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际战争才开始

2017-11-09 09:32宋金波
支点 2017年10期
关键词:代际年轻人年龄

宋金波

核心提示:既然什么都是新的,新技术新产品对谁都一样陌生,年龄与经验的价值在短时间内必然贬值。

年龄正成为我们身边社会问题中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在大多数热点话题中,诸如中产阶层焦虑、东北年轻人热爱编制、广场舞老人强占篮球场等,说到底,都是年龄问题。

对年龄近乎出格的强调继在社交圈中迅速流行后,又不出意外地侵入了流行文化领域。不久前的电影《心理罪》中,40来岁的男上司在刚毕业不久的主角面前,已经疲态尽显,保守而又颓废。放在20年前,类似角色的年龄段,起码应该在50岁以上。

编剧迎合年轻人的意图很明显。究其原因,简而言之是今天年轻人的力量比以往更强了,社交媒体的出现、互联网的发达,出现了更多迎合年轻人的产品和市场。但更重要的还是他们经济能力的上升,确切的表达是,这个社会的年轻人,在经济上对外部的依赖性降低了。

以90后、00后为主的这一代年轻人,比起父辈祖辈,几乎没有什么贫瘠饥饿的记忆。世界从一开始就近乎是富足的。比起80后,他们中的很多也不需要为一套房子付出数十年的劳动,这使他们无需顾忌太多。就这一点而言,可以说他们运气好,坐享其成。但时代给他们的好处可不止这么一点。

人类社会正处于一个转折点,它从比尔·盖茨辍学创业时就在酝酿。伴随大数据、移动网络、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这个转折点带给年轻人更多的红利——他们参与创造社会价值、进而获取社会地位的门槛降低了。

在人类历史上,特别是近现代以来,年轻人初入社会,面临的劣势远多于优势,知识、人脉、阅历都成为限制。而在今天,这些限制已经变得远没有过去重要,有些甚至成了优势。当40岁的父母开始感叹“现在孩子见识、知识与能力都那么厉害”时,结局已经注定。

在全民创业时代,这个变化尤为明显。在一些行业比如传统媒体,当一些30多岁的员工已被视为“老家伙”面临边缘化时,很多20多岁的小年轻却已经在低成本下创业成功,在资本市场上得心应手。既然什么都是新的,新技术新产品对谁都一样陌生,年龄与经验的价值在短时间内必然贬值。为此,很多新媒体机构招聘,都设置了极为苛刻的年龄上限。考虑到收入期望与性价比因素,就业形势对于很多行业的“老员工”来说,堪称恶劣。

一个时代里最年轻的那拨人,总是得到全社会资源最多的群体。当技术进步加速,教育权重加大,他们的优势自然会显现,他们对话语权乃至社会权利的期望值也会越来越强。这势必与中老年人把控大部分社会权力、资源的现实发生某种“代际冲突”。从长远来看,对他们的需求,不可能视而不见。

这样就能理解为什么年过四十已经被纳入“老年人”群体,其意并不一定在于贬损老年人,而在于给不同代际人群划定边界,强化存在感。

不同年龄的人群,原本应该是基本均匀连续的,但由于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加速度,却可能呈现出撕裂的状态——就像一个人被掷于黑洞的引力场一样。

幸好人类不是无感的基本粒子。在任何一个代际都有这样的人:永远保持学习的热情和能力,永远不让自己变得太保守,永远怀抱一颗赤子之心。他们或许不能结束冲突,却能成为这个社会最好的黏合剂。

老龄化仍在深入,一切变化只是剛刚开始,代际间的混乱与误解都不可免,利益与价值观都将成为导火线。眼下,最重要的就是守住中道,不让年轻的狂热或年老的保守中的任何一种,在极端掌控一切。(支点杂志2017年10月刊)

猜你喜欢
代际年轻人年龄
为什么年轻人一团建就想离职?
“这里为什么叫1933?”——铜川“红色基因”代际传承
年轻人如何理财
年轻人
论人权的代际划分
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中的权力过渡与绩效影响
算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