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书霞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要真正切实有效地落实素质教育,教师就应该把素质教育贯穿在课堂教学之中,那么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呢?
一、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法的选择对提高教学质量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有良法。良好的教法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选择教学方法,重在“启发”,“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违背教育规律,只有启发式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运用启发,在教法选择上要因需(教学要求)而异,因人(学生)而异,因文(教材)而异,不搞统一模式,而要刻意求新,寻求良法。比如,平时大家习惯于用“顺序法”进行教学,也就是按课文的写作顺序一段一段地教学;但有的课文,教师采用“变序法”教学,就是先教中间的重点段,再顾及头尾;有的课文还可用“倒置法”教学,先教结尾,再回溯过程,或先学结果,再由果溯因;有的课文采用导读法;有的课文采用“读写结合”的方法;还有的课文可采用情境法等等。根据不同课文的特点采用的教学方法,经常给学生一种“新鲜感”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
运用启发式,重在启发学生的思维。思维是智力结构的核心,是智力活动的主导,它贯穿于学生活动的整个过程。阅读训练的核心是思维训练,要做到让学生能积极地思考,有根据地思考,创造性地思考……总之,要让学生学会思考,关键在于“启发”。“启”而得“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就能得到发展,思维品质就能得到提高。
比如“提高”是经常采用的教学手段,而简单的、繁琐的提问又屡见不鲜。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对提问的目的认识不清,为什么要“提问”?是为了出现课文中的某个词或句子?是为了不搞教师的“一言堂”,活跃一下课堂气氛等等?,这些都可以看做是提问的目的,但都不能看作是主要目的。“提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思考,所谓“问是为了思”,如果教師的提问没有思考价值,最好免开尊口,不用问。那种简单、繁琐的提问带来的只能是低效或无效的劳动。因而“提问”必须要在启发思维上下功夫。
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所谓自主学习能力就是让学生主动积极独立地学习,但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凭借自身的主管能力学会学习,形成学力,发展个性。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思维训练的过程。教师的灌输永远代替不了学生自己的思维。学生只有在读书中学会读书,在说哈中学会说话,在作文中学会作文。学习过程是一个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边活动过程。如果课堂教学的时间大量被教师不必要的讲解、过多的分析、毫无意义的挖掘、翻来覆去的提问所占有,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日复一日。学习的积极性烟消云外,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不会得到发展的。所以,教师只有相信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最大限度地应道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有自由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为了使学生能更好的自主学习,语文课堂教学中我经常采用分组学习的模式。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有明确的学习任务,充足的学习时间,独立学习和相互交往的机会,最大限度地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的情绪高涨,精神振奋,思维活跃,发言踊跃。他们互相交流,互相监督,互相帮助。教师巡视于小组之间,了解情况,帮助学生理顺思路,适当指导,排除障碍。通过集体交流达到拓宽思路,加深理解,形成共识,共同提高的目的。这样,课堂教学就形成了良性循环,学生会产生一种内驱力促进了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了课堂效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多讲,学生未必多得,只有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落实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能相互配合,相互受到启发,学生才能更好、更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拓宽思路,真正成为知识的探索者。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一定能得到发展,课堂教学效率就一定能够提高。
三、抓住教材特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任何一篇课文,在遣词造句或布局谋篇上是会有某些鲜明的特点的。设计字、词、句、篇和听、说、读、写的训练,一定要既符合教材的特点,又要服从于教学任务的需要。
语文课上,教师在让学生品词学句的同时,应及时激励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作文本身就是一种逻辑思维很强的活动,作文课就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最佳途径。课堂上教师的适当点拨,能激活全体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课文《再见了,亲人》这一课时,我抓住教材特点设计教学过程。课文第一段,分别写了志愿军叔叔与朝鲜大娘、小金花、大嫂依依惜别的情景。根据这三个小节内容相近、句式相似、结构相仿的特点,我设计了以自学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
学习第一节时,我告诉学生可以分成“话别、回忆、小结”三个层次,然后让学生自己划分层次。在“回忆”这层里,又让学生自己分别找出两件事的始末,并通过讨论,对每件事的内容各做了以下的概括:①送打糕,昏倒在路边;②救伤员,失去了小孙孙;然后,我又结合几个关键词语的理解,指导学生朗读。
学习第二节时,我只作了一个提示:同学们,想一想,第二节和第一节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学生通过自学,思维非常活跃,课堂气氛相当热烈。有的说,第二节着重写了一件事;有的说这件事层次写的非常清楚,先写侦察员老王,再写小金花的妈妈,最后写小金花;还有的说,这件事是围绕“刚强”这个关键词来写的。由于有了第一节学习的基础,第二节学习时,学生的思维就更广、更深、更活跃,甚至更严密了。学生不仅比较了这两节的异同,而且对文章的内容进行了内化。同时也为学习第三节做好了准备。学第三节时,我不做任何提示,学生已经自己会自学了。交流学懂了什么,学会了什么时,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参与,特请高涨,课堂气氛空前热烈,学生思维高度活跃。
由此可见,教师抓住教材特点设计教学过程,可以让学生在积极学习的气氛中,思维得到了发展,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运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运用计算机交互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总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很多很多,有待于我们大家今后积极得探讨研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