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故里草木深

2017-11-11 23:36丁乐楠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17年39期
关键词:移步矮墙草木

丁乐楠

当斑驳的小路走到尽头,灼热的阳光在树荫下失去了温度,终于,看到了那扇紧闭的门,破败、颓圮,草木深深。

门上的红漆大部分已然剥落,翘起的漆皮像是时间留下的血痂,我晃了晃门前的锁,它便和铁锈一起扑簌簌地落下来。枝叶柔软的野草刚及踝,铺满门前路,蹲下细细去看时,会发现它小小的手型草叶均匀地呈螺旋状排布。记忆里这样的草曾在野地里肆意生长,纵情地开着蓝色的小花,仿佛给柔软的绿毯嵌上蓝宝石。我站起身,看到门楣上的对联已经被冲刷得发黄。斜斜的瓦片构成并不巍峨的飞檐,上面栖着去年冬天枯死的藤蔓,而今年的新绿正从侧面的矮墙攀援而来,附瓦穿墙,盈盈而上。门的两边是一人高的草木,一一风中举,却不知名,草顶是一簇簇堆砌的白绒,大概是像蒲公英一样的种子。我找到钥匙并不费劲地拧开了门锁,推开木门,伴着一声吱呀,十年鲜有人涉足的院子,羞赧地向我张开怀抱。

我穿过门廊,走向南边矮墙旁的压井。并未铺设红砖的地面上,已经长满了野草,行走其中,像是在蹚过一条缓缓流动的小河。压井在由石头堆砌的小小高台上,大约是因着水汽充足且少日光,每一块石板,在肉眼可见的地方都被苔藓仔细地包裹,在一院的深绿中显得妥帖而明亮,那样明快的绿色,我大约只在调色板上见过。我扶着身旁的矮墙慢慢走下来。说是矮墙,其实就是半人高的砖跺,只是砌着防止别家的家禽进来啄坏了院里的青菜和烟草。而人,都是无害的。

再向里走十来步,横穿曾经的小菜园,就到了厨房。没有落锁,屋里一大一小两个灶台都是土砌的,倒也完好。灶口对着的是用砖堆成的矮凳,人坐在这上面,柴火就在身后,添柴很方便。坐在矮凳上,在一片泪幕里,看到生了蛛网的灶膛里零星的火光开始复燃,火红的焰轰的一下着起来,映得脸颊发烫。在寒冷的冬日,尤其是除夕的时候,这里是最受小孩欢迎的地方。灶膛里的火会让人骨子里都温暖起来。起身,灶台对面的橱柜还完好着,碗筷还摆在记忆中的位置。橱柜里那张大红纸上,灶神还在喜滋滋地笑着,画像面前是一个小瓷碗,碗里盛着香灰,却再没了氤氲的青烟。

从厨房出来,便走到了堂屋前。三间土坯房已经破败得不成样子,两扇耳房的窗子已经朽塌了一个。两侧的扁豆花在木窗上招摇。风吹来,那摇曳的花瓣像是挂在窗前的一串风铃。门的两边有一侧已经剥落了许多土下去,都难以对称了。扶着门锁,想着曾祖母就是在这间屋子里生活、摔倒,然后离开的,便没有了勇气推门进去。

走出这垂垂老矣的院子,吱呀一声,重新落锁,它带给我的和我带给它的,都蒸腾在时光里,模糊不清。阳光依然照着这草木深深的庭院。

学生互评

没有壮阔的场面,没有复杂的行程,仅仅开门落锁之间,作者找到了一个极细小的切口。我们随着作者走近一座老宅,从草木深深的庭院走过,从往日生活的细节处经过,也从她温暖的记忆里掠过。所过之处清晰有痕,整个院落如在眼前。草木深深,庭院依依,清晰的思路,温暖的文字,值得人再三品味!

技法借鉴

“移步换景”是古典园林造园艺术的重要手法,也是一种常见的描写景物的表现手法,人走景动,画面往往随着作者立足点、观察点的变化而变化。采用移步换景法描写景物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把立足点的空间交换顺序写得清楚明白,做到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相结合。《雨中登泰山》一文,作者选取岱宗坊、虎山水库、七真祠、天门、孔子登临处这些标志性的地点来记述一路的行程,文章就具有了一条清晰的脉络。这样,读者才能知道游览或参观的路线,才能跟随作者的行踪真正获得身临其境的美感。

二、要把移步中或移步后所見到的景物具体细致地展现出来,切忌做粗笔勾勒、概括空泛的流水账。写到七真祠时,作者不是空泛地介绍庙宇里的神像,而是很细致地把这里雕塑的特点介绍给了读者。“吕洞宾和他的两位朋友倒也还罢了,站在龛里的两个小童和柳树精对面的老人,实在是少见的传神之作。一般庙宇的塑像,往往不是平板,就是怪诞,造型偶尔美的,又不像中国人,跟不上这位老人这样逼真、亲切。无名的雕塑家对年龄和面貌的差异有很深的认识,形象才会这样栩栩如生。”描写与议论、抒情相结合,着眼点不在于景物,而在景物背后的意蕴及自己的见解。

三、应该围绕一个中心综合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说明等表达方式,展示绚丽多彩、内容丰富的生动画面。比如:七股大水,从水库的桥孔跃出,仿佛七幅闪光黄锦,直铺下去,碰着嶙嶙的乱石,激起一片雪白水珠,脱线一般,撒在洄漩的水面。此处综合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水势奔涌、声势浩大以及水石激荡的壮阔场面。作者把最有特色的景物描绘了出来,删去了一般性的描写。这样,文章才能条理清楚,重点突出,语言生动而且感染力强。endprint

猜你喜欢
移步矮墙草木
不识草木
寒露
绘心一笑
菩萨蛮·玄英梦
草木皆有
低,或更低
农家牡丹
小峡爱情
会移步的骷髅
矮墙迷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