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秋燕,关锦美,罗秋霞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 广州 510080)
护理临床路径在肾活检穿刺术中的应用
赵秋燕,关锦美,罗秋霞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 广州 510080)
目的探讨使用护理临床路径对肾活检穿刺术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肾活检穿刺术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留置尿管率、头晕的发生率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上升,出现不良事件的比例低。结论将护理临床路径应用与肾活检穿刺术的患者,充分体现个性化护理:注重患者参与,提高患者主观能动性和满意度。
护理临床路径;肾活检穿刺术
肾活检穿刺术就是肾穿刺,它已成为对肾脏疾病诊断、指导治疗和预后判断的一种重要手段[1],对于行肾穿刺的患者实行护理的过程中,也有诸多并发症,如血尿、肾周血肿、尿潴留、腰痛不适,感染[2],但随着肾活检术水平的提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逐渐降低,而术后发生尿潴留成为患者最主要的不适[3]本科从护理的角度,制定肾穿刺的临床路径,以减少患者不适,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对护士工作进行指引,提高工作效率,取得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选取2016年在我科行肾穿刺的患者80例。其中男42例,女38例,年龄32~66岁,平均年龄50.6岁,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情等一般资料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组按护理临床路径进行护理,对每个执行的项目予以划本并签名。
1.2.2 术前日
评估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文化程度及配合情况。监测生命体征,查看相关检查是否完善及其结果,如心、肺情况,B超结果,肾功能、凝血功能,有无感染指征、二便情况,有无使用抗凝药物,及抗凝药物停用是否达到一周等,对患者的心理、饮食、个人卫生、睡眠进行指导,教会患者术中的屏气配合,监督患者练习床上排便。
1.2.3 术日
术前半小时执行术前针时使用静脉留置针。患者肾穿刺术后以平车送回病房,查看伤口情况,监测生命体征Q2h*4次,指导平卧6 h内可自由转动头部,活动双上肢,轻微平移腿脚,腰部放松勿用力,观察尿色,重视患者主诉,协助进食,指导饮水量,6 h后协助患者翻身,撤除穿刺口的布垫压迫。
1.2.4 术后24小时
查看并更换穿刺口敷料,采用手柄摇高床头30~45°的方式[4]。,在进行充分评估,患者无不适后,半小时后协助患者下床,指导其活动,并再次强调3个月内腰部忌负重,预防感冒等感染的发生。
(1)患者的满意度采用我院统一制定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2014.2修订),其内容包括是否提供舒适无痛的帮助、健康知识的讲解、耐心、技术熟练等,95~100分为非常满意;90~95分为满意;85~90分为一般;85分以下为不满意(2)术日留置尿管率(3)术后起床活动时头晕的发生率。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3 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P<0.01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表1 两组患者满意度调查(n,%)
表2 两组患者术日留置尿管情况(n,%)
表3 两组患者术后24小时发生头晕情况对比(n,%)
(1)通过对肾穿刺患者实施护理临床路径,细化护理工作、规范护士护理行为、优化护理工作流程,有利于提高护士的主动性与责任感。
(2)对患者实施护理临床路径,使患者了解到手术相关情况,能提高其自身的管理意识,积极配合练习床上排便,从而使术后留置尿管率大幅降低,术后有计划的指导患者起床,减少患者头晕等不适,保证了患者的安全,并使患者的满意度得以提高。
(3)实验组患者全部在肾穿术前练习床上排尿2次,并且排尿成功,仍有1例患者术后出现尿潴留,而且患者是在术后2小时第一次顺利自行排尿后,出现的尿潴留,其原因可能与患者担心伤口情况、术后轻度的疼痛不敢有力有关;另一例患者的头晕,与患者夜间睡眠不足有关。因此,该护理临床路径应在术日增加对患者疼痛相应的护理,以及对睡眠的评估、改善措施。
[1]廖玉梅,何 艳,罗原嫦.护理干预减少经皮肾穿刺活检术后并发症效果探讨[J].护理学杂志,2005,20(3):29-30.
[2]苏文琼.肾活检术后并发症护理进展[J].临床合理用药,2012,7(5):168-170.
[3]龚德燕,樊 蓉.肾活检术后患者尿潴留的原因分析与护理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7B):39.
[4]王丽姿,李秋玲,韦 伟.经皮冠状动脉腔内介入术后持续静滴肝素患者卧位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8-9.
R473.6
B
ISSN.2095-8242.2017.061.11968.02
本文编辑:吴 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