏华山”一课制作为视频课,有动态的画面演示,有情感丰富的朗读。为学生上课增加趣味性。在带入学生们的活跃情绪后,对“华”、“咏”、“艰”、“寇”等生字难字进行强调,为学生朗读做好准备。而后学生朗读后,对学生加以表扬并指正错误。使同学们信心增加,从而培养学生们的朗读兴趣。
(二)老师进行多次指导提高学生朗读技巧
学生在朗读完毕后老师就要针对学生阅读中出现的问题记入课堂记录中,并对学生进行即时指导。在语文课结束以后,利用下课时间鼓励学生并就学生朗读问题再次进行指导,加以以身作则为学生课文中朗读学生的错误之处。
例如在苏教版三年级语文教学学习“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时,由于三年级的课文文字已经没有注音,更容易出现生字上的错误。某同学就是如此,“蓬蓬勃勃”并不熟悉,且对于第二段宋庆龄不愿参加时说的“我舍不得这两棵树”表达感情不深。老师应该就学生们在朗读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放入课堂记录中,并进行指导和朗读演示。
(三)请教老师勤加练习提高个人朗读水平
身为人师更应该直面自己的问题,带着谦虚求教的心请教同事,并不断交流朗读,发展自己在朗读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正。除此之外老师更要不断练习,自我分析和反思在朗读中出现的问题。针对问题想出解决方法,改正自己的朗读弊病。
例如老师在备课时,对将要讲授的课文不断练习,熟练后请教同事请同事指正错误。并記录自己犯错误类型。注意自己常范的错误,并不断改正不足。教师的朗读水平才会得以提高。才能给学生带来正确的指导意见。
总而言之,虽然受传统教育残留的思想影响在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探索中困难重重,但在新课标作为指导的情况下,在教师们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中,语文课堂中朗读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将会一一得到解决。为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明霞.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0,06.
[2]徐红梅.刍议小学语文课堂的情景教学[J].新课程(中),2011,05.
[3]崔永江,牛海霞.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活力[J].吉林教育,2008,2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