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雁
(山西财经大学 体育学院,太原 030006)
社会体育本科专业《体育科研方法》任务化教学实验研究
王 雁
(山西财经大学 体育学院,太原 030006)
运用教学实验方法对社会体育本科专业《体育科研方法》课程教学内容与结构的优化设想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任务化教学能发挥学习激励和调动积极性的作用,能提升学习动机;实验班的体育科研能力显著优于控制班,控制班学生选题更加困难,在研究设计时更为吃力,研究方法选择和运用能力、运用处理数据的能力也逊于实验班,就课题论证能力而言,两组学生在弱项等级评定中呈现显著差异,论文写作及报告能力两班没有明显差异;实验班的课程综合成绩明显优于控制班。从而验证任务化教学在《体育科研方法》课程优化教学过程的有效性。
《体育科研方法》;任务化教学;教学实验;学习动机;科研能力
社会体育专业旨在培养从事健身咨询、技术指导、组织管理等社会体育活动的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高素质专门人才。为实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加强社会体育专业本科学生的科研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苏联生物学家、诺贝尔生物学奖获得者巴甫洛夫曾指出:“初期研究的障碍,乃在于缺乏研究方法。”对缺乏科研经验的体育专业本科生而言,需要培养的首要科研素质则是研究程序的规范性,从而提高体育研究工作的科学性和效率,这将有赖于熟练掌握与正确运用研究方法[1]。《体育科研方法》作为社会体育本科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掌握体育科研方法的基本原理、学会设计课题、掌握收集与分析统计资料的基本方法的学科任务,《体育科研方法》课程的学习效果对于社会体育专业本科生科学思维和科研能力的培养意义非凡。
1.1教学步骤
步骤一:明确课程目标,促进学生对课程的初步认知。《体育科研方法》的课程目标分为认知领域目标、能力领域目标两个层次。该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在形成对体育科学研究的总体性认识、掌握体育科学研究的类型、程序及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能够对研究课题及其目的、价值、研究的内容有总体性认识和把握,掌握和使用电子资源、文献数据库信息等基本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手段等,最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科研能力以及必需的科学素质。
步骤二:认知领域目标中的教学内容。《体育科研方法》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大部分:第一,基本理论知识。包括体育科研的意义、分类、特点、体育科研工作的基本程序等。第二,主要研究方法。包括资料收集的方法和数据资料整理分析的方法。
步骤三:启发式与案例式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达到能力领域目标。围绕“总任务—阶段任务—子任务—知识任务—技能任务”展开教学,“任务讲解、任务训练”,以体育科研选题、研究设计、研究方法运用的实例,启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在完整体验科学研究过程中掌握科学研究的程序、方法、规范与技巧,使学生科研能力得到培养。
步骤四:学生展开任务设计。任务设计以山西财经大学本科学年论文指导为契机,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指导教师对科研选题、制定研究计划、选择研究方法、收集与整理资料、统计分析数据、撰写论文等环节进行全程“任务化”指导,由学生独立完成,最终以符合《山西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内容与格式规范》的论文形式呈现。
步骤五:任务展示,考核评价。按照课程目标两个不同领域进行评价,课程结束的学期末,在提交论文的基础上,课题组将组织任务评审,由学生将各自选题研究内容及结果进行展示,评委教师依据论文撰写、答辩展示情况对学生能力领域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评定,同时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对学生认知领域目标达成水平进行评价。
1.2教学内容
本教学实验选取山西财经大学体育学院2011级社会体育专业参加《体育科研方法》课程学习的本科生为实验对象。随机选取社会体育一班50人为实验班,社会体育二班50人为控制班。实验班和控制班由同一教师执行教学任务,教学进度一致。教学实验为20学时,实验教学时间:2013年9月—2014年1月。教学实验结束两周后学生提交课程论文。以教材(黄汉升主编)中“论文参考评价指标与评价标准”作为论文成绩评定的标准,由社会体育专业教研室3名骨干教师组成评审组对学生论文进行盲评;之后组织学生进行论文答辩,以《体育科研方法课程教学大纲》中“课程目标”的“能力领域目标”和《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内容与格式规范》、《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评分标准》、《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评分标准》为依据,由评审组教师评定论文答辩成绩,并就学生的各项体育科研能力进行评定;最终任课教师根据以上评定结果并结合该课程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的考评结果进行课程成绩评定。通过对实验班与控制班实验后的学习动机水平、体育科研能力习得效果、课程综合成绩三方面的比较与检验分析,验证任务教学法在《体育科研方法》课程优化教学过程的效果。
2.1教学实验效应指标的确定
遵循德尔菲法操作程序与原则,就初期设计的20项基本构成因素,对15位专家进行了3轮调查咨询[3],最终确定了社会体育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基本构成因素为8项(表1)。
表1 社会体育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基本构成因素统计表 %
2.2教学实验条件的控制
表2 实验班和控制班课程前科研能力自评表 %
(1)保证实验分组均衡对等性。除任务化教学方法以外,实验班与控制班具备对等的非处理因素。考虑到因分组不均衡而存在系统差异影响实验信度和效度的问题,于教学实验开始之前,采用学生自评形式对两组学生的体育科研能力进行比较。调查结果显示,两组学生在接触体育科研的相关理论和方法、系统学习该课程等方面差异不显著,且两组学生对体育科学研究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的了解程度基本一致,呈现水平较低(表2)。
(2)保证实验分组的均衡同步性。实验班与控制班设立之后,在整个实验研究过程中始终处于相同的教学条件下,实验班和控制班的授课教师为同一人,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统一评价,并由专人进行统计处理[4]。
(3)保证实验分组无关变量恒定。任务化教学过程中,“任务”的完成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因此指导教师的专业论文指导水平可能会对学生论文质量产生影响,从而可以理解,指导教师的知识、智能结构的差异成为影响任务化教学实验效果的无关变量。对无关变量的控制有两种办法:一是消除,二是恒定。显然,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论文是任务化教学实验的必要环节,消除无关变量的方法将使教学实验环节完整性受到影响;如果可以将指导教师知识、智能结构间的差异缩小,恒定在某一水平,就可以实现对无关变量的控制,从而突出任务化教学法对学生《体育科研方法》课程学习效果的影响作用。本实验通过指导教师的遴选和统一指导论文标准两项具体措施完成无关变量控制。一方面,以《山西财经大学体育学院本科毕业生学位论文指导教师遴选条件》为依据,选择“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熟悉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结构特点,具有专业学习指导能力;原则上,应当是受聘讲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本专业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由学院院长或分管教学副院长审定后,报教务处备案的教师”为指导教师;另一方面,指导教师在指导论文过程中,严格按照山西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内容与格式规范》和《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评分标准》要求对学生论文进行专业指导。同时,为保障实验环节衔接的有效性,课题组在遴选指导教师后,专门组织各教师进行了课题专项研讨,就实验教学环节具体操作办法、流程进行了统一培训。
3.1学生学习动机水平比较分析
山西财经大学普通全日制本科教学实行学分制管理,按照《山西财经大学普通全日制本科学分制管理办法》规定,各专业全学程的基准学分为180学分,学生培养环节由通识课程组群、学科共同课组群、专业课程组群(必修与选修)、公共选修课组群、跨专业选修课组群、综合实践组群、军事训练组群和社会实践活动组群八个课程群构成。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课程、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学习进程。每学期的总学分不能低于18学分。实验教学前,采用学习动机水平测量表对学生修习《体育科研方法》课程动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学生选课动机主要源于:①修学分需要(实验班与控制班的学生分别占90%和92%),②撰写毕业论文需要(实验班与控制班的学生分别占64%和54%),③考研需要(实验班与控制班的学生分别占20%和24%)。可见,实验班和控制班的学生选修该课的动机水平没有太大的差异。
课题研究显示,学生体育科研能力的形成,基于长期、系统的培养过程。整体科研能力素质的培养要遵循渐进性原则,就连单个能力也要由局部到整体,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仅靠一门学科是难以达到目的的[5]。体育科研方法课程通过有限的教学学时,培养学生对于体育科研程序、研究方法的认识,激发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应该说该课程的学习对于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主要起到引导作用,通过系统的课程学习,学生就选题展开研究完成任务,需要课程学习与自我学习、互助学习相结合,对于该课程的学习动机水平是有变化的。故而,研究者认为对学生进行实验后测课程学习动机水平验证以上假设是十分有必要的。而教学实验也证明了这一点,表3数据表明,实验后,实验班和控制班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可以说,任务化教学设计对实验班学生学习激励和调动积极性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影响,产生了显著效应,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
表3 实验班与控制班实验后测学习动机的比较与检验 %
3.2学生体育科研能力习得效果的实验后测比较分析
经过任务化教学实验后,在选题的能力,就选题设计调查、访问、观察、实验的能力,研究设计的能力,数据整理、统计分析和逻辑推理的能力,课题论证的能力这五项能力上,实验班和控制班学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学生综合体育科研能力经T检验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就体育科研能力掌握效果而言,实验班优于控制班。充分论证了任务化教学设计对学生体育科研能力提高的效果非常明显。
表4 实验班和控制班体育科研能力参数检验统计表
3.2.1 选题能力分析
选题能力是指在确定课题归属的学科领域和研究范围的基础上选择与决定该学科领域和研究范围中尚未被人们认识和解决的问题的能力,它包含选题类型、选题来源和选题难度三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班和控制班在选题类型、选题来源两个维度未呈现显著性差异,而选题难度呈现差异。大部分学生的课题属于应用性研究,论文题目创新性不足,实验班的选题有42%的题目属于重复性研究,其中有15%的题目甚至属于陈旧性研究课题;控制班的调查数据也不容乐观,有45% 的题目属于重复性研究,其中包括12%的陈旧性选题。对选题来源的调查发现,无论是实验班还是控制班学生,根据自己专业和特长来确定论文题目均列在首位,其次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确定选题,而根据体育实践工作发现问题的则未列入前三位。选题难度的调查数据显示,实验班中36%的学生能根据不同选题来源较容易地选定研究课题,但仍有14%的学生认为选题有很大难度;而控制班中20%的学生较容易完成选题,却有25%的学生认为选题很难。
3.2.2 研究设计、研究方法选择与运用能力分析
研究设计、研究方法选择与运用能力主要指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规划,制订出探索特定社会现象或事物的具体策略,确定研究的最佳途径,选择恰当的研究方法,制订详细的操作步骤及研究方案的能力。实验班中22%的学生可以根据选题较容易制订研究计划,但是也有24%的学生在制订研究计划时有困难;而控制班的数据分别为18%和34%。从研究方法的选用上来看,无论是实验班还是控制班,排在前三位的均是文献法、数理统计法、问卷调查法,与观察法和实验法运用形成了鲜明对比(图2)。在对学生的进一步访谈中了解到,相比文献法、数理统计法、问卷调查法的研究设计程序,观察法与实验法的复杂程度更高、研究周期更长。另外,从使用方法的熟练程度上来看,66%的实验班学生能较为熟练地运用搜集资料和经验事实材料的方法,而控制班达到较熟练程度以上的则占43%。实验班与控制班存在较大的差异。
图2 实验班与控制班研究方法选择对比统计图
3.2.3 数据整理、统计分析能力分析
数据整理、统计分析能力即对收集到的原始材料进行检查、分类和简化,使之系统化、条理化,为进一步分析提供条件的能力,一般分为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两类。定性分析的目的在于把握事物的质的规定性,立足于对研究对象的整体分析,类比、比较与分类,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是定性分析常用的方法。定量分析是使用数学方法做出量的刻画,并用数学语言表示事物的状态、关系和过程,在此基础上加以推导、演算和分析,以形成对问题具有逻辑的严密性和可靠性的解释和判断,其中统计分析是最重要和使用最广泛的定量分析方法[6]。在教学实验研究中,实验班中60%的学生、控制班中50%的学生运用了定性分析的方法,这其中绝大部分学生结合运用文献法、观察法、逻辑分析法分析得出结论。而即使实验班有60%的学生、控制班有40%的学生运用均数、频数、百分数统计了数据,在分析阐述主要观点时仍习惯于采用定性分析方法;只有极少数实验班学生在选择实验法搜集原始资源数据后,会进行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定量分析。从整理分析方法运用熟练程度来看,41%的实验班学生能较熟练地运用整理分析资料的方法,25%的控制班学生可以熟练运用;当然,在实验班与控制班中分别也有15%和23%的学生对于整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运用尚不熟练。研究数据显示,实验班和控制班在整理和分析资料能力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较之控制班学生,实验班学生运用处理数据的能力略胜一筹。
3.2.4 课题论证能力分析
课题论证能力是指对所研究课题及课题研究假设进行评价性研究的能力。调查数据显示,评审组对学生课题论证能力的评价较高,对实验班中58%的学生课题论证能力较为满意,认为14%的学生课题论证能力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提高;对控制班中38%的学生课题论证能力较为满意,认为24%的学生课题论证能力较为薄弱,应该说在课题论证能力评价弱项等级这一维度上,实验班与控制班是呈现显著性差异的。
3.2.5 论文写作及报告能力分析
论文写作是指作者或研究者依据一定的论文格式和字数要求,对研究工作的学术总结和创新。本研究从论文的结构和写作要求、论文格式规范性和使用统计图表规范性三方面来进行分析(图3)。62%的实验班学生论文基本达到研究论文的结构和写作要求“较为清楚”程度,50%的控制班学生可以较清楚地安排论文结构,掌握写作要求;实验班中48%的学生的论文格式基本规范,60%的控制班学生的论文格式没有达到《体育科研方法》课程计划中的论文格式要求;实验班和控制班学生统计图表的规范性差异不显著,但是均不乐观。其中,实验班中只有30%的学生的统计图表基本规范,而在控制班为20%。就以上论文报告撰写的三个维度整体效果而言,实验班略优于控制班。就答辩过程的表现而言,两组学生没有显著差异。
图3 实验班与控制班学生论文写作规范性对比
3.3学生课程综合成绩的实验后测比较分析
根据教学实验设计目标要求,《体育科研方法》课程综合成绩=论文成绩(40%)+论文答辩成绩(20%)+期末闭卷考试成绩(30%)+平时成绩(10%)。实验班学生的实验后测的课程综合成绩平均为82分,控制班为75.3分,相差6.7分,T检验K值达4.613,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本研究针对《体育科研方法》课程构建的任务化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体育科研综合能力的提高,对于科研素养及创新思维养成具有一定的示范和启示意义。
表5 实验班与控制班课程综合成绩组成及统计对比分析(平均值)
任务化教学设计为学生完整体验撰写论文过程提供了难得的实践操作机会,学生能够在教师引导下,独立完成一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这样的过程体验是传统教学模式所不能比拟的。实践证明,在《体育科研方法》课程中采用任务化教学模式,结合“档案袋评价”,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在普通高等院校体育理论课教学中,这样的教学与评价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尚处于探索阶段,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着诸多不足,如学生的研究选题不同,所选择采用的资料搜集方法、数据整理与分析方法、研究思路等都会不同,教师需要对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这与有限的教学课时形成了矛盾,需要下一步加以研究解决。虽然目前这种教学模式还存在一些不足,但在普通高等院校教学质量与教学评价改革的过程中,质性评价理论得到深入推广,任务化教学必将成为发展和衡量学生素质的有效教学模式。
[1] 黄汉升,吴燕丹.普通高校本科“体育科研方法”课程改革的路径——基于体育院、系学生毕业论文的现状思考[J].中国体育科技,2011,47(5):116-127.
[2] 黄平,合春燕,司文琴,等.“任务化”的高职《体育科研方法》教学设计[J].课程教育研究,2014(4):205-206.
[3] 骆秉全,衣成杰.对体育院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初步研究[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5(1):8-9.
[4] 刘晨亮.运用探究式教学法培养学生体育科研能力的教学设计及其实践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2014(7):38-39.
[5] 夏健松,韩冰楠.构建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体系[J].体育学刊,2004,11(4):97-99.
[6] 骆秉全,王子朴.我国体育院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初步研究[J].体育科学,2002,22(1):8-9.
TheTask-basedTeachingExperimentResearchontheCourseofSportResearchMethodologyofSocialSportsMajor
WANG Yan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Shan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Taiyuan 030006,China)
Based on the teaching experiment method, this study makes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teaching content and structure of the course ofSportResearchMethodologyfor undergraduates majoring in social spor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ask-based teaching can play the role of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enthusiasm mobilization, which can improve the motivation of learning. The sport research ability of the experimental class is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class, the topic selection of the students and research design in the control class is more difficult. Their methodology selection and application are also inferior to the experimental class. In terms of the ability of topic demonstration, the two groups of students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evaluation of weakness rating, whereas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terms of thesis writing and reporting. The course achievement of the experimental class is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class. The effectiveness of task-based teaching in the teaching optimization of the course of sports research methodology is therefore verified in this study.
SportResearchMethodology; task-based teaching; teaching experiment; learning motiva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G807.4
A
1008-3596(2017)06-0062-07
2017-06-25
山西财经大学2014年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4234)
王 雁(1981-),女,山西朔州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