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时英
摘 要:小学班主任是一个班集体的灵魂,小学班主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对于班级日常工作的管理。小学阶段的学生理解能力较低,给小学班主任的日常工作带来困难。因此,小学班主任需要针对具体的情况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能够更加有效率的管理班级的日常工作。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 难点 解决措施
小学班主任是一个班集体的主导,小学班主任对于班级事务的管理有着一个更加具体的、合理的安排,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各司其职,这样才能有利于一个班集体的长远发展,但是在具体的小学班主任工作中,部分小学班主任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及时的进行改进,进而提高班集体的工作效率和凝聚力。
一、班级管理中融入情感教育
毋庸置疑,情感是一种本性,是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情感教育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班级管理中同样不例外。根据相关文献得知,情感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推动学生健康快乐成长[1]。另外,因为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在情感方面比较天真,无法构建自己的情感基础,而班主任是学生接触最频繁的人物,是班级的主要的管理者,同样也是学生情感的榜样,言语与行动均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会产生影响,且班主任的情绪、态度、待人接物的行为均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启蒙作用,所以作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则需要调整好自己的形象,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用爱心、耐心、细心给予学生关怀,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感受到班级的重要作用,感受到来自班主任的温暖。无论从哪一个角度分析,班主任是班级的灵魂,需要将自己的感性充分发挥出来,利用高尚的品德教育、指导学生。
二、实施民主管理模式
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生理与心理发展不成熟,自制能力比较弱,主要处于被动管理的地位,与此同时,小学生的民主意识往往需要班主任的强化。在很大程度上,为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在班级中诸多事物均要由学生民主参与实施管理,比如在召开班会的时候,班主任可以先让学生进行讨论,并且制定有效的规章制度,或者让全班学生通过投票的方式选择监督人员,对班级的情况加以监督,从而营造遵纪守法的良好班风[2]。除此之外,班主任还可以选择两名学生,采取公开竞争的方式,提高监督效率,这种民主管理的方式能够提高小学生的自我意识,也能够提高小学生遵纪守法的良好作用,提升小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
三、加强与学生的交流
倾听小学生的心声是十分重要的,班主任在日常学习以及生活中要倾听学生的心声,让学生用心去感受,这样才能对学生的真实想法有所了解,才能真正认识到小学生的优点,方便日后给予有效教育。另外,小学生的的想象力比较丰富,对于小学生的奇思妙想,班主任不能给予否定,需要倾听,让小学生能够有自我展现的平台,提高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除此之外,班主任还要清楚认识到赞美比批评更具有价值,班主任需要对学生加以关注,了解小学生所存在的优点,对小学生进行表扬,帮助小学生树立自信心,能够实现小学生的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3]。尤其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独生子女的数量占据了重大比例,且这部分学生的心灵比较脆弱,假如对小学生的行为给予批判或者对小学生的观点给予否定,那么则会导致小学生丧失兴趣,甚至还会对小学生的自尊心造成影响,因此班主任需要从现实角度出发,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给予学生赞美与肯定,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与自尊心。
四、对学生全面衡量与评价
因为每一个小学生的年龄、性格、生活环境均不同,所以学生之间的差异比较明显,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时候需要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并且不能采取传统班级管理模式中一刀切的現象,需要因材施教,保证班级管理具有针对性。另外班主任在日常与小学生交流、沟通的时候需要仔细管理,了解小学生的不同特点,对小学生有全面的了解,或者根据自己的管理方式制定学生档案。每一位班主任在管理的时候需要对小学生的变化有所了解,能够对学生的思想动向清楚,这样才能开展针对教育,才能保证班级管理更上一层楼。
五、班主任提高自身理论管理水平
班主任的日常工作比较繁重,不仅具有较大的教学任务,并且管理任务也比较大,班主任要想提高班级管理的水平,改善当前的班级管理现状,那么不仅要在行动上有所改善,并且还需要从现实角度出发,不断提高班主任班级管理理论。其中学校教育科研是提高管理水平的主要方式,然而因为教育事业具有针对性,单纯的理论研究作用并不明显,教师也没有主动参与其中。然而具有针对性与有效性的研究往往会受到教育行动者的要求,也能够满足班主任班级管理理论学习的主要需求,笔者根据所在单位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教育行动研究,且根据自己遇到的问题加强分析,针对性的找出相关的策略,提高管理水平[5]。另外,还要加大对教育行动研究规模的分析,或者学校成立相关的班主任管理研究小组,对每一个班级班主任進行评选,鼓励班主任,提高班主任的意识,提升班级管理的效率。
六、小学班主任要听从学生的建议
小学班主任要在管理班级的时候将民主管理常态化,能够民主决断的事情就不要自己单独去决定。例如,在选举班干部的时候,小学班主任先把要选举的班干部名额告诉学生,然后让学生投票进行选举,然后再得出最后的结果。通过这种方式选出来的班干部能够让众人信服,更有利于班级的管理工作和班级的发展。又例如,班级要举行一个活动,小学班主任可以先把大体的活动方向说给学生听,然后让学生对于将要举办的活动提出自己的想法,先把大家的想法统计下来,再民主选举出一个大家都认为好的活动,最后针对这个活动进行举办。通过这样的民主方式,让学生体会到民主的具体含义,也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多的参与班集体的管理工作,促进班集体的健康全面发展。
结束语
小学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核心,对于整个班集体的发展起着一个引导作用。但是在小学阶段的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需要小学班主任进行及时的解决,让班集体向着一个更好地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志香,陈世峰.浅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5,11:24.
[2]赵芬,马文.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探究[J].华夏教师,2016,02:9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