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甘肃康乐县马巴村看精准扶贫

2017-11-08 12:28王玉芳
中文信息 2017年9期
关键词:临夏精准扶贫

王玉芳

摘 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十三五时期党和国家的主要工作,事关全面小康社会的如期建成。如何因地制宜走出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稳定脱贫之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最难啃的精准扶贫之地甘肃临夏取得的经验对全国的精准扶贫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发。

关键词:精准扶贫 临夏 特色之路 醇厚民风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9-00-02

临夏回族自治州是国家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片区重点扶贫地区,也是甘肃省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康乐县上湾乡马巴村曾是临夏州康乐县最贫困的村之一,这几年的精准扶贫,让这个村子满盘皆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16年 3月31日,汪洋副总理在马巴村调研时说:“精准扶贫就应该这样做……”。马巴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之所以能取得可喜的成绩,是因为他们认真贯彻省州县精准扶贫系列部署安排,探索出了一条因地制宜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新路子,也是马巴村民风醇厚,能够涵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之策。本文以马巴村为例,进一步探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之路经。

一、马巴村精准扶贫特色之路

马巴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之所以能取得可喜的成绩,首先是因为他们认真贯彻省州县精准扶贫系列部署安排,逐户逐人查“病因”,因户因人开“药方”,探索出了一条因地制宜、精准到户、因人施策、讲求实效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新路子。

1.公平公正,正确识别贫困户

精准识别贫困户,是精准扶贫工作的基础。2013年精准扶贫“战役”在康乐县全面打响以来,该村就把准确识别扶贫对象看作是决定“精准扶贫”成败的关键抓在手上,严格按照省州‘一核二看三比四评五公开的原则进行识别,同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2.因戶施策,精准扶贫脱真贫

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驻村帮扶工作队和乡村干部对建档立卡户情况逐户深入分析、查找“病因”,发现91户缺资金、19户缺技术、7户缺劳力、13户因病致贫。

在开“药方”时,他们和“治病对象进行有效的沟通”,共同制定治疗方案,“让群众说了算、按群众意愿办”,根据贫困农户的现状、致富意愿、致富能力等个体差异,推进健康扶贫、实用技术培训,审核发放免抵押、免担保、3年期、全贴息的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做到国家省上政策落实和帮扶措施的无缝对接,帮扶措施和贫困户具体状况的无缝对接。

3.改善基础设施,稳定脱贫之基

要致富,先修路。马巴村行路、住房、饮水等基础设施都十分落后,在落实精准扶贫项目时,他们将改善基础设施放在首要位置,作为“一号工程”来抓。先后投入资金32万元修建便民桥4座,投入资金49万元硬化村社道路3.5公里,投入资金20万元对2公里通社道路进行了拓宽改造和铺沙,村社道路全部实现贯通,争取“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硬化入户巷道2.7万平方米,彻底解决了群众行路难的问题;投入资金100万元新建了标准化幼儿园和村小学各一所,彻底解决了孩子们上学难的问题;投入资金50万元修建村文化广场一所,配备健身器材10套,为丰富群众文化娱乐活动提供了条件。

4.产业支撑致富路

产业发展是村民持续增收、稳定脱贫的关键。马巴村在传统种植养殖的基础上,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资源禀赋,发展起了当归等中药材产业和育苗产业,许多农户由此脱贫。同时引进树莓经济作物,已初见成效,前景良好。

二、醇厚民风涵养精准扶贫

1.红色文化积淀深厚,村班子坚强有力

“农村要致富,就要有一个好支书;农民要幸福,全靠党支部。”这是马巴村群众的肺腑之言。马巴村党支部坚强有力,一门心思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现任支部书记苏育民用他的真心、诚心和热心赢得了全村群众的一直拥护。

如何让村民脱贫致富一直是苏育民书记和马巴村“两委”班子思考的重大问题。虽说马巴村有育苗、中药材种植产业,但销路不畅,必须要有新的支柱产业。

2013年12月10日至12日,临夏州在临夏市举办中国·临夏康美农庄绿色农产品交易会,省内外“农”字牌企业纷纷前来参展。苏育民与村社干部一起逛节会,意在找商机寻出路。青海瑶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高原树莓吸引了他们的眼球,苏育民与该企业负责人交谈,详细了解高原树莓的生长条件及收益情况。会后,又组团到青海省互助县实地考察,大家一直认为马巴村气候土壤条件非常适宜高原树莓的生长,可以作为脱贫致富的主打产业,于是在2014年引进了高原树莓。

但始料不及的是村民对这一新兴产业有顾虑,不愿种植。村两委一班人苦口婆心再三解说,村民还是不愿“冒险”。在此情况下,村干部做给群众看, 2015年支部书记、村主任和村文书各率先种植1.5亩,获得成功。实践证明,马巴村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宜高原树莓种植,并且生长速度要比青海省互助县快3倍。2016年3月份,正式与青海瑶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定了《树莓浆果种植与果实收购协议》,公司提供种苗,并按每公斤不低于6元的保护价收购。看到了实际效果又解除了后顾之忧的村民热情高涨、信心满满,成立了130户参加的树莓种植合作社,已种植树莓200亩,支撑起马巴村持续增收、稳定脱贫的希望。

从根本上解决影响村民发展的问题是马巴村两委一班人的不懈追求。早在1996年 ,村上争取了康乐县南部人饮工程项目,在县水利局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组织群众义务出工,从麻山峡挖通自来水,使群众吃上了干净、清洁的饮用水,彻底解决了群众吃水难的问题。

马巴村两委不仅具有开阔的胸襟和深远的眼光,有谋划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同时非常注意工作的方式方法,办事和群众沟通协商,不仅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而且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2016年3月,汪洋副总理在马巴村调研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苏育民汇报时举例说:“我们严格按照‘一核二看三比四评议五公示的程序确定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具体工作中,也讲究方式方法。如我的两个侄儿子都提交了贫困户申请,都想列为精准扶贫户,享受到5万元的精准扶贫贷款、危房改造补助、产业发展救助等政策,我近亲避嫌,将申请交给驻村工作队,严格按‘12345程序评定。”汪洋副总理对这一做法给予肯定,并表扬:“你作为本地人,对这里的情况非常熟悉,你的这一做法既公平公正,还不得罪人,这样一来,今后好开展工作。”endprint

2.好干部带动好民风

党风正则民风淳。党风引领民风是社会普遍共识,党风的改善对社会道德风尚有着强大示范作用。党政干部在工作中展现出的品格、态度与风采,最能够感染和引领广大民众,最能够积极推动社会道德风尚向好发展。马巴村有着优良的红色文化基因,早在建国前的1948年2月,中共康乐马巴村支部就建立了,苏贤通为支部书记,有党员二人,分别是苏克信(苏育民之父)和苏敏武。在这些有着坚强党性和优良传统作风的老革命老前辈的带动和熏陶下,历届村党支部坚决响应党的号召,努力工作,一心为民,也带动了良好村风民风的形成。马巴村虽然地处大山深处,交通不便,信息不畅,自然条件严酷,致富难。但生活在这里的村民心态平和,对未来充满希望。他们崇尚文化,让子女读书明理。据调查,该村40岁以上的成年人有初中以上的文化程度,30%达到了高中文化。在村小学,我们只看到了78名学生,其中四年级4名学生。经询问,大部分条件较好的村民都将孩子送到县城接受更优质的教育了。

马巴村民风淳朴,村民们都踏实肯干,没有等靠要的思想,也没有一个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之徒。在马巴村,我们看到了群众自我发展的信心和愿望。

苏建民,非建档立卡户,家有六口人,承包土地20亩。致富路:办家庭林场。出资3万元流转山坡地200亩,植树造林的同时,散养土鸡、山羊等,搞循环经济,现已投资15万元。

苏孝兰,建档立卡贫困户,今年60岁,丈夫黄友祥67岁。夫妻俩都有慢性疾病,常年吃药。一个儿子30岁,还没娶亲,在外打工,由于没有技术,收入不高,每年拿回家的也只有三之五千元。在精准扶贫中,他们一家三口都拿入了二类低保,贷款三万元养牛一头,今年他们又被选为生态护林员,工资一年八千元。家里有土地5.8畝,除传统的小麦玉米种植外,还种了一亩树莓。苏孝兰夫妇拖着病残的身体在努力的劳作,今年预脱贫。我们见到的苏孝兰虽然一脸病容,但笑容一直挂在脸上,并没有愁苦之情。当问到还有什么要求时,她连连摇头,说政府已经帮助很多了,就希望多多攒钱给儿子娶亲。

苏广琴,2016年低脱贫的建档立卡户。家里四口人,夫妻俩和两个姑娘,大姑娘已出嫁,小女儿大学毕业后聘为村幼儿园老师。平时夫妻俩带着姑娘在外打工,年收入5万左右。2013年盖起5间东房,第二年又盖了5间北房(上房),今年上半年在隔壁盖了6间养殖房,已养羊8头,准备再养些牛来致富。我们在她家调研时,已47岁的苏广琴咯咯笑个不停,看得出她对新生活充满期待。

三、马巴村精准扶贫工作启示

马巴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肯定。学习总结马巴村经验,对临夏乃至全省全国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稳定致富都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1.将培育支柱产业作为稳定脱贫的关键

马巴村在贯彻落实党的精准扶贫政策一方面逐户逐人查找“病因”、因户因人开出“药方”,在住房、就医、上学、扶持生产、技能培训、易地搬迁、低保政策兜底等方面,努力做到国家和省里政策落实与帮扶措施无缝对接、帮扶措施与贫困户具体状况无缝对接。另一方面着眼长远,把扶持的关键放在培育发展富民产业和增加农民收入上,基本实现了村有特色支柱产业、户有致富门路的目标。村里有传统的育苗、中药材种植产业,2014年引进了高原树莓产业,并作为主打产业来培育和发展。2013年,政府注资50万元,群众入社10多万元成立的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解决富民产业发展的资金困难。

2.始终把打基础利长远做为谋事的根本

马巴村班子做事眼光长远,解决问题总能抓住根本。早在1996年,他们就组织村民义务出工挖来自来水,从根本上改善了村民的生活质量;林权制度改革时,他们能从保持水土、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考虑问题;为防止因病返贫,他们创造性的发明了“慢病卡”模式;在改善基础设施如道路、农渠、宅院等时都按原有布局加固改造、修葺完善,尽量保持原有风貌、不打破院落格局,不搞整齐划一的规划设计、不搞大拆大建的人为装饰,崇尚自然和谐淳朴的乡村气息,而这正是打造美丽乡村的灵魂所在。凡此种种,都为今后可持续发展和稳定脱贫打下了基础。

3.实用实惠为办事的基本原则

马巴村扶贫项目落实不奢侈、不豪华,不贪大、不求洋,每一份宝贵的扶贫资金都用到了刀刃上,既没有造成浪费,也没有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群众负担。落实的危房改造项目非常适合农家实际需要,养殖暖棚建得合理实用。投资30多万元的村委会,占地不足1亩,北面“下五上三”的二层办公楼。既没有豪华的外表,也没有奢华的室内布置,办公室、会议室、精准扶贫精准脱贫“853”挂图作业作战室等都非常实用;西面的四间小平房,2间为现代远程教育站,2间为马巴村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各项工作都能正常运转。汪洋副总理对此称赞说“村级办公场所完全从实用的角度出发建设,这种做法很好,应大力推广,少花冤枉钱,不做无用功。”

4.基于实际谋发展绘蓝图

马巴村的工作是可持续的,是他们长期努力、久久为功的结果,特别是近几年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这个地处大山深处的小山村发生了翻天腹地的变化,也为稳定脱贫实现全面小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们正在满怀信心地谋划着今后发展的美好蓝图。一是要大力培育和发展以树莓为支柱的特色优势产业,向精深加工发展。二是抢抓县上旅游扶贫大通道机遇,依托大洼山和马巴水库独特的资源优势,发展集休闲、体验(树莓采摘)、垂钓、文化娱乐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同时促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带动农家乐、养殖、种植、电商等产业的发展。目前,这方面的工作已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在基础设施建设中,该村按照生态旅游、产业培育、环境改善等类型,一社一规划、一户一设计,高质量、精细化编制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和分年度工作计划,高起点谋划部署美丽乡村建设。同时,注重保护农村原生态风貌,不砍树、不埋泉、不毁草、不挪石,不搞大拆大建,不搞不包大揽,依村就势,因户施策,充分利用废旧瓦片、河道石头、枯干树枝精细打造,一个环境优美、自然和谐、整齐洁净、简朴实用、完全体现乡土文化气息的新马巴村正在形成。endprint

猜你喜欢
临夏精准扶贫
我爱临夏
临夏·福地
相约临夏花海中
寻觅临夏至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