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演《圆环物语》给了我机会重新审视这个作品,很高兴,我发现它还能对今B社会说话。甚至可能有更多话要说!我借机重写了剧本的许多地方,尤其是序场,第一和第七场。有人说,‘想了解80年代的台湾,去翻报纸还不如看一出【表坊】的戏。这些年来,台北建成圆环又经历了许多不可思议的变化,而这一切的不可思议居然是我们剧本中那么的可预测。我惊讶。看来,《圆环物语》能让你一窥80年代台北都会男女,同时也能超越,让我们看见许多不变的迷茫与执着。”
——赖声川
时隔多年,赖声川改了很多,他说,他加了很深刻的东西.以前只注重结构。这个戏的结构很有意思。a-b-c-d-e-f-a,很好的結构,但是演员演得都非常忙,左右两边都要提醒换什么衣服。这次加强了很多,会比当年还好看,演员有没有当年强,就不知道了(笑)年轻人总是要被鼓励的,在赖声川的调教下,上剧场的班赢,都是很不错的年轻演员,不断的鼓励,支持,只要他们能有热情,坚持下去,他们终究会绽放。
——李立群
1987年,在《那一夜,我们说相声》和《暗恋桃花源》之后,台湾剧场已经渐渐成气候,有日渐扩大的观众群正准备接受来自剧场的新讯息。赖声川提供了一个都市喜剧,结构取自二十世纪初奥地利作家史尼兹勒(Arthur Schnitzler,1862-1931)结构性导向强烈的剧作《循环曲》(La Ronde)。
史尼兹勒原始结构提供了一环套一环的迷失爱情故事,描写十九世纪末维也纳的腐败气息。赖声川用了这个架构,和演员即兴演出属于台湾的七段戏,以台北市南京西路圆环之历史变迁为象徵,来探讨现代台北人错综复杂之感情关系;在爆笑背后,观众看到都会男女寂寞与迷失地追寻着爱情。
甲、乙、丙、丁、戊、己、庚,七个人物组成:甲和乙的婚外恋、乙和丙中年婚姻危机、丙和丁的办公室性骚扰……环环相扣,扑朔迷离。看似陌生的两个人,却存在着某些意想不到的联系。舞台上,赖声川用自己的方式生动演绎了生活中的“六度分离”。
同时《圆环物语》也像一个拼贴,七位演员在整个演出一开始,面对观众说台北市著名小吃区「圆环」的历史。从清朝到日据时代,到今日台北,台北西区的圆环从一个公园变成一个蓄水池,变成了固定摊贩的小吃店总会,变成了交通圆环,最后在政府政策摇摆不定的情况下,面临拆迁的命运。
故事说完,演员开始演戏,也不再提那个故事了。舞台设计聂光炎大胆设计了一个土制的旋转舞台,加上幻灯字幕投影,在场景转换的过程中,随着萧邦钢琴圆舞曲的音乐,更是形成一种疏离的效果,在情节之外加上对情节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