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流行前的自行车记忆等

2017-11-07 21:41
作文通讯·初中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上海

共享单车流行前的自行车记忆

忽如一夜春风来,共享单车成为近两年中国城市的一抹亮色。小黄车、小绿车、小红车……共享单车在普及绿色交通理念、连接起城市“最后一公里”的同时,也引发了关于城市管理和交通发展的诸多讨论。

时光倒转几十年,自行车就已经是中国人最重要、最青睐的代步工具。作为曾经的“自行车王国”,我们有着独特的自行车记忆。

一个半世纪前传入中国:上海街头的新物件

自行车是一个半世纪前传入我国的舶来物,最晚不超过1868年,上海街头就已出现了自行车。据当年1月17日的《上海新报》报道,当时上海的自行车不多,仅有几辆,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人坐车上,用两脚点地而行;另一种靠脚蹬踏而行,“转动如飞”。上海的自行车是由侨居的外国人带进来的,风气开化的上海人对外国的新器物很感兴趣,因此19世纪60年代后自行车便不断传人,成为上海街头的新奇一景。

虽然自行车很早就传入了中国,但长时间不能流行,分析起来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早期自行车本身性能不佳,骑车人不经过长时间的练习不能掌握骑行技能,骑行中也容易摔倒。其次,当时中国的道路条件不佳,在宽敞平坦的马路普及之前,自行车在中国(即使是上海这样的大都市)难以流行。

到了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随着通商口岸的增辟、道路状况的改善以及制造工艺的改进,自行车才在中国流行起来。

家庭富裕的象征:大件之首“二八车”

1940年,上海自行車厂(上海永久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成立,中国有了自己的自行车生产企业,由此开创并演绎了中国自行车行业历史上最辉煌的篇章。

然而,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自行车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仍属于不折不扣的奢侈品。谁家有辆自行车,可比现在有辆汽车还显“土豪”。人们生活富足的一个象征,就是“骑着倍儿新的自行车,带着彩花的暖水瓶”。当时,一辆自行车售价一百多元,而一般工人的工资每月只有三四十元,买车很不容易,有的大单位就出面替职工向国营商业部门办理“赊购”,比如,国营天津钢厂的职工就曾用分期付款的办法购买了五百三十多辆自行车。

那时自行车除了用于上下班乘骑,还有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负重运输。一大家子人要采买沉物、接人送人,都指望这辆车。所以尽管也有轻便车型,但最受大众欢迎的,还是结构扎实、能驮一家三口的载重型28英寸男车。十岁上下的孩子学骑车,也都是直接从这种大块头的“二八车”起步。直到今天,许多人还有童年握定车把、稳着车架、斜着身子,把小腿穿过横梁下方的空档努力去够脚蹬子的练车记忆。

飞入寻常百姓家:“一人一车”的自行车王国

1981年5月,国务院召开全国日用机电产品工作会议,决定大力发展自行车、缝纫机、钟表、电视机等十种日用机电产品的生产。各地争相兴建自行车厂和零配件厂。1983年,全国自行车实际产量达2758万辆。1984年7月,国务院批转国家经委报告,要求促进企业联合,扩大优质自行车生产,三年内做到名牌车敞开供应,取消票证。到了1986年,当年仅前11个月全国自行车产量就达3229万辆,相当于平均一秒钟,就有一辆新自行车出厂。

随着收入的提高和供应放大,许多人结束了骑破车旧车和大号男车的历史,街头也不再是“黑骑军”的天下,各种型号、色彩、样式的自行车开始出现,洋洋大观。

(选自《解放日报》,有删减)

古代人怎么过“热死人”的夏天

在古代,古人夏天用的冰是从哪里来的呢?

原来,早在先秦时代,时人便利用天然冰来制冷,给食物保鲜、做冷饮。据《周礼》记载,当时周王室为保证夏天有冰块使用,专门成立了相应的机构管理“冰政”,负责人称“凌人”。此部门的编制不小,共有80名“职工”。一般从每年冬天的12月起,工人开始采取天然冰块进行储存。

把冬天的冰藏到夏天,再拿出来用,在没有冰箱的当时,古人是怎么做到的呢?

古代的藏冰条件当然没有现代人好,方法也比较简单。每年大寒季节,古人就开始凿冰储藏,因为这时的冰块最坚硬,不易融化。管理藏冰事务的官吏监督奴隶、农民到水质好的地方凿采,藏到预先准备好的冰窖里。冰窖都建在阴凉的地方,深入地下。用新鲜稻草跟芦席铺垫,把冰放到上面之后就覆盖稻糠、树叶等隔温材料,然后密封窖口,待来年享用。

在这样的储存条件下,每年大概会有三分之二的藏冰会融化,所以古人常常将藏冰量提高到所需使用冰量的三倍。

在河南新郑、河北易县、陕西咸阳等地,都曾发现战国时期的冰井。《水经注》记录,建安十五年,曹操在河南邺城大兴土木,修建了铜雀、金虎和冰井三台的事情。

要说藏冰的规模,那得数清代,《大清会典》说当时紫禁城内有5口窖,藏冰25000块;景山西门有6口窖,藏冰54000块;德胜门外3口窖,藏冰26700块。有学者根据这些记载推算,5000块藏冰窖的容积,相当于现在一幢五层四单元住宅楼的体积。

然而,在炎热的南方地区,常年气温都在零度以上不结冰,该咋办呢?

大约在唐朝末期,工匠们在生产火药时开采了大量硝石。偶然间他们发现硝石溶于水时会吸收大量的热,能使周围的水降温直至结冰。

于是一些能工巧匠便开始利用硝石制冰。工匠们将水放入罐内,取一个更大的容器,在容器内放水,然后将罐子放在容器内,并不断地在容器中加入硝石,结果罐内的水结成了冰。

硝石是一种白色味苦的晶体,颜色如霜。硝石的化学名称叫硝酸钙,它溶解于水时会吸收大量热量,使周围温度降低以致结成冰。硝石溶入水后,可以用降温结晶法或蒸发结晶法将硝石再提取出来重复使用。有了这种技术,就大大促进了古代制冷市场的繁荣。

民以食为天,制冷市场的繁荣必然带来夏季饮食的新突破。

当夏天制造冰块成为可能后,市场中也出现了“冰鲜”,人们打捞的海产品,通过冰的冷冻运输得更远、保存得更久,古人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再后来,人民开始在制冰时向罐子里放入糖、各种水果等,逐步将冷食产品日益丰富起来。

到了宋代,市场上冷食的花样就多起来了,南宋时期,夏天街市上就有出售“雪泡豆儿水”“雪泡梅花酒”等饮料。元代的商人甚至在冰中加上果浆和牛奶,这和现代的冰淇淋已是十分相似了。

(选自《南方日报》,有删减)endprint

猜你喜欢
上海
上海电力大学
我去上海参加“四大”啦
上海城投
上海之巅
上海城投
上海城投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上海的新使命
上海“进博”开创未来
第四届CWIEME上海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