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农业气象灾害成因及其风险的相关分析

2017-11-11 08:41耿晓青
农业与技术 2017年19期
关键词:规避措施风险问题

摘 要:在新疆区域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农业气象灾害较为常见,严重影响当地农业经济发展,形成一系列的风险问题,导致其发展受到抑制。因此,本文针对新疆农业气象灾害成因的分析,提出几点风险应对建议。

关键词:新疆农业气象灾害成因;风险问题;规避措施

中图分类号:S1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1032059

在我国全球气候变化的情况下,气象灾害发生频率逐渐提高,导致新疆区域的农业受到严重影响,主要因为新疆区域为大陆性干旱性气候,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因此,新疆区域应当制定完善的风险防控方案,全面提高当地农业区域的经济效益,满足其实际发展需求。

1 新疆区域气象灾害情况的分析

自从2000年开始,新疆区域的气象灾害问题逐渐严重,灾害强度呈现逐渐上升的发展趋势。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旱灾的成灾面积较大;冰雹灾害、低温灾害与洪水灾害。在2008年,新疆区域的气象灾害面积达到最高峰,冰雹灾害的增长率有所提高,导致新疆区域的农业发展面临不利影响。在2014年,新疆区域受到干旱灾害、洪水灾害与大风灾害的影响,导致其发展受到影响。尤其在棉花、小麦、番茄农作物栽培的过程中,产量明显降低,与往年相较,棉花的产量降低了10kg/667m2左右,小麦的产量降低了10.3kg/667m2左右,番茄的产量降低了20kg/667m2左右,出现严重的经济损失。

2 新疆农业气象灾害成因分析

2.1 气候极值出现了变化

当地农业气象的气候极值呈现多元化的变化发展状态,连续干日与连续湿日较多,降雨量减少,强度随之降低,不能满足农业的实际发展需求。在实际分析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当地降水频率指数呈现减少的状态,北疆的降水频率有所增加,而南疆的降水频率逐渐降低,无法保证降水强度。当地在气象灾害事件中,洪涝灾害的面积较大,与降水极值数据信息等呈现正比的发展趋势。对于旱灾而言,与降水极值数据信息呈现负作用的发展趋势。而冰雹的灾害面积较高,导致农村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2.2 遥相关分析

对于“遥”而言,主要就是在实际分析的过程中,对高原高压指数等进行掌握,明确其对新疆灾害的影响。根据调查工作可以标明,在新疆区域季节变化的情况下,会受到大气环境的影响,导致出现周期不稳定的现象,无法满足工作要求。且在西北风增强的时候,会出现低气温灾害问题,不能保证农业生产经济效益。由于新疆区域位于青藏高原区域的北侧,因此,很容易受到西北干旱区域的影响,出现气候灾害问题[1]。

2.3 风险问题分析

对于气象灾害风险而言,其中主要暴露:干旱方面、冰雹方面、洪灾方面等风险问题。对于干旱风险而言,主要就是在新疆南部区域。而洪水灾害风险主要位于博州与阿勒泰等地区。对于冰雹灾害而言,主要发生在北疆地区。

对于新疆干旱灾害风险而言,北疆比南疆的发生几率高,主要因为南疆气候较为湿润,且河流组成结构较多,而北疆区域的河流明显较少,导致当地农作物的生长受到不利影响。同时,当地天然草场在气象方面呈现敏感状态,蒸发量较高,会导致出现极端现象,发生土壤水分散失等问题,无法满足当前新疆区域农业发展实际需求。同时,在新疆区域气象灾害问题分析的过程中,难以开展管控活动,无法满足工作要求,因此,应当予以全方位的分析,明确各方面工作目的,建立健全管控体系,满足其实际发展需求[2]。同时,在新疆区域发展的过程中,天山南坡与北坡很容易发生洪水灾害问题,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当地的洪水发生频率逐渐增加,主要因为当地经常会出现极端降水的现象,引发洪水灾害。对于风灾而言,主要发生在天山东部区域,且天山北部大风天气也比较常见,主要因为此类区域具有特殊地理环境特点,出现大风现象。

3 农业灾害对农业生产的严重影响

在新疆区域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农业灾害问题会导致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无法保证农业经济效益,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在气温极值数据信息呈现暖趋势的情况下,多数指标都会受到影响,番茄作物的种植会出现旱灾问题,导致农业方面的经济效益降低。同时,在新疆区域农业气象灾害的影响之下,小麦的种植也会受到旱灾的影响。

东疆哈密地区具备较高的旱灾风险。该情况在伊利河谷地区、阿克苏等地区出现的频率也较高。同时,在一些地区产生的大风灾害风险、冰雹风险也更为常见,在阿克苏等地最为常见。在对其存在的灾害进行综合治理工作中,一些地区具备的风险性也较高,如:吐鲁番地区、哈密地区等在种植小麦的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冰雹问题[3]。

在新疆地区,其存在的气象灾害会受北半球极涡面积指数、青藏高原高压指数的影响,其强度产生较大变化。尤其是冬季产生的气象灾害,受北极涛动和北大西洋涛动的冬季作用,该现象在实际产生的过程中,会影响番茄等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4 自然灾害的防御措施

在新疆地区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应当对自然灾害进行科学的防御,避免气象灾害对当地农业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全面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具体防御措施为以下几点。

4.1 风灾的防御措施

风灾会对农作物的生长造成机械性危害,导致出现损伤现象,难以保证农作物生产经济价值。且在大风天气的影响之下,很容易导致当地区域土壤出现沙化问题,地表的覆盖植物会逐渐减少,在土壤保水能力降低的情况下,导致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影响。

由此可见,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应当做好农业气象灾害的防御工作。在选择农业种植区域的时候,应当避免在风道或是上风口等区域对其进行建设,对自然条件进行改善,提高农作物的种植效益。应当做好品种选择工作,合理选择抗风能力较强的农作物,加大综合管理力度,例如:加大水肥、植株密度等管理力度,保证其种植效益。

4.2 低温灾害的防御措施

要因地制宜的選择农作物品种,做好田间管理工作,适当选择地膜覆盖或是大棚种植方式对其进行处理,及时开展灌溉与施肥等工作,全面提高工作效率;要开展人工低温防治活动,增加土壤的空气湿度,提高热容量,减少变温现象。例如:可以利用烟熏方式,规避地面散热问题,增加地表温度;要做好植物的清理工作,减少病害的传播主体,做好秋季田间管理工作,在肥水管理的情况下,增强农作物的抗低温能力。

4.3 农业气象灾害防御原则

在对农业气象灾害进行防御的过程中,应当遵循相关工作原则,制定完善的管理机制,满足相关工作要求。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全面考虑当地农户的实际需求,建立健全管理机制,保证灾害防御工作效果;遵循效益原则,根据经济效益的需求对其进行管理。同时,要将工程防御方式与非工程防御方式结合在一起,将非工程防御方式作为主要工作内容,科学开展相关管控活动,逐渐提高其工作水平;遵循针对性防御原则,主要因为不同气象灾害的形成机制与特点不同,应当利用不同的方式对其进行防御,建立先进的防御机制,逐渐提高其工作水平。

5 结语

新疆农业气象灾害会导致当地的农业经济效益降低,棉花、小麦、番茄农作物的生长效率受到严重影响,不能保证当地农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应当建立健全管控机制,逐渐提高农业气象管理工作成效。

参考文献

[1]肖业旺.农业气象灾害对玛纳斯县棉花生长的影响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6(5):268,271.

[2]王莹,王海伦,李叶妮,等.农业气象灾害影响分析——以盘锦市为例[J].农民致富之友,2015(4):296,262.

[3]彭艳华.分析农业气象灾害预警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农村科学实验,2016(4):67.

作者简介:耿晓青(1986-),汉族,女,陕西西安人,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或主要工作性质:气象台站地面测报。

猜你喜欢
规避措施风险问题
探析高校奖励工作中的“马太效应”
标准电能表检定结果的影响因素探究
浅谈物资采购过程中的风险及规避
“一带一路”企业的海外企业管理面临的问题和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