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的环境约束问题分析

2017-11-10 08:53姚震寰
商情 2017年35期
关键词:吉林省城镇化

姚震寰

[摘要]吉林省生态环境面临诸多问题,区域水土流失加剧,地表水污染严重,江河湖库水质下降,河道、湖泊和湿地萎缩等。可以说,吉林省生态环境正处于一个十分关键的阶段,城市应该也必須担负起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良性协调发展的责任。因此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同时,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关键词]吉林省 城镇化 环境约束

一、生态环境约束

(一)重化工业主导加大环境治理成本

受经济新常态因素影响,吉林省近年来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转型发展任务紧迫。经济的结构性问题突出,自然资源的消耗逐渐加快,逐步累积的环境污染问题对经济发展形成阻碍。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盲目过快增长,钢铁、造纸、化纤、石化、煤炭开采及洗选和农副产品加工行业等高污染行业增加过快,单位GDP能耗较高,节能减排面临更大压力。部分地方政府为解决就业和收入等问题,继续引进高排放、污染企业,粗放生产经营现象比较普遍,能源使用效率较低,而环境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力是短期无法预测和评估的,改善环境质量的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和持续性不容忽视。

(二)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进一步加大了节能减排难度

由于特殊的区位限制、独特的能源储备状况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煤炭一直是吉林省的主耗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所占比重在70%以上,石油、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所占比重较小,燃煤比重高且煤质差,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尘类颗粒。特别是冬季采暖期,吉林省燃煤消耗量更大,污染物排放量更多。工业能源消费一直是吉林省能源消费主力,2014年,吉林省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占全社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60%,其消耗总量在产业能源终端消费中所占比重始终排在第一位,并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工业作为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重点领域,是节能减排需要关注的重点领域。

(三)城镇化发展环境压力加大

城市是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冲突最激烈的地方。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大障碍和最严峻的挑战。

(1)大气环境污染向复合型转变,质量状况亟待改善。近年来,长春、吉林、四平、松原、通化等城市相继出现了重污染天气,特别是2013年长春市按新标准评价有134天空气质量不达标,超过了三分之一;2014年对长春、吉林等开展监测城市达标天数平均比例为74.2%,比2013年有较大改善,但低于黑龙江15.5个百分点。从目前大气污染结构来看,吉林省大气污染已由过去单一煤烟型污染向煤烟型、机动车尾气、挥发性有机物、扬尘、秸秆焚烧及露天烧烤等复合型污染转变,污染排放强度增高,雾霾等重污染天气状况呈高发性、常态化增长趋势。

(2)局部土壤环境质量有恶化趋势,食品、蔬菜等派生污染严重。近年来,随着吉林省粮食产量达到700亿斤历史最高水平,化肥用量也呈现大幅度上升趋势,利用率及产投比远低于发达地区。“一炮轰”的粗放施肥方式,农药用量偏大,利用率低。过量施肥造成土壤肥力持续下降,农民为维持农田生产能力,更加依赖于增施化肥,使得大量肥料得不到有效利用,约有40%60%的农药在土壤中积累富集,污染土壤;过量施肥还可通过地表径流或淋溶作用进入到水体,加剧了农业面源污染的风险。地膜回收率低,土壤中平均残存率达到15%,影响了土壤的理化性状,由土壤污染派生的食品、蔬菜安全问题日益严重。黑土层变薄和功能退化现象比较严重,监测资料表明,开垦60—70年的坡耕地,腐殖质层厚度已由原来的60—70厘米减少到30厘米左右,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环境变坏,对养分的转化和调控能力下降。目前吉林省黑土腐殖质层厚度在30厘米以下的面积占黑土总面积的40%,其中完全丧失腐殖质层的“破皮黄”占黑土总面积的3%。

(3)重金属污染防治缺乏成熟的技术和经验,治理任重道远。虽然吉林省不是全国重金属重点治理省区,但汞和镉两项重金属排放量较大,主要污染源来自聚氯乙烯生产和有色金属采选行业。部分涉重企业规模较小、生产不稳定、经济效益差,污染防治设施不完备,难以将环保要求落到实处。重金属减排技术水平有限,开发使用的低汞触媒替代聚氯乙烯生产减排技术尚未得到国家最后认可,原矿伴生采选排放的重金属除提高废水利用率外,尚没有其他有效措施控制随企业产量而增加的重金属排放量。受新建项目和企业扩能改造水平所限,汞和镉的排放量控制在2007年水平的难度较大。重金属废水、废气和废渣处理,尤其是在重金属污染土壤、场地修复上,缺乏成熟的治理技术和管理经验。一些地方政府对于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混排等重金属污染问题重视程度不够,监管措施不严,重金属污染治理工作仍将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

(4)噪声污染严重。2014年,吉林省9个市(州)政府所在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分布范围在52.0~56.7分贝之间,平均值为54.2分贝。按照《声环境质量评价方法技术规定》中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等级划分的技术规定评价:吉林市、四平市、辽源市、松原市、白城市、延吉市区域声环境质量“较好”。长春市、通化市和白山市区域声环境质量“一般”。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影响主要分布在城市道路交通干线两侧、市区铁路沿线、建筑施工现场、混合区内的中小型工厂邻近和商业区及娱乐场所附近的居民区。

(5)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接近极限。吉林省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仍将处于高位运行阶段,远远高于环境容纳水平,大部分地区的环境承载能力将达到或超过上限。这些污染物将通过各种方式影响生态系统,破坏或降低生态环境的恢复力和生产力,进而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吉林省环境的地域性特点相对突出,水、土地和其他资源的空间分布存在差异,区域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不同。如,水资源,地域分布非常不均衡,东部多,中西部少。城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灾害、环境污染不是短期能够解决的,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如部分城市生态缺水严重,影响了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阻力。城市废(污)水处理和固体垃圾无害化及资源化处理水平低。酸性降水的情况仍然存在。酸性降水的样品集中出现在吉林省东部的图们市和珲春市,吉林市、延吉市、和龙市和龙井市也出现了少量酸雨样品。endprint

二、能源资源约束

(一)能源约束

长期以来吉林省经济增长呈现出“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和低效率”的粗放型特征,特别是新世纪以来,重化工业加速发展,消耗了大量的能源资源并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资源的支撑力和环境的承载力受到极大的威胁与挑战。从这一层面看,吉林省经济增长的硬约束在于能源环境,应通过节能减排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吉林省是一个能源消耗非常高的地区,尤其是单位产品能耗高,主要产品的平均单位能耗,相对其他省份来说比较高,节能潜力巨大。能源贫乏制约城镇化的进程,同时一次性能源具有不可再生性。比如,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中心区及城区扩展,商业发展速度加快,商业企业的数量和规模均加大,照明、空调等对于用电的需求就会加大,而能源是有限的,这就会制约城镇化过程。从吉林省能源消费的品种看,煤始终是主要能源消费品种,在能源需求总量中居首位。虽然吉林省煤炭直接燃烧比重下降,天然气等优质能源的消费总量稳步上升,但所占比例仍然偏低。现有的发展方式与吉林省的发展阶段、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和制度效率等密切相关,促进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要求从根本上进行体制改革与创新,调整产业结构,提高技术水平和制度效率,最终建立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有效利用能源是吉林省在城镇化进程中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必然选择,也是城市建设和促进生态环境改善的必然选择。

(二)水资源约束

水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所有生物的结构组成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它既是生物的生命线,又是农业生产的必备生产资料、工业生产的冷却剂和清洁剂,缺水会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除了有限性以外,水资源还具有空间分布不均和可循环利用的特征,水是链接所有生命系统的纽带,自然生态系统既能控制水的流动,又能不断促使水的净化和循环。吉林省的水资源不仅短缺,而且存在时空分布不均、降水量波动很大、保证率低的弊端。吉林省属于中度缺水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99.7毫米,由东南山区向西北平原递减。其中辽源、松原属重度缺水区,长春、四平属极度缺水区。长春、四平、松原、白城四市同时还属于生态缺水区,供、用水矛盾非常突出,同时废水排放量却在逐年增加,对生态环境建设带来压力。缺少和水污染是制约城镇化发展的另一环境危机,水污染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加剧了水资源短缺,水资源分布不均又对工业和城市用水造成严重影响,影响城镇化进程。

(三)土地资源约束

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和社会生产的劳动资料,是一切生产的源泉。土地资源具有有限性和空间分布不均等特征,在某种条件下,土地的数量、质量和分布对地区人口负载量和人民生活质量有决定性影响。城镇化过程对土地资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城市中心城区不断向外围扩张,导致耕地面积减少,未利用土地不断减少。部分城镇处于生态脆弱区域,开发利用成本高,土地资源短缺问题凸显。由于城市的扩张,大量污染物对土壤结构造成破坏,地力下降,土地退化趋势明显,水土流失加剧。由于农村长期缺乏技术和培训指导,农民因生怕减产而盲目依赖化肥,过量施用非常普遍,结果造成土壤肥力下降,粮食减产、环境恶化,最后陷入恶性循环。农药和化肥一样,已经成为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有利于提高粮食产量,但也是一把双刃剑,农药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也对人类及环境贻害无穷:污染大气、水和土壤环境,破坏生态环境,在环境中积累。自然特征与人为因素导致吉林省土地资源面临一些重大问题,如东部山区水资源非常丰富,但造成的水土流失也非常严重;中西部地区属平原地带,风力侵蚀对土地资源造成巨大威胁;人们对大自然不断的索取導致吉林省土地问题越来越凸显。土地资源的大量占用,土地的供需矛盾日益激化,土地资源短缺对于城镇化进程的制约作用日益显现。endprint

猜你喜欢
吉林省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奔跑的小浪花
吉林省2019年秋冬季秸秆离田工作方案
基于多元回归模型的吉林省经济状况浅析
基于多元回归模型的吉林省经济状况浅析
《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条例》施行
反腐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
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第五次优秀高教科研成果评审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