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技术:打开柑桔产业供给侧改革之门

2017-11-09 01:10张晴丹
中国果业信息 2017年10期
关键词:沃柑柑桔品种

文/易 鹏,张晴丹

品种+技术:打开柑桔产业供给侧改革之门

文/易 鹏,张晴丹

“以前每年的10月到12月是柑桔鲜果集中上市的时间,时间短而集中,市场滞销严重,一斤能卖2元钱就算是‘天价’。现在可好了,七八月份市场上照样有新鲜柑桔卖。柑桔上市周期变长,价格也越来越高。”已经从事柑桔鲜果经销15年的重庆市长寿区人大代表、长寿区柑桔行业协会秘书长谭正平,在谈及近两年柑桔行情的发展变化时感慨地说。

近年来,老品种正在被新品种所替代,柑桔市场行情不断向好,价低卖难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缓解,一些名优果品甚至“一果难求”,柑桔产业正成为南方一些省(区、市)农业发展新亮点。业内人士认为,在不断兴起的柑桔热潮背后,是科技创新为我国柑桔产业打开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门,而作为国家级的专业研究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以下简称 “柑桔所”)的科技研究与推广功不可没。

新品种:精准定位市场需求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武鸣区双桥镇村民黄国义,从1990年开始就种柑桔,先后种过温州蜜柑、红心橙等品种。但这些品种都没能帮助他实现“小康梦”。每年柑桔临近成熟的时节,也是黄国义最发愁的时候。“主要是愁价格、愁销路,一年辛苦到头也赚不了钱,只能维持一家人的日常生活。”黄国义说。

2012年,他把致富的愿望再次寄托在1 100棵沃柑苗上。如今,他的12亩(0.8 hm2)沃柑每年产鲜果4.2万kg,按照当下每公斤8~16元的果园收购价格,一年能够收入20余万元,足够让他和家人过上小康生活。

沃柑是柑桔所于2004年从国外引进的优质晚熟柑桔品种,系坦普尔与丹西桔天然杂交种。该品种的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结果早丰产性好,晚熟性状明显,定植2年即可挂果,3年后便可以投产。

据不完全统计,广西南宁市武鸣区现已发展沃柑15万亩(1万hm2),每年实现产值30亿元,沃柑已成为当地促进农业增效、带动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武鸣区党委书记韦敏宏介绍,柑桔所自2012年春开始在该区推广示范沃柑种植,由于示范效果显著,果农种植经济效益高,迅速受到果农的追捧。

“沃柑最大的优势在于成熟期晚,果实挂树时间长,次年3月至6月都能够采摘供应,这是其他柑桔品种无可比拟的独特优势。”沃柑品种引进人、柑桔所副研究员江东表示。

“近两年,沃柑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老百姓的腰包鼓了起来,归根结底还在于找到了适合当地的优势品种,品种优势最终形成了发展优势。”武鸣区农业局果树站站长黄克坦言。

目前,沃柑在我国广西、云南等柑桔优势产区广泛推广种植。在2012—2017年的5年间,两省(区)沃柑种植面积至少已达100万亩(6.67万hm2),按照投产后一万元一亩的年收入计算,能够实现经济效益100亿元。

品种结构调整是全国各地柑桔产业发展面临的共性问题。中国柑桔学会理事长、西南大学副校长周常勇研究员说,柑桔产业的主要矛盾在于中熟品种和宽皮柑桔的比重偏大,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加快推动柑桔老品种更新换代,实现由传统品种到优新品种、集中应市到周年供应、鲜食为主到鲜食加工并重的供给转变,是我国柑桔产业发展的根本出路。

通过几十年研究和培育,近几年柑桔所在柑桔新品种选引育方面不断发力。除“走火”云南、广西两产区的沃柑外,柑桔所立足产区特色和市场需求,近年来还陆续推广了“大雅柑”“金秋砂糖桔”“不知火”“春见”“青秋脐橙”“长叶香橙”和“中柑所091无核沃柑”等一系列柑桔新品种(系),这些品种在上市时间、口感风味等方面与传统品种都有很大区别,深受广大果农和消费者的欢迎,更受到了生产者的热烈追捧,市场上优新品种苗木供不应求,销售价格居高不下。

新技术:不断提高供给质量

“柑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在于提高供给质量。不仅需要优化品种结构,而且需要着眼于绿色消费理念加快栽培技术创新,推行高效生态循环的柑桔栽培技术。”国家柑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彭良志研究员说。

在柑桔品质影响因素中,肥料和农药是最重要因素。要使柑桔生长结果良好,容易缺乏的氮、磷、钾和钙等12种必需营养元素都必须达到适宜的水平。如果某种营养元素不足,则其他营养元素虽然丰富也难以提高产量。

传统柑桔种植当中施肥主要靠经验,依据柑桔树体以及叶片的颜色进行施肥。叶片黄了就施用尿素,果实偏小就施用复合肥,长期按照这样的标准施肥将会导致柑桔树体衰弱,最终影响果实品质和产量。

柑桔所副研究员凌丽俐博士所在研究团队推出的营养诊断——平衡施肥技术,通过准确测定柑桔叶片营养元素含量,辅之土壤养分状况分析,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施肥方案,能够做到缺什么施什么、缺多少施多少、不缺则不施或少施。

大雅: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等单位用清见桔橙与新生系3号椪柑杂交育成。果实大,阔卵圆形,单果质量169.3~212.6 g。果皮松软且薄,易剥离。肉质细嫩化渣,汁多味浓,高糖中酸,固酸比一般可达20~30,风味浓郁,口感好,有香气。无核,偶有种子2~3粒。成花着果能力强,丰产稳产性好,几无大小年结果。果实1月下旬成熟,冬季落果少,在四川丹棱等地通过套袋栽培可留树到3月采收。

金秋砂糖桔: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以爱媛30号为母本,沙糖桔为父本,在众多杂交后代群体中选出的优良单株。叶大而厚,节间密,果实外观浓红艳丽,果肉细嫩化渣、风味纯甜,果皮包着稍紧、易剥离。天然无核,与有核品种混栽会出现少量种子。在重庆,果实10月中下旬成熟,成熟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一直上升,从10月中旬的11%开始,每10~15天提高1个百分点,而酸含量由0.51%缓慢下降到0.32%。不浮皮、不枯水,较耐贮。高抗溃疡病,对褐斑病较为敏感。最适宜广西桂林、云南怒江、江西赣州等秋季少雨地区种植。

▲长叶香橙长叶香橙: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和重庆市江津区银丰园艺场从普通长叶橙中通过芽变选育获得的高糖、低酸、风味独特、少核、耐贮藏的甜橙新品种,2014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新品种审定。果实圆球形,单果质量170 g,果形指数0.93~0.98。果肉细嫩化渣,有独特香气,风味浓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8%~13.4%,可食率 66.2%~73.5%,出汁率 51.0%~60.59%。 无核或少核,鲜食加工兼宜。12月下旬成熟。冬季落果少,可留树延迟到翌年4—5月采收,无枯水或粒化现象。

▲青秋脐橙青秋脐橙: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从 “眉红脐橙”中选育的芽变新系,于2016年11月11日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柑桔专委会新品种鉴定。早熟、丰产、高糖低酸等特点突出,是优良的早熟脐橙新品种。果实大小均匀,果形整齐,单果质量270 g;果肉化渣性好,风味浓郁,有香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左右。在重庆柑桔产区10月上中旬成熟,熟期比同区域纽荷尔脐橙早45~60天。自然着果率高,无需保花保果,丰产性好。

▲濑户见濑户见:日本山口县农林综合技术中心柑桔实验场以清见为母本,吉浦椪柑为父本育成,2009年从韩国济州引进。树势较直立似椪柑,果实圆球形或高扁圆形,单果质量254 g。果皮橙色易剥离,较粗糙。果顶凹,多有脐。果肉脆嫩化渣,汁多味甜。隔离种植无核,但与有花粉品种混栽种子数可达14粒,且种子较大。在重庆,次年2月中旬成熟采收,可挂树留到3月中旬,晚采易枯水。品质较不知火好,耐贮运能力比春见强。冬季遇低温易引起落果,需保果。

▲明日见明日见:甜春桔柚与特罗维塔甜橙杂交后,再与春见桔橙进行杂交获得的桔橙杂种,又名兴津58号。2011年从日本引进。树姿开张,树势中等,枝梢稀,枝梢节间较长。果实高扁圆形,果形大小不太整齐,单果质量150 g。皮薄光滑、较硬,包着紧,但易剥离。果肉橙色,细嫩化渣,汁多味浓。在重庆,12月下旬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达12.2%,次年2月中旬成熟时可达14.2%。成片种植无核。冬季落果少。

▲中柑所091无核沃柑中柑所091无核沃柑:系沃柑经辐照诱变育成,保留了沃柑生长势强、高糖、肉脆、多汁、味浓、越冬落果少、成熟后挂树期长等优点,并克服了沃柑多籽的缺点。成片栽植或与无核品种混栽,绝大部分果实完全无核;与其他有核品种混栽,少量果实有种子1~4粒。成熟期较沃柑早15天左右,成熟期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18%,酸含量 0.5%~0.7%,是高糖且糖酸比适宜的高品质杂柑品种。可挂树到翌年5月。自然着果率极低,花期与生理落果期需要专门的保花保果技术支持。

重庆奉节夔府脐橙种植专业合作社是大型的柑桔种植合作社,该社2012年总产量只有14.5万kg,仅肥料成本就达到13万多元。采用叶片营养诊断配方施肥技术后,2016年产果71万kg,肥料成本仅18.8万元。

目前,营养诊断平衡施肥技术已在重庆、江西、云南、广西、四川等地累计推广500余万亩(33.33万 hm2),节本增效超过 40亿元,近 300万果农从中得到实惠。该技术被列入农业部颁布的《2014年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成为当年唯一一项由农业部推广的柑桔种植技术。

除肥料施用外,农药施用也是影响柑桔品质的重要因素。使用农药不当则会造成柑桔树势受损、果实品质变差、产量降低,并给果品的食用安全带来隐患。虽然这些农药经过一段时间代谢会被大量降解,但仍然会有一部分残留。“要做到柑桔果皮上完全检测不出农药残留是不现实的,即使果农合理使用农药,严格按照安全间隔期采摘,也只能保证农药残留不会超出限量标准。”农业部柑桔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主任焦必宁研究员说。

对于一些常见的柑桔病虫害,柑桔所已经有一种更加有效并且绿色环保的防治办法。在国家柑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抗药性捕食螨的发明人冉春研究员正在查看最新一批捕食螨的人工繁育情况。这种肉眼几乎不能看见的捕食螨能够捕食柑桔红、黄蜘蛛,还能捕食粉虱和蓟马的卵,并且对菊酯和有机磷类农药抗性倍数均超过500倍,有效解决了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的矛盾,提高了以螨治螨的防治效果。

“抗药性捕食螨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柑桔种植当中的化学农药施用量,节省费用支出,还能够降低果品农药残留,提升柑桔品质。”冉春研究员说。

在抗药性捕食螨重庆市万州区核心示范基地,10 000棵柑桔树每棵树干上都挂着1袋捕食螨。每袋中含有捕食螨2 500头,能够持续控制柑桔害螨的为害。

据了解,抗药性捕食螨目前已在四川、重庆和广西等我国柑桔主产区建立了核心示范基地10 余个,示范面积 5 000 亩(333.33 hm2),推广应用20万亩(1.33万hm2),减少化学农药施用量50%以上,帮助果农增收1亿元以上。

为保障我国柑桔大发展安全用苗需求和产业安全,柑桔所周常勇研究员团队在国内首次系统建立15种病毒类和检疫类病害的分子检测技术体系,建立柑桔茎尖嫁接脱毒技术和茎尖脱毒效果早期评价技术,使柑桔苗木脱毒化进程由3年缩短为1年;并创建世界最大的柑桔无病毒原种库,构建国家级母本园和采穗圃、省级采穗圃、地方繁育场为主体的柑桔良种无病毒三级繁育体系,该体系在检测效率、育苗质量、保障机制、推广模式等方面有革新性进步,繁育推广速度具有三级放大效应,在全国快速形成1.14亿株的无病苗木年繁育能力,有效降低了病虫害尤其是危险性病虫害对我国柑桔产业造成的影响,在节本增效、提高柑桔果品食用安全性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该成果获2012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每一次科技创新,都会带来一次生产力的提升,实现供给能力的一次增强。柑桔所作为我国唯一的国家级柑桔专业研究机构,正在大力加强柑桔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助推柑桔产业供给侧改革,促进品种结构和生产方式的优化,从根本上破解我国柑桔产业大而不强、大而不优的问题,实现产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导读】作为国家级的专业研究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近年来在推进柑桔产业供给侧改革方面持续发力,以品种和技术为突破口,全面推动品种结构调整和柑桔产业提质增效,柑桔生产效益不断提高,中国柑桔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不断增强。

易 鹏,男,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党委副书记。

E-mail:yipeng@cric.cn

张晴丹,女,《中国科学报》记者。

201-09-10

责任编辑:张 放

猜你喜欢
沃柑柑桔品种
广西:武鸣沃柑走俏海外市场
云上黑山羊品种介绍
全球:2020/2021年柑桔产量预计增长4%
哪些土鸡品种长得快来钱快
“武鸣沃柑”国标通过审核
不再靠农药 一只小螨化身柑桔守护神
狗狗的常见品种
广西柑橘新品种栽培技术的研究分析
优质沃柑的栽培技术要点及病虫害的防治
柑桔树应慎用波尔多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