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平+邢丹
十几年前,由著名影星周润发、章子怡领衔主演的电影《卧虎藏龙》曾引得国人争相观看,一度创下新的票房纪录。鲜为人知的是,这部荣获第7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的华人电影,其中一段令人叹为观止的“竹林斗剑”情节的外景,就取自安吉著名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大竹海”。
当我们走进安吉的一个个美丽乡村,置身于这个满眼皆绿的天然氧吧,领略到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悦目惬意之感。
2012年9月6日,意大利那不勒斯,第六届世界城市论坛颁奖仪式。
“很多被推荐的城市都期望获得这个奖项,但我们一致认为,安吉是这个世界上最绿色的城市之一。”主持人话音刚落,现场便响起热烈的掌声,2012年“联合国人居奖”终于花落安吉。
对于安吉人而言,这张分量十足的“金名片”来之不易。
在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的数字影院里,一部反映安吉凤凰涅槃之变的专题片,向全国党刊采访团成员讲述了安吉转型发展过程中的一段悲喜变奏曲。
安吉,幅员面积188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6万人。改革开放后,为摘掉贫困“帽子”,安吉依托地上地下资源,大上工业项目。一时间,造纸、化工、建材、印染等企业被大举引进,“村村点火、户户冒烟”成就了安吉GDP的高速增长。
令人纠结的是,虽然地方财政收入上去了,但安吉付出的代价也是惨重的——青山被毁、河流污染,曾经的“江南清丽地”上空笼罩着蔽日的灰尘,昔日“桃花流水鳜鱼肥”的溪流也变得“比黄河水还要浑浊”……其中,天荒坪镇的余村最具代表性。
当时,余村人靠山吃山,走上了炸山取石的“致富捷径”,短短几年时间便建起一大批石灰窑、水泥厂、砖厂等高污染企业。高峰时期,65台拖拉机日夜兼程运送石子。因为矿区烟尘漫天,村民几乎常年不敢开窗户。
转折点发生在1998年——安吉被国务院列为太湖水污染治理重点区域,受到“黄牌”警告。
安吉人走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十字路口。经济发展是不是一定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痛定思痛后,安吉决定走“生态立县”之路。
从工业立县到生态立县,这是一次艰难而痛苦的选择,犹如壮士断腕。
有一组数据足以说明安吉人的魄力——当时,安吉的年财政收入只有4000多万元,为了加快转型步伐,先后投入8000多万元,对全县74家污染企业进行强制治理,并毅然关閉33家高污染企业,其中包括占全县三分之一税源的孝丰造纸厂制浆生产线,这是安吉治理污染的第一刀。
因为投资少、见效快,开山挖矿一直是县财政的支柱产业。确立“生态立县”的发展方向后,安吉毅然决然地砍下了治理污染的第二刀——经过严格审核,243家矿山企业只留下环保达标的17家。
关、停污染企业的同时,安吉还提高了招商的门槛——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一律不准落户。印度尼西亚金光集团一个投资近50亿元的造纸项目,投产后年税收可达10亿元人民币,因为环保的门槛限制被淘汰了;台资项目“天湖度假村”,房子已经建好,因为环保没达标,县政府宁可赔偿700万元,毅然叫停了该项目……
单从经济指标考量,“生态立县”付出的代价的确是沉重的——在湖州市各县(市)的经济排序中,安吉一度退至倒数第一,被列为“欠发达县”。
当时的安吉,县领导压力很沉重,基层干部群众很迷茫。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到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考察。在村委会会议室,村干部向他介绍,余村下决心关停了污染环境的矿山企业,现在通过发展生态旅游,让农民借“景”发财,实现了“景美户富人和”。
习近平听了介绍高兴地说,下决心停掉一些矿山企业,这是高明之举,“我们过去讲,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其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他继而说:“长三角有多少游客?安吉距杭州一个小时车程,距上海两个小时车程,生态旅游是一条康庄大道。”
习近平高屋建瓴、内涵丰富的发展理念,为探索前行中的安吉拨开了迷雾,指明了方向。
沿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路,安吉提出打造“中国最美县域”的目标,并逐步建章立制,凡是对生态保护不利的项目不上,凡是对生态环境有害的企业不批,运用市场、法律、行政等多种手段,加速淘汰落后产能。同时,安吉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把全县当作一个大景区来规划,把每个村当作一个景点来设计,把每户人家当作一个小品来改造。
在余村文化礼堂,一块块展板记录下安吉生态发展之路的坚实足迹——2001年确立“生态立县”战略;2003年开展“双十村示范、双百村整治”工程;2008年开展美丽乡村建设;2013年制定“山青水净”三年行动计划;2015年6月,安吉县政府作为第一起草单位参与制定的《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国家标准正式发布……
为了调动基层的积极性,落实生态保护责任,安吉还建立了生态补偿体系和行政责任机制。在乡镇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中,加大生态建设考核权重,并设立环保重大事故“一票否决制”。在此基础上,探索建立“个性化考核”办法,将全县15个乡镇分为A、B、C三类考核对象:对有工业园区基础的一类(A类)乡镇,重点考核工业经济成效;对有工业功能区又有自然保护区的二类(B类)乡镇,实行双重考核;对边远山区的三类(C类)乡镇,只考核生态保护情况、以美丽乡村创建为载体的生态建设与乡村休闲经济发展情况,让不具备发展工业条件的乡镇彻底摆脱GDP考核约束,从机制上鼓励基层干部重视生态保护,并对抓中心工作实绩突出、抓生态建设卓有成效的干部提拔重用。
在“生态立县”这幅蓝图上,安吉的“小红旗”越插越多——2001年,安吉通过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验收;2004年起,安吉将每年的3月25日定为“生态日”;2006年6月,安吉获得“国家生态县”称号……据统计,2017年1月至5月,安吉县空气优良天数为123天,优良率达82%,比2014年高出10个百分点;PM2.5浓度均值为47微克,比2014年同期下降32.9%;县控及以上地表水监测断面达标率为100%。endprint
“山峦青翠、河流清澈、空气清新,经济结构合理、社会和谐稳定、人居环境优美。”这是国家环保部门对获得“国家生态县”称号的安吉所做的高度评价。
今年9月3日至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厦门举行。在厦门会晤新闻中心中整齐排列的椅子,看似普通却又不同寻常——这款样式别致、采用新型竹质材料制成的椅子,与G20杭州峰会所使用的椅子为同一款产品。椅子的产地就是有着“中国第一竹乡”美誉的安吉。
除了生产竹质椅子,安吉还以竹木深加工为基点,向竹木全产业、高端化发展,安吉毛竹的“身价”已经从10年前每百斤不足6元上升到如今每百斤20多元。在安吉,全县现有竹产品加工企业1300余家,5万人从事与竹制品相关的产业。全县108万亩竹海,每年给农民带来12亿元的收入,仅竹制品加工一项,年产值就达130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20%。
“现在,全县已经形成了竹质结构材料、竹装饰材料、竹日用品、竹纤维制品、竹质化学加工材料、竹木加工机械、竹工艺品、竹笋食品等八大系列產品格局。其中,椅业年产量3000万把,占据国内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以上;竹地板产量占世界产量的50%以上;竹工机械制造业占据了80%的国内市场,并出口多个国家和地区。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企业就有11家。”安吉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有娣对采访团如数家珍。
优美的生态环境,让安吉的经济结构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
安吉产茶历史悠久,早在1200年前,安吉就成为唐朝的八大茶区之一。北宋皇帝赵佶在《大观茶论》中提到:“安吉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如玉之在璞,它无与伦也。”
2000年6月,中国特产之乡命名委员会授予安吉“中国白茶之乡”称号。
在“生态立县”的战略目标确立之后,安吉充分利用当地特定的气候、土壤条件,大力发展茶叶经济,成为茶农致富的重要渠道。
目前,安吉全县白茶种植面积达18.5万亩,2016年产量1810吨,产值达24.74亿元,季节性从业人员达20多万人,为全县农民人均增收6000余元,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四分之一。令人欣喜的是,安吉白茶已连续七年跻身全国茶叶类区域公共品牌十强(第五),品牌价值已达到34.87亿元。2016年,“安吉白茶富民产业项目”以其富民成效,成功入选全国“2016年民生示范工程”,2017年荣获“全国十佳魅力茶乡”称号。
如今,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上海、南京、杭州等地的旅游爱好者,纷纷把安吉作为休闲度假的“后花园”,全县每年吸引游客1200多万人次,仅门票收入就达2.16亿元。
大里村是位于山川乡中部的一个村庄,远处青山环抱,近处绿树成荫,是浙江省森林村庄、湖州市乡村旅游示范村,村党支部是湖州市先锋示范村党组织。2016年,村集体经常性收入11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 315元。
“我们的目标是打造‘浙北户外体验第一村。”大里村党支部书记应忠东说。为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近年来在党员干部的带动下,大里村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开展“户外天堂、乡野大里”的特色村庄建设,逐步形成了以体验大里、美食罗仲、乐居秧田坞、养生续目为支撑的发展格局,现有9个高端休闲项目落户运营,注册资金共5.4亿元。
应忠东说,近两年,不少进城居住的老年人重回大里村,还有人说服儿子媳妇一起回村创业,整个村庄也变得更有活力。
绿水青山不仅让安吉人坐地生财,还吸引来了投资的“金凤凰”——这里的“两山创客小镇”,致力于美丽乡村智慧应用、资源环境科技、产业转型升级研发;总投资87亿元的“银润天使小镇”,将旅游产业与信息、文化创意、商业等产业高度融合;总投资70亿元的“上影影视小镇”,着力构建影视产业、影视文化与主题旅游为一体的产业集群;全国首个A1类通用航空机场、亚洲最大的欢乐风暴水上乐园以及浙江省自然博物院、浙江广电安吉影视文化产业基地、港中旅休闲旅游综合体等优质产业项目,纷纷抢滩安吉……
在“两山理念”的指引下,作为“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县”的安吉,在发展生态经济、探索转化路径中取得了丰硕成果:与2005年相比,201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4.87亿元,年均增幅12.5%;财政总收入60.33亿元,年均增长20.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4万元,年均增长10.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5万元,年均增长12.4%;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1.74∶1。
绿水青山,安且吉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