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管理工程学科发展报告

2017-11-09 08:01福州大学科协
海峡科学 2017年8期
关键词:学科工程研究



福建省管理工程学科发展报告

福州大学科协

管理工程学科是一门研究人类管理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综合性交叉学科,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管理工程研究在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更好地了解我国和福建省管理工程学科的总体发展态势,该报告从管理工程学科的研究特点和基本状况出发,对近几年管理工程学科的发展现状进行梳理,提出了福建省管理工程学科的发展目标、战略任务及发展对策等。

管理工程学科 发展现状 发展趋势 发展目标 战略任务

管理工程是一门综合运用数学、统计科学、管理科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研究解决社会、经济、工程等方面的管理问题,具有丰富内涵和广泛外延的综合性学科。作为我国管理学科中发展最早的学科之一,管理工程学科的教育体系与科研力量逐渐完善,在人才培养、学科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较显著的成绩,形成了良好的学术梯队。有的研究成果跻身国际学术前沿,在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有的成果立足中国管理实践,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积极影响,为管理科学和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强有力的支持。

虽然我国管理工程学科的研究已经起到了指导经济发展实践的作用,但部分研究还滞后于中国管理实践的发展,在微观与宏观管理等方面都存在超前意识不足的问题。随着人类管理和社会经济技术环境的变化,我们有必要对我国管理工程学科的发展态势进行科学梳理和探索,分析学科研究现状与研究热点,在对本学科的国内外进展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未来几年管理工程学科的发展趋势及福建省管理工程学科的发展目标和对策建议。

1 我国管理工程学科发展现状

高水平论文是科学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论文中的关键词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论文的主要内容,通过对高水平论文关键词的分析,可以较好地总结我国管理工程学科的研究现状。本报告以SCI数据库中与管理工程学科相关的期刊作为样本,梳理中国大陆学者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对近几年的热点研究领域及其进展整理如下。

1.1 运营管理、工业工程

1.2 决策理论与方法

近年来,我国学者对决策理论与方法领域的研究成果可以从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两个角度去阐述。理论研究方面主要集中在构建新的决策模型,并证明其优越性和合理性,其中如何刻划决策者的偏好成为主要研究方向。此外,通过主客观方法求得决策模型的权重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在应用型的研究成果方面,主要是将决策模型应用于不同的领域,如测度我国中小上市公司的信用风险、消费者购买与消费决策模型、个人信用风险进行分析、寻找与用户需求最为相关的网页、车辆分配和路径规划问题。

1.3 城市交通管理

1.4 智能知识管理

智能知识管理是针对数据分析得到的衍生原始知识,结合规范知识,利用数据分析和知识管理的方法,对衍生原始知识进行提取、存储、共享、转化和利用,以产生有效的决策支持。智能知识管理强调数据挖掘结果的“二次”处理以及对数据挖掘中领域知识、经验知识等的重视。目前智能知识管理相关研究可以分为两个大类——领域驱动的数据挖掘和二次挖掘。从文献调研情况来看,二次挖掘的研究较领域驱动的数据挖掘研究少,主要集中在兴趣度评价、规则提取、可转化挖掘等方面。

1.5 服务科学

近年来,由于信息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与广泛应用,服务业内部结构升级趋势明显,并带动现代服务业爆发式增长,人类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服务科学领域的问题也日益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学者们对新服务开发、设计过程的研究更加专业化,主要基于不同视角提出具有高度适用性的模型,并着重强调资源在新服务开发、设计过程中的作用。一些学者研究了面向服务链(如物流服务供应链、服务外包链等)的服务组织协调与优化。此外,学者们大多围绕信息服务中的数据和信息质量展开许多研究。

1.6 低碳发展管理

低碳发展是一种经济的发展方式,它不仅仅会改变能源结构,改变产品结构,而且更进一步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受到学者们广泛的关注。近年来,该领域主要研究热点集中在低碳发展模式方面,认为低碳发展模式是针对石化能源利用高碳排放问题,实施低碳发展模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提出通过构筑低碳均衡达到“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学者还对低碳发展水平测度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此同时,减排的市场机制与政策等问题也成为学者们的重点研究对象。

1.7 项目管理

学者们近年来对于项目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项目隐性工作、项目管理中的奇异现象和关键链项目缓冲管理上。为了控制工期和成本,人们开展了对“隐性工序”的研究,通过考虑各种人文因素的仿真,找出设计之初丢掉的时间——隐性工序的工期。另一个新方向是人们开始研究项目管理中的奇异现象,如“机动时间会越用越多”,从源头上弄清工期误差产生的原因。此外,对那些研究重大项目的工期和成本控制有重大作用的老方法如关键链法,矩阵法仍然是研究重点。随着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对重大工程项目和复杂的工程设计项目的研究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2 国内外管理工程学科研究进展比较

通过对管理工程领域高水平论文的文献分析,下面我们从一些主要研究方向对国内外管理工程领域的研究进行对比分析。

2.1 智能知识管理

国外并没有明确的“智能知识管理”提法,与之相关的是“领域驱动的数据挖掘”、“后挖掘”。这些提法已经与传统的数据挖掘有明显区别,强调将专家经验、情境等软性因素融入建模的过程中以达到提高分类效果的目的,但仍与国内所提的“智能知识管理" 有较大的差异。从广义的角度来看,“智能知识管理"涵盖了国外“领域驱动数据挖掘”的范围。从文献的调研情况来看,数据挖掘的研究是华人活跃的领域,因此在数据挖掘与知识管理交叉的智能知识管理领域也仍是由华人主导,外籍研究者的论文数量远不及华人学者。国外主流学术会议较多关注智能知识相关议题,前沿的研究成果经常在著名的数据挖掘、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等的会议上进行汇报,包括三大协会的数据挖掘最顶尖级国际会议ACM SICKDD、IEEE ICDM、SIAMDM,此外,ICCS等著名国际会议上也有不少相关成果发表。

在借鉴国外学术成果的基础上,国内学者在智能知识管理方面也做出了非常多的成果。柳巧玲(2010)提出了一种面向企业业务的智能知识推送系统模型,为构建面向企业业务的知识推送系统以及解决系统构建中的关键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杨选辉(2012)为了解决自然灾害应急物流领域的知识共享和信息集成问题,采用领域本体来进行知识表示;张亮等(2015)在SVM和Logistic回归的数据挖掘模型基础上建立基于信息融合的公司财务预警模型,提高了财务预警准确率;马晓君(2015)借鉴国内外客户信用评价体系基础上,从公司的历史客户资料出发,引入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其客户行为,构建了有效的数据挖掘决策树模型,从而建立了准确度较高的新标准客户信用风险管理规则;孔翔宇等(2016)深度挖掘了财经新闻主题内容与股市市场的相关性,并提出了一种基于理解当日新闻主题分布来分析中国股市涨跌的预测模型。从中可见,目前智能知识管理研究已经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并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领域,但是目前的研究还比较零散,尚未形成一个全面、系统的研究体系。从国内外对比来看,对智能知识管理的研究都处于研究的初期阶段,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和前景。

2.2 服务科学

从国内情况来看,近几年来服务科学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人作为构成服务系统的最基本、最核心的要素,学术界对其决策行为的研究由来已久,传统的服务参与者行为与决策的研究主要包括个体有限理性决策与行为、企业的定价决策与库存决策、消费者满意度和忠诚度以及反常消费者行为等。伴随着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的发展,服务参与者行为与决策方式发生改变,网络化特征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这一问题,目前主要的研究内容有社交服务网络中用户行为与决策、服务运作中的信息感知与计算、众创行为与众创空间发展策略、用户信息安全感知以及服务型企业在新兴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决策行为。

2.3 低碳发展管理

2.4 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作为管理工程学科的重要分支,其科学地位已经得到国内外管理界的普遍认同。国际项目管理学界认为,项目管理就是以网络计划技术(华罗庚先生称之为统筹法)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

项目管理成长为一门学科的标志性事件是美国项目管理学会(PMI)发布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project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PMBOK)。我国项目管理学界的一件大事,就是在2006年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发布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C-PMBOK2006),该体系继承了我国计划经济时代所执行的项目的前期论证的成果,加强了项目概念阶段的内容,适应了项目管理重心前移的发展要求。

在实践中,我国项目管理也取得了重大成果。由于我国大型工程项目的急剧增加,重大工程项目管理的成果尤为突出。如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二滩水电站、神舟飞船项目等,都采用了项目管理这一有效手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尤其是神舟项目管理还取得了理论上的进展。该项目建立的成熟度模型拓展了项目管理成熟度的内涵,引入了“关键领域”的概念,从组织、过程、方法、人员、文化等领域,多方位地反映了项目管理成熟度等。

3 我国管理工程学科的发展趋势和研究重点

3.1 基于中国实践的管理理论

对中国本土管理现象的观察、总结、提炼是我国管理工程学科理论发展与创新的新源泉,是我国学者为人类管理科学做出贡献的重要途径。在研究过程中,要求使用严格的规范方法,在考虑近现代中国管理科学与管理思想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搜集实际情况、案例与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为理论的实践应用做出可验证的成果。

3.2 复杂管理系统分析、实验与建模

3.3 复杂工程与复杂运营管理

复杂工程管理研究是一项基于认识论和方法论创新才能推动的工作,它应当以工程实践为依托,将系统科学、管理科学与信息科学等深度融合,努力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复杂工程管理创新成果,实现从复杂工程实践到工程管理理论的升华,并对中国复杂工程向综合性、整体化方向发展及工程复杂性管理水平的提高做出重要贡献。

3.4 移动互联环境下交通系统的分析优化

移动互联网系统是未来交通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它综合运用即时通信技术、导航定位技术、图像分析技术、数据分析技术等,将交通系统所涉及的人、车、道路等与移动互联网环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令其发挥智能作用,从而使交通系统智能化,更好地实现安全、通畅、低公害和耗能少的目的。

3.5 数据驱动的金融创新与风险规律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数据量呈爆炸式增长,从技术的角度来看,传统数据处理技术已无法解决大量的、不规则的、“非结构性"的数据。中国拥有最庞大的人群基数和复杂多变的应用市场,因此解决这种由大数据所引发的问题,探索以大数据为基础的解决方案,是国家产业升级、效率提升的重要方向。同时,在金融后危机时代,风险管理和危机管理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研究重点和热点。

3.6 服务科学的新发展

服务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是通过分析服务过程、有效管理服务系统来实现服务效率最大化,同时也为服务创新提供基础平台。未来一段时间内,服务科学的重点将是关注如何解决服务特性所带来诸多问题,为人们提供科学分析服务、有效管理服务,并提供服务创新和流程设计最大化服务资源整合所形成的生产力。

3.7 绿色经济发展的新领域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人深度转型和调整阶段,能源的供需要求也发生着明显的变化。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正面临着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的巨大压力,寻找节约资源且环境友好的能源利用方式来支撑经济的高速增长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如何在能源安全、国内生态环境及全球气候变化等条件的约束下,大力推动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费成为中国能源政策着重考虑的核心问题。

4 福建省管理工程学科面临的重大机遇

4.1 管理工程学科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公共治理中的地位凸显

从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来看,国家全面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重大举措,中央支持福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建设新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以及福州新区等多区政策叠加,为管理工程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管理工程学科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符合国家创新战略的需求,能有效解决国民经济建设中重大管理问题,为推动经济转型和区域增长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支持。此外,福建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和自由贸易实验区,需要如计算机辅助调度系统、卫星、地理信息、信息技术网络、电讯、无线调度通信、大屏幕显示、语音记录、车辆定位、现场图像实时传送、安全监控等先进技术,同时需要大量的高技术人才,这都给管理工程学科的研究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4.2 政府提高执政能力和治理水平的必然选择

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毫无疑问,管理工程的决策优化、大数据分析技术等研究领域是国家治理体系十分重要的内容,有助于各级政府部门提高执政能力和决策水平。

4.3 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势所趋

目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有限资源的耗尽以及严重的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出现使人们意识到:必须改变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传统经济模式。发展低碳经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由之路,是推动福建经济社会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绿色发展、低代价发展的战略选择。低碳经济需要政府管理全过程有一个从目标到行动的全面的创新,通过融入低碳发展管理理念、综合运用各种政策工具以及完善政府绩效评估制度,才能有效促进社会向低碳经济转型,而这一切均离不开管理工程学科的科学决策的支持。

4.4 企业推进智慧管理的迫切需要

在新知识经济时代,管理工程兼收并蓄了现代信息技术的手段而为新的管理模式提供支持。无论是在买方市场或卖方市场的环境下,管理的基础、效率、成本始终是企业竞争的资本,而管理工程是支持企业经营目标实现的技术手段。大数据技术和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的有效运用,能使企业管理者在短时间内获得自己所需的资料,一方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企业的知识共享;另一方面,也会对与企业的决策提供有效支持,推进企业实现智慧管理。

5 福建省管理工程学科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5.1 管理工程学科发展现状

在学科建设方面,目前仅有厦门大学和福州大学两所高校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华侨大学等一两所本科高校拥有一级学科硕士点;在学科领军人才方面,福建省管理工程学科有2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有6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人选,3位学者荣获2015~2016年中国高被引学者;在人才培养方面,由于福建省能招收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的高校仅有两所,每年的招生名额不多,这极大限制了管理工程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数量;在科学研究方面,福建省管理工程领域获得国家重大重点项目的数量非常少,在国际和国内顶级期刊发表的学术论文数量也很有限。

5.2 管理工程学科存在的问题

5.2.1 管理工程学科的整体实力仍需加强

目前福建省管理工程学科的领军人才较少,已经成为制约学科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以福州大学管理工程学科为例,它虽是全国第一批管理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授权单位,而后又获得省级重点学科、省级重点特色学科、一级学科博士点授予权、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等,并且有2个“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但与国内同类高校合肥工业大学相比,学科总体建设水平和学科团队实力还有明显差距。合肥工业大学是管理科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学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现有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青1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3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国家优青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1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1人,现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1个,教育部科研创新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拥有“复杂产品制造过程优化与决策”国家111计划创新引智基地、“智能决策与信息系统”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大数据流通与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智能决策与信息系统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省管理工程学科与国内一流学科相比还有明显差距,加强内涵建设、做强管理工程学科仍然任重道远。

5.2.2 基础理论研究对社会的贡献度不够

管理工程学科作为一门基础科学,有着基础科学共同的滞后性。福建省管理工程科学研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指导实践的作用,但部分研究还滞后于管理实践的发展,在微观与宏观管理等方面都存在着对一些重要的管理实践问题缺乏及时的关注,学科解决政府、企业和社会等实际问题的力度不够,在及时关注现实问题、切实提出解决方案、扎实总结成功经验方面,福建省的管理工程学科存在着较大的提升空间。

5.2.3 学科的原始创新能力不足

一个学科的发展需要经过该领域专家学者的长期努力,并以扎实的学术积累作为基础。尽管近几年来福建省获得资助的项目与发表的论文数量增长迅速,但主要以跟踪性的研究为主,原创性成果还比较欠缺,对指导管理实践的意义也比较有限,引领学术潮流的工作还有待加强。此外,随着中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新兴事物不断涌现,以高铁、大飞机等为代表的巨型工程,需要运用众多的管理科学理论以优化工程的资源配置,而我省对这方面的研究还相对较少,研究深度有待挖掘。

6 福建省管理工程学科发展的思路和目标

6.1 发展思路

管理工程学科以“立足福建、辐射海西、走向全国”为发展定位,紧紧围绕国家和福建省经济、科技发展战略目标及福建省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瞄准管理工程学科国际发展前沿,凝练学科研究方向,凝聚人才,打造特色优势学科研究方向,搭建“政府-科研机构—高校-行业-企业”的协同创新模式,依托政府寻找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依托科研机构开展应急管理相关技术支持,依托国内外高校开展人才联合培养和科研联合攻关,依托行业企业开展管理工程学科成果产业化和资金支持,形成政府引导建设、大学主体运营、企业广泛参与的格局,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核心创新能力,为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提升执政能力和治理水平提供支撑。

6.2 发展目标

管理工程学科以建设国内一流学科为目标,以“国家急需、国内一流、制度先进、贡献突出”的要求为导向,深化国内外合作交流,优化创新环境,以福建自贸区和海丝核心区研究、大数据分析、2025智能制造、“互联网+”等国家重大任务为牵引,力争2020年福建省有1所高校管理工程学科进入国家一流学科行列,2~3所高校进入福建省一流学科行列,取得一批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原创性、标志性成果,形成一支既能开展高水平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又能进行高端决策咨询的研究队伍,形成“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学科带头人+团队建设”人才布局,使学科、学术带头人在国内外的影响显著增强,学术梯队结构更加合理,使博士生科研能力显著增强,研究生群体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促进人才培养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将本学科建设成为在国内具有鲜明特色和竞争优势的“集科研、人才培养与管理决策咨询于一体”的研究平台及福建经济社会建设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管理决策咨询中心,助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以服务求支持,在贡献中求发展。

7 福建省管理工程学科发展的战略任务

7.1 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任务

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人才观,把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作为重中之重来抓,进一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实施高层次人才全球筛选战略,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建立优秀人才本土培养战略,优化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提高教师赴海外学习进修的比例,拓宽教师的国际化视野;建立多元、开放的教师评价体系,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充分利用国家和福建省高层次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加大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或培养现有的学科、学术带头人,使本学科师资队伍结构和实力显著增强,满足学科建设的需要。

7.2 国家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建设任务

瞄准管理工程学科国际发展前沿与国家、福建省经济、科技发展重大战略需求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紧紧围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委重点资助领域,结合本学科研究优势与基础积累,选准若干研究主题,积极申请并争取列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年度指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指南,全面整合本学科资源与力量,力争在承担国家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上逐年取得新突破。

7.3 标志性科研成果建设任务

积极培育一批具有较大科研创新水平的成果,力争在国家自然科学奖、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福建省自然科学奖和人文社科成果奖等重要奖项上逐年突破。瞄准国际重大学科前沿和国家、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求,凝练学科研究方向,凝聚队伍,使团队科研创新能力与水平显著增强,争取入选“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和“国家自然基金委创新群体”。

7.4 人才培养建设任务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改革,加强课程建设,提高课程建设水平;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打造一支过硬的教学队伍;积极推进教学管理改革,提高教学管理质量;强化实践教学,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探索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7.5 社会服务建设任务

管理工程学科应根据福建省创新驱动的具体要求,将学科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通过建立和完善教师社会服务制度,引导各高校教师面向行业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力争实现横向科研经费大幅度增长和成果的转化效率,不断提高政府的执政能力和企业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科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7.6 国际合作交流建设任务

拓宽渠道,积极与国际管理工程学术界建立广泛的科研合作关系;整合本学科优势资源,加大与国际著名学府、科研院所的科研合作力度,共同申报国际合作研究(或交流)项目,尤其是申请并承担重大国际合作研究项目,不断提高本学科的国际化合作程度与水平;采取多种形式,扩大留学生数量,提高留学生质量,提升留学生层次;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国际高等教育教学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承办国际学术会议;提高师资交流的层次和水平,积极选送学术骨干出国学习和合作研究,加强师资国际交流的计划性和规划性。

8 福建省管理工程学科发展的关键技术

8.1 大数据环境下智能知识获取方法与技术

因为大数据的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性质,新的大数据挖掘技术所产生的结构化知识——“粗糙知识”也将具有新的特征。从大数据中挖掘出的结构化知识通过主观知识的参与、加工、处理和转化,可能产生“半结构化、非结构化智能知识”。这些知识将被高层次的管理决策者所青睐,它们是大数据研究的核心价值所在。需要分析由大数据挖掘后而产生的粗糙知识的特性,对其进行分类,研究其主、客观综合测度理论与方法,探讨如何对不同类型的粗糙知识(如规则、分类、聚类结果等)选取合适的指标进行有效性评估,构建评价体系。还需要研究如何将包括情境、专家经验、领域知识、用户偏好等主观知识在大数据挖掘中量化和表达;探讨如何采用管理科学的数学规划、数据包络分析、期望理论、效用理论等方法将主观知识加入挖掘过程而获取半结构化决策、非结构化决策所需要的智能知识,包括人机交互、定性定量结合的智能知识获取技术。

8.2 监测预警技术

实时、准确的突发事件信息获取、预测分析和预警发布是有效支撑应急预防与应对、应急保障行装应用的关键。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数字化技术等的发展,建立以计算机为核心的自动化监测预警体系是当下国际普遍的应用模式。一些发达国家凭借在传感器研制、网络传输、信息处理领域的优势,能够获取更加丰富、精度更高的监测信息,监测系统的运行更加可靠。全新的国际国内形势对管理工程学科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了全新的挑战,福建省要加强应急管理的顶层设计,在信息融合的情景构建基础上,实现对安全事件风险管理的全面综合评估和精细定量评估,实现基于复杂条件、可动态优化的监测预测预警应急决策机制等。

8.3 决策理论与技术

现代决策科学是研究为实现某个目标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技术,系统地分析主客观条件,提出各种可行方案,从中选择一个实现特定目标的最优方案的过程。决策理论把系统理论、运筹学、计算机科学等综合应用于管理决策问题,是一门有关决策过程、准则、类型及方法的理论体系。随着决策问题复杂性的增加,决策向多元主体的群体和复杂大群体决策转变,高一致性最优决策方案的形成极其困难。因此,管理工程学科的发展需要综合运用管理科学、系统科学、行为科学、运筹学等方面的知识,通过数学建模、机制设计和计算机模拟等手段刻画复杂大群体决策行为特征、揭示复杂大群体冲突演变规律,探索复杂多元主体决策理论和技术。

9 福建省管理工程学科发展对策

9.1 注重管理工程研究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紧密结合

管理实践是管理工程学科最重要的发展动力之一,只有勇于探索实践中的问题,才能更好地推动管理工程学科的发展,才能实现管理工程为中国和福建省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历史使命。因此,政府相关部门要大力加强对来自生产实践的原创性项目的支持,鼓励与福建省重点企业联合设立研究项目,鼓励科研人员将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与企业的实际问题相结合。鼓励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问题,从现实问题中挖掘科研问题,加强对“顶天立地”项目的资助,建立产学研合作新平台,加强学界和业界的联系。此外,要加强与区域、产业部门的协作,将其发展需求转化凝练为基础性的关键科学问题,通过出台相应的指南引导专家学者深入研究,促进知识创新体系和技术创新体系有机结合。

9.2 加强对优秀学科带头人和优秀群体的培养

一是优化用人机制,构筑多元化用人格局。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战略资源”的理念,努力探索新型、灵活的用人方式,对紧缺或特别优秀的高层次引进人才实行“一人一策”,以便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和更加优惠的政策,大力推进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建立有利于吸引人才、有利于人才发展、有利于科学评价人才、有利于人才合理流动的制度与机制;二是充分运用校内外相关人才政策,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借助中组部“千人计划”、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福建省“百人计划”和“闽江学者计划”,千方百计引进在国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学科带头人,聘请国内外著名学者担任特聘教授或“双聘”教授。通过面向国际市场引进“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或讲座教授、聘请海外中长期专家、“闽江学者”特聘教授或讲座教授,充实现有师资队伍的力量;三是设立师资培养专项资金,选拔学术带头人和优秀骨干教师,进入学科前沿领域进行高级访学或研修,同时积极开拓国外留学、访学渠道,努力通过攻博、做博士后、进修、科研合作等多种形式与国内外有关高校、研究机构、企业等联合培养现有教研人员,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和国际化程度。

9.3 建立健全基础设施,为学科研究提供平台支撑

9.4 进一步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一是进一步拓展国际交流合作的渠道,开展与国外高水平管理工程学科院校在课程体系、师资、教学和行政管理上全方位、深层次的合作,积极主办国际性会议;与国外同行联合申请国际合作项目,以合作项目为纽带,加强与国外同行间的交流与合作,共享国际教育资源,推动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与国际接轨;二是充分发挥国家留学基金地方合作项目和福建省“外专百人”计划等项目优势,拓宽引智形式,加强海外引智,全球招聘高水平、高层次人才,引进国外知名专家、学者,重点培训学院相关专业的师资;广泛聘请国外优秀教师、国际知名学者来校访学、担任兼职和客座教授及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构建系统完善的国际师资引进和共享机制,提高学科的国际化水平;三是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方针,加大外教专家来校任教或讲学的力度,积极选派教学科研人员出国(境)交流学习,组织专业教师按照不同的水平进行英语培训,开拓国际化视野,为双语教学及来华留学生的专业教学服务,提高学科整体的外语教学水平。

9.5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一是深入研究,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深入研究新形势下研究生教育规律,借鉴和引进国外先进的研究生教育理念和经验,探索符合学科特色的研究生培养新模式;在研究生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教案、科研训练、社会实践、导师指导方式、学位论文标准、教育管理与运行机制等方面加强创新研究,在管理工程学科产生具有示范作用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和新型培养模式;二是采取各种措施鼓励研究生开展具有原创性的科学研究和创新实践活动,争取出高水平研究成果和高水平学位论文,尤其是要切实提高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水平,把加强博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作为研究生培养的重点,进一步加强博士学位论文开题、中期检查与预答辩等培养环节的组织管理,提升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三是加强研究生教育创新实践平台建设。积极争取各方支持,利用社会资源共建各种形式和内容的校内外研究生培养基地,为研究生进行学术交流、自主开展科学实验和实践创新思想提供专门场所,为跨学院研究生之间开展交流与合作提供平台,加强研究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培养。

9.6 提升管理工程学科的社会服务水平

智库是服务福建省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支撑,是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升政府软实力的重要保障,也是科技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管理工程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可以起到很强的促进作用,在实践中可从以下三方面来提升管理工程学科的社会服务水平:一是加大决策咨询规划研究队伍建设。结合国家和福建省经济的重点产业和领域,充分发挥我省管理工程的学科优势与特色,在服务科学、项目管理、电子商务、应急管理、物流工程等研究领域,着力打造几支既具有扎实的理论研究功底,又具有很强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决策咨询规划研究队伍;二是制定鼓励开展社会服务的政策措施。从政策、机制等方面鼓励和引导科研人员积极承接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委托的咨询研究课题,以多种形式参与政府宏观政策决策过程,提高研究人员解决重大实践问题的综合研究能力和参与重大决策的能力,在服务社会中求发展、求认同,建设几个有一定影响力的智库;三是加强产学研究合作基地和平台建设,探索高校与政府部门、行业企业等社会组织建立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合作新模式,促进社科研究成果社会化和学术成果转化。

[1]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12—2013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2] 国家自然基金基金管理委员会管理科学部.管理科学发展战略——暨管理科学“十三五”优先资助领域[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3] 柳巧玲. 面向企业业务的智能知识推送研究[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11):76-79.

[4] 杨选辉,邓硕,刘春年. 基于本体的自然灾害应急物流领域知识表示[J]. 图书馆学研究,2012(22):60-66.

[5] 张亮,张玲玲,陈懿冰,等. 基于信息融合的数据挖掘方法在公司财务预警中的应用[J]. 中国管理科学,2015(10):170-176.

[6] 马晓君. 基于数据挖掘的新标准客户信用风险管理规则的构建——以央企中航国际钢铁贸易公司为例[J]. 管理世界,2015(3):184-185.

[7] 孔翔宇,毕秀春,张曙光. 财经新闻与股市预测——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实证分析[J]. 数理统计与管理,2016(2):215-224.

[8] 李思志,李佳骏,李艳红. 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创新轨迹研究——基于TOP期刊的文献计量和文本挖掘视角[J]. 中国管理科学,2014(S1):56-62.

[9] 杜楠楠,宗乾进,袁勤俭. 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主题领域及趋势[J]. 情报杂志,2012(12):46-50.

王应明,陈可嘉,李艺全,阳成虎。

猜你喜欢
学科工程研究
【学科新书导览】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超学科”来啦
子午工程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