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图/祝君凯
黄田港北水如天,万里风樯看贾船江阴北大街历史街区
文 图/祝君凯
江阴北大街历史街区位于江阴古城北部,东起同兴里,西至闸桥河,南至澄江路,北至光孝后巷,面积约3.69万平方米。自战国时期春申君黄歇在附近开凿水利工程“黄田港”以来,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宋代,江阴黄田港设有市舶司,日本、朝鲜半岛商船时有抵达。清末民初,长江轮船在此设码头,黄田港遂发展成为长江下游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连接黄田港与城区的北大街,也逐渐成为盛极一时的商业中心。
如今的北大街历史街区原有风貌保存基本完好。横向呈弧形的北大街与纵向的光孝坊巷、君山巷相互交错,形成两个节点。这种弧形的街道不仅顺应了“街曲则财聚”的说法,而且还打破了直街一眼见底的单调,增强了街景的变化节奏。北大街全长约300米、宽6米,两侧建筑多属江南旧式民居,院落空间层层串联,大小不一,形式多样。南侧沿闸桥河而建的民居以河道为走向,形成“水—房—路”前街后河的基本格局。
北大街历史街区构成空间可以分为5个等级——单体、院落、院落组、院落群、街区。
江阴北大街历史文化街区平面图
北大街
北大街历史街区的空间构成示意
北大街同兴里
“单体”即“间”,是构成北大街历史街区的最基本单位,无论是住宅、商店还是寺院皆由其构成,“间”在进深和开间上可以发生变化,但矩形的空间模式一般不会发生改变。院落由单体的“间”经过转换组合而成,一般“间”旋转90°后形成“厢”,“间”与“厢”围合形成“院落”。当宅院空间不足以满足人们生活和功能的需求时,便采用宅院按轴线纵向套接的方式形成“院落组”。院落群由多个“院落组”平行构成,一般其前后为街空间,左右为巷空间。街区则是由多个“院落群”构成,当其组成区域达到一定范围以后就形成“街区”。整个北大街历史街区就是由光孝坊、北大街、同兴里、缪家场等几个“院落群”组合构成的。历史街区通过以“院落群”为代表的“块面”空间,以街、巷为代表的“线”型空间和以古井、水埠、街巷节点等独立“单体”为代表的“点”状空间,由小到大有机组合,在平面上不断向四周延伸,最后形成一个整体,同时每个空间元素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依附和被依附关系。
北大街历史街区建筑院落布局主要有三种形式:“一落多进”的择中型布局、“三间两厢”的天井式布局以及自然型不规则布局。
“一落多进”中的“落”通常是指由单数“间”横向连成的建筑单体,“进”则是纵向串联的数量,这种多进沿纵深对称的串联布置方式,是中国传统庭院式组群中最基本的布局方式之一。每个组合纵向排列,多进组合叠加形成院落组。在每进建筑的中间都留有一个独立的天井,以利于自然采光和通风。如同兴里17号、同兴里29号都采用了“一落多进”对称式的平面布局,同兴里17号为三间两进,同兴里29号为三间三进,在每进之间都有一天井,用以通风采光。
“三间两厢”又称“三合天井院”,即在三开间正房的两次间前加对称的、面向天井院的两厢房,形成“三合天井院”。正房对面为围墙或前座院落的后墙,形成三面有建筑,一面为墙体围合的天井院落,具有较强的内聚性。如果从空中鸟瞰,好像一颗方印。所以,又被戏谑地叫做“一颗印”。这种院落形式是组成江南传统民居建筑中最普遍的院落形式,北大街117号和同兴里10号的第三进都采用了“三间两厢”式的平面布局,特别是同兴里10号,它不仅在第三进采用了“三间两厢”式的平面布局,而且还与前两进相结合,组合成为“一落多进”式的对称平面布局。
民居在建造过程中经常会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制约和限制,许多自然的、人为的因素都可能使建筑无法采用十分对称、规整的平面布局。
砖石混砌墙
砖瓦垒砌的镂空墙
北大街历史街区的古建筑大多建于清代,一般采用“前店后坊”式的建筑格局,这些鳞次栉比、错落有致的建筑与街面相结合,形成一道独特的空间景观。据资料记载,以前江阴北大街和北外同兴里民居多建有石库门、封火墙。一些家底较为殷实的人家住宅大抵为平房二至四进,每进三至五间。第一进屋檐高九尺,黑漆大门,门前有台阶数级;第二进为正厅,敞三间,这里是主人身份、地位和财富的象征。内部装饰和陈设都十分讲究,非常气派;第三进通常为卧室。
北大街的古建筑大都采用穿斗式和抬梁式相结合的梁架结构形式。这是一套简洁而又合理的建造技术,穿斗式构架体系和抬梁式构架体系的优点有机地结合了起来,互为补充。因穿斗式木构架用料小,整体性强,但柱子排列密,只有当室内空间尺度不大时才能使用,将每一根柱子都落到地上,进一步增强了房屋的整体抗震性能。而抬梁式木构架采用跨度较大的梁,这样就可以减少柱子的数量,取得室内较大的空间。建造时一般先从地面立起木柱,在柱子上架设横向的梁枋,再在这些梁枋上铺设屋顶,所有房屋顶部的重量都由梁枋传到柱子上,再经柱子传到地面,所以整个屋顶重量完全由屋架承担,而柱子之间的墙壁只起到填充作用,不起结构性的承重作用。
古建筑厅堂“正贴”一般采用抬梁式做法,前单步,后双步,在前后两“金柱”间用“五架梁”,其上立一对“童柱”承“三架梁”,其上再立“脊瓜柱”,“瓜柱”圆形,上细下粗,而“边贴”大都采用穿斗式或“中柱”落地的做法,以柱子直接承檩,外围用砖或石块砌筑。底部50厘米为“实砌墙”,其上是“空斗墙”,墙面粉刷成白色。部分建筑的外围院墙上还用砖瓦垒砌成镂空墙。有些民居在山墙和每根山柱之间施2~3个“铁扒锔”,使墙柱牢固结合在一起,具有良好的抗震作用。这里的古建筑屋顶一般多为硬山式。檩上架椽,椽上铺“望砖”,盖灰瓦或芦席上抹泥盖灰瓦,灰瓦一般做成“阴阳合瓦”式,即以同样大小的青瓦分别作“底瓦”与“盖瓦”。室内地面铺青砖,起到防潮的作用。房屋内檐与室内因使用目的的不同,分别用隔扇门窗、板壁自由分隔,窗格图案以“亚字”“海棠”“冰纹”为多。
山墙上的铁扒锔
备弄
北大街两侧民居的大门极少向正南开启,这有多种原因。古代人造房,必须先看方向的利与不利,然后择定吉日方能动土。不论宅基地如何千差万别,住宅的主体必须朝着吉方。宅的主体朝向主要体现在大门的朝向上。北大街民居大门极少向正南开启,偶尔有些民居受到宅基地的局限,不得不朝南开设大门时,主人也要让它向西或向东偏一偏。这可能和尊卑之分有关,古代把南向称为至尊,宫殿庙宇可以朝正南、帝王宝座也是坐北朝南,即“南面称孤”。正因为南向如此尊荣,所以民间造房不敢取子午线的正南方向开设大门,都得偏西偏东。
街区内有些建筑墙院的左侧还设有边门,这就是备弄的入口。备弄又称夹弄或避弄,是厅堂两侧通往庭院中其他地方的过道。备弄狭长,最宽1米,狭窄处不足0.8米。从入门第一进一直贯穿到最后一进院落,高耸的垣墙夹着曲折的街巷,形成曲径通幽之感,尽管备弄狭长幽暗,但通风很好,举步其中如入迷宫。
钱土纱业公所
石库门
钱土纱业公所
以前大户人家除了逢年过节等重要日子走正门外,平常一般不走正门,都走备弄,因此每进房屋都有一侧门与备弄相通。人来客往或私情密事皆由备弄出入,大家互不干扰。备弄的另一作用是将建筑群之间相互隔离,使之形成各自独立的单位,比如房屋不慎失火后可防止火势蔓延,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防火的作用。直到1949年后住户情况发生变迁,一户大宅变成几户人家居住,备弄因此成为宅内住户的公共通道。
北大街7 9号
钱土纱业公所
钱土纱业公所始建于清代,重建于民国,是一座融合了三合院布局、传统梁柱结构和西方装饰的二层楼房。建筑面积302平方米,占地面积168.6平方米。建筑坐西朝东,面阔5间外带两侧厢楼,硬山顶,砖木结构。廊有翻轩,枋下柱间施挂落,方木柱,正方磉石上立方形石鼓墩为础。门窗上均有雕花,建有石库门。
钱土纱业公所是江阴现存不多的工商业文化遗产。清末民初一批有识之士在江阴创办实业,公所就是由三个老板合伙开设的经营纱、大烟、盐等商品的场所。当时他们看中了黄田港独特的水路优势,沿河建设了这一公所,禁烟令公布后,改称钱纱公所。日军占领江阴期间,为侦缉队员居住。1949年后李涤生在此开设了综合医院诊所,后房产收归国有,一直作为民居。2008年底澄江街道通过房产权置换,对房屋进行维修。2009年被江阴市政府公布为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武庙
武庙始建于光绪六年(1880),坐南朝北,为当时驻江阴水师祭祀历代武人名将之地。平时为水师办公之所,冬防时又为水陆会哨之处。现存大门、正殿、配殿及东庑,建筑面积298平方米,占地面积400平方米。硬山顶,斗栱飞檐,正殿为抬梁式,面阔5间,约18.25米,进深七檩,高5.8米。1992年9月公布为江阴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北大街79号
北大街79号建于清代,原为祠堂,后由陆士清先生出资购得,并按原样进行维修。该楼为砖木结构,大门朝东,共有三间两层,带有一天井,雕花窗,枋下柱间施挂落,正方磉石上立圆形石鼓墩为础,室内用板壁做隔断。
江阴北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不仅蕴含着深厚的文化信息资源,更是江阴社会历史经济发展的见证者。作为乡土文化的载体,它为人们提供了观赏和科考的价值,同时还唤起人们对历史和乡土文化的热爱,是研究江阴地方史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
(作者为江阴博物馆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