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元玲+王正凤+文生辉
我国食用菌生产已成为农业经济中一项重要产业,由于对食用菌绿色生产研究起步比较晚,大部分菇农因用药不当,致使食用菌产品品质低劣。依照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对新型食品开发必须符合“天然、营养、保健”的原则,还要具备营养功能、嗜好功能和生理功能,因此,必须走绿色无公害生产道路。生产绿色食用菌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一、生产前期
1.菌种制备
在菌种制备过程中,避免有毒药物残留于菌丝体中。常规制备母种、接种生产种的空间消毒都用高锰酸钾与甲醛溶液熏蒸,因甲醛是一种致癌物质,在制种、接种过程中,有部分甲醛残留于菌丝体中,从而转向子实体中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必须改变这种做法,如采用物理方法—紫外灯进行空间灭菌,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紫外灯的有效距离000cm,由于紫外线透过物质的能力差,紫外线杀菌灯只实用于空气以及物质表面的杀菌,一般紫外灯照0—30分钟即达到杀菌目的。生产中使用紫外灯杀菌,依照消毒空间大小来选择安装紫外灯的数量。而其它用具则采用蒸气、微波等方法来灭菌,尽量避免使用化学药品—如硝酸银、甲醛等进行杀菌消毒。
2.原料处理
原料来源要求新鲜,无污染,贮备要得当、防潮湿发霉,原料仓库避免使用剧毒老鼠药灭鼠、高毒农药杀菌杀虫和使用含有毒性残留的培养料,如果发现原料发霉变质、虫害,应采用生态、物理、生物等方法进行防治。如利用物理方法防治:将生虫发霉的原料放在烈日下曝晒几天,这样具有杀虫杀菌作用。覆土用的泥土进行杀虫处理不宜使用甲醛等药物或残留期较长的农药,以免菌丝将土中有毒物质转向子实体中。熟料栽培主要采用常温常压或高温高压蒸气灭菌;腐熟料栽培主要利用堆温升高到60—65℃而达到杀菌杀虫的目的。
3.场地选择
生产无论规模大小,生产场地选择和设计都要科学合理,这对食用菌生产很重要。应该选在交通方便、水源充足、清洁、无污染,排水通畅,四周无化工厂或烟囱,应远离禽畜场,垃圾堆、厕所和人流多的地方。选好场地是成功一半,也是绿色生产的前提条件。
二、生产中期
在生产中期,对病虫害防治主要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综合治理的方针政策。
1.生产环境卫生
在科学合理场地选择和设计的基础上,要在生产前进行全面灭菌、除虫、去除四周杂物、保持环境干净、整洁。在设计上,灭菌锅、锅炉房到接种室、培养室的距离要尽量短,减少在操作运输过程中被污染的机率。菌丝培养室和出菇房要有防范措施,在门窗和通气口处装细眼纱窗,防止菇蝇、菇蚊等虫源飞入,门窗要严密,防老鼠钻入危害培养料及子实体。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正规的生产规程进行生产,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2.生态防治
主要通过控制食用菌培养过程中生态环境条件,促使食用菌快速健壮生长,抑制各种杂菌生长繁殖,最终实现促菇抑病的目的。食用菌的菌丝适宜生长温度为185℃,为防污染,一般要控制7℃以下,可有效防止高温霉菌污染。菌丝在生长阶段将环境湿度控制在60%以下,可有效抑制喜湿杂菌的生长。在培养料配制过程中,适量加入磷酸二氢钾,既可补充钾,又起到调节酸碱度的作用,也能起到抑制杂菌生长的作用。加强通风既有促进食用菌生长的作用,又有抑制杂菌生长功能,适宜的散射光促进食用菌菌丝生长健壮,增强抵制杂菌能力。
3.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可利用高压、日光曝晒、黑光灯诱杀及过滤除菌等物理原理达到防病杀虫的目的。物理防治简单易行、不易伤人体,不污染环境。物理防治病虫害应用十分广泛,如害虫对光波敏感,具有趋光性,可以利用黑光灯诱杀,在灯下放一些装有0.1%敌敌畏水盆,可诱杀菇蝇、粪蝇、菇蚊等。利用电子灭菌器,可以殺菌消毒。
4.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在农业上广泛应用,但在食用菌上应用刚刚起步,前景十分乐观,因为它不污染环境,没有残毒,对人体无害、长期使用没有副作用,食用菌产品无公害。如利用细菌制剂—苏芸金杆菌来防治螨类、蝇类、蚊类、线虫都取得很好效果。
5.化学防治
可以选择高效、低毒、易分解化学农药来防治,尽量避免使用高毒、难分解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保证食用菌达到绿色食品。
三、生产后期
在栽培过程中,食用菌达到最佳商品价值时,应该立即采收处理。如果是鲜售,采后立即打包,以最短的时间到达消费者的手中。如果用于加工处理,也应该立即作出处理,以防变质变味,影响品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