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绪武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电子信息技术在军事、工业、农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电子信息技术作为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为我国的科技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由于电子信息技术专业课程较为抽象,且十分繁杂,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暴露出不少问题。为了切实提高电子信息技术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必须对电子信息技术教学进行改革。本文对我国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提高电子信息技术专业教学质量的策略,以促进我国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关键词:电子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3-0120-02
一、引言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综合类及理工类高等院校设立了电子信息技术相关专业,旨在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更多的专业型电子信息技术人才,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提高我国的科技竞争力。时代的进步,催化了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电子信息技术作为推动我国科技进步的重要学科,其教育教学改革已成为众多相关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之一。电子信息技术是包含现代电子技术、信息网络技术及通信技术,且实用性很强的一门工科专业。专业的性质决定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以实验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为辅,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创新能力。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学生,应掌握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基础、电工工艺等基础理论知识,同时能熟练掌握各类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对基本电路故障进行排除等专业实践技能。
二、电子信息技术专业教学现状分析
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的基础课程包括《电工基础》、《数字电路》、《模拟电子技术》等。[1]尽管高校学生在初高中阶段对电学已经有了初步的接触,但面对电工基础、数电、模电等教材中的复杂电路图及信号波形,再加上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很容易导致学习兴趣不足等现象的产生。电子信息技术专业课较为抽象,内容繁杂,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及空间想象力都有较高的要求。教师若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仅仅将专业理论知识进行展示而不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是无法让学生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的,将会严重影响学习效率。高校大多在一、二学年开设德育、数学、英语、计算机基础、体育等必修公共课程,专业课的开设也仅限于基础专业课,旨在培养学生对该专业的兴趣。到了第三学年,学生开始大量地接触专业课程。这种课时安排方式,很容易导致学生产生紧张情绪,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实践课程的开展,不利于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提升。
三、电子信息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策略
(一)进行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的本质是以学生为主体,并且具有较高自主性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传统“填鸭式”教学带来的弊端。电子信息技术专业本来就是充斥着各种比较抽象的概念与内容,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在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实行启发式教学已成必然趋势。启发式教学的核心理念是,教学内容的传授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通过使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更为高效的学习体系,主要包括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自行寻找方法求证等步骤。[2]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自主地选择多种方式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在最短的时间内能够最大限度地掌握相关方面的知识,锻炼自主思考、自主实践的能力。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探索求证所需的理论基础以及思考方向教给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把大量的理论知识整合起来,为探索求证过程奠定十分坚实的基础。
(二)根据实际情况实时更新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计划
评定一个教师是否合格的标准,是能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将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计划实时更新,从而做到帮助学生在任何一个阶段都能接受最合适的教育。如果一个教师只是简单地按照提前做好的教学计划进行教学,教学内容也不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改变,那么这个教师只是一个思想僵化的传统教书匠,而不是一个满足现代教育理念要求的高水准教师。例如,《信号与系统》是电子信息技术专业比较重要的一门课程,这门课程的基础知识与实际应用同样重要。无论是过于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还是实际应用的训练,都不能让学生深入地理解这门课程的实际意义。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时,要慎重考虑该课程的实际情况。如果需要加强实际应用能力的训练力度,就要着重考虑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有机结合。只有做到根据实际情况实时更新教学内容与教学计划,才能保证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每一门课程,都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此外,教学过程中还应该考虑每门课程间的联系,如《电路理论》、《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路》这三门课程,彼此的联系十分密切,将课程与课程之间的教学形成整体,有助于提高每门课程的教学质量。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只有做到根据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实际情况,来更新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计划,才能保证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能够应用到实际工作中。计算机技术与半导体元件的不断更新换代,使得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课程融入大量新的教学内容,无论是理论知识的教学还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训,都要考虑到这些新的教学内容所带来的改变。
(三)合理设定课程设计题目
每当学生修完一门专业课程,教师都会为了检验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程度而设定一些课程设计题目,通过检查学生课程设计质量来评价他们的专业素养。课程设计不仅是检验学生专业素养的方式,也是进一步提高其专业实践能力的途径。因此,课程设计题目设定的合适与否,直接关系到能否正确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我国高校电子信息技术专业一般每个学期会开设一两门专业基础课的课程设计,主要是加深学生对电路安装、调试与电子产品制作的印象,培养他们在电子电路设计方面的专业实践能力。[3]教师在设定课程设计题目的时候,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不仅要使课程设计内容与实际问题联系密切,还要尽可能多地包含专业课程中所学过的知识,立足于培养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合理设定课程设计题目,并在恰当的时候布置下去,才能让学生游刃有余地完成课程设计全部要求,达到评价学生专业素养以及锻炼实际操作能力的目的。
四、结语
电子信息技术专业是我国高校重点发展的学科之一,对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课程教学进行改革是促进其发展的必要措施。电子信息技术在我国很多重要领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切实提高电子信息技术专业教学水平,提高高校学生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实践能力,必然会带动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陈衡.技能大赛背景下电子信息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科學大众(科学教育),2015,(12):157+167.
[2]王海,张颖,王志红,隋燕.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15,(01):139-14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