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雷雨中的悲剧性人生

2017-11-08 20:33王啊满陶磊
青年文学家 2017年29期
关键词:雷雨悲剧人生

王啊满++陶磊

摘 要:《雷雨》描写的是在一个不公平的世界里,一群被封建专制残忍束缚的命运在一个资产阶级大家庭中的悲剧。为了表现人物之间的关系复杂性、矛盾冲突的剧烈性,小说从描绘周鲁两家人的个性思想角度出发,从而拉开一场雷雨中的悲剧性人生的帷幕。

关键词:雷雨;悲剧;人生

作者简介:王啊满(1998-),女,汉,江苏宿迁人,南京医科大学本科在读,主要研究方向:卫生事业管理;陶磊(1979-),男,通讯作者,博士,南京医科大学讲师。

[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9--01

一、《雷雨》创作的社会背景

《雷雨》被认为是“中国话剧现实主义的基石”,是曹禺的第一部作品,其才华令文学界所震撼。作者因陷于旧社会的昏暗、腐恶,他不堪苟且的浑浑噩噩地度过这一生,便拿起笔来进行呻吟与反抗。通过将两个家庭构思为具有千丝万缕的伦理血缘关系,深刻的展现了社会历史黑暗、污浊不堪的一面。对于受侮辱受迫害的善良的人民,作者愤懑、内心极度压抑,并且对此表示深表同情。旧中国社会与家庭存在着深深的腐朽黑暗与恩怨罪恶,如陈年的污垢般洗刷不去。此外,黑心的地主资产阶级他们搜刮民膏,摆出伪善的丑陋的面孔进行专制冷酷的残害。对于这个世界的浑浊,作者奋笔疾书,怀着对不可知的宇宙的憧憬、对不自知的人类的怜悯,他用一颗悲悯善感的心、一腔郁热炽烈的情成就了《雷雨》的悲剧生命。

二、雷雨中的悲剧性人生

《雷雨》这部话剧所展现的是一幕在命运的残忍的作弄下一群人的极大悲剧人生。周公馆的“最高统治者”,周朴园,“有教养”的面孔下是一颗专制、冷酷与伪善的内心。与他理想中安静质朴的家园不同,这个家庭充满了矛盾与冲突。对于周朴园这个满脑子利益的资产阶级来说,亲情温暖的价值不值一提,在他的内心深处,权利、名誉、秩序才是最重要的。最后他呆呆地望着一堆活,绝望的认为自己的儿子已经死了,可以说是可恨又可悲。纯真烂漫的四风,内心纯洁,爱幻想的她的美梦都在那个雷雨夜,像纯净无瑕的玻璃杯一样被摔得粉碎。周冲是在新思想新文化的影响下成长的,本身富有浪漫色彩,对于未来,他始终有一股“冲”劲,不顾一切地奔向幻想的前方。由于义无反顾地冲过去救四凤,一个鲜活的生命自此在触电中了结。周萍是一个精神卑微、意志薄弱的人,他敬畏父亲,言听计从。但对于父亲的专横行为却又存压抑与不满,因此他是很矛盾的。他极力渴望青春生气,但是懦弱,逃避困难,最后以死亡来解脱。侍萍是一个沉默坚强的女人,默默忍受着那个时代不公的命运,为了子女,忍受着一切的艰难。对于旧中国广大受凌辱欺压且无依无靠孤苦伶仃的妇女来说,侍萍的悲剧是个典型。如极端的雷雨般狂飙恣肆的方式,曹禺发泄着被压抑在内心中许久的愤懑,无情的批判着旧中国的社会与家庭。被深深埋藏在泥土中的家庭与身世的秘密,所有的这一切都在一个雷雨夜中爆发,有罪的连同无辜的人都一起走向了毁灭的尽头。

《雷雨》中的人物是丰满而复杂的,揭露了人性的多个角度。但是无论是哪个角色,都有着其可悲可恨可叹的一面。最具有特色的性格,个性最鲜明最“雷雨”的是周蘩漪,在周家这潭死水中搅起了涟漪。敢爱敢恨的他勇于向病态的时代挑战,但她终究只是涟漪,不仅改变不了一潭顽固不冥的“死水”,且将不会被容忍被“死水”排挤的奄奄一息直至消失。在压抑无法呼吸的专制环境中,被禁锢太久的美丽心灵逐渐向病态发展,倔强变成偏执的疯狂,她的人生注定是一幕雷雨般的悲剧。在《雷雨》中,蘩漪不像周朴园一样对上天的冥冥注定感到恐惧,也不会如梅侍萍般对自己的悲苦命运和悲惨生活抱怨、无奈;在她考虑范围之内的是自己如何掌控自己的命运,而不是听从上天的安排。尽管她自己未必感悟到自己真正的内心,但她不服从命运的安排、争取挣脱天意的枷锁,这一切的所作所为都证明了她对上天的藐视。从女人追求爱情与幸福的角度来看,她的这些憧憬都陷于灾难之中甚至毁于一旦。但从另一个意义很高的方面来说,蘩漪作为一个人,作为有意识、能思想的高等动物,她对现实生活充满了执着和激情,蕴含深厚的悲剧精神以及对宇宙的尊严和自豪,在她脆弱的坚韧中,她的伟大在小范围内;诚如曹禺所言,她是一个让人“哀悼”的“可怜女人”,也是一个“值得赞美”的女人,她“不可爱”成就了女人,也成就了人的“魔”力。她不僅把我们的目光引向了中国女性的存在,更把我们的思想引向了人类的生存。

三、结语

一部文学作品成功的关键,在于其对生存真相的揭示和对美学价值的赋予,更在于其表现出的无限多义性,还在于其是否能够经得起多种的解读,是否能够映照多样的人生。对于《雷雨》来说,其问世以来,曾得到的赞誉和指责,都说明它的成功。文艺理论学家对《雷雨》的评价是这样的:严肃的现实主义文艺作品,能揭示深刻的社会冲突与矛盾,揭示地主资产阶级腐朽的灵魂和堕落,压制人性,残害妇女,残酷的压迫剥削工人阶级的罪恶见长。而小说的主题则反映了妇女要求人性的觉醒,预示了旧制度必然崩溃的命运。

参考文献:

[1]章池.从《雷雨》看现代悲剧观念的生成[M].安徽:《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

[2]郭运恒.非理性世界中的人类生存困境—对《雷雨》主题的再认识[M].河南:《河南社会科学》,2007.endprint

猜你喜欢
雷雨悲剧人生
伟大的悲剧
雷雨天
泄洪的悲剧不能一再上演
雷雨
雷雨
人生中的某一天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雷雨
猫的悲剧
近视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