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微希
2017年9月13日,万州区龙驹镇宏福村。
建卡贫困户成良政拧开水龙头,盯着喷涌的自来水直乐。
“以前从来没有享受过自来水,吃水要么挑,要么抬,没想到现在一开水龙头,水‘哗哗就来了,看到就高兴啊。”成良政兴奋地说道。
宏福村位于龙驹镇北部,山高路陡,要实现家家户户有自来水喝,并不是一件易事。
然而,在脱贫攻坚战的号角声中,不少当地人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不易”之事,如今正在一件件成为现实——
清泉润“宏福”
2017年4月8日,为解决村里的饮水难问题,宏福村党支部书记成伟和“第一书记”魏文峰带驻村工作队员一行7人,辗转于苍茫群山之间。
他们,要到深山老林里寻找水源。
动身当天,阳光刺眼。
老林子路太窄,道路两旁长满带刺的灌木。村干部穿越丛林,身上刺痛一阵阵袭来。
下午两点过,一行人来到第一个水槽点——小湾。可是,这里的水质情况不佳,周围地势不利于水管牵引,众人决定前往第二个目的地。
下午3点过,7人又来到第二个水槽点——学堂湾。经过检测,成伟摇头:“不行,周围蚊虫太多,水质不清,饮水安全得不到保障,我们再走下一个。”
下午5点半,众人来到第三个水槽点——烂屋沟。“唉,不行不行,地势太陡,材料不方便运输,这样会浪费很多时间在水池的修建上,不利于村民早点喝上方便水,我们再看看其他的吧。”成伟又劝大家前往下一个水槽点。
直到晚上7点过,众人来到第四个水槽点——碳厂湾。成伟发现这里水质清亮,水资源丰富,周围地势也较平,能节约水池修建时间。与“第一书记”魏文峰商量后,他们确定这里为水源地。
很快,碳厂湾水池竣工,解决了23户建卡贫困户的饮水难问题。
2017年7月,村里已修了6口水池,解决400多户1700人的饮水难问题。
现今,宏福村自来水覆盖率达100%,家家户户都有水。
不仅仅是自来水。在脱贫攻坚战过程中,万州区加大了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的投入,龙驹镇宏福村硬化人行便道14.3公里,新修公路18公里,硬化4公里,改建了56座有人居住的土坯房。
“金果”挂“丛木”
时近中午,龙驹镇丛木村柠檬基地。
村党支部书记李学福领着记者徜徉在柠檬树林间。
在这里,记者见到了建卡贫困户李治华。
“现在村里发展柠檬产业,让我每个月增收近千元,还包我三顿饭,日子越过越有盼头了。” 李治华说。
丛木村位于龙驹镇东南部,地形属于“两山夹一沟,林地多,耕地少”的山地。因为地形限制,当地产业发展一直滞后。
因此,李学福和同事们一直在琢磨怎么把产业做起来。
李学福几经周折,找到村里的创业成功人士李寿清,希望他回乡发展产业,通过“大户带小户”,实现“家家都致富”。
李寿清被李学福的诚意深深打动,决定回村发展。
确定发展柠檬产业后,李寿清规划的种植面积是2500亩。这么多土地,从哪里来?
李学福主动承担了这个任务:“一开始,一些村民不愿意把自己的土地流转出来。我就挨家挨户去做思想工作,那段时间天天工作到深夜。”
经过“游说”,不少村民都心动了。
李治华也参与了进来。
“對种柠檬,一开始我其实不大愿意,因为没种过,怕吃亏。李书记就经常往我家跑,有时一周来几次,跟我谈政策,谈收入,谈红利,一次两次三次……最后我被李书记的诚意打动,加入进来,流转土地29.5亩。” 李治华笑着说道。
如今,丛木村柠檬产业的规模已达5000亩,带动30余户贫困户就业,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
在加强产业发展的同时,丛木村还积极实施基础设施建设与扶贫搬迁,全村新修公路29公里,修建人行便道5公里,硬化村级主干道5.7公里,安装管网12000余米,基本完成农村低压电网改造,高山生态扶贫搬迁25户104人。
电商富“玉合”
9月13日下午,龙驹镇玉合村电商服务站。
明晃晃的太阳照射在院坝里,三三两两的贫困户提着土特产绿壳鸡蛋,前来服务站发货。
“过两天,我还要把攒的鸡蛋拿过来,你们帮我卖哦。”建卡贫困户黄顺地对村委会副主任方令说。
“没问题。”方令接过土鸡蛋,开始点击鼠标。
因为身体不好,黄顺地不能干重体力活,生活一直很拮据。
村党支部书记张朝均在挨家挨户摸排村民情况时,了解到黄顺地的情况,于是抓住村里发展乌鸡养殖业的契机,帮助黄顺地免费申请到30只乌鸡苗。
“养乌鸡不需要太多劳动力,见效快,既能卖鸡又能卖蛋,再加上村里还发展了电商平台,能帮助他卖自家的鸡蛋。”张朝均介绍道。
玉合村位于龙驹镇东部,全村山大坡陡、土地贫脊、大多数耕地坡度在25度以上,不利于耕作。因此,村里主要发展乌鸡养殖业。
为帮助贫困户把乌鸡产的绿壳鸡蛋销售变现,村“两委”组织成立了电商服务站,由村委会副主任方令对服务站进行管理运营。
为加速农产品销售,电商服务站后来又通过淘宝网开通了特色农产品销售平台“南浦印象”。
电商平台刚开始起步的时候,因为不熟悉鸡蛋的长途运输包装,导致很多收到鸡蛋的顾客投诉,鸡蛋破损严重。
为解决这个问题,村干部多次开会协商,决定破损的鸡蛋由村干部自掏腰包负责,绝不让贫困户吃亏。
同时,村干部还不断研究其他同类产品的包装,终于解决了鸡蛋破损的问题。
在电商的助力下,贫困户家中的绿壳鸡蛋等土特产的销售水涨船高,目前线上线下月销量达到了8万多元,累计销售乌鸡蛋4万多枚,贫困户户均增收4500元。
在发展电商平台的同时,玉合村还大力建设基础设施。2016年硬化村级主干道路、风茶路和铜长路共计8.98公里,建成5公里人行便道,沿线400余群众出行更加方便。
“村里的路修好了,来便民服务中心很方便。凭借我养的30只乌鸡,家里每月可增收500元左右。现在我又增加了80只乌鸡苗。”黄顺地笑眯眯地说道。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