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观花绍兴路

2017-11-08 07:19文/闻
上海商业 2017年10期
关键词:汉源杜月笙张国荣

文/闻 迩

走马观花绍兴路

文/闻 迩

记得在一个夏日午夜,下班独自经过绍兴路,整条街上一个人也没有,咖啡厅书店什么的也都黑漆漆的一片不见声息,只有昏黄路灯掩映下的黝黑梧桐树影子。我始终觉得这才是绍兴路的本来面目——神神秘秘。

绍兴路是一条很有故事的马路,虽然从东到西,不过五百米的样子。与周围繁华的淮海路、陕西南路相比,显得有些落寞。路边的法国梧桐,百年老洋房上斑驳的颜色,经过岁月洗刷的房屋,一直保持着某种神秘。

近百年来的浸濡,使绍兴路有着自己独特的韵味,最直觉是幽静,一踏入绍兴路,周遭的车水马龙嘈杂之声立刻消失得无影无踪。走在夏日上午的绍兴路,踩着浓密的梧桐树阴,慢慢看过路旁几近百年历史的老洋房,会觉得时间、空间似乎对待这里特别的宽容。

绍兴路很窄,两边是高大的梧桐树,路上没有公交车,街头有画廊、书屋,街内藏着好几家著名的出版社,有书吧、画吧、俱乐部,整个街区充满浓浓的文化气息。

绍兴路名气显赫,我看到形容这条马路用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充满人文气息”。据说,带个墨镜,脚步速度维持在每秒半米,眼神做饱含神情环顾四周状,在这条路上一走,你就小资了;或者花个四五十块在书店买杯咖啡,拿本书坐在靠窗户位置,你也就小资了——这的确是个催生小资情怀的地方。

绍兴路5号的上海新闻出版局,房子的前主人是南市电力公司老板朱季琳。豪宅内有教堂、大花园、游泳池,网球场、舞厅、弹子房、电影放映室、音乐排练厅等等。解放后,朱家上下几十人如星云流散,这幢房子便由国家接管。

登上台阶绍兴路7号步入门廊,可见顶部仅用一根单柱支撑,颇现简洁之美。楼梯口有铜制的流线型扶手,抬头可见巨大的长方形彩绘玻璃窗,上面绘着花草和树木。门廊左侧通向被称为“文化的客厅”的上海文艺出版社读者俱乐部,里面向外的窗户全是和楼梯口一样的彩绘玻璃,华美而精致。

绍兴路9号的上海昆剧团建筑,建于上世纪30年代,为三层楼现代建筑,外部形态并不张扬,而内部则显露出典型的装饰艺术特征,最具特色的是两边长长的楼梯。沿楼梯而上,可见古典吊灯,周边是狭长的彩色玻璃,墙面上是古旧的彩格窗户,透现出典雅明媚的艺术效果。尽管时光流逝了70多年,但大厅墙上叠加螺旋状的石膏装饰,还依稀可辨当初的华美印记。

这种“皇家气派”的格局是整个绍兴路上多类历史保护建筑中所独有,周信芳在此练功。这个建筑70多年了,原貌已变样很多。资料显示,这里建造时甚为考究。原属法国警察博物馆。博物馆内设俱乐部,有舞厅、剧院、咖啡室、吸烟室,供法国公董局的警察以及家属消遣。

昆剧院里面的舞台就叫兰馨舞台,兰花幽雅的气息把绍兴路的文化气息熏得更为浓郁了。周末,兰馨舞台常常会举办热爱昆剧的票友准票友的聚会,一些时尚的年轻白领迷醉在古老而典雅的昆腔中,让自己心底的浮躁一点点远去。昆剧团门口开了一家名为“新吉诃德”的餐厅,文绉绉的名字透着书香,让人想起中世纪的西班牙骑士,可它却是一家地地道道的中餐馆。

昆剧院对面的小洋楼,有一个玲珑的玫瑰阳台。据说,当年关锦鹏拍《红玫瑰和白玫瑰》时,很想让陈冲演的娇蕊在这个阳台上梳头的,可是玫瑰阳台的主人始终没有答应,为此,这位大导演还纳闷了很久。他不知道,这里的人不习惯自己的清静被打破,何况,这个“梳头”的镜头多少还带点诡异呢。

绍兴路上的27号是杜月笙的宅邸。杜月笙是20世纪上半叶上海滩上最富有传奇性的人物之一。当年,杜月笙的四姨太与其母、其妹以唱京剧小曲谋生,某日,杜月笙看戏之时,看中了三母女的美貌,便托媒人提亲,媒人问及他想娶的是“大的、小的、还是老的?”,他只是点了点头,媒人当际明白了他的意思,随后向母女三人游说,面对有钱有权有势的杜月笙,区区三个弱女子只有服从的份。之后杜月笙就在这条安静的绍兴路上,为三母女添置了住所,对外宣称取了个小的四姨太。而其中的乱伦荒淫让人不免想起了张爱玲的著名小说《半生缘》。如今的“老洋房”是独一无二的餐厅。

绍兴路54号,曾是上海滩大亨杜月笙的小公馆和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住地,有“笙馆”之称,建于1920年。如今靠近大门的花园小径旁一块太湖石上绿色的“笙馆”两字十分抢眼。相传,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有个著名风水大师曾经得到过杜月笙的关照,他一心想报答杜月笙的恩情,在知道杜月笙想造这房子前,独自前往此地,专门在这里守了36个小时选定黄道吉日利用地心引力、月亮和地球的转势为杜月笙公馆的每寸土地尽心地用风水布局。等“笙馆”建成,里面的摆设放置完毕,这位风水大师就飘然离去。

这里曾经是杜月笙和黄金荣等一批上海滩名绅大亨密言私语的私邸,梦花堂是杜月笙每星期一次的堂会厅。笙馆的花园里种了两棵女贞树,传说这位风水大师测算出杜月笙人到中年后会出现两个最喜欢的女人,而且这两个女人一直会与他相伴到老(孟小冬,姚玉兰);雌雄各一棵的银杏分别站立在两旁,好似一对夫妻相互照应;水池的顶上有棵石榴树象征着杜家多子多孙,水池里面的龟嘴不断向公馆门口吐着取之不竭的水,象征着滚滚财源奔向杜家。

绍兴路上的绍兴公园,原为绍兴儿童公园,可以说是上海最小的公园。虽然小,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楼台亭阁一样不少。它是戏曲艺术主题公园,公园漏窗前的墙上介绍着京剧、昆剧、越剧、沪剧等剧种的涵义。前庭区有林荫匝地的门墙小院,山石壁景及犹如深岩幽壑的“天趣”洞天,园墙上镶嵌着一帧帧京剧脸谱;中庭区有湖石假山、峭壁叠瀑及澄碧池水,“韵幽”、“馨逸”的景门景墙及健身路坪等;后庭区有仿竹廊亭等,虽是弹丸之地,却也匠心独县。逛累了,不妨到里面去坐坐,偷闲看看树木花草,呼吸呼吸新鲜空气,倒也是另一种享受。

绍兴路上的维也纳咖啡馆,据说是上海唯一的奥地利式餐馆,能喝到维也纳最流行的维也纳美兰奇(Vienna Melange)咖啡,这家咖啡馆恐怕仍然是上海最接近奥地利的地方了。三十年代,曾经有人把犹太人聚集的霍山路地区称作“小维也纳”,如果放到今天,他们或许会选择这里。但门面实在太小,很容易错过。

摄影家尔冬强开的汉源书店,现在几乎成了绍兴路的标志,这里也曾是张国荣到了上海最喜欢的一个地方。店堂里摆着旧家具和各式古董,美轮美奂的古典音乐如烟雾般漫溢整个空气,淡淡书香,浓浓咖啡香,这样的优雅氛围,在上海的书店中大概也是独此一家。一个人在这里喝咖啡看书,或是和朋友一起聚会聊天都是一种享受。

据说,张国荣就喜欢汉源书店的清幽。在上海开演唱会那天的下午,张国荣曾独自泡了茶,坐在汉源书店里翻看藏书,消磨了几个小时。临行前,他还轻声抱怨,要不是晚上有演唱会,他可以在书店里头呆更长时间。

在汉源书店进门处弧形书架上,有许多外面很少见的画册,其中一本上面就有张国荣1994年来上海拍摄《风月》时留下的花絮照片。张国荣还曾将汉源作为他的写真集拍摄的一景,对汉源的喜爱程度可见一斑。

书店现在的布局,同当年已全然不同:还是那个角落,写真集中摆放沙发的那个位置,现在是一套桌椅。那张张国荣曾坐过的沙发,被从落地窗边移到了内侧墙角,沙发套也由红绿相间的大花纹换成了明亮的橙色为主的直条纹。不禁让人唏嘘起物是人非来。

往前没走几步,看到一个小门脸叫“戏话”,掀开京剧脸谱门帘,有位姑娘热情地招呼我们进去喝茶。才想起来刚才在诗集,老板推荐过这个听戏空间。老板是兄妹俩,哥哥爱茶,妹妹爱戏,他们一起把茶和戏结合起来,开了这样的戏空间,在这里听戏、分享、讲座、交流,说晚上会有一位南音老师来表演。妹妹热爱戏曲,全国各地听戏,也写戏评。最后开了这样一个戏空间,让更多戏曲爱好者有一个自由交流和听戏的空间。

……

时光炖煮了过往,也炖煮着现实。文化的繁荣生长也是文火细工,如同树的生长,在那里,在每一刻的时光里,积蓄生机。一条路亦然。无论洋房还是里弄,立柱屋檐,砖瓦雕饰,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建造伊始,代代人事,哪怕叱咤,哪怕平常,已然流水而过,旧了老了,各种修缮改建,阳光里一切安然凝立。

绍兴路不论曾经还是现在,都飘着浓浓的书香,是条闻名遐迩的文化街。

猜你喜欢
汉源杜月笙张国荣
别人存钱,我存交情
山水册页 《禾木印象》 张国荣
汉源彩塑
只存交情不存钱
乡村振兴的汉源实践
杜月笙的敛财绝招
汉源乌斯河铅锌矿床矿相学特征
汉源的山区农业现代化之路
张国荣的异国粉丝
似与不似率性自然
——张国荣艺术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