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仙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不仅是一项经济管理工作,也是一项政治工作,更是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本文根据云县的当地实际情况和笔者的实际工作经验,简述农村“三资”管理的主要做法、取得的成效、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1 基本情况
云县隶属于云南省临沧市,位于大理、普洱、临沧3个州市的交界处。总面积3760平方公里,辖7镇、5乡。2016年末农村人口39.5797万人,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534851万元,村集体经济组织总收入3666.0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573元。全县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总计7672.16万元,其中:货币资金3568.8万元;应收款项129.14万元;农业资产63.5万元;固定资产3910.72万元。负债及所有者权益7672.16万元。集体所有的农业用地总面积559.94万亩,其中:耕地66.34万亩。
2 主要做法
在实施“三资”规范管理中,本县从实际出发,创新工作思路,周密安排部署,积极稳妥推进,主要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2.1 强组织,为推进“三资”管理保驾护航
近年来,县委、政府高度重视“三资”规范管理工作,成立了由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任组长,农业、纪委、财政、审计为成员的“三资”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农业局,办公室成员由农经站抽调,各乡(镇)也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明确了工作职责。
2.2 管好账,推行村级会计委托代理
2009年,本县在12个乡(镇)194个村委会(社区)推行“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工作,2016年全部开展了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工作,194个村委会(社区)、2235个村民小组已纳入委托代理中心代管,资金总额达3568.8万元,其中:代管村委会资金3314.35万元、代管村民小组资金254.45万元。194个村委会(社区)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并实行了财务公开。全县委托代理机构共配备从业人员36人,落实村级报账员194人。
2.3 查好賬,强化落实财务审计监督
按照“每隔两年必审、村干部离任必审”的要求,本县采取专项审计和常规审计相结合,加强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超前谋划,常抓不懈,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强化了村级财务管理监督约束机制。
2.4 晒好账,实行村级财务逐笔公开
按照农业部、监察部《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暂行规定》要求,全县194个村委会(社区)2235个村民小组在便于群众观看的地方设立了固定的财务公开栏,定期如实地向群众公布村级财务活动情况,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2.5 重督查、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为推动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本县农业、财政、审计、纪委等部门组成工作检查组,定期不定期深入到乡、村对农村“三资”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出现的一些违规、违纪现象给予严肃处理,切实保障本县农村”三资”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
3 取得成效
通过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的管理,取得了以下效果:
3.1 澄清了农村集体家底
通过集中精力、集中时间对各种资产、资金、资源进行普遍的清查盘点,做到了账实相符,分门别类登记造册,避免了“三资”监管流于形式的现象出现,切实保障了集体的利益。
3.2 强化了农村“三资”监管责任,增强了集体“三资”管理的透明度
通过由乡(镇)对村集体资产、资金、资源建立集体“三资”台账,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农村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提高了党的农村政策在农民和农村干部中的威信。
3.3 推进了民主理财进程,促进了农村社会稳定
通过管好农村集体资产、资金、资源,并适时向全体村民公布农村集体“三资”状况,使全体村民都了解集体“三资”的情况,减少和杜绝了农民因对集体“三资”的管理不满意而造成的上访,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4 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少数干部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重要性、必要性的未能引起高度重视,并有放松管理的现象。
4.2 大多数固定资产没有建账,没有具体的明细化。
4.3 村民民主理财小组形同虚设。民主理财小组未能充分发挥监督作用。部分行政村的民主理财小组对村里的支出听信于村干部,不审核,没有起到民主监督作用,存在操作不规范的现象。
4.4 村级开支随意性较大。有些村不顾家底,年初无财务计划。想买就买,造成当年收不抵支,形成了新的不良债务。
5 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建议
5.1 加强管理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是具体的业务工作,同时也涉及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对“三资”管理常抓不懈,才能进一步维护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5.2 发挥民主理财小组作用
民主理财小组在“三资”监管过程中,要注重把好财务报销凭证审核关和财务收支情况公开关。村级财务开支报销单据必须由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完善印章管理,凡未经民主理财小组审核的报销凭证不得入帐。对村干部弄虚作假,收支不经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入帐的行为,民主理财小组有权进行举报。
5.3 加强农村财务管理队伍建设
重点抓好村级报账员,民主理财小组长的培训。通过开展财会业务培训,提升农村财务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5.4 建立健全内部监控制度
村“两委”要在年初制订财务收支计划,固定资产构建计划,农业基本建设计划,收益分配等各项计划,做到量力而行、计划开支、节资增效。
(作者单位:675800云南省临沧市云县农村经营管理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