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市大荆镇铁皮石斛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2017-11-10 19:26吴宗恒许林英诸亚铭张琳玲徐亮王显栋金海元
安徽农学通报 2017年20期
关键词:铁皮石斛生产现状对策建议

吴宗恒+许林英+诸亚铭+张琳玲+徐亮+王显栋+金海元

摘 要:该文介绍了乐清市大荆镇铁皮石斛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其存在的主要原因,并提出进一步发展铁皮石斛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创新思路“引”、优化服务“促”、产业提升“乐”等。

关键词:铁皮石斛;生产现状;效益;对策建议;大荆镇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20-0078-02

石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记载的一种极为珍稀名贵的中药材,是国家二级珍危保护植物。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cinale)是石斛中的极品,因表皮呈铁绿色而得名。素有“中华仙草”“药中黄金”之美誉,列“中华九大仙草”之首。石斛中的主要药用有效成分多糖具有免疫调节、驱解虚热,益精强阴等疗效。截至2014年,我国铁皮石斛种植面积已超2667hm2,且栽培面积逐年上升,需求量虽也不断扩大。随着种植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市场竞争力增加,价格一路下滑,严重打击了农户的积极性。

1 乐清市大荆镇发展铁皮石斛产业现状

乐清市位于雁荡北麓,自然地理环境优越,远离污染,曾是野生铁皮石斛的产地,人工栽培、加工铁皮石斛,始于20世纪90年代,勇于开拓的乐清人开始从云南代加工铁皮枫斗到铁皮石斛幼苗的引种、试种。而且浙江种植的铁皮石斛大多柔软、味甘、具黏性,有效成分含量最高,效果最佳,鲜药价格也远高于云贵等地。截至目前大荆镇模式栽培面积已达350hm2左右,形成种苗生产、幼苗种植、铁皮枫斗加工的一条龙产业链,并相继成立了数10家专业合作社。2009年乐清市大荆镇铁皮石斛的年销售量达5亿元,被称为“中国铁皮石斛之乡”。

随着种植技术的日益娴熟,种植面积的进一步扩大,投入产出比下降。铁皮石斛是高投入高产出的作物,2010年前种植铁皮石斛1hm2投入约105~120万元,其中设施投入37.5万元左右(一般采用鹅卵石或小石块铺地,用瓷盆上盘后平排在铺平的石子上),种苗投入就要75万元左右,鲜铁皮产量在6000kg左右,市场价格在16500元/kg左右,毛收入在600万元左右,纯收入达450余万元/hm2。2010年以后1hm2均投入约900~1125万元,种苗投入450万元左右,鲜铁皮产量6000kg左右,市场价格在3750元左右,毛收入在250~300万元,纯收入达225万元/hm2左右。2014年以后随着种植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供过于求的矛盾更加突出,加上大量的云贵铁皮冲击,乐清本地的鲜铁皮市场价格一降再降,甚至跌破1500元/hm2,毛收入只有120万元左右,投入约52.5/hm2万元,其中种苗投入7.5万元左右,纯收入37.5万元左右。而且种植幼苗至收获一般要经过2~3a时间,收获2次后一般要进行对老株进行整理,剔除病株,利用率大为降低。年纯收入在15万元/hm2左右。

乐清市大荆镇自2010年开始对铁皮石斛进行组织培养和扩繁,跳出传统的一粒种子繁一棵苗的老框框,进行种苗的产业化开发。传统的扦插和种子繁殖技术繁苗周期长,繁殖率低。运用植物克隆技术对铁皮石斛种子进行组织培养,对不定芽进行再分化,从而降低种苗的成本。目前乐清市大荆镇共有以一家一户为主的小型铁皮石斛组织培养室20余个,多是以种子培养为主。组织培养技术一般经过:种子的预处理、种子培养、种胚诱导、不定芽分化、生根培养、炼苗与移栽等程序再进入模式栽培阶段。经过组织扩繁,1hm2苗的成本在7.5万元左右,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随着种植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和山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拟野生状态下的环境,改种其他作物一方面销路不畅,价格没有优势,另一方面花费大量的人工和改建成本。经过结合山区本地优势和其他地方的成功经验,提出以下建议和意见。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产业结构比例严重失调,经济效益下滑 勇于开拓的乐清大荆农户既有一种甘冒风险的精神,又有一种盲目跟风的习惯。一看市场行情好,经济价值高,当地农民纷纷效仿,无论是大块农田还是零星边角地,甚至是房前屋后,只要能搭棚,都种上铁皮石斛,造成面积一再扩大。产能过剩大于销,市场价格一降再降,直接导致经济效益下降。而且石斛种植要求技术水平高、投入高,易受自然风险和病虫害的影响,加上市场风险影响,价格不稳定,农户经济效益得不到保障。

2.2 劳动力资源浪费,生产技能素质低 在生产经营上,总体规模小。仍以一家一户、单打独斗的小面积分散经营为主,一般一个普通农户只能管理0.07hm2左右,且生产标准化水平低,部分农户绿色生产及环保意识较弱,使用不当农药和大量使用化肥促长防病,使产品品质下降。在消费者环保意识日益加强,特别是信息及资讯发达的今天,不但经济效益受到影响,而且社会效益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土地流转难,农产品销售信息不通畅,合作组织为农户提供的社会化服务普遍较少,因此,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较弱。

3 乐清市大荆镇发展铁皮石斛产业对策建议

3.1 创新思路“引” 工作思路突出做好“引导”文章。让典型引路,经济能人带头,激发铁皮产业的生机和活力。改变过去闭塞的以一家一户单打独斗为主的传统农业,集中进行连片种植及管理。形成以龙头企业为典型,以农业生产合作社为抓手,形成互联网+形式,带动周边农民,认真为他们解决各种实际困难。运用订单、合约、参股等多种形式,建立紧密型、半紧密型和松散型基地,走出一条“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物技结合、网络联动”的农业产业化路子,极大地减轻农户的市场风险,较好地解决分散的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问题,从而实现“投资少、见效快、覆盖广、两头富”的初始目标,成功地将农户与消费者高效有序的链接。

3.2 优化服务“促”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原有传统的技术越来越不适应当前的形势。而且随着价格一再低迷,农户为了提高经济效益,一般生长期2~3a的普通成苗,开始施用化肥及残留性高的农药,大大降低了商品性。为了促进农民的科技水平及职业素养,可由镇农技部门牵头,聘请浙江农业大学、浙江省农科院和有关院校的专家为农民技术员及大户上课,并深入田间地头对农户进行手把手指导,转变农户片面追求产量的观念,要求他们争创优质产品,树立品牌意识。积极开展各类型、各层次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全面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

3.3 产业提升“乐” 树立品牌意识,推进品牌战略,创造和提升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秀品牌,进行品牌运营,及时注册商标,更好地拥有市场。利用乐清市大荆镇特殊的地理环境条件,采用农家乐、自采一天乐、免费参观种苗场等丰富多彩的销售模式,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吸引更多的人,提升铁皮石斛的产品附加值。在交通要道制作醒目的广告牌等宣传标志,扩大石斛的知名度。

参考文献

[1]王永浩,张领先,王德成.我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政策支持体系[J].农机化研究,2006,(2);16-19.

[2]徐忠爱.广东农业产业化的现状、问题和对策分析[J].现代农业,2005,(12);25-27.

[3]彭涛,卢凤君,刘清水.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策[J].中国科技论坛,2006,(3);92-94.

[4]王国敏.中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理论分析与政策选择[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3(12);116-121.

[5]刘仁遵.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考[J].农业经济,2008,(5);39-40.

(責编:徐焕斗)endprint

猜你喜欢
铁皮石斛生产现状对策建议
上海市小白菜高效安全生产现状与建议
祁连县油菜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铁皮石斛人工栽培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