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洲坝根据地人民的水井情结

2017-11-08 06:55唐黎标
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 2017年10期
关键词:挖井沙洲乡亲们

唐黎标

水井是用于生活取水和农业灌溉的构筑物,水井的出现与使用打破了原先只能逐水而居的环境限制,是人类史上的一大转折点。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水不仅是生命之源,也是农业生产的命脉。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对水井都怀有一种特别的情怀。“民以食为天”,而水作为“百药之王”,更是衡量人们生活品质的标准。在和平建设年代,我们饮用的是干净的卫生水,而在战争年代,人们要喝上一口干净水并不容易,有时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在江西沙洲坝根据地,至今仍然在传颂着一个脍炙人口的“红井”故事。

毛泽东召集开大会 事实面前破迷信

沙洲坝位于江西省瑞金城西约3公里处,沙洲坝是一个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古村落,沙洲坝人勤劳善良,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然而,沙洲坝是个严重缺水的地区,这里常年干旱,在农业生产非常落后的时代,沙洲坝人的吃水、用水全是依靠塘水解决。塘水因为缺少流动成为死水,加上当地人的农业灌溉、洗衣洗菜、牲口饮用等也全靠塘水,遇上干旱的时节,水塘里挑上来的水又脏又臭,这种脏水给当地人的健康带来了严重隐患,也造成了沙洲坝人的极度贫困。当地有一首民谣唱道:“有女莫嫁沙洲坝,天旱无水洗头帕。”就是现实的写照。

1931年春天,中央红军在瑞金建立了苏维埃中央临时政府。为了“围剿”红军,国民党一次又一次地对瑞金进行轰炸。苏维埃政府原来设在叶坪村,因为叶坪村地形比较开阔,更容易遭到飞机的轰炸,为此,毛泽东提议把苏维埃政府迁移到了沙洲坝。

沙洲坝迎来了红军,村里顿时热闹起来。沙洲坝地处偏僻,这个地方的人也难得见到大兵,他们对大兵的印象都是从上辈人口中听来的。沙洲坝人印象中的大兵都是欺负老百姓的。可是,这支红军的到来让他们改变了看法,他们穿着朴素,为人和蔼可亲,经过与红军接触,当地老百姓才知道:红军是专门为穷苦百姓打天下的,沙洲坝人打心眼里欢迎红军。

苏维埃政府搬迁到沙洲坝后不久,毛泽东从外面办完事刚回来,就看到许多人排着队在挑水。毛泽东问身边的一个乡亲:“这么多人排队挑水做什么用?”被问的人告诉毛泽东:“这水是挑回家吃的。”毛泽东看到水桶里的水很混浊,还明显地散发着一股味道。毛泽东不解地说:“水这么脏能吃吗?”乡亲们诉苦说:“祖辈们都是吃这样的脏水长大的。”毛泽东经过了解得知,沙洲坝的土壤屬于沙性土,是个缺水的地方。这里因为缺水而贫苦,更要命的是沙洲坝人很迷信,以前有人提议打井取地下水吃,可是当地的算命先生扬言:沙洲坝地处龙脉的主要部位,如果打水井就是破坏龙脉,会给沙洲坝人带来灾难。就这样,这里的人只能到塘里挑水吃,世代相传,从来没有人敢逾越这个规矩。毛泽东了解到缺水的实情后,他马上组织召开了一个专门会议,决定帮助沙洲坝人破除迷信打水井,解决他们的吃水问题。

第二天上午,毛泽东特意在沙洲坝村的一棵大樟树下开会。村民们都到齐了,毛泽东讲了许多革命的道理,让乡亲们明白了,贫穷并不是大家不勤劳,而是黑暗的社会制度不公平不合理。劳动人民创造的财富全被地主给剥削去了,所以要起来闹革命。随后,毛泽东话锋一转说起了吃水的事情,并叫警卫员从水塘里拎来一桶水,然后拿出一面放大镜摆在桌子上,叫乡亲们自己上前观看,看看水桶里到底有什么。当乡亲们看到水桶里虫蛆蠕动的现实后,他们终于明白了沙洲坝人多病的原因。在毛泽东的一番讲解下,乡亲们终于赞同红军打水井的决定。

毛泽东挖井帮人民 国民党填井害人民

尽管有许多沙洲坝人赞同红军打水井解决吃水问题,但他们毕竟受封建思想影响很大。许多人对迷信也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谁都不敢把工具借给打水井的红军,更不用说出力相帮了。毛泽东激动地说:“相信迷信害死人,龙脉风水靠不住,吃水还得靠自己。”在毛泽东做动员大会的时候,警卫员已经从镇上买来了打井的工具。毛泽东拿起一把新锄头,对着乡亲们说:“毛泽东今天就是要挖龙脉、断龙筋,共产党人从来不信也不怕!”

毛泽东扛着锄头向前走去,他的眼睛向四周查看了一会儿,最后选定了一个开阔处挖了起来。大家发现,毛泽东选定的地方离开会的会场有100多米,是一处相对低洼的开阔地。毛泽东选了一处杂草最茂盛的地方挖了起来。随同毛泽东一起的还有贺子珍、谢觉哉、吴吉清等人。毛泽东开挖后,贺子珍等人也一起帮忙动手。乡亲们亲眼看到毛泽东带头“挖龙脉”并没有出现异常,也有几个胆大的一起上前助阵。红军毕竟是帮自己挖井,一会儿,越来越多的人一起参与到了挖井的队伍。一口水井很快就挖成了。水井里的水干干净净,喝惯了肮脏的塘水,再喝这干净的井水,乡亲们感觉仿佛是在喝糖水啊。毛泽东带头挖水井的故事在沙洲坝传开了。随后,在毛泽东的带动下,红军又帮助当地百姓找水源,挖水井,在沙洲坝连续挖了10多口水井,帮助当地乡亲解决了吃水难的问题。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句话是毛泽东的名言,也是沙洲坝人与国民党反动派斗争的现实写照。红军对待老百姓像对待自己的亲人,沙洲坝人也将心比心把红军当作依靠。随着红军队伍的逐渐壮大,国民党对红军的“围剿”也越来越疯狂。在“围剿”与反“围剿”的斗争中,红军与沙洲坝人也建立了难舍难分的感情,沙洲坝人宁愿牺牲性命,也不出卖红军战士;同样,红军战士宁愿牺牲自己,也要保护好每一位沙洲坝百姓。

“围剿”是残酷的,战斗是激烈的。国民党凭借优良的装备,向红军发起了一次又一次进攻。红军指战员浴血奋战、英勇顽强,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1934年10月,由于王明等人的错误观点和错误军事路线,导致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损失惨重。为了保存红军实力,毛泽东做出了北上抗日的决定。当红军离开根据地以后,国民党和地方反动武装卷土重来,他们对根据地的人民进行了疯狂的报复,杀害根据地的革命群众,烧毁根据地群众的房屋。沙洲坝也遭到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疯狂报复。为了消除所谓的“赤化”影响,国民党反动派拆毁了红军在根据地的一切建筑设施,破坏红军修建的公路桥梁,毛泽东带头挖的水井,也被国民党的“还乡团”破坏填平。“还乡团”的人威胁说:“敢再挖井按通匪论处。”

“保井”胜利迎解放,“红井”故事万代传

红军虽然走了,但红军的精神仍在!沙洲坝人自发组织了“赤卫队”,与“还乡团”进行了针锋相对的“保井战”。“还乡团”一进村,他们看到填平的水井又挖开了,于是他们重新往井里填土填石。“还乡团”的人一走,“赤卫队”的人马上重新挖井,把井里的填土重新挖出来清理干净。村里人又吃上了干净的井水。村里的恶霸地主杨衍魁对天感叹:“红军的精神已经深入人的骨髓,不能消除了!”群众还在村里张贴标语:“白军不能白一世,红军一定会回来。”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沙洲坝人为了能够重新吃上干净的井水,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人民政府对根据地的人民非常关怀,被国民党填埋的水井不但重新清理干净,而且帮助当地新挖了更多的水井,让沙洲坝人彻底告别了吃水难,再也不用担心吃不上干净的井水了。

1950年11月的一天,沙洲坝根据地人民奔走相告一个喜讯:北京组织一个老红军慰问团前来根据地慰问。沙洲坝人深切地感受到:旧社会让人吃臭水,新社会让人吃甜水,如今的幸福生活是共产党毛主席带来的。大家感到吃水不能忘记挖井人,一股深切思念毛主席的念头油然而生。为了迎接红军慰问团的到来,沙洲坝人民把毛主席带头挖的第一口水井取名为“红井”,并在井旁边刻了一块石碑,还刻上了“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两行大字。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我们生活的必需品。沙洲坝作为革命老根据地,党和政府没有忘记沙洲坝人民为革命做出的牺牲和奉献。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许多中央领导都专程到沙洲坝视察工作,为了让根据地的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国务院对江西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寻根问祖”。重续“红色家谱”,沙洲坝的“红井”作为重要的红色旅游的标志,成为教育下一代的红色文物。2003年8月29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到沙洲坝考察并慰问了根据地人民,鼓励沙洲坝人民发扬红军精神,开发“红色旅游”资源,让昔日的贫困村一跃成为“红色历史文化”品牌的富裕村。

中国是世界上开发利用地下水最早的国家之一。水井对于我们并不陌生,但是对于沙洲坝人来说,水井对于他们有着特别的情怀。endprint

猜你喜欢
挖井沙洲乡亲们
喝水不忘挖井人
吃水不忘挖井人
“团长”何八斤让乡亲们便利购物
为乡亲们奔小康当好“领头雁”
乡亲们叫我“卖光光”书记
瑞金有咯沙洲坝
心海浪花
月暖沙洲
中央红军留在沙洲村的“红军书”
让乡亲们“零门槛”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