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晋玮 赵蓉 赵芳
外貌描写是小说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也是一般写人类记叙文描写人物的重要手法。传神的外貌描写,寥寥几笔,人物形象就鲜明地展现在读者眼前,例如鲁迅先生描写孔乙己:“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他只用一句话就把孔乙己穷困潦倒却死抱着读书人的身份不放,固执迂腐,尴尬孤独的形象高度概括出来,其不幸的命运,也在这一形象中露出端倪。
还有些精彩的外貌描写已经随着作品的流传而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经典。
俄国伟大作家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这样描写主人公安娜:“安娜没有像吉娣一心希望的那样穿紫色衣裳,却穿了一件黑丝绒敞胸连衣裙,露出她那像老象牙一样光润丰满的肩膀和胸脯,以及圆圆的胳膊和纤手。她的连衣裙镶的都是威尼斯花边。她的头上,在她那没有掺假发的一头黑发中,有小小的一束紫罗兰,在白色花边之间的黑腰带上也有这样的一束。她的发式并不引人注目,引人注目的是那老是在脑后和鬓边翘着的一图图任性的鬈发,这为她更增添了几分风韵。在那光润而丰腴的脖子上挂着一串珍珠。”
“吉娣每次看到安娜,都爱慕她,并且想象她一定会穿紫色衣裳,可是现在看见她穿着黑色衣裳,吉娣才觉得以前没有充分领略她的真正魅力。现在看到了她这副出人意料的新模样,吉娣才明白,安娜不能穿紫衣裳,她的魅力就在于她这个人总是比服饰更突出,服饰在她身上从来就不引人注目。这件镶着华丽花边的黑色连衣裙就不显眼,这不过是一个镜框,引人注目的只是她这个人:雍容,潇洒,优雅,同时又快快活活,生气勃勃。”
在吉娣初入社交圈的舞会上,安娜应吉娣的热情邀请参加了舞会,和年轻的吉娣相比,作者把安娜的成熟美恰如其分地描绘出来。安娜的服饰并不张扬,甚至可以说很低调,这也是作为客人对主人的一份尊重。但这样的服装不但没有掩盖她的美丽,反而让她的魅力更加凸显,黑色的丝绒裙恰好衬托出她洁白丰润的肩膀和胸脯;黑发中小小一束紫罗兰,刚好把人们的视线引到她那引人注目的“一圈圈任性的鬈发”,“为她更增添了几分风韵”,脖子上的珍珠项链也起到了同样的作用。作者通过吉娣的眼睛对安娜进行正面描绘后,又通过吉娣的感受侧面表现安娜身上那份属于成熟女人特有的雍容气质、优雅风度和蓬勃的生命张力,让读者不得不对安娜刮目相看,为后面表现安娜与整个家庭、整个贵族阶层对抗,义无反顾地追求理想爱情,并为此殉难的悲壮故事做了很好的铺垫。
还有著名的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对引发希腊联盟与特洛伊战争的美女海伦的外貌描写也是世界文学的经典范例:“特洛亚的领袖们就是这样坐在望楼上。他们望见海伦来到望楼上面,便彼此轻声说出有翼飞翔的话语,‘特洛亚人和胫甲精美的阿开奥斯人为这样一个妇人长期遭受苦难,无可抱怨;看起来她很像永生的女神。”作者对海伦的美丽未做正面描写,却通过特洛伊长老们的赞美侧面烘托海伦的魅力,他们认为为这位女神发动一场战争是值得的。任由读者发挥想象,这种写法可以说是四两拨千斤,此处无声胜有声,读者想象到什么程度,海伦就美到什么程度。
曹雪芹的《红楼梦》更是奉献了许多经典的外貌描写。林黛玉“两弯似蹙非蹙胃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一个父母双亡,不得不寄人篱下的孤苦贵族少女形象鲜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贵族公子哥儿贾宝玉“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都结成了小辫,红丝结束,共攒至顶中胎发,总编一根大辫,黑亮如漆,从顶至梢,一串四颗大珠,用金八宝坠角,身上穿着银红撒花半旧大袄,仍旧带着项圈、宝玉、寄名锁、护身符等物,下面半露松花撒花绫裤腿,锦边弹墨袜,厚底大红鞋。越显得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既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又集中了家族的、社会的、传统的种种束缚。眼角眉梢的一派纯真恰与他繁复的装束形成对比,让人担心,这种溺宠中得来的天性对于他或他的家族不知是幸还是不幸呢?
有些外貌描写甚至成了某个人物的招牌,如《三国演义》中的关羽“面如重枣,丹凤眼,卧蚕眉一人,飘三缕美髯”,张飞“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不用说人名,只要这副模样一出现,读者就知道是谁出场了。
可见外貌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甚至预示人物命运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卖菜的老人 刘天祺
我家旁边有一家饭馆,妈妈和我经常去那里吃饭。
一天傍晚,我们又去了,坐在靠窗的位置。窗外有一位衣服破旧的卖菜老人,他头发花白,胡子乱蓬蓬的,脏兮兮的脸上堆满皱纹,看上去更显衰老。他坐在一个破沙发上,不像大多数小贩那样叫卖,反而逗弄着身边的小狗,时不时掰一片新鲜的菜叶给小狗吃。他是那么不显眼,又那么突兀,显得与这座城市格格不入。
媽妈看到我的表情,给了我几块钱说:“你想吃什么菜就去买点儿吧。”我忙走出饭馆,来到老人的菜摊前,随便挑了些菜,他用满是老茧和泥土的手乐呵呵地接过我递过去的钱,笑着说:“今天晚上算是开张了,零钱就不要了!”我很惊讶:他坐在这里快一个晚上了,没人来买菜,我是他唯一的顾客,难道心情不失落吗?
过了一会儿,一个穿着很旧的棉布小裙的小女孩举着一个黑色的小手机蹦蹦跳跳地跑来了,他立刻兴奋起来。我猜这是他的小孙女。爷孙俩依偎在破烂不堪的沙发上,一起摆弄着孙女带来的旧按键手机,他们又戴上耳机,摇头晃脑地摆动起来,街边的霓虹灯和手机屏幕发出的微光映出真挚的笑容,听到高兴处,棉布小裙也飞旋起来,苍老的手掌使劲拍起来!
晚高峰到了,眼前人潮涌动,汽车喇叭声此起彼伏,来来往往的上班族们眉头紧锁、表情忧郁,只有老人和小孙女这一方小小的天地里闪烁着轻松动人的微笑。我忽然发现“突兀”的恰恰是幸福的老人与焦虑的上班族之间的反差。老人虽清贫,却安逸地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那是一个单纯朴实的世界。
此后,再去那家餐馆,我都会坐在靠窗的位置,因为我仍想看看那位每天晚上出来卖菜的老人,那位永远知足、微笑着的老人。endprint
教师点评
刘天祺同学笔下的人物,总能从某些细微处触动读者心灵。这位卖菜老人生活贫困,可在天祺笔下如此动人:他乐呵呵地接过整个晚上唯一一位顾客递过来的买菜钱,“豪气”地笑着说“零钱就不要了”;他与小孙女一起研究旧手机,“街边的霓虹灯和手机屏幕发出的微光”映出他们乐观美好的心灵。于是,这位平凡普通的卖菜老人形象顿时立体、鲜活起来!“他”吸引了小作者,让她用稚嫩的内心深深思考“朴实、单纯、知足”的生活方式。
当我们观察人、描写人时,会不由自主地想起那个“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我们看到他“皱纹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那些独属于他的、鲜活的特征,我们的内心被触动,见多了,写多了,我们的心灵也会丰富而深刻起来。
(赵蓉)
默默温情 郭木华
这个世界中有許多温暖的、充满人情味儿的事情,我讲述的,是其中最平凡、最特殊的一种——默默无闻的温情。
那是个雨天,教室里浅灰色的地砖被来来往往的同学们踩出了很多泥脚印。楼道里的情况更糟,早已一片泥泞,简直像水产市场。更麻烦的是,今天轮到我们组做卫生。由于我们组男女比例严重失调,涮墩布一直是女生的活儿。我和楚怡拿着墩布和水桶,向厕所走去。走到涮墩布的水池跟前,刚要把墩布放进去,就听到身后有人和蔼地说:“我来吧!”回头一看,发现说话的是身穿蓝制服的保洁员阿姨,个子不高的她扎着长马尾,正微笑着看着我们。阿姨接过我手中的墩布,在池子里熟练地涮洗着,墩布长长的木柄超越了阿姨的头顶,涮完后她还用手把墩布拧干。我和楚怡不由自主地对视了一下:帮学生涮墩布可不是她的“分内活儿”,她完全可以不管啊。
转眼冬天就到了,不知谁上课前忘了关上教室门。我走到门前,正准备关门时,又发现了那位穿蓝制服的保洁员阿姨。楼道里寒风瑟瑟,刚才楚怡还开玩笑说我裹得像个皮球,而保洁员阿姨仍穿着那身干练又十分单薄的制服。此刻,她正弯着腰专注地拖地……
合唱节前的最后一次彩排结束了。作为指挥的我总是最后一个走。我走在昏暗的楼道里,居然又看见那个蓝色的身影正认真地用墩布擦地。一定是同学们都放学离开后,她才能做最后的清扫工作。只见她擦完地后,又拿着抹布仔细地擦楼梯扶手,连拐角的地方也擦得一尘不染。她用自己的认真,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干净、整洁的学习环境。
世界上传递温暖的方式很多:微笑、拥抱、扶持……而我面前的这位保洁员阿姨选择了无声的行动,以无声的勤勉传递着温暖。在北达资源的校园里,我感受着这样一种“默默”温情……
这篇作文表现了普通人身上本真淳朴的美,其中的外貌描写最具特色。外貌描写是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之一,在运用时要根据需要,抓住特征,绘形传神,刻画性格。本文作者抓住了保洁员最突出的外貌特点“蓝色制服”,三次描摹。这身“蓝色制服”既是保洁员的身份标志,更是职业精神的体现。第一次距离最近,观察也最仔细,写保洁员的蓝色制服、马尾辫、和善的笑容,用质朴的语言突出其脉脉温情。后两次以“寒风瑟瑟”“昏暗的楼道”这些环境描写突出“蓝色的身影”,衬托保洁员阿姨的勤恳负责,凸显中心。
(李小芹)
志愿者 冯宇轩
在市中心的一条拥挤的街道上,你经常会发现一位老人站在固定的地方,他头戴一顶橘色遮阳帽,上身穿着黄色橘红色相问的制服,脚下是一双灰色运动鞋,戴着白手套的手握着一把小红旗。他的表情严肃认真,满是皱纹的脸上丝毫不显疲惫。在人群中格外醒目。
红灯亮了,他走到正要过马路的行人面前,挺直身体,张开双手:“前方红灯,请通过的行人稍作等候。”他说话时眼睛一眨不眨,声音洪亮还故意拖长声音。怪异的语调再配上他严肃得有些滑稽的表情,让人忍俊不禁。
“哎,你说他一天要站多长时间啊?”一个放学回家的学生问同伴。“我早晨来时他就站在这儿了。”“他有60岁了吧……”“不会吧?谁60岁还能天天站军姿,还站一天……”
这时,绿灯亮了,他走到旁边,左臂平抬,右臂来回挥舞,动作如交警般规范:“绿灯已亮,请通过的行人小心慢行。”他就这样笔直地站在那里,一遍遍重复着刚才的话。
有一次,他像往常一样仍站在人行道上指挥着,一个西装革履手提公文包的年轻人匆匆忙忙地跑过来,急不可耐地要闯红灯,他赶紧一把拉住那个人。“您好,现在是红灯,请您……”话还没说完,那个年轻人猛一甩胳膊,他被拽了个趔趄。那人一边骂脏话一边钻进对面的地铁站。绿灯亮了,两旁的行人视而不见,只盯着自己的手机穿过马路。他气得涨红了脸:“怎么还有这样的人?!”这一刻,他站得似乎没有以前直了。
又一天早晨,乌云遮住了太阳,不大会儿,下起了零星小雨,他仍冒雨站在街道上。车辆稀少,红绿灯的间隔时间变成了一分多钟。越来越多的行人聚集在人行道前,三十多秒钟后,有人等不及闯了过去,渐渐地,两个,三个,所有的行人不顾面前穿梭的车辆和醒目的红灯,聚在一起向前移动。一个小孩儿跑在人群后面,他冲过去挡住了那个小孩儿:“你怎么闯红灯呢?”“别人都过去了,我怎么不行,你凭什么就管我!”他无言以对,垂头丧气地走到一边。
第二天,他没有来;第三天,也没来;一个月过去了,他还没有来。
从此,他再也没有出现过。
教师点评
文章先写了一位老人醒目的外形——黄色橘红色相间的制服、白手套、小红旗,点明人物身份——一位交通协管员;继而描写人物容貌、神情——表情严肃、“满是皱纹”,突出其年老又认真的特性。这段描写抓住了人物特征且富有层次,符合由远及近观察人物的顺序,又照应了后文内容。正是这位老人,每天在街头认真指挥交通,不怕辛苦,不怕雨淋,可他不仅没有得到尊重与肯定,反而屡受打击:违章者不配合甚至谩骂,路人的冷漠,聚众违章,甚至连小孩子也不听劝阻……最终,这位严肃认真的交通协管员再也不来了。出人意料的结局,引发读者感慨与反思。endprint
(赵芳)
叶鳁仡 郑雅心
早晨,温和的阳光洒进教室,带来一天的生机。我一边抱着课本跟着课代表漫不经心地朗读着,一边支起耳朵听旁边几个同学扯闲话。“瘟疫怎么又迟到了?”“不是说疫情得到控制了吗?怕是还在医院治疗吧!”聊天儿的几个人低声笑了起来,我也忍不住笑出声来。
“我叫叶鳁仡,鳁鲸的鳁,仡仡的仡,意思是如鲸一般强壮勇敢的人。”开学时,叶鳁仡站在讲台上这样介绍自己。他的身材与他的名字大相径庭,他是班上最矮的男生,都上初二了,身高还在150cm左右徘徊。一口气说出这句话似乎用尽了他全部胆量,脸红得像一块切开的西瓜。他长得也不算英俊,脸色苍白,可能是不常出门造成的。额头上是星星点点的青春痘,下颌还有一道疤,听说是上小学时被人“教训”了以后留下的。他总是穿着肥大的衣服,衬衫长过膝盖,裤腿拖到地上,总被自己踩着,生怕一不小心踩掉了,因此他走路时经常踮起脚,双手提着裤腰,将踩在鞋底的裤角抽出来,样子滑稽极了。
我一抬头,正看见叶鳁仡站在教室门口,大概听见了我们的谈话,他涨红了脸,脖子上露出青筋,一声不吭地走到教室后面自己的座位上。
他的沉默寡言反而促使那些同學更加肆无忌惮:“叶瘟疫,卫生局怎么没控制好你?”“天哪,不会传染什么病给我吧?”班里其他同学也不早读了,都转过头来看热闹,甚至随声附和,班里热闹极了。课代表虽然嘴上说着“大家安静,继续早读”,可脸上却浮现出掩饰不住的笑意,眼睛也总是盯着这边的动静。
叶鳁仡的脸更红了,强忍着一声不响地看书,可他捧着书的手微微颤抖,估计一个字儿也没看进去。
“哎,听说瘟疫他爸妈都死了!”见他不答话,周围的同学兴致更浓了,又找到了新的刺激点,“不会是得传染病死的吧?”又引来一阵哄笑。这次叶鳁仡没有忍,不知什么时候悄悄走了过来,从我身边一跃而起,依旧一手提着裤子,另一手迅速离开桌面,可动作比平常粗鲁很多,那股力量让坐在桌后的我都感觉到了,他一拳砸在了刚才那位同学的脸上:“你再说一遍!”他的双眼迸射着怒火,与平时懦弱的样子判若两人。
我没敢再看下去,赶紧跑出去叫来老师,拉开了扭打在一起的两个人。被拉开时他的拳头还紧紧地攥着,嘴唇还紧紧地抿着
叶鳁仡从此再也没来上过课,他的桌椅一直空着,听说转学了。我想,这也许是件好事,只是不知道他现在怎样了,还有没有人嘲笑他。
教师点评
恰当的外貌描写,完全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心情,还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的生活状态和行为习惯,从而突出主题。
此文小作者很好地运用外貌描写表现笔下的人物。文中主人公其貌不扬,备受同学嘲笑,却不乏男孩子性格。其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外貌描写,如“脸红得像一块切开的西瓜”一句生动地表现出人物性格内向和羞赧的特点,当听到别人不礼貌的议论时,“涨红了脸,脖子上露出青筋”,让人体会到他内心的忍耐和挣扎,当再有同学出言不逊侮辱他时,他一反羞赧与隐忍,忍无可忍,大打出手维护自身尊严,巨大的反差形成了点睛之笔。
文中“他总是穿着肥大的衣服,衬衫长过膝盖,裤腿拖到地上,总被自己踩着,生怕一不小心踩掉了,因此他走路时经常踮起脚,双手提着裤腰,将踩在鞋底的裤角抽出来,样子滑稽极了”这段外貌描写更是栩栩如生。当后来的嘲笑变本加厉时,他“依旧一手提着裤子,另一手迅速离开桌面”,与前面相呼应,让这个平日懦弱,终于在愤怒中爆发的男孩子形象一下子凸显出来。读者感到这个男孩子邋遢的外表下跳动着一颗维护尊严的心。文中一句“下颌还有一道疤,听说是上小学时被人‘教训了以后留下的”,更让读者联想到《孔乙己》中“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的描写,看似漫不经心,却都暗示出人物的生活经历,丰富了人物的内涵。这样的外貌描写是很有价值的。
(徐冰)
我的姥爷 唐川惠
我的姥爷已年逾古稀,两鬓斑白。他身高一米八,由于经常劳动,体格强健,仍能看出他年轻时帅气的样子。
别看姥爷岁数大,可总把自己收拾得利利索索。每天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便是用梳子梳理自己的头发,将黑发拢到白发上面,短头发则捋到耳后。之后便一丝不苟地刷自己又白又整齐的牙齿。十分钟后,洗漱完毕,他便从衣柜里拿出已经洗得褪色的衬衫,整齐地掖进西装裤里,系好腰带,对着镜子整整衣领,穿上刚搽好油的皮鞋,出门买菜。
这一去,便是两个钟头。
姥爷以前是售货员,一天到晚在店里忙来忙去,久而久之,他就习惯了这样忙碌的生活,在家里也待不住了。退休后,他上午出去两趟,下午出去两趟,晚上出去一趟,几乎不在家里陪着姥姥。有一次姥爷回到家,在洗手间里拿毛巾擦了擦汗,理了理头发,穿上鞋又要出去。这时,姥姥拿着菜勺从厨房里探出头来吼道:“你个死老头子!怎么又出去?吃饭吗还?”姥爷慌忙拉开门:“我……我解手去!”说完,便溜出了家门。我觉得很好笑:一个小时前,他就是以这个理由出去的。
姥爷在外面逛久了,又找到了一个新爱好——买彩票,结果玩了将近十年。他每天晚上回到家,都会小心翼翼地从怀里掏出一摞报纸,戴上老花镜,坐在昏暗的台灯旁,拿着铅笔
在彩票栏目上勾勾画画,忙到夜里十一二点。日子久了,姥爷得了眼病。姥姥总是埋怨他一次大奖也没拿到,还赔了许多买彩票的钱,但姥爷并不灰心,有时还跑到很远的地方买彩票,我问他为什么不在附近买,他回答:“换个地方,试试运气。”结果一个月后,姥爷竟中了一千多块钱!一回到家,他就把正在屋里写作业的我叫到他的卧室。见我来了,他便龇牙冲着我笑,眉飞色舞地讲述着他的分析:“你看这几天……嗯……3出现得特别频繁!”他眯缝着眼睛,将报纸拿远些,用自己的手指指着彩票报纸上的号码3,“小惠你看,号码5上周六和这周二都出现了,所以我断定周四一定再出5!看!我果然说对了!”姥爷扭头望向我,我呢,托着腮帮子坐在床上,一脸崇拜地夸奖他:“姥爷,你太厉害了!”姥爷听了,得意地甩了一下头发,叫道:“老婆子,我中奖了!一千多呢!”姥姥一脸不屑,嚷道:“有本事你中五百万呢,这么点儿钱,还炫耀什么!”要是平时,姥爷听到这话脸色一定不好看,但今天姥姥的话似乎没破坏他的好心情。
姥爷从钱包里掏出一沓钞票,蘸蘸嘴角的唾沫数了三张,塞到我的怀里:“留着买点儿好吃的,你学习太累,都瘦了,补补身子。”我知道,推托是没用的,便想给他一个拥抱作为感谢。谁知我刚张开手臂靠近姥爷,他就窘迫地推开我:“我身上有汗,脏。”他的力气真大,我没站稳摔在了床上。姥爷急忙站起来,额头还直冒汗:“小惠你没事吧?”我趁机爬起来,一下子搂住了他的脖子:“谢谢姥爷!”他顿时呼吸急促,脸涨得通红,双手不知往哪儿放。“得了得了,松手吧……”过了好久,我才松手。
这样的姥爷,真让我喜欢得不得了!
教师点评
本文是学习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第四单元“小说之林”时写的习作。文章选取姥爷生活的若干片段,生动展现了一位热爱生活、闲不住、颇有几分孩子气的老人形象。因为写的是自己特别熟悉和喜欢的人,小作者写起来得心应手。无论是表现人物日常生活状态还是写一件具体事例中姥爷的言行举止,都像是信手拈来;随意的几笔,人物形象便跃然纸上。如文章开头,外貌描写着墨不多,一位健康帅气的老人形象便鲜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随后又写姥爷出门前精心修饰的过程,即使只是出去买菜也一丝不苟。两段描写静动结合,形神兼备,姥爷对生活的热爱和认真的态度,以及对自身的要求就不露声色地表现出来。活得如此精彩的老人又怎能没有精彩的故事呢?于是闲不住、买彩票、宠外孙女的情节接踵而至。这些无伤大雅的小嗜好给姥爷的生活增添了许多色彩,和姥姥磕牙,忘乎其形的小小惊喜,欲近还羞的窘态……姥爷就是这样一个大气自在、可敬可爱的老人。你以为小作者对生活、对人的认识真的达到了如此高的境界了吗?那可不一定,生活永远大于思想,她只是把生活中热爱的“这一个”用妙笔描绘出来,最聪明的地方就是把评价的权利交给读者。所以,你也可以做到的,对吗?
(陆晋玮)endprint