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略“陌生化”教学艺术的精彩

2017-11-07 17:13吴炎芳
新教师 2017年9期
关键词:陌生化长城狮子

吴炎芳

怎样从熟悉的文本中提取富有新意、富有吸引力、富有挑战性的教学内容进行创意教学呢?笔者想到了“陌生化”艺术手段的移植。在语文教学中,聚焦文本重点,对教材内容进行科学精妙的破解、整合、加工、组块、建构,无疑是解决当前语文教学“高耗低效”顽症的一剂良方。

一、追问言外之意,化“平淡”为“新奇”

常态的阅读教学多是关注文本“说了什么”,对文本“怎么说”“为什么这样说”重视不够。其实,教学时更要关注后者,教师要引导学生挖掘文字背后蕴藏的东西,领悟言语发生的特征和技巧,化“平淡”为“新奇”。例如,《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第一段描写了小村庄的美丽景色,读起来自然顺口,似乎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根据“陌生化”角度解读文本的意识,不妨追问一句:“为什么此处只写森林、河水、天空、空气,而不写其他的景物?”“这些景物城市里有吗?”这样一追问,学生就易于明白作者的用意——作者描写这些景物意在跟城市钢筋水泥般的建筑森林、污浊不堪的河流、雾霾弥漫的天空、严重污染的空气进行对比,一方面更突出村庄的美丽,另一方面也流露出对美丽村庄消失的痛心与惋惜,这也就是作者叙述的高明之处。如果解读文本时忽视这些,从文本表面“滑过去”,学生对这些含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的内容就难以形成深刻的理解。

二、重组板块内容,化“高耗”为“高效”

(一)词语重组。在小学各学段,字词教学始终是一个重要的任务,而采用“词语板块”教学,可以降低学生识记的难度。如《美丽的西沙群岛》一课,关于海水颜色的词语(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五光十色、瑰丽无比)可组成一个板块来理解记忆;关于珊瑚形状的词语(绽开的花朵,分枝的鹿角)可组成一个板块,并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欣赏各种各样的珊瑚,再指导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模仿文中的比喻句写一写珊瑚的其他形状;当然,还有关于海底動物类的词语、海滩贝壳类的词语、海岛海鸟类的词语等,都可以组成一个个板块,让识记内容由“零散”变“系统”,由“杂乱”变“有序”,省时省力,既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句子重组。特级教师刘仁增老师在教学《狮子和鹿》时,有一个环节是这样的: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鹿说的三句话,并把这三句话组合到一张幻灯片上。接着,刘老师让学生自由读这三个句子,说说自己的发现。学生很快就发现了三个语气词。刘老师指导学生带感情朗读后,出示了课文的第六自然段内容,但他在段落中不动声色地做了一个“陌生化”艺术处理:让学生迁移运用学过的语气词。比如,鹿不敢犹豫,撒开长腿就跑……不一会儿,就把凶猛的狮子远远地甩在了后面。“(?摇?摇 ),?摇?摇?摇?摇 ?摇?摇。”狮子灰心丧气不想追了。“(?摇?摇 ),?摇?摇?摇 ?摇?摇?摇。”鹿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可就在狮子想放弃的时候,鹿的角却被树枝挂住了,鹿吓坏了:“(?摇?摇 ),?摇?摇?摇 ?摇?摇?摇。”狮子这下却乐坏了:“(?摇?摇 ),?摇?摇?摇 ?摇?摇?摇。”眼看就要被狮子追上了,鹿用尽全身力气,使劲一扯,才把两只角从树枝中挣脱出来,然后又拼命向前奔去,这次,狮子再也没有追上。这时,死里逃生的鹿恍然大悟:“(?摇?摇 ),原来?摇?摇?摇 ?摇?摇?摇。”这样,迁移运用所设计的语境与文本无痕地融合在一起,既淡化了训练的痕迹,又达到了写法迁移、运用语言的目的。

(三)段落重组。词语、句子可以组成板块,片段、篇章也可以形成更大的组块。小学五年级课文《桥》中描写山洪暴发的六小段零零星星地散落在文章中,它是故事发生的特定背景。笔者先让学生勾画出来整理在一张幻灯片上,然后指导观察、朗读、交流,并结合洪水肆虐的一段视频让学生体会比喻、拟人、反衬、空镜头等描写手法的运用,从而更进一步感受当时情况的危急。而后,再找出村民们在肆无忌惮的洪水面前无比恐慌的句子也组合成一个板块。但笔者并没有把重组后的两个板块孤立开来,而是巧妙地再一次整合起来,让男女生分角色朗读。这样,学生就能在对比阅读中深刻体验洪水的可怕和村民的恐慌。在引导学生感受老汉舍己救护群众生命的高大形象时,笔者再次把村民惊慌失措,急于逃生的段落板块和老汉英雄作为的段落板块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采用师生合作朗读的方式,进行对比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逐渐掌握了捕捉、提取、处理信息的能力和重组言语材料的能力,从而也促进了独立阅读能力的提升。

三、比照抵触之处,化“矛盾”为“和谐”

理解与感悟文本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比照与联想”的过程。因为知识的获取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而“比照与联想”则是知识主动建构的主渠道。没有了“比照和联想”,自然也谈不上理解与感悟。可以说“以语言为核心的比照与联想”也是采用“陌生化”手段解读文本的有效策略。文本中的字词句段,言语内容与言语形式、言外之意与言中之情都可以成为“比照联想”的内容。薛法根老师执教《水》时,就别出心裁地设计了三次“比较”,领悟作者写作的用意。一个是“雨水洗澡”与“一勺水洗澡”两件乐事的比较,一个是母亲的爱与母亲的锁水窖的比较,还有一个是“缺水的苦日子”与“写的乐事情”的比较,让学生深刻地领悟到了文本的主题——缺水的地方不缺爱,苦日子有了母亲的爱,便有了快乐!

四、引用正面评论,化“粗浅”为“深刻”

很多时候借鉴他人经典的评论可以给读者打开一个新的视角,窥见新的天地,产生新的审美体验。《长城》是一篇经典老课文了,每次教学时,笔者总喜欢引用下面几位外国首脑对长城的评论作为开场白:“同学们,长城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建筑工程。法国总统密特朗曾经这样说过——(学生看课件接读:没到过金字塔就等于没到过埃及,没到过长城等于没到过中国)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曾说过——(学生接读:长城是我所看到的最令人震撼的古代建筑)美国总统克林顿这样评价长城——(学生接读:长城是一个奇迹,一个伟大的民族创造的伟大的奇迹)同学们,他们为什么对中国的长城会有如此高的评价呢?好好读读课文,用心感受,你一定会大有收获。”而后,引领学生品味感悟长城的雄伟及劳动人民的智慧,就能化“平淡”为“新奇”,化“粗浅”为“深刻”。

语文创意教学,必须从对文本陌生感的关注开始,从对文本陌生化的解读开始,从建构陌生化的教学设计开始。在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运用“陌生化”手段对文本内容进行有效的解读和科学的重组建构,便能让课脉明晰,让课堂鲜活,让学生灵动,让“简约轻松扎实高效”不再成为一句没有底气的口号。

(作者单位:福建省闽侯县甘蔗中心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陌生化长城狮子
在地下挖一座“窃听长城”(下)
在地下挖一座“窃听长城”(上)
守护长城
狮子的喷嚏
《尘埃落定》中“陌生化”成分的英译研究
人间奇剧——论易卜生笔下伦理身份的陌生化
曰常性·传奇性·陌生化——电影《白毛女》的受众研究
浅议J.K.罗琳作品的陌生化艺术
长城
威风凛凛的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